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 
| 
 点评
扭曲了的时代,扭曲了的思想。 
 | ||
| 
 点评
国标“形状和位置公差”已经贯彻三十年了吧,哪还有棱圆度,应叫“圆柱度”。应该说,无论是“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还是“圆柱度”,研磨是都能保证的。如果你厂没有超精外圆磨的话,还是应该使用“研磨”。 
 
研磨是保证不了棱圆度的。 
 
对此篇短文有点不同意见。如果作为量具用的塞规,仅大了两道的话,要返工是不可能重新装夹磨削的。正确的方法应该研磨,只用研磨才能达到量具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一己之见。 
 | ||
| 
 | ||
| 
 点评
黎培文不就是那个时间去的山拖,宋宗林去了吧?我不确定。莱动干活太累了,全省农机行业学习的榜样。 
 
当年兖州不停快车,哪个愿意去? 
 
上海人肯定愿意去,那里离上海近。 
 | ||
| 
 点评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 ||
| 
 点评
斗到最后,把自己的接班人也斗死了。 
 | ||
| 
 | ||
| 
 | ||
| 
 点评
潍坊管窝头叫“扒古”,音近似,字不知对否。 
 | ||
| 
 点评
黄县好像也是这样,鲜、咸不分,我们那还有“白”“菠”不分,弄不清是白菜和菠菜。 
 | ||
| 
 点评
德州也叫哈喇子吗?潍坊叫“啦啦斜斜”,也不知字对否。 
 | ||
| 
 | ||
| 
 | ||
| 
 | ||
| 
 点评
马尾沟:我在42中(首师大附中)上学时,绝大多数学生叫《老师》,极个别学生叫《先生》,听着别扭。 
 
初中三年,我在男八中都是管老师叫先生的。当时从苹果园到市里,从叫老师改叫先生,很不习惯。没办法,入城随俗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点评
潍坊现在还有卖的,或是与肉火烧一起买,粥就不要钱了。不过,潍坊已经不叫“甜沫”,直接叫“咸粘粥”。 
 | ||
| 
 | ||
| 
 点评
那该小品有抄袭嫌疑,德州的笑话肯定在先。 
 
好像蔡明演的小品里面就有这个情节。人家去打针,她说“把裤子脱了。”一回头:“你怎么全脱了、”一使劲,整个针头都扎进去了。把那个郭达疼的呀。再低头一看,不好打错了,打的是保胎针。还得再打一针。 
 
看后让我捧腹大笑,都笑出了眼泪,快过年了,年前一乐,挺好。 
 | ||
| 
 | ||
| 
 点评
其实他比我还舍不得呢,我那半斤茶叶喂狗了,他没有任何损失呀,全要回来。哈哈! 
 
还是上海航校的叶夫超会整事,舍得付出才能成事。 
 
一是不敢,二是没经济条件。我仅仅给过他在北京买的半斤茶叶。 
 
傅科长为什么贪污?是不是你没有巴结他,或者没有给他什么甜头? 
 | ||
| 
 | ||
| 
 |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25 17:29 , Processed in 3.31005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