|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24|回复: 20

[王府]礼亲王府[含6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9-23 1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地理位置

$ w. ^( @" ^# {& J; P/ n% `

    座落于西城区西皇城根街西北,今大酱坊胡同东口路北,始建于清顺治年间,为礼亲王代善孙杰书择地兴建。杰书以礼亲王袭爵后,改封号为康亲王,故初称康亲王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杰书裔孙永恩复号为礼亲王,府亦称礼亲王府,一直承袭至清末帝博仪逊位。该府规模宏伟,地域宽广,建筑布局与其他王府相同,是皇宫建筑的缩影。中路为主体建筑。东路为住宅。西路为花园。内有亭台轩廊、山石池沼等园林建筑。

* j% a! z3 Z2 P. c2 e. g) C

    礼亲王府位于西城区西皇城根南街西侧,即大酱坊胡同东口路北。南起大酱房胡同,北至颁赏胡同,占地约30公顷。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1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建筑沿革

9 E- P, t/ H, A) H1 Q$ s- W

    始封祖为和硕礼烈亲王代善。代善是清太祖奴尔哈赤次子,他随清太祖征战四方作战英勇,被称为“古英巴鲁图”。清太祖死后,代善与其子岳托拥皇太极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进封和硕礼亲王。皇太极死后,代善又主持立福临为帝。代善顺治五年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其后代袭爵有名的子孙,如嘉庆十年袭爵的礼亲王昭琏是皇族中著名学者,著有《啸亭杂录》等传世,昭琏后因凌辱大臣被夺爵。末代礼亲王叫世铎,清帝退位后去世。礼亲王世爵共传10世,12人袭爵,2人被夺爵。

5 m, f m7 \- v; H

    礼亲王始王为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代善自幼即随父征战,在攻克抚顺、辽阳、沈阳等重大战役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曾被赐号“古英巴图鲁”万历四十三年(1615)正式创建八旗,努尔哈赤自领两黄旗,代善领两红旗,代善是除努尔哈赤外唯一统领两旗的人。努尔哈赤曾一度以代善为自己的接班人,后因代善之子硕托密议投明之事受连累,失去了继承汗位的资格。代善虽然失势,但仍有很强的实力,在其弟皇太极、其侄福临即位及安定政局等关键问题上,均发挥了无与伦比的重大左右,清顺治帝入关后不久,代善在京病死,终年六十六岁。顺治皇帝赐银万量,建碑纪功,康熙皇帝追谥曰“烈”。

# D6 b1 Z! Q. `8 z% P5 @$ x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代善之府。代善崇德元年(1636)受封为和硕礼亲王。顺治十六年(1659)代善之孙杰书袭礼亲王爵,改封号为康亲王。此处府址是杰书袭封后择址新建的,亦称康王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礼王的封号,改称礼王府。嘉庆十二年(1807)毁于火,后在原址重建。王府的主要建筑,分前后两组。前部有正门(宫门)、正殿及其两侧翼楼,后殿及其两厢配殿。后部自成庭院,前为内门(二宫门)、前堂、后堂及其两厢配房,最后为后罩楼。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1 @# \. z( ]$ \% m" \+ p

    1927年,礼亲王府的后人将王府前半部祖给华北学院。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华北大学为国家接管华北地区的机关、企业单位培训了大批干部。华北大学在完成了历史使命后改为内务部(后改民政部)办公用地。现在中路建筑大多保存,犹具旧日规模,其余多经改建,名目已非。但仍属于保存较好的王府,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周边环境

) V. E0 {2 {( V* {1 N' D$ B. d/ u }

    礼亲王府位于西城区西皇城根南街西侧,即大酱坊胡同东口路北。南起大酱房胡同,北至颁赏胡同,占地约30公顷。在清代所建的诸多王府中,最大的就要数礼亲王府和豫亲王府。老北京就有“礼王的房,豫王的墙”之谚。可见礼王府的房之多。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4.入口部分 

+ f% Y" `3 z8 u5 O4 B

    前部有正门(宫门)、正殿及其两侧翼楼,后殿及其两厢配殿。后部自成庭院,前为内门(二宫门)、前堂、后堂及其两厢配房,最后为后罩楼。

0 h' U1 \7 l: Q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5.主体建筑 

" M" _0 q7 U5 k# X# r9 L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礼烈亲王代善第三代袭王康良亲王杰书于康熙年间所建。嘉庆时毁于火,后重建。现主体建筑仍保存完整,是研究清代王府建制的实物。礼亲王府的所在地在明代是崇祯皇帝外戚周奎宅,后为代善所有。

