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38|回复: 47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9-28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 H4 q4 ^' {; `3 B" y5 C3 R2 v

2011年9月28日《北京青年报》c2版《地理寻踪》

3 ]. U# h+ r7 V

中轴线地理变迁之四

, j1 X6 r ~' }- A1 i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 f8 X: f; K/ U" M2 p2 [0 g0 ~$ U7 ]

撰文摄影:食烟火斋

8 p! C; Q5 q0 p+ d {& s& z9 _

 

7 \" U4 O7 S6 h3 t

 

! F3 ~! w' p, n* B

(编者按)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物工程启动仪式,已于6月11日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那天举行。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贯穿着元明清三朝的42座古建筑,串联着宫苑坛庙和胡同街巷。本版特约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理事陆原,为读者讲述中轴线上曾经发生的系列故事。

$ C7 o4 ^, @* T4 A" V, k% E- s3 h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5 ?: J U' O. \) C1 ?

 

& \, g1 S" E( R$ R7 M0 K

皇城是紫禁城的外围屏障。按照乾隆钦定《日下旧闻考》的表述,皇城四门是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和天安门,天安门为皇城正门,还有大清门和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守护着皇城前庭。大清门在明朝称为大明门,李自成改称大顺门,民国时期改称中华门。清朝皇城的红墙高一丈八尺,墙基厚六尺,墙头厚五尺二寸,周长三千六百五十六丈五尺。雍正皇帝为了祈求皇城的平安,相继兴建了风云雷雨四座神庙以图佑护。但是自民国以来为了方便交通和破除皇权,皇城被拆除殆尽,皇城四门也仅存一座天安门。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7 @* t9 A4 [/ p# [' v: `

一、雁翅楼三旗存档册,米粮库学者买红墙

4 \# o8 Y% d8 y

我站在地安门路口向两边望去,现在的地安门东大街和西大街在明朝称为皇墙北大街,在清朝称为皇城根,民国时期为了淡化皇权色彩改称为黄城根,再往南走到地安门内大街就进入了昔日皇城的范围。地安门是皇城的北门,在明朝就叫北安门,清朝改称地安门。在皇权时代皇城属于禁垣,禁止民众穿行,民众东来西往要绕行大清门外或地安门外。1955年初为了扩展街道拆除了地安门,当时曾将拆下的材料运到天坛公园,计划用于建造公园的北门,但是后来没有实现。前几年我去天坛公园寻访地安门建筑材料的下落时,管理处的武先生告诉我,公园北门里边一座小院中的花坛,相传就是利用地安门的石材砌筑的。前些天我在文保协会开会的时候,向文物局局长询问了地安门是否会重建,得到的答复是因为改建道路不易实现,重建动议已被搁置,但是原在地安门内大街北端的雁翅楼还会重建。

4 b: R0 K6 N5 L8 Z/ S# ]1 w) t6 O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9 J9 C" J8 x' f( a$ N

 

0 N% O9 q9 o; L7 q0 w ?& J

旧时在地安门内大街两侧,有两对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一对呈直列式位于大街北端,一对呈曲尺状位于大街南端拐角处,统称为雁翅楼。我在《日下旧闻考》里查到了雁翅楼的用途:因为内务府三旗以前没有档册房,“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奉旨,给以地安门内景山后楼房六十六间,为档册房”,民国时期也曾利用雁翅楼开设过乞丐收容所。地安门内大街北端路西有一条西楼巷胡同,就是因地处雁翅楼西侧而得名的。大街南端拐角处两侧的雁翅楼位置早已被两座仿古式的大楼占用,大街北端两侧的雁翅楼将于地安门地铁工程结束以后重建。

- c/ p% E4 U l6 D! s' G- P

 

& A) J" x# g8 Q0 u3 }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 z7 B' M2 F/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8 13:25:12编辑过]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 n. K0 c. d+ @4 u

以前在地安门内大街两侧还有两道红墙,并且往南延伸折向景山两边,被称为内红墙或内皇城,现在景山东边的吉安所右巷胡同里和沙滩后街的北京大学西斋旧址院落里,还可以看到红墙的残段。2007年,拆除了地安门内大街两侧临街的房屋,露出了被遮挡多年的红墙,一些残缺不全的段落也得到修补。其中米粮库胡同东口的一段红墙得以保留至今,是缘于《燕都丛考》的作者陈宗藩先生。

