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89|回复: 20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含6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2-12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照片看四牌楼(下)-1

" l. y+ H) X- ^0 O3 J8 m2 a, ^, m

 

7 p+ f: [: [9 W, ^! W& S# [5 E9 H

 

" }: ?8 H( G3 H @$ l C, ^

[转帖]:

1 }7 K; b' B, Z" l5 w

东四位于东城区中部,元代称十字街,明代于十字路口四面

& c, ^; }4 s. m( }+ w

各建一座四柱三楼式木牌楼,因位居皇城之东,故称东四牌楼,简称东四。

1 {$ S2 T" f, F

牌楼于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毁于大火,后曾照原样重修。

0 T- e$ h% C+ K3 z5 T ?( E

1954年东四牌楼彻底拆除。

4 c; j- O, I r0 o/ p' |6 k6 m

西四牌楼是西四的全称,它与皇城以东的东四牌楼相对称,

& J* t% R0 W0 _" G( C

是北京城两个重要的交通要道和繁华商业街。

1 }* E4 R* v) p4 h, U2 c N6 \* T

1954年西四牌楼彻底拆除。

8 k4 j# i$ d, b! z4 @

......(略)。

6 h- ]9 |6 T3 S# @/ I. e+ u: C

 

" w1 s) {9 ^/ K& t( E) r4 M

两处四牌楼的老照片的辨识方法:

" L& F# z- i* [4 w1 ]9 S: p

 

5 _' j% t/ i6 W5 ? _- e

1).东四路口北面,西北角是一座临街的商业楼,

$ H, G3 ^$ ~ K: @! G8 K, d. [8 g

     这楼和西四的区别是一层屋檐之上有装饰性的木栏杆,

. V7 j6 O5 ^8 G' [2 z/ B

     并有一个三层的小阁楼 ,挑蝎子尾;

2 p6 ]9 C1 r' h; Y

     东四路口北面,东北角早期(1912年以前)的老照片可见一座小庙。

0 D9 \5 q$ d* w1 `, L5 B& e7 P

     西四路口北面,是相对而建的两座二层的转角街楼。

7 G4 e) d" z. S- l, X

2).东四路口东面,远景可见朝阳门城楼。

. w( @2 ?5 K6 U1 z# E7 f# U# a

     西四路口东面,远景可见皇城的西面的城墙;

3 Z1 O! q; M% u, C

     西四路口东面,东南角早期(1918-35年间)的老照片可见一座消防了望塔。

S) J, W: c7 t9 h2 G

3).关于两处四牌楼的题额。

) j; Q+ @4 G7 c4 c z9 ^3 R7 G" L

A)明代的记载:

$ V8 y2 n* k. w4 d6 W2 H7 y% H

 

; E( U' m, J3 U( O1 h# o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日下旧闻考》-1.jpg

1 @- t% g2 h- W* n! S

 

( K' \$ N3 S. m" T% @

 

" h! }/ V) W' f2 a$ L: u) F2 [' y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 b6 m4 J+ U# Z; D' X- I/ p7 w

 

% ]. K7 d& G& { s7 s. ?& x

 

9 n7 @+ }- {) ?9 m7 M% ?9 V% x

B)清代的记载:

4 U, O( ^4 C, J( w2 x) X! ~ y' C


 

( Z0 G* C: z, W- N" j7 x% R* S2 P ]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 h0 Q/ ^' O8 K8 m

 

% v' r$ T- T+ g+ Q) p

注:目前未见到满汉双文标注的“履义”或“行仁”题额的老照片。

( L: Q4 L, u8 @+ n: w

 

1 a1 c) Y4 Z' T6 z7 S" V

C)民国时期及建国以后的老照片里,汉文标注的题额:

- E2 W% D) e ^# D

 

$ G! L' A- Q& x6 p% H

东四东牌楼曰履仁,西四西牌楼曰履仁;

$ ~- U) w: S+ E) @0 I

东四西牌楼曰行义,西四东牌楼曰行义。

" i8 C+ ^$ H7 L# r3 t+ H6 q

每座牌楼的两面均有相同文字的题额。

3 a$ P/ g+ Q$ z$ ]# ^& O/ p

 

7 Q1 \- V# i5 u

 

; k* t4 U( A2 Q9 o( I# {7 u

 

L+ E) e8 n5 m, F

 

$ j- g3 {8 z: ]$ W% _+ n

《关于两处四牌楼的题额》相关的考证见:

$ f5 @' ]8 l* X& c: Z, k# M2 v

 

g1 T: r6 O+ a( [7 y" l

 

0 v+ v2 |2 j- \ A9 g

 

3 r" {0 ]) D* p j

 feikao的博客 

' \. Q" |; t7 q7 d, \) `

《对北京西四东四牌楼的额文和老照片的澄清》

o/ E+ A! ^) d' V( g, q( O0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6600c00100iume.html

( B5 H' t. ^* m* \) n

 

0 X9 Z$ m% G3 A5 ~7 c

 

' `! D7 z! C' Y8 P0 ^0 ?

 

8 ^) E$ X1 K% G C5 i5 I7 `& I% ]

 

b' ?3 u, U/ U$ D' w5 _$ i+ J

老照片考证区 → 谁有西单牌楼和西四牌楼的照片?

- a8 C* _7 h/ F% v7 ]/ S& F" X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72_55574_5.html

+ l' y' S6 k% K4 G# N- T3 u

 

$ [) k# w* H k% s4 ?% W; V+ E+ I

 

# N6 u: r. T' T; q8 ~& d

 

2 _% d$ _/ G1 n' k$ a! Z

图说-老北京 (非原创区) → [讨论]:关于东四的西北角

9 o7 v) D& M% _! u5 b" |1 N0 ^

http://www.oldbeijing.org/dispbbs_16_82050_0_0_1.html

' s" k) R. E _ N% F

 

9 Q. z* V7 l" t

 

. o& w5 |+ r1 g

 

- ^. c. v2 S: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2 12:02:30编辑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照片看四牌楼(下)-2

; E) C4 ~1 \* b# I( [: R5 W

 

# l6 C" D5 I* \& X

在1楼帖里,清乾隆年间出版的 《日下旧闻考》内,关于

: ~, R* u7 p6 [2 ]1 f9 H$ ^

西四的东.西两座牌楼题额与清末一些史籍的记载有所不同。

+ R& v- E: p4 S

 

