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4-4-8 10: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曾经是美丽 于 2014-4-8 10:49 编辑 % _6 ]4 h; P, P, `1 `
/ q; S* ?8 ^+ Y) D7 w6 M7 F
                                桃红樱粉海棠鲜,
% A6 e4 \, t) u# t8 }                                    清池绿影廊桥軒。! `( _) T% i6 A! p
                                    龙潭七彩谁着色,, F! c' j' ^/ k/ ~
                                    且看春娘染衣衫。
* [' k8 O$ ]& E- \ . Q! a0 ~% U0 z& P1 R; j" L. q
                                                     ——— 赏龙潭湖景照有感8 h2 X# G# L8 o2 R( q* h- c8 Y

点评

谢谢美丽为龙潭美景题诗。  发表于 2014-4-8 1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4-4-8 12: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曾经是美丽 于 2014-4-8 13:36 编辑
. C- ?- l6 Q' m6 W7 n8 R" e2 d( n9 q4 k- E' [
张兄照的海棠花也特别美呀,胜过曹雪芹笔下的美景。正是:
& J  B; d1 L- t4 {' A4 x  U                           一园曾引竞群芳,
$ A, o/ J3 A) |8 F8 M
                           坐花诗魁属潇湘。
- t4 E' s+ U6 |& K8 D                           曹翁应羡今盛事,
# q$ ^( N8 |7 V$ L6 Z6 n" u, v" r1 [1 y                           万株香海摄世昌。- \) j+ ~: a- k& X2 [) m5 K( S
发表于 2014-4-8 14: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忆往情深 于 2014-4-8 14:54 编辑
( z/ `7 x$ H4 p7 G3 r' q! s3 Q! n7 q# Q' {+ M8 H4 F4 b9 l9 g
                                                 尼泊尔旅游纪实之四% r$ Y- Q9 _$ _  w1 k
   发一组在尼泊尔观雪山日出的照片,请校友欣赏。* R1 K8 k& |# `7 p/ `4 l7 n8 G

. v( @; Q/ L; `
5 a+ s; d6 O' O8 ?2 l
IMG_5043P.jpg      / c8 C! V0 H3 l3 s$ j( H: ^2 d
' ~! W2 n- Y. t: A+ _- Q
! i8 D# x2 V: ^. G
IMG_5059P.jpg 4 ?) U  C; q; \- {6 O8 |
* E+ d3 L$ @! i. A9 |

5 E6 D& {9 _$ \6 t: ]/ v: N IMG_5057P.jpg + B: Q: w* _; t+ Z. {( c& Y

. g7 P' Y0 f, u! T+ `$ E

, n# W7 t, c# _# J) k; k, s IMG_5088P.jpg
# A& S; ~3 R  F+ y/ p" Z3 V  |
6 v" R7 z2 \; t  k6 Q  M7 A
9 N9 I) o" a2 c! g- O) P/ J
IMG_5089P.jpg 1 x4 _4 X, f1 r2 q% n
1 @/ A2 F9 n8 K/ `# j. T: v

- O- P. n' @/ a& U1 X# F IMG_6013P.jpg ! q  d; [' F1 @' ]) v: e8 ?8 I# a

( c- S0 H. P% a

- f5 x0 s* ?. M" g IMG_5103P.jpg 0 T2 Q" t9 \; ]8 ]7 D7 V) y7 h

: g9 S1 r7 |9 P. ^% i

# l5 h0 R8 Z: H3 ~7 I IMG_6016P.jpg & a4 s& ?+ w: W$ ^
7 p7 b' q: G. h! n+ q) }  f5 G* O

4 R7 ^5 s  r5 M0 Z/ r  S IMG_6019P.jpg ( u; C9 J8 u( ~! Y+ ]

' C! K* G6 @1 }1 l: V. W  t
) _, J7 i+ j  l2 e) E# H
IMG_6091P.jpg   . B9 Y! |' K2 }8 f

) W9 Q: J. @) b2 R. M/ r7 Q

点评

谢谢马兄欣赏和点评。  发表于 2014-4-9 08:09
观日出照片不照太阳升起,而逐步显示山川景色变化,云霞彩色尽染,真乃匠心独运,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发表于 2014-4-9 06:09
发表于 2014-4-9 21: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 `) v/ s9 u3 ]  [             尼泊尔旅游纪实之五1 F7 D% x8 M3 h) P; Z6 Q# d' r
      蓝毗尼是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全世界最重要的宗教圣地之一。佛祖最终在菩提树下求得的正果使世界上多了一种热爱和平与思索的哲学。释迦牟尼生年据说有超过60种不同说法,一般认为,公元前624年四月初八释迦牟尼诞生于蓝毗尼园一棵婆罗双树下。
+ W  {& q! n) ]6 `! E      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白色方型两层的摩诃摩耶夫人庙,庄严肃穆,清秀典雅。庙旁的一泓池水明澈如镜,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点点金光。池边长着一棵娑罗双树,挺拔的树干巍巍耸立,宽大的树冠给庙宇留下一片树荫。# V, u9 S( z5 ^& a
       这里。每天都有无数的朝拜者,虔诚的佛教徒不远千里,穿过崇山峻岭,越过急流峡谷,来到这儿,献上各自的礼物,表达真挚的心意。0 [9 C8 |* d$ h* m8 p: u( P+ }
  * ?) n3 A4 N2 D- ?6 T

& v% q7 n  g% U" y0 u5 I0 U5 x IMG_5695P.jpg
' `; H: E9 C/ T& B) V( q
% Q8 c3 ^% J; s$ t. m IMG_5662P.jpg 1 W9 |- K' m) L

7 H: ?: Q% Z4 i3 W IMG_5674P.jpg
, |9 q% G. L4 b3 a
. G' F! e: M1 C9 w- \+ P IMG_5677P.jpg / V) [% Z! ^& Q& @: }' S
IMG_5702P.jpg 0 ^4 h$ f# `5 k7 u