' [8 b d! q' q; n+ Y( e* F. d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 n" I% g$ d# M; V9 v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 X3 C- w" d4 ]2 {) c/ I! Y

 

, I+ W6 {* O$ w$ H" n0 n/ m

陈宗藩祖籍金陵,生于光绪五年(1879年),26岁时在北京考中进士,曾经作为邮传部官员参加过末代皇帝溥仪的登极典礼。1923年陈宗藩在米粮库胡同东口买了十亩宅地改建为淑园,他在淑园居住时期走遍了京城,写成了《燕都丛考》,是研究老北京地理风貌的必读之书。民国时期的政府陆续拆除皇城,1927年又将部分皇城分段招商拆卖,当时陈宗藩个人出资买下了米粮库胡同东口的一段红墙,这段红墙才得以免遭拆除。如今胡同里的居民无人知晓陈宗藩的往事,淑园也已经改变了模样。我在胡同东口看到了被围在院墙里边的这段红墙,我想这段红墙得以保留至今,就是对《燕都丛考》作者最好的纪念。

* Q1 e5 k4 z' V( I9 @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j2 }# d7 L, ~1 b2 }8 ^

二、黄化门旧称黄瓦门,司设监留名帘子库

( z8 }9 n5 k1 e

在明朝,地安门内大街两侧的红墙之内都是为皇家服务的太监衙署,入口分别是黄瓦东门和黄瓦西门,现在的黄化门街名称就是得自于旧日开设于街口的黄瓦东门。

H7 p7 b- F! [! l" i+ b9 V9 D

黄化门街以南的碾子胡同在明朝是尚衣监,掌管制做皇帝御用的冠冕、袍服、靴袜等物。黄化门街以北的慈慧胡同在明朝是司设监,掌管銮驾仪仗、帐幔褥垫、雨衣雨伞和凉席门帘等物,当年储存门帘等物的仓库,就在如今的帘子库胡同。帘子库胡同东边的东板桥西巷在明朝是巾帽局,掌管为太监以及王府和驸马府的随从人员制做头巾靴帽。

. k. _! F6 W1 m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9 ~. {- s5 m1 G( g, Q( G4 j

当我在黄化门街路北找到锥把胡同的时候,不禁想起了《燕都丛考》序言的一段话:“北京地名凡某库、某司、某监、某局者,皆有关史乘。居今日而知数百年前某时代之有某机关,并知其适在某地,宁非事之至有趣味者”。我也曾向当地居民询问过锥把胡同名称的来历,好几位老者都说是胡同地形类似锥子把,所以称为锥把胡同,但是这条胡同的走向并不像是锥子把。我在核对了历史地图和相关史料以后,发现这里其实是明朝的针工局所在地,针工局是为太监们制做服装的地方,也制做宫廷举办法事需用的幡旗帷幔等物。这里所说的“锥把”,显然是与针线活相关,而且呈曲尺状走向的胡同,恰好将其中的地域围成一个方形的空间,这应该就是旧日针工局院落的轮廓。

/ N: i6 l/ O/ I0 O1 @/ [" \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 M' h5 m- w' O3 k$ i( \$ z2 d2 R

 

6 W( ?7 b, F1 h2 C1 K

黄化门街东边的钟鼓胡同也是一处有趣的地方,这里在明朝是钟鼓司,养着数百名为宫廷奏乐的太监艺人,遇到日食月食的时候还要击鼓驱赶“天狗”。太监艺人还为皇帝演戏,剧目有八仙过海、七擒孟获、三保太监下西洋、孙悟空大闹龙宫、农夫耕作、官吏征税等,有些剧情极尽世间骗局丑态及市井无赖状貌。史籍说魏忠贤侍候天启皇帝看戏时,每逢演到疯和尚骂秦桧就会“避而不视”。

$ Q! x9 c# F; A" M2 m( r

黄化门街南侧的吉安所北巷一带,曾是明朝太监衙署“四司八局十二监”中权力最大的司礼监所在地,以前就叫司礼监胡同。司礼监掌管“皇城内一应仪礼刑名”、“关防门禁”、“照阁票批朱”。“批朱”就是协助皇帝批阅奏章,不识字的魏忠贤却当了负责“批朱”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兼管东厂的时候,属下提出东厂官印篆刻的印文是“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关防”,其中“校”字触犯了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名讳。魏忠贤说“真字(楷书)我尚不识,这篆字谁能识得”,后来将“官校”改为了“官旗”。