" g# H; ~1 t( m8 w0 N

清末一些史籍的记载(西四之东牌楼题额曰行仁;西牌楼题额曰履义)使

; ?6 h' C Y) _. Z; r5 s! [8 x4 {

一些古建爱好者对民国以后的汉文题写的西四的一些照片的判定感到困惑。

6 f5 y O* q/ q$ m1 M, ~

 

. ~9 U, R( r5 X9 L" V9 c/ T( N

 

! ~3 a9 u7 R9 R( W: |( x

 

/ h& @+ |* w- ]5 z

 

/ J9 e0 u9 B' w' n. ~0 ^# b2 q

近日看到一幅甘博(编号254B_1440 )的照片。

* l2 Z; [9 [4 i7 c8 |; w# p

 

, @5 J6 q* }$ |: G

5Ibiodqp.jpg

% y5 G& M4 `1 ]+ e" n: x1 B

 

' t' \6 u& m: p

 

! O" c/ s: k8 P; P" @7 s+ Z, O

 

& u5 n4 |$ m) }$ Y+ ` d! r

围绕图(编号254B_1440 ),我做了一次曲线考证。

# N$ @! R: V; a4 ^ l) ~+ e

考证的帖子很长,感兴趣的先生请耐心看一看。

1 N: D2 O0 u) `# F2 p2 Q4 m; U$ p

 

7 i' W! k+ j' r3 ~' ~: D. m' f/ ?9 `

图说-老北京 (非原创区) → [讨论]:关于东四的西北角

6 A. R/ y9 T: g4 D

 

t! n& }) c2 ?) J* A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6_82050.html

; H. s4 E* T0 d. V U0 P1 O

 

; x/ G. d7 p' x' d

 

8 a2 e8 L: ?. A- y6 d

 

, ^: G% X/ Z' w4 W4 Z

注:

. |9 T' f7 k n: Q8 i( f2 m

 

+ B7 j2 S, E$ e: ~4 a

我之所以做了一次很绕弯子的“曲线考证”,是怕一开始就提出“民国以后的汉文题写的

1 {3 o) u! _# {1 B# B. A

西四与东四的牌楼额文是相同的, 只是西四的‘履仁’牌楼在西侧,‘行义’牌楼在东侧,

4 k7 h( D* h- P: r A; T

东四牌楼的方向相反。”这一新说法,有些先生不会接受,继尔不看我的帖子了。

6 J4 E. w) a0 W0 Q/ Y1 {' Q

嘿嘿!

$ L0 _ q6 ]! c C! P# `

 

1 ^ t7 q1 O5 K8 e# N% U( _4 k

 

( @1 |$ E$ v) B# M, G! x4 ~7 Z

 

) S3 b+ g) c4 U A5 x$ S+ ^/ V

 

& q4 L- h1 T+ ]0 r [' F& T& a' L

下面简要说一下我考证的结果:

3 T$ T9 b+ a# c8 g( i

 

8 s/ K( x8 a' o0 U/ ?) ^' j

1)民国以后的汉文题写的西四与东四的牌楼额文是相同的,

' Q0 e' v$ D, q# ], y( }* Y% q

    只是西四的“履仁”牌楼在西侧,“行义”牌楼在东侧,东四牌楼的方向相反。

) F9 m: b) \8 Y" M: b T

 

& R0 B9 S) X6 T A7 }' k

2)认识西四牌楼,还要注意西四街心处的了望塔。

* x6 I' ]: W$ ]1 f

    我不会制图。利用《乾隆京城全图》简单的示意一下。

" }0 b/ n) f) `$ i

    西四了望塔位于四座牌楼围成的方形区域内侧的东南角(兰色标出)。

( m. h- l9 D3 N: j& y% x* }

 

" g6 W( h2 ] m

 

2 Q" S6 k" Z* |$ A2 G

A45eYWxR.jpg

( W/ ~$ f& C6 G/ H V" I6 f

 

: z j: ]4 W" v+ H( T

 

! l- D9 h7 u6 J3 a$ L

 

2 j0 h2 i$ w. V/ d' b# X2 Z! `- l! i

3)西四牌楼+望火楼的照片也不多,只知道在1918-1935年这个范围内存在,

( U5 _5 u% x. _/ J3 H4 M( n

   确切的存在时间可能比推测还要短......

+ O- K- F* C5 T+ S

   目前未见到可以确认的东四街口有牌楼+望火楼的照片。

. k% V+ q3 V5 u$ a

 

8 d3 a8 D! G# j/ Y8 S

 

8 j' ]; A- T) w1 N

4)西四南的“大市街”坊。

: A' z/ F" Z" i

    此坊的明间的两根冲天柱较高,两根冲天柱顶端的装饰箍高于明间的正脊。

# x! o- |; x. k, y

    经比对后得知,这是东四和西四的8座牌楼的唯一的一例

# s' i; w: a! ], t

  (仅限于民国北平时期的改造加高以前)。

+ r$ i& O8 |1 B/ ], h5 t1 s9 A) U

 

* D4 D# c) j8 x. p

 

4 l2 P5 B0 h5 R8 V9 H

   这是甘博(1917-19年)所拍摄的东四南面的“大市街”坊。

4 p$ \4 g5 w) P9 d5 ^

 (注意看104a_581截图红线处)

6 e9 P0 I( i& E) u5 [

 

/ F4 k7 e- `! k1 Q5 q. ]

BeC3FR7K.jpg
xmgseh2I.jpg

; s3 K* `; |9 C9 L

 

: w! b7 x5 v1 k! h, ~% K* [

   这是甘博(1919年5月)所拍摄的西四东面的“行义”坊。

) m! b, Q& G3 y6 F* j

   图104a_581里,了望塔座上面可见西四十字路口南面的“大市街”坊的顶部。

. j1 N8 m" j7 @8 Z- q0 W8 g

 (注意看104a_581 截图红线处)

3 ^0 [) d! ?0 F1 I


QEvBjNeE.jpg

, `' I M$ O* [9 `# }8 z' G

SvGWsxrr.jpg

" m. o q( | A: Z'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2 13:16:1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照片看四牌楼(下)-3

# R, j0 d1 U: R$ G) h% C' Z5 @8 R8 q

 