: L; y7 v. z, t IMG_5685P.jpg
5 ^, P+ F. Z' [$ h" Z% f0 ?, F9 ^5 T4 ]: x- B7 a
IMG_5722P.jpg
' Y+ a2 C* p" J! a2 d, S
- ]) R, G2 v0 v9 P IMG_5728P.jpg
% x( O& E8 k, O- O7 h0 m, \8 @- i0 d8 m0 V* k1 T& p
IMG_5746P.jpg 6 g0 x' _+ x. x/ Q! ^

* @# {7 s& x$ a* c$ z4 [4 ]! Q2 n$ `
IMG_5739P.jpg

点评

佛教圣地,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静思数天后大彻大悟,佛教诞生,今日信佛的人到庙里烧香干嘛?保佑什么?  发表于 2014-4-10 08:19
发表于 2014-4-10 07: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4-10 17:20 编辑 8 B' S* X5 X: V" [1 ^, e

* x0 j! X1 e6 h9 \, Z    7号那天陪着大亚湾去了门头沟东辛房,和他一起祭拜了他父母双亲。   
! N1 \% E& X& x
0 C  C3 d) n" W# b3 F5 B/ S5 a
    而后到石景山北重地区接上小二条,经长安街、建国门直奔齐化门外,行车观花看了今天,回忆往日的情景。上航校之前他住在吉市口五条,我最后从这里搬走时住在离他不远的五条东半部的横胡同吉市口东巷,改名前也属于五条,距离不足200米。我们走过了现在的外交部,过去的南河沿、南中街、观音寺后来的朝外二条、喇嘛寺后来的朝外三条、南下坡、秀水河、净住寺、朝外市场街、景升东街、景升西街、荣盛夹道、坛口、新声电影院现在的紫光电影院、元老胡同、筛子胡同、龙凤园、席篾胡同、元顺永副食店、少年之家、三佛寺后来的三丰胡同、雅宝路、赦孤堂、工人俱乐部、环绕日坛一圈、看到了我的母校六十四中遗址、看到了朝鲜、日本、美国及东欧、拉美几家使馆、看到了神路街牌坊、东岳庙,又经吉市口五条旧址、东巷旧址、吉市口、下八条、看到了26届世乒赛比赛馆--工人体育馆、一届全运会比赛场--工人体育场,经现在的东外大街,原北京大三轧钢厂现在的东湖别墅也是我工作过的地方,最后在簋街最东头,也是簋街唯一的国营饭店--东兴楼用了晚膳后杀回了昌平的平西王府地区。" u7 l' B& |6 k
    一天中充满了回忆,总的感觉是似乎还是儿时一般,忘却了自己已经将近古稀......
- h# `9 j# t5 Z2 @  H. h% S
0 Q, E3 _' N% B& D' ?8 _

点评

朝外的记忆,还有坛口的朝外市场、老新生电影院(现在的紫光电影院)的长条板凳,坛里的说书馆,地摊上说相声的。各种练把式的等等,现在几乎找不到任何遗迹,唯有神路街上的牌坊,似乎在诉说着半个世纪以来的变迁。  发表于 2014-4-10 10:13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校友来个分区分片自助胡同游嘛。  发表于 2014-4-10 08:19
怎么不叫上我呀!我可是爱怀旧的。  发表于 2014-4-10 07:51
发表于 2014-4-10 09: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曾经是美丽 于 2014-4-10 20:11 编辑
, k* Q' o2 ]5 n( L5 n+ f5 L
1 d2 x9 D' n3 u: _1 ~      今天是4月10号,一年一度的洛阳牡丹花会该开幕了。我因要在京每日照看病危的叔叔不能回洛,请同学们观花的承诺,也无奈又爽约了。但对洛阳牡丹的思念,却撩动着我的心弦。“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千姿百态的花朵,历经风霜雪雨,终于自由的绽放。在那姹紫嫣红的群芳中,我独爱满园的“焦骨牡丹洛阳红”。传说女皇武则天酒后醉令天下百花严冬盛开,唯牡丹仙子不从。武皇怒令烧尽所有牡丹。但春风化雨后那被烧焦的枝干又神奇的生长并盛开出大朵紫红绚烂的花。这即是百代传颂的被誉为“焦骨牡丹”的“洛阳红”,它是中原的天骄。: ^5 u, j3 l7 y4 I) T. I
       滔滔黄河尽育天骄。人民公仆焦裕禄在兰考带领百姓为治三害历尽艰险,挑淤盖沙遍种泡桐。那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被人们亲切地誉为“焦桐”。洒尽鲜血献出生命,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谁能说这不是又一中原的天骄呢?
! U$ e6 P4 a% H- R, y  V, m8 L  v' W( {( ]
                                                               中原二赞0 e/ I5 A; I* w5 c8 L" P1 M

! m" e9 f( w2 ^: k- Q          中原奇葩美天骄,敢抗皇威不折腰。浴火重生洛阳红,焦骨牡丹胆气豪。, @" T0 ^/ z2 |  H5 `/ n, q% ^# k  F
        年年争得春发早,处处皆现花妖娆。仙子尽显男儿气,留得芳华传今朝。$ I6 [7 _: B/ ~2 D+ S
9 y: A2 X0 q3 U" z' p* {/ M
        大河两岸竞天骄,魂断兰考哭老焦。血干汗尽肝胆碎,为抜穷根建金桥。
* P1 B0 q1 k& j' o4 [2 W- i, g9 n        日战凶沙踏泥淖,夜访民情破晨晓。三害退避叩英雄,焦桐作碑胜舜尧。2 w3 W- Q( `" F( Y

1 Z7 D5 ^) v! o" v# b/ F        我欲长歌赞二骄,常唤公仆重担挑。清风亮节惠天下,再无饕餮噬民膏。* A3 m  F! D1 H  A
        妖孽奈何敢喧嚣?权严法限国威高。英灵若察兴衰事,喜泪奔涌朝天笑。
, C+ v% i' H. ]# r# E% g: h" x# @
/ E6 n% {3 C! c( K