$ h: d4 G& _; S0 G


 

发表于 2011-9-28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陆老师。

0 r3 }, O6 R* m Q" U

这一段说的正是我家门口的事。

; |1 g7 c' G% r6 G! ~

有几件事:

4 G. \4 k+ E3 E% O7 W1 k8 U

黄化门小学,有三所,两座在帘子库,在胡同左右,根据开间大小,肯定是旧时建筑,但出处是什么,无人说起。而在黄化门的另一所小学,也不知道原来是什么机关。

" w( D3 K2 ~9 o. P, V

而我所在的东板桥小学,我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是干什么的,而紧连在学校的北墙的一个院,有一个很大的防空洞,绝非一般贫民所住之地。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w: W/ E3 d7 s; T5 w8 T: h

三、恭俭胡同郑和掌印内官监,大高玄殿嘉靖修道欲成仙

' T4 p' ~! ^6 x

恭俭胡同在明朝是内官监所在地,民国时期曾经改称“内恭俭胡同”。内官监相当于皇家工程局,掌管着“木、石、瓦、土、塔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十作及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凡国家营造宫室、陵墓并铜锡妆奁器用及冰窖诸事”,家住德胜门内三保老爹胡同(今称三不老胡同)的郑和曾任内官监的掌印太监。“三保”是郑和的原名,“老爹”是明朝对太监的敬称,不过郑和多年忙于“下西洋”,他未必有时间去内官监到职。内官监“十作”是10个作坊,这一带有不少胡同的名称都与这些作坊相关,例如油漆作胡同、大石作胡同,还有皇家冰窖所在地雪池胡同、米盐库旧址米粮库胡同,为了避讳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名字,油漆作曾被改称为“漆作”。皇家在元宵节燃放的烟花爆竹和火人火马都由火药作制做,火药就存放在远离皇宫的北河胡同河岸的火药局胡同。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 C+ q( [3 b: C; {; d8 [0 ?" A

大石作和小石作最靠近皇宫,天启年间重建三大殿时期,在皇宫外边的护城河岸边堆满了石材石料。当时大型石材从产地直接运进紫禁城,再由大石作的石匠去现场雕凿,小型的石件就在小石作里雕凿完成,再用马车运进皇宫。过去在景山西街有一条由北海向紫禁城护城河引水的水渠,流至大高玄殿以东有一座石桥,是马车运送石件去往紫禁城的必经之路。为避免沉重的马车将桥面压坏,桥面半边用石板铺砌以供走人,另外半边用砖头铺砌以供走车。因为砖铺的桥面被压坏以后更换砖头比较容易,同时马车行走时车轮也不易打滑,所以这座半石半砖的桥被称为“鸳鸯桥”。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5 b- y! b) a5 S3 a- j! L&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8 14:23:1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4: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n0 b, L( ~! V$ s& V- @3 v

大高玄殿是明朝嘉靖皇帝建造的一座道教神殿。嘉靖皇帝是因为堂兄正德皇帝死后无子才有机会得到了皇位,他即位之后有两件烦心事,一是体弱多病担心皇位坐不长久,二是子息不旺担心自己死后也会像正德皇帝那样被别人继承皇位,他解决烦心事的方法就是希望修道成仙。

G7 c8 I/ Y+ X1 w7 { ?

嘉靖皇帝大兴土木,建造了大光明殿(在今府右街光明胡同)、雷霆洪应殿(在今北海公园蚕坛)等多处道教神殿,他频繁举办法事,每年焚烧香烛多达数十万斤。建于嘉靖二十一年( 1542年)的大高玄殿曾有一座“象一宫”,供奉着黄金铸造的“象一帝君”,帝君的相貌就是嘉靖皇帝自己。

# [6 m K9 }8 \( D# t/ J

大高玄殿门前原有“先天明境”和“弘佑天民”两座跨街牌坊,清朝的雍正皇帝又在南面增建了一座“乾元资始”牌坊。1956年扩展景山前街时,这三座牌坊全部被拆除,其中“乾元资始”牌坊的石匾流落到月坛公园,我曾看到这块石匾后来被当作了石桌。2004年“乾元资始”牌坊在大高玄殿南面重建,流落在月坛公园的石匾又重新镶嵌在牌坊上边。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U0 s9 B. \$ u. B) P( e