: A8 n, ?; _( {4 o1 k; u0 n" `' }

开始上图。

+ q" _" J- @* p! X: G; E" \5 F

先看西四的南.北两座“大市街”坊。

0 Q! R( B6 |- f& S z

 

& B1 q4 \0 I8 n& }7 t

 

# w( q8 Y& e, c& m3 @. d

这是几张背景是西四转角街楼的可确认的西四南的“大市街”坊的老照片。

: [* }* C6 i6 |# L

 

$ l& O9 [, p, g5 p

图049.(西四南-大市街)拍摄于清末民初,

* R) N+ _+ E$ K2 @ S& I( K

图049.里,牌楼题字还是满.汉双文的,汉文在左侧(图内右侧)。

- h2 }5 M& V& m' }5 ]

图049.里,西四南的“大市街”坊的明间的两根冲天柱较高,

3 @/ O9 u( o( g* `- S" d

两根冲天柱顶端的装饰箍高于明间的正脊。

" W: `) E; ~7 K% H6 f% S

 

! Q/ t7 |: R) T" h8 P

4lmBmzjA.jpg

y6 `6 ?& ^ r4 n) Q/ t

 

R5 ~ ?" b! p' x9 u1 c m5 h3 h

 

! R7 X$ t' K1 g P# { u+ A/ l8 M

 

( j' z- Y. u- F$ f- s; B; K

 

/ [* z. A) l7 V: b* i" e1 l

图050.(西四南-大市街)拍摄于民国时期(1924年以后?)

. N" r) C& X1 Y' M2 F

图050.里,可见南北方向的复线的电车轨道;

: m9 v% w& y& d1 s4 k# c. E

图050.里,图右侧可见西四路口东南角的了望塔。

( S# q- f5 i! t7 k0 E2 S

图050.里,西四南的“大市街”坊的明间的两根冲天柱较高,

8 A+ r/ [) S( d$ N4 ]4 F& n& W

两根冲天柱顶端的装饰箍高于明间的正脊。

- m, B3 y: y- V


Io6B61rx.jpg

( D2 V$ Q K2 L

 

! P0 f! u- J8 J2 d( \1 U9 h% H/ x

 

( X' F7 B7 @( k( J* k

 

& |2 |' x/ X% _4 H# Y7 F

 

: r: U) D" D; j5 c) I1 {$ P$ X( v

图051.(西四南-大市街)是由南(偏西)向北(偏东)方向拍摄的。

2 }9 X1 R& x: {3 ?

图051.里,牌楼已然经过改造;戗杆不见了。

) H; ~( {- K# x- E

图051.里,未见到了望塔顶层的屋顶,疑似人去塔空了。

w! ~$ t: Z. k4 o) h# v6 [


8dxymFSL.jpg

2 j( b% c% |. k9 c

 

2 P0 D/ d1 ^1 ^, O3 A- C

 

/ j L9 z3 a' n! n; L

 

e) `7 L0 ]: u# v- f! F7 ^5 U

 

5 g) G' I; P3 G) ~: @" p; Y% t* j

图052.(西四南-大市街)是民国(北平时期)改造加高后的西四南的“大市街”坊。

% S) h3 \9 _& J, i4 M# V

图052.里,西北转角街楼的更北一点是一座三层(卷棚顶)的前有二层抱楼的临街商业房。

+ I$ m' t+ P% Y( h4 N' D


yohhZbBc.jpg

1 c" K0 Y7 T3 Y+ S* _. {% i

 

. a; D( h- e7 J, ]

 

& v. T% F+ D9 }$ m

 

9 f8 L) |1 o7 D8 i5 f

 

7 e8 n9 \ B- x4 ~

图053.西四北-大市街 是由南(稍偏东)向北(稍偏西)方向拍摄的。

( N. d5 {* p' P( a7 Z, w+ F+ ^

图053.里,左侧露出西北转角街楼的一角。

* m1 y( G& }( n0 O. |' b4 Q

图053.里,西北转角街楼的更北一点是图052.里的那座三层(卷棚顶)的前有二层抱楼的临街商业房。

1 A9 J( v7 H2 |7 s; ?" ~

HHfW7Nno.jpg

# u0 ?. b& _' L! ]

 

6 d+ s v! ]; k& R* A4 l( N0 {) [

 

, x% j8 B1 f/ Y/ m0 C4 j1 `4 ^

 

2 Y1 l0 [7 g7 d9 q/ K+ D" J; ?

 

% `4 B5 g2 T7 ], p* \" {

在甘博(1925.04.02)所摄孙中山葬礼的一幅照片(图307.)里,

; l. r6 j# v% M- N$ g3 `) n

送葬队伍正由南向北穿过西四北面的“大市街”坊;

$ ?, u" |2 y/ g1 g8 U' i L

图(图307.)里,左侧是西北角的西四转角街楼;

7 h9 o: M5 A0 N) {

图(图307.)里,可见到图052里,

- z8 a+ h" }! d2 }% k

西北转角街楼北面的那座三层(卷棚顶)的前有抱楼的临街商业房。

$ z) {4 J/ P$ d6 `" `: i5 \


LBiXKjjo.jpg

, `2 g" K4 X* s

6A6o0211.jpg

+ [0 U. N# u# b6 \6 t

 

: i8 W( P% C; H# \, g

 

5 X# k# n. ]1 X. z' @' Q& M

 

- D0 L5 j% y9 o- V" W! F9 [

图055.是1929年5月26日,孙中山灵柩南下时,

( I, H# a+ x) v7 _$ A2 F7 \# s

人群由北向南经过西四的北牌楼——“大市街”坊。

$ T, ] [; U5 j

图055.里,右侧是西四的东北转角街楼(今工商银行)。

$ c! Q+ T0 L; r3 t! L

 

& d8 W( g) z5 I. J2 m4 y2 k

l6YeXQHV.jpg

0 U+ w( {4 v, Y* Q3 F3 v e' \

 

- S9 J$ {8 d3 P8 R( U

 

. V7 e9 X$ G, f n/ o& A

 

5 m2 |& d7 B2 h* F. Z( K

 

1 G8 }: s5 X- d3 [: o$ J0 \+ N

图056.是1949年2月3日,共军入城时,

; {: g# e3 z& r. Z' E& s

人群由北向南经过西四的北牌楼——“大市街”坊。

2 k4 |2 I. M5 P0 y, ]3 T

图056.里,右侧是西四的东北转角街楼(今工商银行)。

, Q: y5 N; E/ a& w3 w

 