点评

又见才女大作,欣赏。  发表于 2014-4-12 06:07
发表于 2014-4-10 12: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曾经是美丽 于 2014-4-10 13:21 编辑
0 @2 {* }" L& B$ _, Q. K  R6 j$ |2 w7 R* g  ?" _, y
                                                       也忆神路街
% W% F8 s4 b, s       33领导们的京城一日游实在令人羡慕,特别是朝阳门外神路街一代的描述,更勾起了我儿时的美好回忆。我的大姑妈就住在神路街边的一排小破土房,但小院里却用葡萄架搭起了长廊。夏天我和表姐表妹们在葡萄架下吃着水果磕着花生看着星星,后来又经常看着姐妹们在院子里糊火柴盒、粘绒花、拨云母片等等补贴家用。再后来,孩子们渐渐长大了,葡萄架下的邻居变成儿女亲家 ——我的表姐嫁到那家成了大儿媳,她的小姑子又嫁给我表弟,成就了一桩小院佳话。哪儿像现在对面相逢不相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时真穷却和谐着。      
6 D# n2 d! k; L1 ?       姑妈家人多穷但对我却疼爱有加。每逢我去必定搜出家中的美味,实在没有就跑到神路街大牌坊去专买。我从来没注意那是什么牌坊什么庙,只瞧着哪摊儿卖糖葫芦哪摊儿卖豌豆黄哪摊儿卖枣。我家住在崇文门内小市口,去神路街看姑妈要走好长的路。穿过东便门,走过小石桥,跨过火车道,走过长长的一片芦苇坑,才到齐和门的城门下。过了城门还要走上差不多一个钟头才望见神路街那高高的牌坊。虽然走得很远两只小脚却从不觉疼,因为快乐在召唤。' b6 W9 k7 v& x5 G+ i
    以后发展了,盖起了菜市场、电影院,大片的使馆区包围着那片小房。要去看姑妈,就要在大使馆区域内东拐西绕,真是不方便。再后来,那片民宅彻底改造了,姑妈家搬到通州了。没有了葡萄架下的欢乐,也再没去神路街的牌坊。至今我长大以来还没认真的游览那老区古迹,还没弄明白那儿是什么牌坊什么庙,有没有和尚和老道......! L4 E6 k7 e: |, G2 l) O
发表于 2014-4-10 19: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924_3346_3 发表于 2014-4-10 07:29
% ^! l) N8 a+ s* R4 r5 w, R+ F7号那天陪着大亚湾去了门头沟东辛房,和他一起祭拜了他父母双亲。    7 n9 z; [& t6 x  R* {! j, q& O

. H5 S/ ]' \! t# G# E6 f    而后到石景山北重地区接 ...
% p4 X$ J, }  C% N, X: \* g) `
46.3如还能見光治代我问候.....勾起我航校的课外生活回忆....其间我曾去过哪些同学的家呢.大体回忆男生家有许全柱[德外安德路7中附近]李建峰[交道口西东公亍对过]徐天晴[小二条]我曾畋次去他家噌饭吃.他妹妹和弟弟都认识我....朱金诚家多是我和天晴一块儿去的.三里河那块一铁路员工宿舍.董长军家好象在东北旺.是他当兵时班上几个同学同去的...郭占岭家在清华大学东门内..一片平房内....柏才家在长辛店...女生家去过王淑兰家[新亍口南临亍]武夏家[前门外大北照象馆后一条胡同内.見到她母亲]66年9一10月左右.因马洪英被轰回老家我和董长军还有[许全柱或是李建峰]三人骑自行车去她家接她回校..很远.朝外往东离通县不远了.是叫双桥吧.农村大队..鸣乎.一晃近半个世纪了.46.3.五一节又快到了.全世界劳动人民又要和你欢度节[生]曰了...

点评

他家就住新亍口小二条新影宿舍  发表于 2014-4-11 11:50
记忆力超强!另请问徐兄为何叫“小二条”呢?会是和我这位花市“中二条”傻妞儿是街坊吗?那天聚会忘记问了。  发表于 2014-4-10 19:37
 楼主| 发表于 2014-4-11 10: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2日至6日我到北海市旅游,那里天天都是雷阵雨,照相不方便,拍的风景照片不理想,贴出几张涠洲岛上的景色照片。
7 F8 M# B$ Q6 Z  m. x) o2 ~' i DSC01394.JPG
* ^. }$ U! a; |* L% Y- Z! v; d
, q. H8 f7 H: K4 l. ~五彩滩景色1
! \2 o2 x) v! u' m) ^) Q9 N' `  `7 b; ^( S  O- q9 W" P
DSC01420.JPG
% \  C2 o/ n0 D3 F8 z# K6 U3 B8 V4 }9 L7 _; F! ]
五彩滩景色2
; U7 J2 W& k3 S% j, A" p
, u" N# q! d3 E3 T; K, ^; { DSC01534.JPG
; g& Y# I2 t2 M4 C, z# m( f; f1 a  Q. w7 S, ~
鳄鱼山火山口地质公园一景:月亮湾) [; a# B4 i( q# O# I$ r$ x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4-4-12 06:06
发表于 2014-4-12 06: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4-4-12 09:03 编辑
6 D$ s( Y. W' u0 f  @# `
; ]' @: P- n: j! `" i         尼泊尔旅游纪实之六
1 T: O' O) |5 L2 d+ z  Q- N         我在博卡拉坐滑翔伞拍摄一些照片,雪山和湖泊尽在脚下,晒出与校友们分享。    6 O1 Z: C: R" H' _  \6 b
G0020026P.jpg
IMG_6291P.jpg
IMG_6393P.jpg
IMG_6405M.jpg
IMG_6412P.jpg
IMG_6420P.jpg
IMG_6466P.jpg
IMG_6474P.jpg
IMG_6480P.jpg
IMG_6484P.jpg
IMG_6491P.jpg
IMG_6499P.jpg
IMG_6528P.jpg
IMG_6587M.jpg
IMG_6596M.jpg
IMG_6608P.jpg