四、多尔衮王府今为普度寺,阿济格王府仅存香炉墩

3 B5 f# U4 n/ [7 m

东安门是皇城东门,1912年被袁世凯部下的北洋军第三镇统制官曹锟发动兵变时焚毁。现在的东皇城根北街、南街和晨光街一线就是皇城东墙被拆除以前的走向,在五四大街以南和贵宾楼饭店门前还有红墙残段,在东安门大街西口还有东安门的地基遗址。

" x& O+ b! j/ K

1903年步军统领衙门为了疏通官员上朝常走的东安门大街,将路旁的摊贩迁移至金鱼胡同西口的神机营练兵场旧址,在1900年“庚子事变”中前门大柵栏一带店铺被烧毁的许多商家也来聚集,形成了早期的东安市场。

' T7 }; V% b q2 s' W: [) I) ^2 n ]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 q. n. Z& @5 Z7 }) k! Q/ f

 

) ?6 M( P- `$ c" W3 F! J

东安门以西的南、北河沿大街一线,曾经是元朝通惠河的一段河道,明朝被圈入皇城以后改称玉河,所以沿线有银闸、骑河楼、北湾子和南湾子这样与水相关的地名。玉河以西在明朝是皇家的东苑,东苑里的宫院被称为小南城。1644年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占据北京城以后,将王府设在小南城,即今南河沿大街西边的普度寺一带。多尔衮掌权七年,他经常召集百官在王府策划军国大计,然后将拟好的皇帝诏旨带到朝廷上走个过场,后来他嫌带来带去太麻烦,干脆将皇帝的玉玺抱回自己的王府。清朝诗人吴伟业曾有诗句咏多尔衮王府遗址:“松林路转玉河行,寂寂空垣宿鸟惊。七载金縢归掌握,百僚车马会南城”。“玉河”现在是埋藏在南河沿大街的地下暗沟,“金縢”指皇家的文件柜,“南城”即多尔衮王府所在地小南城。

/ ~. z1 g( G$ s7 L, E

 

8 C/ X' M% R" y- S3 z& l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0 ?5 m( [( }) y" }! B

 

7 D1 `% n* |: |: B P

东华门大街路北的第二十七中学一带,在明朝是为朝廷宴会和皇家御膳提供酒肉食品的光禄寺所在地,院里曾有鹅池、鸡房、煮笋房、蒸作房、茶叶库、米库、盐库。明朝规定养在象来街驯象所的大象死亡以后,都要送交光禄寺宰杀象肉,有时公文往来多日死象已经腐臭也必须送交,弄得沿途街道臭不可闻,这些死象的尸骨就掩埋在光禄寺盐库后院的地下。多尔衮之兄英亲王阿济格的王府一度占用了明朝的光禄寺,阿济格被顺治皇帝赐死以后王府被撤消,又改建为清朝的光禄寺。1928年光禄寺旧址划归孔德学校使用,学校门前的光禄寺胡同改称孔德前巷。1952年孔德学校改为第二十七中学,此后孔德前巷也被改称为智德前巷。我在学校门口看到了一对倒置于地面的石雕香炉底座,传达室的师傅告诉我这是阿济格王府仅存的遗物。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发表于 2011-9-28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陆老师的文章,翔实周密的考证,行云流水的文笔,实乃大家风范。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P) @4 Z$ V& h% t0 [- z) k

五、文津街源自四库全书,乾隆碑尚存教场胡同

( H% k- S9 ]1 p* D S6 S) u/ u

西安门是皇城西门,由于皇城西部圈入了西苑三海,所以西安门至中轴线要比东安门至中轴线的距离远很多,由于西苑中海的阻隔,西安门也没有对应着紫禁城西华门,而是对应着北海大桥。西安门和东安门、地安门一样,都是面阔七间的殿宇式大门,居中三间为门道,两端各二间为值房。1952年值房用火不慎引发火灾,西安门被焚毁,现在的西皇城根北街和南街一线就是皇城西墙被拆除以前的走向。