! N3 `3 w3 A L* ~0 i. U& I' r$ C8 Y+ N

FXLqtemn.jpg

/ W, h! w9 g# @! T7 p8 M$ J

 

# h. I9 R! Y) D# B5 W3 ]- H

 

! d! N, l) N* E: i6 E

 

, A! q+ D* _& ]2 z7 z$ x" |. z

 

0 L) P7 u2 M: a; L8 [7 O

认识西四牌楼,先要认识西四的转角街楼。

8 F3 C) ]0 D5 H- Y% h& h# [" O

 

( M/ F7 B" A) S* X& E" k# I8 h9 D

[转帖]:

3 _2 b! F2 `9 E9 e; G

 

" s+ R, P. m$ k5 R2 q& U

作为地名的西四,其实是西四牌楼的简称。四座牌楼是地标性建筑。

$ f) }, i7 m) O7 ^3 p7 Y0 v& o

由于位于西城(明、清两代北京城内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城区)而叫西四牌楼。

! N8 ]& B* c$ H5 H# W* w+ K

它与东四牌楼隔皇城相望。

' T6 Z$ y/ A5 z* P! w- f

四座牌楼的规格、工艺、材质、造型全都一样,......南、北牌楼额题均为“大市街”。

7 `( M \$ t# T& w

那阵儿,西四牌楼和西四牌楼南、北大街叫“西大市街”,明代时也叫“西市”。

& i$ V$ {% z- C; _8 L

......

7 R h8 y- D) R7 ^) [6 l

清末,慈禧六十大寿时要到颐和园去,西四牌楼是必经地,

( l* ` \$ D5 l. R+ @4 c# @. [

军机大臣世铎便在东北角和西北角各建了座木质结构的二层转角楼,屯兵保安全。

: k8 t" A" ~9 c0 N5 z8 f. H

这两座百年转角楼几经风雨,东北角楼现为工商银行,西北角楼在解放后即为新华书店。

# Y U5 H5 u5 L$ ]3 @' i3 ]& u2 Z/ C) P

在西北角还曾建有一座木架高耸带小阁的“望火台”,是旧时消防队瞭望火情用的。

0 o- C0 a/ q. [. Q( A% j

......(略)。

5 t( ]$ m. G& s/ p/ q) A

 

M, [. k3 {; }7 b) A6 s& w* v

注:

+ _0 Y4 }8 i/ [2 g

上文中应为:“在东南角还曾建有一座木架高耸带小阁的‘望火台’,”

* R1 Y* y) V3 J/ M

 

& j0 d' J; x0 G# X9 l( B3 X

 

$ A5 F+ u% H8 Q/ z


这是我在城市吧里截来的西四转角街楼的图片:

' k. n; r2 D. C8 q- J9 a9 }% _

 

fAUjFYrr.jpg
6 z; n( d. Q"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3 1:15:31编辑过]
NkqPFF8Z.jpg
5l18NvcE.jpg
ZhgDaox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1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照片看四牌楼(下)-4

* o: O, G! O% u R- j' f! H# c5 J8 Q

 

6 Q" [% Q; _( ~# j( f o$ o" ^. M

 

; L( I2 a! O4 w/ V7 v `

最后看西四的东.西两座牌楼——“履仁”坊和“行义”坊。

( ]& I" x4 ^: ~; A' D

 

! b, @! N$ T8 ]

 

6 M0 p% f: l! }/ u+ v* p5 o; I

 

5 d* l# a V1 \$ h m' g' D0 Q. Z

图041.(西四西-履仁),是由西向东拍摄的。

) n, ?- d, n& T$ q

图041.是较早验证西四在民国年间,东牌楼题“行义”,西牌楼题“履仁”的老照片。

- D- B- a/ G+ H1 ~8 U

 

) H& g1 E& x' f: l

 

; q8 E9 e2 u9 L) ^

图041.里,左侧可见西四的东北转角街楼。

' X, J2 _' D4 u. ?

图041.里,中部近景是西牌楼“履仁”坊;中景是东牌楼“行义”坊;远景是皇城的西侧城墙。

$ W* D6 {! V2 \6 V

图041.里,西四处最初的有轨电车是东西方向铺设的单向轨道,近景处设有岔道。

e# e, ~: E4 u

图041.里,右面是西四十字街口东南角的消防了望塔。

) {) y% {8 Y* L5 M" P% a" X

图041.里,最右侧可见了望塔紧临南面那座“卷棚顶的二层小楼”的全貌。

& w) k, v. n! U0 v( `

 

4 D( K. C7 ^1 \6 T' V4 \5 i1 o7 C

kxCb1iSc.jpg

7 @% s% D: {0 n' N- Q7 I

 

- I ^2 W& {) _

 

& V" q6 \ o: c, F! c* X; _$ o- e

 

0 d5 h* y1 s& m1 u9 Y0 ^3 K

图 044.(西四西-履仁)是喜仁龙(1921-1922年间)由东向西拍摄的西四西牌楼——“履仁”坊。

2 y4 { v) ], S V6 D

图044.里,右侧露出西四十字街口的西北转角街楼的一角。

8 R% A ^, C5 ~, J {7 C# r! N4 ?+ g

稍有遗憾,喜仁龙先生当时若稍微偏南站一些,就拍到西面的两座景德街牌楼和远景的阜成门城楼了。

7 O# I/ x Y! O( f- Y- e


faHx77XC.jpg

% ^- i; \0 t: L& Q

1aLbqelA.jpg

( R2 m. ]% Q) ~: V8 B, `

 

) t3 @3 O8 E1 G, k% v

 

1 l9 M; ^2 X6 Y+ I1 a9 p: r

贴二张有了望塔的可确认的西四东牌楼——“行义”坊的老照片。

1 w; e5 L( i) q! x8 L0 k9 D( G

 

0 Q% c6 B3 n; ~4 `

 

H" E5 K6 k& {8 r. q

 