点评

这个年龄了,真的令人好生钦佩!  发表于 2014-4-13 23:31
好羡慕啊!  发表于 2014-4-13 19:28
照片很好!你太勇敢了,令人叹服。但是咱们这个年纪还是要注意,以安全为第一位呀。  发表于 2014-4-12 17:04
在航校时遗憾没能参加伞兵排,这次花125美元过过瘾。  发表于 2014-4-12 09:53
佩服!勇敢者的实践,翼伞控制需要训练吧?  发表于 2014-4-12 07:27
发表于 2014-4-12 08: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4-12 09:01 编辑
4 t% R2 ]7 E% I2 U6 T0 P$ e0 l: I! f9 _* B7 ^$ ]' d
    北京企业退休人员或变向一次性涨了养老金
  [$ j' D, L8 }" `" _) m    北京企业退休人员今年增加的养老金是3月11号补发的,同时发放了3月份的养老金。4月11号又比以往提前4天发了养老金,看来以后是每月11号发养老金了。提前4天现在好像无所谓了,搁在过去那可是个大事了。4天就是一个月的1/7.5,按现在3000元计相当于一次性涨了400块钱。! l7 p3 l# R6 U. j, M: Z
    计划经济时,工资发放分上开支,中开支、下开支。一般政府和事业单位是上开支,相当于先开支后干活;一般企业是中开支,相当于先干半个月开整月支,下半个月先开了支;下开支是先干活后开支。那时要是从下开支单位调到上开支单位相当于多挣一个月的钱,反过来的就倒霉了。

点评

非清教徒,谁也希望过得好一点。口是心非不可取。领导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可敬!  发表于 2014-4-14 14:17
好事。您们哪里发了我们这里也就不远了。——————盼着吧。  发表于 2014-4-14 14:10
发表于 2014-4-12 11: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4-12 11:10 编辑 1 j; g6 T, o; C  u: P; E) L+ e# [

; T* p/ u& b- }    好一个红碧桃
0021.jpg
0022.jpg
0023.jpg
0024.jpg
0025.jpg
0026.jpg
0027.jpg
0028.jpg
发表于 2014-4-12 11: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4-12 11:45 编辑
; R% G3 L% j+ e' \
' y2 G+ k4 [0 ^    7号那天的一日游报告特留一个伏笔,就是用了“晚膳”一词。为什么呢?从用餐水平看,是平民享受。从价格上看是帝王消费,百姓哪有叫“晚膳“的呀。   
* ^$ ~2 i0 v7 }8 N: \

  o# x0 b7 ^- E0 R( ^    5个人,一壶铁观音,主食5碗米饭,菜品如下:糟溜鱼片、酱爆鸡丁、溜肉片、肥肠卷、芥末鸭掌、凉拌穿心莲、凉拌木耳、玉兰片酸辣汤,外加两瓶燕京纯生啤酒。很是一般,却要价793元。这就是簋街,京城名噪全球的晚餐一条街。东兴楼是簋街唯一一家国营餐馆,我还是1983年12月31号在北京第三轧钢厂工作时,为过新年在此吃过一顿饭,现在可真的鸟枪换炮了,就算是钱不算钱了,也没这么宰人的呀!
- ^2 d* I) K. I8 Y: q    东直门到北新桥餐饮一条街形成时叫鬼街,以晚餐为主,后来觉得不好听,改叫簋街。我看应该叫黑街,或叫宰人街更恰如其分。* |& [  g- r/ H- _) G' e  i9 }
' W; L3 c6 R( a! w3 Q' h- i

% E: d. R$ g/ Z9 |
" [5 m- l5 e. Z, E' L1 C0 ?6 Z

点评

是大亚湾弟弟和侄子拉我们去的,他侄子请客,但花的钱让人心疼。  发表于 2014-4-13 13:51
这一顿连我都会做的霸王餐有什什么吃头儿,哪能比得上你王府仙苑中王夫人做的美味佳肴!就只一牙儿鸭油酥饼就让人口有余香三日垂涎呢!还有小二条熏鱼味嚼如诒(错别字),可以挂牌卖了!  发表于 2014-4-13 11:10
簋街本来就是唬老外的,当然也忽悠外地人,特别是到北京的外地年轻人都要到那里时髦一下,你们几个老北京人去凑什么热闹?  发表于 2014-4-13 10:10
发表于 2014-4-13 19: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曾经是美丽 于 2014-4-14 07:33 编辑 3 ?% ~3 r% P( B# g
7 X' H* V- t2 D* B& A
                       由33领导的“碧桃”美照之联想
2 J, h2 @* C) _- F; A$ M
                           
0 }; z4 ^2 @- w+ _, C
                        金书化蝶信由风,“苹果”頻传灵犀通。2 x+ l- d0 X7 O% T/ V
                            别郎又问“二孩”情,满园碧桃掩腮红。! c7 z( C& y0 E  ?, J
                            芳苑润物育春生,添丁喜报传西东。
6 j# L9 q3 ?2 t/ S3 k' J
                            大河血脉定衰兴,皆盼新英初长成。$ e/ V1 F% [+ I4 P5 `

点评

盼曾人口红利,满园碧桃花盛。33添6虽好,更愿喜报众兄。马沟水肥草美,静候早抱二孙。  发表于 2014-4-14 07:31
好梦会圆!哈哈!  发表于 2014-4-13 22:37
哎呀,又是“二孩”事,又是“添丁喜报”,难道三三又有了六六吗?  发表于 2014-4-13 19:35
发表于 2014-4-13 19: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曾经是美丽 于 2014-4-14 08:13 编辑 6 h2 p% d8 R6 L( k0 R
% h: }! d* k7 e: m
                              圆梦情深3 W: G2 G9 ^0 @3 {' \+ X& n

