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5771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0-11-22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19-4-29 10: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本帖最后由 tiantou 于 2019-4-29 10:37 编辑 F5 }% w3 k0 r0 W0 d) O
& ^% t& B5 q# v) ?
3 M ?: S! R! B5 G" F& O' [" ^7 `
5 f1 j. X% I, X0 W2045【邂逅】
+ ^. r( T# B; [* w1 L" q从“临琼楼”出来就进了琼楼玉宇的园子。北海西沿游人寥寥,天色差点,飘上细雨,不必撑伞,林荫小路头顶有遮挡。什么时候临湖的栅栏去掉了,巨石铺岸,没了栏杆,多了自然,有小孩子得留神了。快到码头时,西岸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码头”甬道旁跑来一队金色的少年,戴着红领巾,那是当年唱着歌子的少年们,小船也是金色的,在岸上。五六十年代的意境,歌声还在飘荡,只是不见少年,少年们不再荡起双桨。/ T: K0 \8 A- ~
阴沉的水面,静静的,柳枝后若隐若现的白塔,当年的少年还在,凭吊处。7 W& J5 |. N' s* t! m
" X% i' W, [9 [9 o/ [5 H4 ]! s) I9 R5 m7 t& n; U
注目岸边的一棵老柳。庞大的腰身,那腰身怕是四个人也揽不过来,暗褐色的苍老,皮肤褶皱疙疙瘩瘩,多大年纪了?铭牌上只有编号没有记载。园子是金元时期的别宫,老到难以计数了。身大力不亏,长得茂盛,难得好身体保养得不错,树冠丫杈伸向四方笼盖一方天地。也毕竟老迈了,东侧的斜枝倚在了石岸上,嵌入其身,一圈粗大的干枝被七八个金属拐杖支撑着,几个粗大的立柱站脚在湖水中。不是它们扶助早就散架了。
6 A& V7 Y, c4 l+ ^+ C4 a" c往北又走出一段,不远处迎面晃悠过来的不是老刘吗。走得挺慢,老伴跟着呢。真个散步啊,慢悠悠,可衣裳齐整,斜背挎包,扣着顶帽子。我停下脚步朝着他看,直走到三步开外他那里才有了反应。
, y1 r! P& W1 t* c" ]真不易,这么大的北京,在这狭路相逢了。这是周末家里的学生走了,老俩口得便出游。老刘没少出来转悠,平日家门口转,周末远处去。老刘说这身子骨够呛,出来就为着活动锻炼,刘老伴也说我就是拐棍,眼睛,跟着出来,帮他看着点。说来都是这样,大不如前了,但当下,搁谁都是最好的日子,你能出来溜达就是好。老刘这二年不断地修修补补,花钱受罪身体总还是有改善。就看这通溜达吧,网上有行动轨迹,去哪都还拍下片子,发到网上,哪有展会、花期几时,义务广告了。1 A! ?$ U+ Z* ~# @( n4 [% F
老刘说“五龙亭”东边的“快雪堂”内有展览,碑刻拓片展览,不错,可以去看看。我说我刚在墙外听了讲座,看了些甲骨、金文,接下来该是大篆小篆了。; h8 D' `: t, L1 _+ c
往哪去?老刘说往南边的团城。
' ~5 x% L& c; y/ @1 z$ P L0 F
, P( X/ W# A5 ?( H- D0 @, e; {6 l7 d3 r7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