0 X+ e* ~& b6 t9 J; {

图046.(西四东-行义),甘博1919年拍摄的。

2 ]8 k- y6 [ w% F |" A

图046.是由东向西(稍偏南)拍摄的。

5 m6 a4 p' G; b; ~7 e& {! b

图046.拍摄的时间接近西四消防了望塔(1918-35年)存续的上限。

: @% I1 T/ b& {( [& O e- ~( V4 F

图046.里,西四消防了望塔建筑很新,石基座很坚固。

: |$ X3 I) Q- ]7 v2 Q4 s/ w: J

图046.里,非常可贵的是,东牌楼的题字“行义”清晰可辨。

6 J* s k% X0 j$ k6 I1 |

 

& \6 E: L( G9 U+ \& d: K! C

4oynw8j5.jpg

* h. t% {" P: w! P

 

, b8 C3 ~9 \9 ]) T7 U

 

8 r2 m. H2 Z# K; r9 {

 

( e; R) E/ I' _; r) N

图 047.(西四东-行义)是喜仁龙(1921-1922年间)由东向西拍摄的西四东牌楼——“行义”坊。

# U5 j# U7 O) u X0 ^3 p9 t

图047.里,左侧是西四十字街口东南角的消防了望塔。

9 S t3 \9 u6 `) T4 e) Y' Q

图047.里,最左侧看到,在了望塔紧临南面增建了一座卷棚顶的二层小楼。

4 Q9 c/ {# ^# `1 V( {, M+ c2 @9 Y! W7 [

图047.里,中部稍远处是西四的西牌楼——“履仁”坊。

: z% x8 Y9 N0 ?) D& p2 K& m

图047.里,透过两座牌楼的明间,远景是景德街的东牌楼——“景德街”坊。

' j6 Q) ^7 o( h) F- \4 c

图047.里,右侧是西四十字街口北面的两座转角街楼。

4 X( X5 ?6 w1 h, F& c9 U

 

; B- s# j( z# V$ m* C* h1 T

AlvbPFgx.jpg

& ]: r v- f& i* \9 ~

 

3 u! T( B. {6 i( o' h! \1 s, @

 

' }) v) Q% y7 y' P

 

. l9 _8 ]" R( e" J/ v

 

; P# Z0 V3 U- E. z7 Q

再贴一张我未能确认拍摄方向的西四牌楼的早期老照片(图304.西四牌楼?)

% |; m) U; a( r- X+ g9 S


kuVqwzOT.jpg

( [( K. x; Y0 m; M7 }: Q! e

 

4 Y, N0 q8 d! w2 a" @3 Y. w6 B

 

3 f$ j: z4 ~1 U: i+ S& O/ s

本帖全文完。

. ~6 s1 D# W. L; i9 U5 O4 u; ?( Q, }/ w$ Y

 

|* F0 |9 H R: |

谢谢各位浏览!

0 H/ V3 X* {% w

 

: M/ @6 { G8 ?3 a6 D# ]

 

* M, H5 n2 `$ q9 w

 

* X* }) L) g; T; w& E5 @

附:

" x, I+ x8 H L, l

图说-老北京 (非原创区) →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上)

' l& [( S( U# N2 h9 \5 a/ L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6_82239.html

4 @# [# ~& Z1 u4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3 0:38:10编辑过]
nGsVW3KJ.jpg
Uqv1ywcp.jpg
iU3mBMMZ.jpg
发表于 2012-2-12 1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图304是西四南-大市街.

' {; {/ W, l5 h" t

 1、远处牌楼左侧可看到转角楼,这应该是西北角的转角楼,因为日光影不支持是东北角的。

1 U2 f% G: g+ H2 X5 F, ]

2、摄影者站在牌楼南侧的丁字路口(西安门大街路口)。

* E" f& Q+ o7 P" P- k3 X7 T8 M

3、沿着图左的大道往下去(往南),就是西四万松老人塔了。

1 ]0 ^1 q4 M7 `. K. z; u& b4 N

 

Ms0js9O9.jpg
* M$ a0 M$ X2 S" v! z$ Y2 f8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2 18:56:50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16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贴一张Gamblep拍的东四照片

0 k* n7 ~" U0 |6 t& b$ c$ X$ s

Jack Childs在东四的南牌楼下,由西向东拍摄

( n; C; b- d% |* C2 d

gamble_063B_0683 Peking, Jack Childs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0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7楼图片的标注很准确。

! i+ r4 L7 O: K- n8 L9 ]6 Z

是楼主标注的吗?

* Q) n$ m. d/ X: d( Q- `

 

; V0 z5 W8 `' y6 h

 

' t+ i. R5 Z" Z0 z9 k

 

# W) Y1 P# q5 Z

贴一张17楼图的大图及编号相邻的2张图片。

+ |/ k) `/ i% f) p+ |' b8 z

3张编号连续的图片,拍摄的时间大约在1917年的秋冬。

' B9 o7 [0 a: C$ N/ T' C* [

图(064b_0684 1917年·秋冬)疑似是1917年初冬的头场雪吧?

( z0 r) i, P ~' g" @

 

. m6 l5 I( n7 K

 

- e8 G, S$ X& }; V- a0 D

dy3iOMCU.jpg
rJsB7LlM.jpg
MbxGVFry.jpg

) p# [/ R3 L- H5 q+ W

 

# p" j! S7 u* d" y( v8 P( q

 

& i2 M% Q; d. _6 n7 j1 i

 

7 ]$ q" o2 r0 _# h6 Y* b# N

[辨析]

* S% l; C: `" {) @+ b, A8 ]' }

 

$ {6 W; }3 k: N, @

3张编号连续的图片,地点均无法直接认定。

$ y, U- |- o, [8 N0 v/ c

 

6 ^0 B$ K1 C! i

找到一张已经确认的甘博1917年稍早时间拍摄的

6 u i& j6 |: Z4 E. Z3 s: Y: J

编号104a_581 (东四-南牌楼 1917年)东四的照片;

4 K: j; I$ g. s o5 z9 |; g1 X

对两张图的细部做截图,然后进行比对。

4 X" b. z4 `' K4 E) @2 q9 W D% p

(二次点击看大图)

3 ~' a, k) ^, z" j/ {' d8 x1 _6 n

 

- j2 E& b- h0 f# J4 p8 Y4 m: J

 

% W+ o& D; N( ]6 U$ t* R: [

结论:

& A" A% V9 s# J5 C( G2 R

 

0 f' F% T( u% w$ U* X5 w4 q

17楼原图是“Jack Childs在东四的南牌楼下,由西向东拍摄的”

6 N7 ]/ t& I/ j1 V3 H# u

 

' Q& Q* n0 {, z

 

! O+ W8 u# p1 ^9 l; M5 \4 i

 

/ u. i7 e; z% {# D6 W e4 K, c

zaBspg4L.jpg
p5awSRTN.jpg
iOtXhsrg.jpg
d9RjpvD2.jpg

) `9 j I( X$ C+ h

 

4 I& L4 d) ?( O Q: o |


 

! m ]% _+ y P- Y5 K, c

感谢甘博先生留下的高清晰的老照片!

