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景德镇看到元代影青罐一枚,难得的是罐底有墨书年款:
元大德九年青白瓷罐
举报
文字内容如下:
大德九[年]八月十三日岁次乙巳丁亥日 葬妻王氏。南市 余庚六 记
正如南城兄言,这是一个穷人简单的墓志。古时候,只有生活在瓷窑附近的普通人才可能使用这样的墓志。
在盘子上写墓志??
那一圈文字内容是什么?看不清...
元朝人就是这种书法风格...
罐底及底侧一周有墨书:
落款为“大德九(年)八月十三”,这个日期应该是购置或随葬的时间。
罐内满施肥润的青白釉,外釉不到底。器型具时代特点,为元代制品。
哈,这类东西北方不多,在景德镇却十分常见。其实这正是元代味道十足的一件瓷器。
真是闻所未闻啊
第一次知道这种葬俗。
也许不是特别穷的人呢,墓中放一件写款的瓷器可能是风俗,因为那些字写得太规整了。等到有机会的时候查看下资料。
江西讲究的主儿用青花大瓷板写“墓志铭”20年前我去江西采购经常见到5—60公分的(本地叫坟板)字写的非常漂亮!要价几百块钱。这东西当时不招人待见。一般老百姓死了弄快盘子等瓷器刻上或写上生卒。写字的有人要 刻字的瓷器一般没人喜欢要。这种用瓷器做墓志的习惯一直到清代,现在也常见刻字的青花大盘 和青花勾莲墨盒。
虫大人原来在这儿。有个事情想请教呢
最近闲来无事,在翻朴通事和老乞大,中文是看的懂的,边上附的高丽话都是些什么内容?对汉语的注音?
元代这种瓷器应该很便宜,马可波罗说一个威尼斯银币可以买六个德化窑杯子。一个威尼斯银币好像才不到2克重。
讨论一下:
不会是特穷的人,也不会是富人。特穷买不起瓷器,这种青白瓷罐算是中等质量的,也非赤贫人家所能有。但规整的字体倒可能是下层人士书写,这里得考虑景德镇的特殊性,古代景德镇是以制瓷为单一产业的城市,工匠们分工合作,写款的一生专门在陶瓷坯体上写款,字写得比较规整并不奇怪。
即使在今天,景德镇还有许多人业余或专门为瓷器厂商绘画或书款,有的小姑娘甚至下学后就拿起画笔描绘起来,挣一点零花钱。在这个城市里,粗具几笔丹青意味的人比例多于其它地方。当然,他们都算不上画家或书法家。
大概是吧?...臆测。我没看到过。
你查看朝鲜语字母发音,发音差不多就是。
有人说马没来过中国!
运到欧洲就贵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4 07:56 , Processed in 0.160658 second(s), 20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