% M- B8 K* t1 S% G  R* J3 g3 y3 P: W                          美哉伞梦今日圆,彩蘑一跃骋蓝天。3 y% U/ q+ I3 o# K& w6 h
                        “玩童”笑瞰禅源境,菩提荫下众生欢。: C" \5 M/ H) J3 }6 [
4 }! e+ l) e! B! t6 F" P2 F9 v
                                                                                       ——赞忆往情深尼泊尔滑翔影记
# [8 V9 [- b. `, z/ f! p4 V4 e* \) U* T5 c8 h
                   再赞:

$ u# Y" t$ r8 i# f6 }3 k, \$ `, q4 v+ B2 `  k, f, Z1 R5 Z
                      老夫聊发少年狂,难得旅游带滑翔。8 Z+ i" v- @. u. S/ w. O! _
                      览尽异景阅沧桑,摘朵祥云作收藏。
' W% n& z! n  a" D1 J

点评

后面这首是有点意思!  发表于 2014-4-15 12:52
几张拙片,引来这么优美的诗句实在佩服。  发表于 2014-4-14 21:55
闲来偶做打油婆,辞穷意浅未研格。开心苑里安称才,快乐应谢西水车。学友谬奖断不敢承!  发表于 2014-4-14 08:24
真才子也,出口成章,信手捻来,佩服!佩服!!  发表于 2014-4-14 08:00
发表于 2014-4-14 13: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4-14 13:49 编辑
2 U! b# t/ g4 T8 C3 y! W; N, @. A8 i6 Q- D: e% A9 ], S5 J
    继续谈普通话和北京话问题  
$ a7 h+ H% O5 o1 Y; R/ l# x1 ^    北京的儿化音, u( j; V4 f% D8 A
    有人说北京话儿化音太多,不容易接受。其实很多情况下一些儿话音是符合普通话标准的,只是北京人习惯于一般来说小东西往往要儿化,大的不儿话。例如:大黄牛—小黄牛儿;大车—小车儿;大门—小门儿;篮球、排球—羽毛球儿、乒乓球儿;小飞机儿;把儿缸子;,再如勺子和勺儿一听就知道一大一小;镜子和眼镜儿也同样是有区别的。) x) \) U" i# {9 m& M; W1 Y) ~
    北京人说话似的儿化音也有特例,明明前面有“大”字,后面的字也得儿化。例如:大碗茶,这里的“碗”字就要儿化。还有两个字的词,要前面的字儿化。例如:“猫腻”、“片汤”。: Q; U3 P6 R1 @! y; O8 f
    也有说北京人说话卷舌很严重,这个问题确实是这样,尤其一些年龄很大的北京人。这是一种发音习惯,随着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对京外方言的人交往增多,显而易见的有了很大改变。现在北京人所说的北京话和上世纪五十年代已经有了很大区别。北京人卷舌带来的严重问题是语速特别快,从而到了吃字的程度。我认为这才是北京话的弊病所在,也是我们学习朗诵时要特别注意的。
3 g& R$ K/ F  J* |% d
发表于 2014-4-14 13: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4-16 12:41 编辑
7 t' {4 M4 _, Q; K
) g' ~( `# r) @: k- u9 c# n9 l    容易读错的字
6 l/ b+ D% b- w    乘chéng车、鲩hùan鱼、浣hùan溪沙、颐yī和园、塑sù料、阳朔shùo、解剖pōu、发酵jiào、膝xī盖、俊jǜn美、骏jǜn马、颈(jǐng项、脖gèng子)、办公室shì、入场券quàn、歼jiān击机、茴húi香、较jiào量、纤xiān维、侵qīn略、逮(口语,逮dǎi住、逮dài捕)、酝酿nìang、甘肃sù、按摩mò、淋lín雨、浙zhè江、僧侣、囫囵húlún、囹圄língyǚ、吓(xìa唬、恐hè)、讹诈。
远不止这些,我们生活中能遇到很多,要特别注意。
9 W" U$ p9 a( e. p0 w- ~
& ?+ V4 m0 \# J( f# x    影视演员王奎荣就把身陷“囹圄”读成身陷“囫囵”,把“僧侣”念成“增侣”。王姬把“讹诈”念成了“炸化”。有不少人误读“亿和园”、“解抛”、“发笑”、“千维”......' R4 g* o$ \* ~% k6 k

点评

对不起,连篇累牍写成了连番累牍。  发表于 2014-4-15 06:55
我知33大本是在航院上的,不是北大也不是语言学院,怎么在语文的基础知识方面有这么深厚的功底。说不好听点,还沾染了语文老师那咬文嚼字的毛病。连番累牍地纠正我们的读音,恐怕一生养成的毛病一时改不了。  发表于 2014-4-15 06:50
发表于 2014-4-14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4-16 12:31 编辑 : Y! g2 l; |- K1 a* n/ t$ K& m/ }

3 E, b6 c% u* M! |    音相近的字,说的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且只是“阴阳上去”的区别。这种情况是比较难掌握的,平时必须注意。例如:2 f) l- b5 ~0 O/ _$ U/ U; D7 O" x, n
    奔bēn跑、奔bèn向、模mó范、模mú样、晃hùang动、一晃hǔang就不见了、中间jīan、间jìan隔、嚼jíao东西、倒嚼jìao、咀嚼jǘ、自个gě、个gè人、处chǔ女作、住处chù、供gōng给jǐ、供gòng认、骨gū碌、骨gǔ头、用尽jìn、尽jǐn量、银行卡kǎ、哨卡qǐa、笼lóng子、笼lǒng罩、暴露lù、口语:露lòu怯、转zhǔan动、转zhùan圈、羊肚dǔ、肚dù皮、yān燕京、燕yàn子、担dān水、扁担dà、钉
dīng 子、钉dìng扣子、钉dìng dīng  子、吐tǔ口水、吐tù血、担当dáng、安步当dàng车、压迫pò、迫pǎi击炮、看kān守、看kàn见、涨zhǎng钱、充涨zhàng、稍shāo微、稍shào息、舍shě得、宿舍shè、尽jǐn管、尽jìn量、半身不遂súi、未遂sùi、数shǔ落、数shù目、数(shùo音硕)见不鲜。随便举一些例子,这种字多得很。我们必须要区分开来,正确的用、正确的读,不能马虎。% r0 e' ?$ N* |