4 n& m$ a4 g9 C* b# g!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7 9:20:05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16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80.东四南-大市街”与“1939年日军”两张时间近似,

2 Z: ?% e1 e T8 h7 ^6 M4 w

但街景大不同啊。
2、正面牌楼是背阴的,怎么可能是南牌楼?

发表于 2012-2-15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讨论一张。原标注“1939年占领北平的日军策划反英宣传”。

( K1 u& r9 \- T% f) X L) u3 v R. u

 

# \* P8 m, i7 W+ m3 I" O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 f) y0 ]$ L( ^, q2 _$ \


1、能看清坊额是“大市街”。
2、牌楼背阴,应为北侧的大市街。
3、不支持东四,东南角建筑没看到永安堂药庄的三层楼。

6 p5 K! j1 x, C

4、考虑为西四北-大市街牌楼。

5 Y/ z/ R3 m. Z4 A# L

 

- E, {) E* _- F. U8 T5 D

请诸位网友发表高见。

. j1 }! f" L& d

 

5 T f4 d8 t! U) o' l K E+ E

又:新浪网feikao的博客:“对北京西四东四牌楼的额文和老照片的澄清”文中曾对一张西四-南大市街牌楼上悬挂的横幅疑问,估计与本照片是同类情景。

) z1 ~, Q& A8 `* C d2 n6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5 16:51:3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dam58588在2012-2-15 15:52:00的发言:
% ^; v8 X4 e2 D2 @" c0 l1 K. g( A

再讨论一张。原标注“1939年占领北平的日军策划反英宣传”。

7 {% Z6 R6 x3 u6 a

- N& h% b' ] |- l- Z3 ?

$ q5 j5 O4 V; m, f, `0 i7 I

1 l4 o" b( N: a z) y; ]/ K6 l

 

, m" P/ w% R6 K9 h) V

 

8 Y# b6 `% u0 b

参加讨论。

r0 {! u; y# v; D ^- ]5 E

 

; f" A& k, ]- a! w" ~) |" {4 c, G/ t

adam58588  先生认为

7 ^) | A5 x. f5 _: I) m

图 (1939年占领北平的日军策划反英宣传)是北向南拍的西四。

2 G6 W7 t0 X, z3 ~; ^

 

4 i* h1 e: g8 Y" S, j w

 

! N( r1 E8 |% {" w" |) i! n2 B. D T

在原图里,我看到图中部远景处的三层建筑(塔楼?)

' @( p4 Q& l% |1 G: b$ p

贴一张1961年的鸟瞰图(411.西四南大街 1961年)。

5 v9 X" E/ y. F* O* O7 e$ j

图411里的左侧,未能见到adam58588  先生所说的

! P5 \; i: N; v; m

“西四”东南角(略偏南)的那座三层建筑(塔楼?)。

% r4 |" t8 w! ]" W \& i

 

6 Y3 G1 ?% g1 _# \+ [" B$ e

 

/ Q/ a, B* H+ M7 U- R

sFNySWnk.jpg
HwabF6cB.jpg

" `6 ~9 f! ]1 s5 u' d

 

% f6 e E) Y0 x! V1 v4 F: _

 

& G; b. C F0 m1 K" h) j

 

, M2 O& y1 m, v

 

: K7 l. i3 ~- O/ y

再贴一张近似角度的东四照片(080.东四南-大市街)。

( I w3 ~' b$ I" S

图080.里,隐约看到了图中部远景处的那座三层建筑(塔楼?)。

" `' g" H0 N4 [3 P

 

7 k( s3 b. h- @/ I

 

Kpv8A4oF.jpg
4kwXC1sv.jpg
6 E2 G0 n2 v*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5 23:17:07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13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2-2-13 12:41:00的发言:
8 ]& o# j; G' |7 Q/ K ^

 4)则7楼原图里,最左侧那座二层有栏板的商业房很难确认是位于西四东北角的转角街楼。

% P+ o8 U2 H8 B, S1 e& S8 D& ^

刚看到您的补充。确实如此,我得同意您的论点。

+ w h% q, ?% o) K, [

这张照片应判断为东四西+北,即左-东四西行义牌楼,右-东四北大市街牌楼,日影也支持。

5 Y+ G2 _8 r( W- t) S

感谢zhaohq先生的纠正。

4 r' I9 G" ]/ i0 `

 

发表于 2012-2-13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讨论一张。原标注“西四牌楼”。

. m$ o* k1 R( e; h& O

 

+ C$ L% U1 B5 ]0 a& U0 q' O5 X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下)

( ]3 ~: t: S& Z( {# {- [; J


一、假定是东四:
1、不是西+北:因为图中部建筑没有“二楼木花栏、三楼小阁、顶挑蝎子尾”。
2、不是北+东:因为东四东北角民国时为有洋窗的二层楼,山本赞七郎的照片能对比。
3、不是东+南:因为东四东南角有永安堂药庄,楼高三层。
4、不是南+西:因为日影不支持。
还是要考虑西四。

U. u+ a& u7 O" {

二、假定是西四:
1、图左边及图中部建筑都不是转角楼,可排除西履仁和北大市街、也可排除北大市街和东行义。
2、图左牌楼向阳,图右牌楼背阴,阳光从图右侧射过来,可排除南大市街和西履仁。
3、牌楼上字迹隐约:左-行义,右-大市街,加上电车轨道从右侧牌楼穿过,该图有可能是西四的东行义牌楼和南大市街牌楼,即左-西四东,右-西四南。

: s# O0 y$ T)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3 10:31:3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2-13 0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 adam58588  先生就图304所说的三点。

! j% Y5 ]+ k0 D) E


“2、摄影者站在牌楼南侧的丁字路口(西安门大街路口)。”

" F3 ]; c4 j" [" x2 U \( {

 

8 y* O3 P- R/ O( p5 h

一语中的。赞一个!!! 