1 i- z N. N( q4 x7 `8 D" q

    礼亲王府的特点是它的后殿院落,一般清代王府 都是把后殿作为后寝门,合并处理。而礼亲王府却建造有专门的后殿,并且辅以东西各五间配楼,这是清王府中的孤例。

4 @% [$ F& M! z9 p+ y0 r& \/ u

    现大殿门下部雕有云龙,工艺为明代手法。规模雄伟,占地宽广,重门叠户,院落深邃是礼王府的一大特点。王府分三路,中路有正门、二道门、银安殿、穿堂门、神殿、后罩楼等。王府的西部是花园,亭台楼阁错落有制,设计的十分巧妙。东部是王爷和其家人休息的房间。嘉庆十二年(1807)礼王府失火,后经嘉庆皇帝赐银万两由当时的礼王昭梿主持大体按照原式重修。礼亲王府的主要建筑,分前后两组。前部有正门(宫门)、正殿及其两侧翼楼,后殿及其两厢配殿。后部自成庭院,前为内门(二宫门)、前堂、后堂及其两厢配房,最后为后罩楼。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6.院落景观

+ `- |! a% p& O. D z- _; ?: U% y' B

    由杰书在康熙年间兴建的礼亲王府,由于得到当朝康熙皇帝谕旨天下资助的垂爱不仅王府建造得规模宏伟、气势不凡,就连王府内的诸多珠宝陈设也大都由官员多贡献。不过,新建的礼亲王府在袭传至第九代礼亲王昭琏时,却于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于是,在清仁宗嘉庆皇帝的垂怜下,昭琏又依照礼亲王府原样进行了重建。重建后的礼亲王府,共分三路,中路有正门、二道门、银安殿、穿堂门、神殿和后罩楼等,东部是王爷及其家人居住休息的场所,西部是一座附属花园,园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设计极为巧妙。对此,单士元老先生生前曾在《清礼王府考》中记载说:“西院有假山亭榭,中有断碑一幢,为乾隆二十九年兰亭主人绿漪园所撰《老槐行》;据传,八国联军之役,礼府为法军占领,掘银安殿基得银窖。”

" K& ^+ ^) @, \5 u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发表于 2011-9-23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礼王园的建筑不应是礼王府的~

发表于 2011-9-24 0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没新图
发表于 2011-10-20 1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1-10-20 1:41:00的发言:
/ q# G% @0 f1 ~4 i3 a" i! A1 o 0 d" Q6 u& @9 E: L

礼王府刚大修完后,进去过一次,修的很亮丽!府门部分已经和后面分割。银安殿已经恢复。

% @6 t% u8 ^5 h8 `* e& Y* \9 S. O6 I1 c " t9 S1 h: B7 t. S: U/ }) k: j* d

请问那个抱厦拆了吗?
发表于 2011-10-20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1-10-20 16:44:00的发言:
- _2 r* }7 S+ w# B) S4 u1 |- m9 g k

请问那个抱厦拆了吗?
+ J7 V6 D M0 e% P4 Q0 K/ @& k

 

# q, q- C9 E5 V6 l0 f3 ^9 O: S

那个是以前会议室的门,拆除了。

发表于 2011-10-21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1-10-20 18:25:00的发言:
2 M# [. I0 v- J* X; K0 K * c8 n& i; K z( L7 l1 } ! v1 O- I: [8 _0 \7 m: } O

 

' z- g! b, l3 U

那个是以前会议室的门,拆除了。

/ E' A: i; M, Z/ E* l# V0 m5 u " L* q# P: K: Z ~

8 K4 b' |) ^9 O2 M0 I7 T0 f太好啦 希望能恢复成老照片中的那个样子 : f4 U$ x0 Q/ I 7 B5 d K# V/ K9 M) x) y1 E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发表于 2011-10-21 0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建工大师兄在2011-9-23 12:16:00的发言:
( \9 \. m! f& O. l ) j/ J F2 ^% h& ~: l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礼亲王府建筑沿革1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9 K7 H$ q) j1 l/ c. d3 _& D/ |

9 X5 ]! d( N" j# u$ S8 I" q A & Y# N/ Z, L, h这张图是我ps的,不是礼亲王府,原图是郑王府大殿,我给加上了栏杆,五间改为七间,还增加了一个竖匾& u$ ^- ?0 O, I6 M( Y(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1 0:16:30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0-19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bj2010在2011-10-19 9:57:00的发言:
0 r8 b/ X2 S' j; d$ ~- b$ x # @8 F4 P7 R6 {. f 现在谁住着 % i5 X; A6 w. |; `# q3 ~3 O 6 O9 n9 ?/ F! y$ h1 k: s