" M" h- A2 J$ v8 q& w/ k

西安门大街路南的惜薪胡同,是明朝供应皇家薪柴木炭的惜薪司旧址。明朝有一种使用红色箩筐包装的高档木炭,称为红箩炭,西四北边的大红罗厂街,就是当年贮存红箩炭的场所。惜薪胡同东边的光明胡同,得名于嘉靖时期建造的神庙大光明殿。大光明殿是一座外观类似天坛祈年殿的重檐圆顶的华丽大殿,190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光明胡同以东至府右街一带,是嘉靖皇帝住过的永寿宫旧址,因此留下了东红门和南红门这样的胡同名称。嘉靖四十年(1561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夜,嘉靖皇帝与新宠的尚美人在永寿宫寝殿寻欢作乐时,竟然在貂皮帐幕中燃放烟花,结果引燃了帐幕导致整座永寿宫都被烧毁。因为虐待宫女曾经险遭宫女谋杀的嘉靖皇帝不愿返回皇宫,只得移至西安门大街路北的玉熙宫暂住。1929年在玉熙宫旧址开工建造了当时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图书馆建成以后,入藏了来自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的《四库全书》,因此门前的街道被命名为文津街。

( H) P" Z3 S5 w1 u6 e


/ D8 T0 Q2 s6 o: Y L6 F2 u/ b

 

8 d" s6 d# Y. v" `, e5 P2 j

明朝在玉熙宫以北设有牲口房、羊房、豹房、虎城,相当于皇家动物园,耽于游乐的正德皇帝曾经在虎城刺虎取乐,险些被虎咬伤。由虎城往北,也就是现在的北海公园西边,有一条教场胡同,是当年正德皇帝玩战争游戏的地方。正德皇帝经常率领一群武装太监与宠臣率领的一支军队对阵,在这座教场打仗取乐。这里在清朝依旧是军队的教场,乾隆十七年(1752年),乾隆皇帝发布了一道上谕,告诫八旗子弟要“衣服言语悉遵旧制,时时练习骑射”,并且将上谕刻制成多座石碑分立于各处教场,在这里也立了一座。民国时期法国人在这里建造了洋式楼房,开办了盛新中学和佑真女子中学,现在是第四中学的东校区,在教学楼前仍然保留着当年教场上的乾隆上谕石碑。

0 E* z/ n5 i& [5 g


- J! v+ K) l8 D5 L1 `- k" h


 

发表于 2011-9-28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谢谢您。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5: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浏览,现在我要出去开会了,晚上继续。
发表于 2011-9-28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完,坐等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Z+ d) ?# n6 ?: y

六、水准原点珍藏石室,风云雷雨神佑皇城

, B; \' w. U8 q( K( U- x

我在西安门大街妇产儿童医院的庭院里,看到了一座古希腊神殿式的石室,上边镌刻着“水准原点”四个字,里边有北京的海拔高程基准点。我还在北长街的路旁看到了一座镌刻着“京都市政公所”和“实测北京水平”字迹以及一些测绘数据的石桩。我在民国时期编纂的《北京市志稿》里查到了这种石桩的正式名称是“水平石标”。1915年,因为疏通水道和修筑道路需要了解地势高低的水平数据,京都市政公所在全城进行了测绘,并将测绘数据刻成数十座水平石标设立于主要街巷,这种水平石标在南锣鼓巷也有一座。这次测绘依据的水准原点保存在当时的陆军部测地局,就是现在的妇产儿童医院所在地。

: @4 `. ]9 b* i1 E8 R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9 [+ l" ?9 T. }

 

8 W" P* g% g. L! I r

明朝的皇城正门称为“承天之门”,清朝改称天安门。1912年为了打通皇城与长安街的连接,将天安门两边的皇城红墙打开了两处缺口,开辟了南长街和南池子两座拱门。中南海成为总统府以后,又将宝月楼下的皇城红墙打开缺口开辟了新华门,并且将新华门前方的街道称为府前街,将中南海西边的街道称为府右街,这个“府”在当时指总统府。现在府右街北口路西的自忠小学分校,原来是清朝兴建的永佑庙,曾经供奉着专门保护皇城的城隍神。

- W5 q* l5 r& f8 W( h+ u v4 k

 

6 v" U% \3 j3 n7 U6 f+ r/ S+ P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8 s. }8 ~- e+ ?* k4 d, t- s

 

6 q3 ?! J& B+ |# e4 b! i/ p

皇城四门的名称都有“安”字,表达了古人对于“平安”的诉求。由于宫殿多是建造在高大的台座之上,易于遭到雷击引发火灾,也曾遭受风灾造成损失,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完善了宫廷消防机构“火班”的同时,还在紫禁城两翼兴建了风云雷雨四座神庙以祈求平安。祭祀风神的宣仁庙在北池子大街路东,祭祀云神的凝和庙现在是北池子小学,祭祀雷神的昭显庙现在是北长街小学,祭祀雨神“顺天佑畿时应龙王”的时应宫原在西苑中海,今已不存。