点评

首先感谢你非常认真地读过,这两个都是我没留神误发的,已改正。谢谢!  发表于 2014-4-16 12:32
“供认”从不知念“GO"认,不知怎麽拼读,请教!  发表于 2014-4-16 11:52
您说的“钉子”是二声,怎麽读起来那麽别扭,好象“老唐儿”的河北味儿,难道我真的不会说北京话啦?郁闷了!  发表于 2014-4-16 11:47
发表于 2014-4-15 07: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4-15 09:00 编辑 8 A; M/ u# n& R; X" t, Y3 D5 a; J1 a

1 |' L: E% P3 {/ Y- W! Z: M( c    同字不同音不同义的字
    贾商gǔ、贾jǐa宝玉、红hóng色、女红gōng、角jǐao度、角júe色、乌龟gūi、龟裂jūn、劲jìng松、劲jìn头、安níng宁、宁nìng死不屈、秦桧hùi、桧gùi柏、柏bó林、柏bǎi树、济jǐ南、人才济济jǐ,经济jì、无济jì于事、纪jì念、纪jǐ晓岚、提dī防、提tí水。这里泛泛地说几个,请大家平时正确对待。
发表于 2014-4-15 08: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4-15 09:12 编辑
& j' m9 ?& [" X5 {! |* Y4 {" v& C& d
    同字同义不同音的字的读法/ b/ J. B* c% z3 X, K
    常用的这种字有:
熟(shóu多用于口语、shú)、谁(shéi多用于口语、shúi)、血(xǐe多单用或是口语、xùe用于复音词或成语,贫血、呕心沥血,血xùe债要用xǐe来还)。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924_3346_3 发表于 2014-3-31 11:39
8 v. [$ N8 z( d  M- w# y( J这个人确实叫丽亿机,为什么呢,不太清楚。“食”既念“十”也念“四”,没有“亿”的读法。会不会是 ...

3 e; C) w1 i5 o4 Y( B关于郦食其的读音,搜到了一个答案,可以参考。9 u6 `" u5 Z: ]4 r. p" A# S4 M
是一种异读法,古今字由于其分工不同,读音亦不尽相同。在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世要少得多,一个字往往要表示几个不同的含义,这就造成某些字“兼职”过多的现象。 许多人名、地名、物名保留了古代的读音,与今音异读。如“食”、“其”等,在用于人名时,“食   ”读yì,“其”读jī。
9 V$ K; N8 b- c$ ~& a; i# K

点评

和我前面说的古时称”一年后“为”期年后“相近,”期“和”其“都有jī的音。  发表于 2014-4-15 11:41
发表于 2014-4-15 16: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4-15 16:42 编辑
7 O  a1 B/ N. N  X0 @; U# n! c; t: O8 z9 F8 Q  V
    相当于连读的字5 m* ?, n' n& c6 D7 |
   
这zhèi(
相当于 “这zhè一”连读)里, 这zhèi几年,不能读成“zhè”几年。那nèi(相当于 “那nà一”连读)里,那nèi几年,不能读成“nà”几年。哪něi(相当于“哪nǎ一”连读)些,不能读成 哪nǎ些。
" h" L! M; X& M& c( t- p    这几个字的读法在影视剧里出现错误的几率很大,尤其是以南方话为母语的人,北京人平时说话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可是在朗读或是朗诵时也有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出现错误。# P- ^( N- @9 j& N$ U0 D
/ |: q* N2 ^& r- N6 l* Q
发表于 2014-4-15 16: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4-15 16:50 编辑
3 l5 i" z/ y  Z3 D
% d/ {, A4 M7 A. u5 ]3 x    被侵蚀了的普通话
8 R9 a0 S. b0 ^7 }' d) R6 G: C( S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流动量急剧增长,语言跟随着发生了不同的影响。语言本身是人类相互交流的工具,只要相互理解而且形成习惯也就可以像前面所说的把一些新的词汇纳入普通话范围。本人认为,比如“买单”这个词可以理解,和“结账”异曲同工,把它纳入普通话未尝不可。8 U: E. \1 Q4 b7 w) z3 x
    “太”字的用法出现混乱。本来我们说“车上人太多了”、“马路上车太多了”。由于受粤语的影响,变成了“车上太多人了”、“马路上太多车了”。听起来非常别扭,这种说法不符合“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应该改回来。
1 P' v, G9 ~2 I- y8 v    但是有的词汇就不能纳入普通话,因为很难让其它方言区的人群接受。比如“可以试一把”中的“把”字,明明是“试一下”或是“试一回”非要用“把”字。这个“把”某些方言地区的地区性太强了,不能被广泛的人群接受。顶多是被一些人当做噱头来说一说而已。
1 N; E2 {& {! j9 U. n4 L    还有词语倒装,比如“我朗诵先”,这个“先”绝不能放在后面。
" I+ B0 D, y& d( D: I5 h8 P6 ]    公共汽车上的“扶手”,要“扶好”。有些地方方言叫“把手”,说“把好”。虽然能理解,但不能认为是普通话,是百分之百的土话。

$ w+ r- ~# `/ s6 Y    关于“老公”以前已经说过,在此不再赘述。3 N- }( D0 y! B& k3 J% o* E5 w
发表于 2014-4-16 09: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zyldk 于 2014-4-16 09:26 编辑 ( s# _% Y3 R+ ^
0 i/ `3 G$ O5 P1 ]# i: z
与三三领导商榷:您“俊jǜn美、骏jǜn马、”的拼音疑似不妥,根据汉语拼音的规则,J、q、x是不能和“ǜ”的。应用“u”替代。您可以随便查一下,例如具体、曲阜、需要、还有俊美、骏马的拼法规则是很早定的,不知现在可否修改?