退休的常委 副总理之流 华国锋死前一直住这4 ]) k- P6 |+ g+ q2 O! `% N U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9 17:04:3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0-19 1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礼王府内部建筑的照片除了几张不是礼王府的,其余80%是我当年进去考察的时候拍摄的,另外老照片里有很多不是京城内的礼王府而是京西海淀镇礼王府花园,也就是后来的乐家花园,今天的四星级饭馆。

发表于 2011-10-19 1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建工大师兄在2011-9-23 12:19:00的发言:
+ x" s8 h) B8 P7 F/ h) p

5.主体建筑 

% Z7 i3 A! H Q) v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礼烈亲王代善第三代袭王康良亲王杰书于康熙年间所建。嘉庆时毁于火,后重建。现主体建筑仍保存完整,是研究清代王府建制的实物。礼亲王府的所在地在明代是崇祯皇帝外戚周奎宅,后为代善所有。

; E& t* `/ C9 w, E- f

    礼亲王府的特点是它的后殿院落,一般清代王府 都是把后殿作为后寝门,合并处理。而礼亲王府却建造有专门的后殿,并且辅以东西各五间配楼,这是清王府中的孤例。

( K: L' Y) g3 ]) z9 Y

    现大殿门下部雕有云龙,工艺为明代手法。规模雄伟,占地宽广,重门叠户,院落深邃是礼王府的一大特点。王府分三路,中路有正门、二道门、银安殿、穿堂门、神殿、后罩楼等。王府的西部是花园,亭台楼阁错落有制,设计的十分巧妙。东部是王爷和其家人休息的房间。嘉庆十二年(1807)礼王府失火,后经嘉庆皇帝赐银万两由当时的礼王昭梿主持大体按照原式重修。礼亲王府的主要建筑,分前后两组。前部有正门(宫门)、正殿及其两侧翼楼,后殿及其两厢配殿。后部自成庭院,前为内门(二宫门)、前堂、后堂及其两厢配房,最后为后罩楼。

( k; Z, L2 t' u5 t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礼亲王府主体建筑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礼亲王府主体建筑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x7 ^: M' z$ g' V3 G
QUOTE:
礼亲王胆子再大也不敢修成这样,这是大内!
a) u* T9 [% q- x9 R/ d- ~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礼亲王府主体建筑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九爷府!
6 [9 |4 l8 F, K8 J8 T$ t

发表于 2011-10-19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建工大师兄在2011-9-23 12:19:00的发言:
* M( O& r5 P/ N+ r$ ^; a' Y k7 C3 `$ S

. {. {( P8 e9 J( w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礼亲王府主体建筑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礼亲王府主体建筑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礼亲王府主体建筑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礼亲王府主体建筑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V$ B8 c( G3 s

 

, K) L* S2 Y, T

这四张是我拍摄的四张礼王府照片,我发表后,被疯狂转载了10年,至今没有给我署名!

发表于 2011-10-20 0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礼王府刚大修完后,进去过一次,修的很亮丽!府门部分已经和后面分割。银安殿已经恢复。

发表于 2011-10-20 0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1-10-19 18:29:00的发言:
& J4 ~/ U% U* ~/ k; @% c 1 X5 g) S$ V. X 这是九爷府! / x3 B* t7 ~6 _4 l9 E # l. f* I" d& P/ r6 ]6 G$ V# H& N, z

4 M/ F6 S- b: Z$ L( D % }9 g1 v; w E. d5 a J这不是九爷府,是礼亲王府,图片是帝京子民发的,请看: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asp?BoardID=16&ID=49682&replyID=&skin=1- { |' S6 z7 c5 r; {6 e B- N) e- P- W* `5 w2 @$ p1 g前面的图的确是大内 太极殿7 P: T3 c5 o5 ~/ \- d* C0 I : E! J* e0 o( U- p9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0 0:52:5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0-20 0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1-10-19 18:28:00的发言:
1 o( r$ [6 Z* W+ c. W$ ~ : f5 ^4 h! e4 R

楼主礼王府内部建筑的照片除了几张不是礼王府的,其余80%是我当年进去考察的时候拍摄的,另外老照片里有很多不是京城内的礼王府而是京西海淀镇礼王府花园,也就是后来的乐家花园,今天的四星级饭馆。

2 v' L4 B6 i' {0 x2 Z( }: O 5 o: D& O8 v" B6 }4 ?% b- a9 y7 |; R

该花园在《北京名居》中有一些图,我曾发过 {1 @$ g1 q1 f/ n- h % O* J" I- e1 f9 v$ U' n4 W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王府]礼亲王府

发表于 2011-10-19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谁住着
发表于 2011-12-1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恐怕就是礼王府花园这么远离王府主体建筑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9 05:36 , Processed in 1.20411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