* i* a4 U0 J& E% g

 

: T/ w4 q( w$ F6 P$ J

 

, Q' Z( f0 _' R% E

 

5 A: m/ d/ c2 x- e1 y

我的一点想法:

3 a9 e1 z5 X, Z( z" f

关于西四南的“大市街”坊。

8 q0 y' S H) c' v6 E3 |

“此坊的明间的两根冲天柱较高,两根冲天柱顶端的装饰箍高于明间的正脊。

6 n# `6 d7 j1 E( n( m

经比对后得知,这是东四和西四的8座牌楼的唯一的一例

: ]1 b8 T( Q- x0 L% K* ?

(仅限于民国北平时期的改造加高以前)。”

, g7 w$ }9 V- @* h r* k1 Y- ^) U

 

# y9 U6 \5 C4 }2 ?

原图304远景不够清晰。

* o( r0 ~0 j' d" C

但原图“此坊的明间两根冲天柱顶端的装饰箍高于明间的正脊”基本可以认定了。

3 r, B+ Z) N$ b. w9 D) P O9 e9 y- j; c

 

8 _/ f# @1 Q( H& w3 Y2 a1 f

 

8 j* j; i3 i" m. V; V2 z; h1 q

 

( h- g! I3 ^& L/ o1 l

 

0 I( c; ]+ [( \* [8 G9 C% S

如 adam58588  先生 所言:

8 a3 r0 i& V0 \, w( U

图304是西四南-大市街。

O& J! R3 L- W3 a! L(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3 1:41:3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2-13 1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版主将此帖加精!

发表于 2012-2-13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照片里,图中部建筑与080照片西北角的建筑也不相同。

4 {- R/ c# `9 Q' I5 y% W/ z) `3 K

所以判断它不是东四。

 楼主| 发表于 2012-2-13 1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dam58588在2012-2-13 10:20:00的发言:
" ^" [7 _: C8 D; A6 R6 @ a5 j

再讨论一张。原标注“西四牌楼”。

9 s9 p: S2 G0 U6 J) N3 k3 ?


一、假定是东四:
1、不是西+北:因为图中部建筑没有“二楼木花栏、三楼小阁、顶挑蝎子尾”。
......
还是要考虑西四。

( v' P- Z* y1 ~. o' Y

二、假定是西四:
......
3、牌楼上字迹隐约:左-行义,右-大市街,加上电车轨道从右侧牌楼穿过,该图有可能是西四的东行义牌楼和南大市街牌楼,即左-西四东,右-西四南。

: V) e7 b' i3 z2 |+ A

 

; P( x$ y' k. E0 B+ ]# `* E" G7 O6 _

 

& V: j+ ?4 d) o" b3 y

我尝试着回答一下。

& D b5 N/ N! a/ C# ^2 s

 

& z2 b3 J& W1 |- t

在《[贴图]:老照片看四牌楼(上)》2楼帖里,我曾表述过:

1 p, d+ p& G$ k6 R6 q

 

7 u, K+ K) V6 b& E/ F! H

“东四西北角的这座带阁楼的建筑物作为东四的标志性建筑长期存留。

6 ? x9 Q1 o3 k/ j3 y

在海达·莫理循(1933-46年)拍摄的照片里还能看到。

! V( v! ^" Q! A) j- O0 ?4 y" j

 

8 @% ^3 o O5 I# b' q, C

当然,东四西北角的这座带阁楼的建筑物不是判定东四老照片的长期通用依据。

: e3 @& Y9 `4 h. R/ s

图080.(东四南-大市街)里,

( N3 U$ t) Q1 a2 Y

东四西北角的这座带阁楼的建筑物已经变了模样。

- a0 I3 s5 ?: r3 |

图080.拍摄者不祥。

. i3 H$ h) j! O

图080.拍摄的时间不祥。

6 A1 [& b1 P( Z4 P/ @( a

我猜测,图080.拍摄的时间似在光复(1945年)以后到解放初期(1951年)吧。”

4 w- ]7 }* `# c: }8 m

 

- C* U8 f5 W5 ~( F

B9wllc7v.jpg

2 ^* }' {6 k+ q' N

 

+ ]+ J" W9 L1 G% o0 H% r) L5 m

 

" `7 [& ^( Z0 c! F# d) e# R% _

......(略)。 

1 M5 N, I9 c/ u5 k


 

5 r5 }9 K, e1 U; u& l+ a! I- P+ i

 

/ j" u( A' H* Q& Q

 

0 Z) l" ?6 \ u* T6 z) C: b

 

7 |' ~' _% ~5 Z9 e

来看7楼楼主原图:

+ H% b& o/ {+ e0 r

 

* c$ S! h+ F' z

ZXzdisF4.jpg

4 D8 G, V( }8 x. N% g

 

& B' u) V: Y- [8 S) M

 

& w7 s2 Z. E* Q+ V( z

1)先不排除7楼原图非东四的牌楼。

8 {7 p( l, A" j* p1 \2 X5 r d2 t

 

1 `$ R5 a& J! Z ] V9 R p

2)adam58588 认为:

5 C" `/ ]. r5 r4 Q/ Q. o& T) ]

“3、牌楼上字迹隐约:左-行义,右-大市街,加上电车轨道从右侧牌楼穿过......”

1 x; a9 Y: W; `0 }" j! n9 {

 

. p' B/ _3 B& I7 ^

 

# ^$ \6 [1 L$ {4 @% P3 y

3)我以为,7楼原图是站在东南角的永安堂处向西北方向拍的。

7 |* g1 T) N: h. u/ _

7楼原图里,左面牌楼是东四的西牌楼——“行义”坊;
7楼原图里,右面牌楼是东四的北牌楼——“大市街”坊;

% q; `: i6 q' e0 j$ r8 }. A; ~

7楼原图里,光影支持上述说法。

# d; ]: o( N: ^5 E% b

 

' H" N! w4 E% R8 _9 R: r

 

f( s- O+ ~% @7 H3 w

7楼原图里,最左侧建筑是变化不大的西南角的那座二层有栏板的商业房。

4 j+ d! d/ V/ e% t) {

东四的西南角的那座二层有栏板的商业房在图059.和图066.里都看得到:

$ P+ p7 x! w9 F7 @' k" w

 