' F& i6 X3 Q3 `1 v ^5 @, J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发表于 2011-9-28 1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陆老师游皇城,长学问。道一声辛苦了您,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山大永安寺重建计划已获立项

9月28日下午去香山开会,获悉香山大永安寺重建计划已获立项,昔日矗立于阶梯状层层高台上的佛殿有望重现。

9 x. A% {" ^) Z, c9 J/ L T v2 B

又:昭庙琉璃塔重修工程已经完成,有望于近期对游客开放。

$ F6 L# k r/ B1 [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天地东西皇城四门今安在,风云雷雨禁垣诸庙有遗踪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u, f& w$ p9 ^

《金代遗迹追寻之香山大永安寺》

( x! o) w) S& A! A

食烟火斋记于2003年金中都建都850周年之际

: l: [% d) y% B0 z


  金代第三任皇帝完颜亮于1153年迁都至位于现在北京地区的中都城。由于金代统治者来自世居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族,他们仍向往于春水秋山的游猎生活,同时也是出于躲避夏季暑热的需要,在中都城周边地区建立了大量的离宫别馆。
  金代第五任皇帝金世宗完颜雍,看中了位于中都城西北方向地势高爽风光秀丽的香山,于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在香山建成了皇家寺院 —— 大永安寺。
  香山之得名,据金代人李宴在《香山记略》中说,“相传山有二大石,状如香炉,原名香炉山,后人省称香山。”
  金代第六任皇帝金章宗完颜璟,又在香山续建了祭星台、会景楼等处建筑。位于大永安寺南侧双清别墅院中的双清泉,金代曾名“梦感泉”,相传金章宗在此处休息时梦见射箭,箭落处有泉水涌出,醒来命人依梦境挖掘,果然掘得两眼清泉。
  金代大永安寺,在元代重修后改名“甘露寺”。在明代重修后改名“永安禅寺”。清代乾隆十年(1745年)在香山大兴土木,建成静宜园,自金代起闻名于世的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积雪”,也于此后被乾隆皇帝改称为“西山晴雪”,并题词立碑,此碑立于香山公园香炉峰东麓。
  乾隆皇帝将金代古寺大永安寺圈入静宜园,并进行大规模扩建,形成前街(山门前有一条“内买卖街”)、中寺(中部有殿阁五进)、后苑(后面有花园)的格局。乾隆皇帝改寺名为“大永安禅寺”,并在山门殿中题匾“香山永安寺”,所以这座古寺又名“香山寺”。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在火烧圆明园的同时,也劫掠并焚毁了香山静宜园,被圈在园内的大永安寺在劫难逃。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洗劫静宜园,大永安寺二度遭难。
  如今香山公园里的这座古寺遗址,只剩有层层叠叠的石阶和殿基。

发表于 2011-9-29 0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山寺要重修啊,那最近赶快去拍几张修之前的照片。
发表于 2011-9-29 0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着您继续发呐!
发表于 2011-9-28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加精必须的。
发表于 2011-9-28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辛苦!继续领略北京中轴线。
发表于 2011-9-28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轴线的历史地理教程,每一篇都得精读。
发表于 2011-9-28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在此听课啦!
发表于 2011-9-28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陆老师的帖子添知识啊!学习、欣赏!
发表于 2011-9-29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幸好前几天路过拍了几张!
发表于 2011-9-29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本人了解,帖子作者文中所提到的明代著名的“宦官政治”中的太监统治机构排列顺序似应为“十二监四司八局——共二十四衙门”;至于“十二监”为什么应放在最前面,即如帖子作者所述,太监最高衙门为“司礼监”。而且,据本人所知,“司礼监”的一把手“掌印太监”和二把手“秉笔太监”大多为史上名太监如魏忠贤、冯保、王振等。
发表于 2011-9-29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还有刘瑾等啦!
发表于 2011-9-29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去拍香山也要等过了十一假期,否则拍回来的只有人山人海[EM0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1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要拍摄这个的,要及早下手,以后搭上围挡,就无法拍摄了:

! U5 s& W3 ~" B! y! T

 

. ^1 O/ V- h, @5 A: ~: h" a: J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11-9-29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3 23:04 , Processed in 1.21840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