点评

不用商榷,本来是我发错了,应该是jùn。感谢你认真阅读,相当于帮我校稿了。已经改过了。谢谢!  发表于 2014-4-16 12:40
发表于 2014-4-16 11: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wzyldk 发表于 2014-4-16 09:184 R- x: E8 M0 G$ y. B
与三三领导商榷:您“俊jǜn美、骏jǜn马、”的拼音疑似不妥,根据汉语拼音的规则,J、q、x是不能和“ǜ” ...
/ ?5 a) T1 `6 u& B1 x) a
{:soso_e112:} 汉语拼音方案:{:soso_e112:}1 o1 p( j) N2 g5 ]* r
“ 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u (居),qu(区),xu(虚), ü上的两点也省略;”。王兄好心引导大家就有些词语顺着他的思路发正确音,但形成书面的东西就涉嫌违背了我国的汉语拼音法;j,q,x是可以和 ü拼音的,只是 ü上两点省略,和用“u”替代不是一回事(发音差之千里)。

  U9 |: z. ~5 l# n% R

/ M2 {& e9 E" f4 `" C9 x! C. P& }1 E& z3 {
$ B, i% N: C0 d

点评

本来是我发错了,应该是jùn。感谢你认真阅读,相当于帮我校稿了。已经改过了。谢谢!找个客观是眼神不好,鼠标点击字母时,点错了。  发表于 2014-4-16 12:44
发表于 2014-4-16 12: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曾经是美丽 于 2014-4-16 12:51 编辑 # T1 o1 B! s( G7 i
924_3346_3 发表于 2014-4-15 16:453 g/ l9 W# i. \3 q: n5 ~! S
被侵蚀了的普通话% t# v% o8 ?" B; m% l7 a9 S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流动量急剧增长,语言跟随着发生了不同的影响。语言本身是人类 ...
  F/ G9 ~; N" E+ q/ b
( R+ l8 ?7 X% b/ b' S+ {
关于“把”字的商榷
         关于王教授对于“把”字不能纳入普通话的见解,本人不想苟同。我认为“把”字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当一个或实或虚的量词,并被广泛使用。如“一把鼻涕一把泪”、“买把韭菜”、“和了一把自摸龙”、“一把就把它拽下来”等等,何处不见“把”,何人不说“把”呀?就算是说“火了一把”,谁能不理解呢?要把“买捆韭菜(用在北京个人买就要加儿话音了)”说成“买把韭菜”不成,那说成“买束韭菜”就普通了呢?“捆”自作为量词一般指比较大的束,如“一捆柴火”,“把”字用在比较小的束如“一把花儿”。至于“把”字作为助动词和“泛”形容词,那就更天天说了。作为名词,“把”字 是个多音字。 而且决不只是北京人这麽说。您说它(把)“不能被广泛的人群接受,顶多是被一些人当作噱头来说一说”,这个观点恐怕很多人都会摇头的。7 {! R- R+ d% M  \0 B

点评

决不能把听得懂和流行为标准。比如:腚、俺、后晌、这嘎达、婆姨、阿拉、要的......都是能听懂的,但不能融入普通话范围。  发表于 2014-4-16 13:51
作为语言规范而纳入普通话都没什麽意义。凡是能够流传下来的都应该被承认。普通话也是各地方言融合延续的结果。好多外来语甚至现在的一些网络语,都被学界接纳。这是反传统呢,还是我们out了呢?  发表于 2014-4-16 13:15
我认为它量的是个“程度”,作为一个带有情绪成分“云计算”的概念,以代替“下”、“回”、“次”等等。当一种说法、一个用词,被延续地广泛的理解和使用,不管它的出身和出处,终归会被普遍接受,是否正规地被....  发表于 2014-4-16 13:08
”试一把“是典型的东北话。  发表于 2014-4-16 12:55
我认为一把韭菜、一把鼻涕、一把花与“试一把”概念不同,前者是常用的一个量词,后者当然也可说是量词,但是它的量又量的什么呢?  发表于 2014-4-16 12:53
发表于 2014-4-16 14: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1号兵站 于 2014-4-16 14:46 编辑
" b0 C( G+ W1 J' W2 Q8 y4 s) `
% j( k3 x6 y$ D) E4 Q# U    924_3346_3  不用商榷,本来是我发错了,应该是jùn。感谢你认真阅读,相当于帮我校稿了。已经改过了。谢谢!  参见(4354楼)发表于 1 小时前- Q) x9 \, f5 W2 ?1 T& I4 X: f' k8 P
{:soso_e120:} 有意思是您先忽悠l
ǎowáng后忽悠lǎoxué,“不思悔改”!