M+ Q6 Q/ \" o

 

0 h) ~5 J( i% ~

nQMUD3dM.jpg

8 ^4 N- }& p* C: c6 z

注:图059.图内的文字有误。图059.图是由东向西拍摄的“履仁”坊。
AU84jbIa.jpg

+ C( q5 Y D+ i: G5 Y

 

- V% m. C1 h* E; k! `& n

 

# `4 o! v- k5 b6 }

7楼原图里,中部的位于东四西北角的建筑恰在书缝中,看不太清楚是否有顶挑蝎子尾的阁楼。

: s. }7 h8 v0 _" P8 M: K# |

也许是拍摄时间稍晚(光复后?),该建筑已发生一些变化了。

2 B* {9 Q2 z! \; ]

 

: o4 S5 e1 \) Z' i: h& g2 g

 

" [* [" c8 C6 J) x! j8 T

 

; ~& E" V2 a) i0 \0 n9 C4 D

 

1 |6 _' x3 [- Q. u1 x! W

4)若以为“该图有可能是西四的东行义牌楼和南大市街牌楼,即左-西四东,右-西四南。”

/ [; S' Z4 I7 S7 A# b

则7楼原图里,最左侧那座二层有栏板的商业房很难确认是位于西四东北角的转角街楼。

1 f" q# ?+ R5 D3 Q6 {! U. {2 q* A

 7楼原图里,光影不支持上述说法。

7 I. j# I- \- X+ n, q: X6 r; ]+ h

 

5 y( S- M3 d9 }" X# r9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3 13:38:4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贴一张东四东的履仁坊照片做比对。

- ?) y3 w. x/ z, f2 G8 q

图(东四东-履仁坊)里,光影即可判定第2图里是东四无疑问。

2 D1 R& W; q x$ ^ s$ z0 u

 

8 u" u S; z7 S5 G- e' V( c& n4 p

 

sEb22uZL.jpg
3BaeYTx6.jpg
, J; ~" V- y: c2 w&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4 18:37:19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14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U3 _0 B( O8 D2 Y. m
zhaohq先生的论证很精彩,尤其是论述Gamble拍摄的两张东四牌楼照片(“大街市”南朝北拍摄;“行义”西朝东拍摄)和一张西四牌楼照片(“行义”东朝西拍摄)应该是当时的情景
5 I9 a& X/ r0 A$ ]; U'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5 19:33:01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17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zhaohq:

. T4 f8 n1 b# j- j4 m

1.是我在整理Gamble照片中有关自行车的影像时发现的,因为东四的那辆自行车一直是我心中的迷,如果说104a_581 是Gamble本人拍摄,那就有可能Gamble骑车到了东四,把自行车撂在了那里而被拍摄进去了。想象一下,那时自行车在中国是什么概念?北京的路面也仅硬面化了寥寥数条,东四东西向的路还是黄泥路。

( |( g/ W& `7 h, i6 \# \) g* p( k; q7 J

2.Gamble留下的影像资料是个宝库,有待深入分析、整理,期待大家能一起探讨。

) _) F% {- U3 ]& r! {$ \

3.新手上路,请教:

% y9 N* b1 \0 t2 B, Q- [. O

如何引用别人的回复?如何引用链接?

, X1 O g+ T% C, P0 E; |' B

 

' Q2 @( X2 ~$ {3 _. j# B$ }+ g+ `

顺便说一声,那张图是我成功发出的第一张图,感觉是“头胎难产”有道理。

发表于 2012-2-17 2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 @+ ]* \9 T7 }

3.新手上路,请教:

6 C; e# F/ T- M% A8 B6 M$ `1 \

如何引用别人的回复?如何引用链接?

. f& ~; b, b9 x

 

1 B- K' j0 Z# z3 U/ c5 p1 Y

当你点击别人帖子右下角的“引用”时,就会出现上边这样的方框,里边是别人的文字。可以把你不想引用的部分删除,就像我这里引用你的文字,只留下第三问。然后,把你的光标放在方框底下,而不是方框里边,然后你就可以写字了。

+ q8 i! u# R x

多试几次,定会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0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dam58588在2012-2-16 15:44:00的发言:
" e. W* K' u0 | _9 m

1、“080.东四南-大市街”与“1939年日军”两张时间近似,

2 v/ |- S. v) Q: E+ w

但街景大不同啊。
2、正面牌楼是背阴的,怎么可能是南牌楼?

9 e- i9 O: q+ d

 

$ v7 r4 \( l, q# l

再次看了两张图。

: C+ q+ y$ J8 `- g0 o% e0 t

14楼原图“1939年日军”本楼帖的新编号为:307.西四北-大市街 (1939年).

/ `- r* v a% W/ T% V7 k

 

9 @) o2 j- N4 p

 

) F# R4 E6 Q9 J; A

hoMdkyGK.jpg
K6lE3WMt.jpg

; D" i+ g, z) w

我仔细比对后,两图确定不是同一地点。

) T* g- m" r D1 ^

我仔细比对后,两图里,近景处的那座牌楼顶部的细节存在一些差异。

3 [5 q$ }. s J2 \6 ^% ^. x

我试了试,将图080.的拍摄点前移至图307的近似角度的拍摄点,

4 }8 w {7 t$ M3 j2 U8 x7 n; i8 r

这时在图080.里,是看不到14楼原图(新编号图307)内的那座“三层塔楼”的。

3 l1 G' i) b. Q: U3 {& a+ F

嘿嘿!

" b# K: h6 p; ]! g3 Y, x+ }

 

' i/ s* J/ T' m6 ^& W

 

3 i) E* ?0 h6 J7 f' K( |

14楼原图“1939年日军”不是由南向北拍摄的东四南面的“大市街”坊。

6 B" V+ a [% a; n1 n6 V

14楼原图“1939年日军”是由北向南拍摄的西四北面的“大市街”坊的可能性很大。

+ ] P6 l# o/ v9 Z2 E1 w0 _; }

 

! w, l) _2 q: A' p

几乎是可以认定了。

0 r2 k1 _8 p ^# e

希望看到图内有“西四东南角的那座三层塔楼”的西四街景的老照片来进行佐证。

; }( X# O4 y! `

 

' I" s: P3 N! n1 A7 ]9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9 8:40:40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2 11:51 , Processed in 1.24729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