点评

抄录一句电影《抓壮丁》的台词“我悔过”。  发表于 2014-4-17 07:14
不用O(∩_∩)O哈哈哈!萬一有下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你就是”头号“的O(∩_∩)O。  发表于 2014-4-16 20:09
哈哈哈!  发表于 2014-4-16 14:54
发表于 2014-4-16 14: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4-17 07:13 编辑 * Z6 P) K' N& q! e0 V% c" j
% P$ v2 z3 U& }& C* u
必须读轻声的词语
  K7 H, F' ?. e鹌鹑(ā
n chun)不能读成(ān   chún)
$ R/ m' i) Y$ {! E靶子(bǎ zi)不能读成(bǎ zǐ)2 \7 o1 e$ X- M! ^
不由得(bù yúo de)不能读成(bù yúo dé)7 @8 B9 D- t2 b7 M0 E
窗户(chuāng hu)不能读成(chuāng hù)
  B: t: Z$ n0 A( C' b, c耽误(dān wu)不能读成(dān wù)
3 K6 J5 N4 f$ h% ^6 X弟兄(dì xiong)不能读成(dì xiōng)" Y  E  [' X$ {1 O. i
耳朵(ěr duo)不能读成(ěr duǒ)1 V0 @4 V. X' P
甘蔗(gān zhe)不能读成(gān zhé)
8 y3 I% M8 r9 ^. k! i罐头(guàn tou)不能读成(guàn tóu), [1 M' a; H2 o% s4 @% y) W
合同(hé tong)不能读成(hé tóng)
7 t; S& Y) X! R5 w" m厚道(hòu dao)不能读成(hòu dào)
+ s4 @& Z' b( _7 t& l: N脊梁(jǐ liang)不能读成(jǐ liáng)
6 @4 I4 y/ {. K% ?将就(jiāng jiu)不能读成(jiāng jìu)
: `0 U) t8 Y6 u. i困难(kùn nan)不能读成(kùn nán)
& \1 T9 u8 r% q! P# Z老太太(lǎo tài tai)不能读成(lǎo tài  tài)
7 B4 v; G, \- C5 x8 K+ q# ?眯缝(mī feng)不能读成(mī fèng), t) j4 s2 j- h- c9 H+ q
蘑菇(mó gu)不能读成(mó gū)- _& ]6 {1 b1 K! c4 G
脑袋(nǎo dai)不能读成(nǎo dài)* R9 g1 o+ d7 [' t+ e: j
朋友(péng you)不能读成(péng yǒu)% m' ~4 ^6 `+ j4 b! y& V1 V8 v0 [
亲戚(qīn qi)不能读成(qīn qì)5 A( m% N, H. x2 K; F% E+ F' A
烧饼(shāo bing)不能读成(shāo bǐng)$ o0 l+ q! l2 K8 ?2 {/ Z9 l, }
挑剔(tiāo ti)不能读成(tiāo tì)6 [' \# W% M3 B+ Y: z3 q( Z
我们(wǒ men)不能读成(wǒ mén)
1 E+ S# d3 R% |先生(xiān sheng)不能读成(xiān shēng)
* @# A* ~' W) i( R& H* R烟筒(yān tong)不能读成(yān tǒng)( v' E  {1 Q) |0 K  j/ l; K
招呼(zhāo hu)不能读成(zhāo hū)

6 V$ a/ m9 K1 x  N' c8 f6 s& P! \需要轻度的词语相当多,也有的可轻读可不轻读的词语,例如:西瓜、道理、荒唐、嘱咐、早晨、证人......
7 q6 o: O' g, H" z

点评

菩提树和小老大说的对,我已经改过来了。美丽说戏剧道白,那不是普通话,是戏剧的要求。但是在话剧、影视剧、朗诵中必须轻读这些词语。  发表于 2014-4-17 07:12
另:这些必须轻读的字口头语言也就是说话时那麽说,在有些地方就不一定了,比如戏曲里的道白,花旦、丑角多用前重后轻发音,而青衣、小生、老生的道白发音就相反了。教材写的很全面足以让我们好好学习。赞成菩提树观点。  发表于 2014-4-16 22:39
河北人就爱把“安”念成“nan","laotaer"则说成"na",如老笑星赵丽蓉,一出口便令人捧腹.只可惜进不了标准话教材.  发表于 2014-4-16 22:28
这个”鹌“您把字母颠倒了,实属误导;”鹑“本不违法,您却非把牠弄北京去。  发表于 2014-4-16 20:24
这个“鹌鹑(nā chun)不能读成(nā chún)”明显是打字打错了。领导对北京话的发音研究得非常仔细,今后整理一下可以考虑出版。  发表于 2014-4-16 19:57
发表于 2014-4-17 10: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4-17 11:47 编辑
5 n  Q% _& u' |8 b8 X+ ?5 L
曾经是美丽 发表于 2014-4-16 12:36
. s$ u5 d9 @- f7 ~. e; u: ]: i7 X8 N关于“把”字的商榷          关于王教授对于“把”字不能纳入普通话的见解,本人不想苟同。我认为“把 ...

. ^4 n! E' R) A6 h, {8 y7 L( n$ Y    昨天《北京晚报》有一篇文章有两处用了“把”字,请大家看看是否通顺。
+ h$ Y# x  f: j7 f) G    一、“......‘思旧’那是杀头的罪过,只好得罪与‘旧’同音的‘舅’一把”。
) J  g4 h  G6 _    二、“所以在家族中有一定地位,有无足轻重的舅舅们,只能充当一把‘抗事儿的’角色了”。& o, I4 w; v- B. J
    第一个“一把”有数词有量词,但是名词是什么呢?第二个成了角色是论“把”的,说得通吗?- M/ ~0 ~/ U  u; x& u, K7 E
    《北京晚报》不少记者都是东北人,所以该报充满了东北话。就是昨天那篇文章的题目就不知所云《民间忌讳让舅舅接连躺枪》,我查了《新华字典》、《辞海》和《北京土语辞典》都没查到”躺枪“这个词,实在不理解是什么意思。我已给晚报发邮件,看他会如何回答。
, d% Y( H$ V" T' \- h0 ?# a
3 I3 s5 h& \- A- [7 Q  W* K
( c  P0 r. Q6 c1 J1 w% y7 L
 楼主| 发表于 2014-4-17 10: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4-4-17 15:33 编辑
3 j( Y- D9 x/ C
7 F3 }( g* N) q& b, X 13940931005444934.jpg 6 h, b2 \( r7 s- z% V1 B1 s
我也去过这里德国的一个美丽小城,是出差之余星期天,从工作地到那里的火车票和参观门票是自费的,当时门票是5马克。
8 w3 p. V( b& {0 N' P# S' n

点评

你宣誓了吗?  发表于 2014-4-17 10:5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 21:25 , Processed in 1.22568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