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V0 m4 w& J1 \5 C 【又到清明】 . T, k, e( M i& n
ffice ffice" /> 7 Z$ C2 p! [, M. Q" s2 P
清明是祭奠故人的时段,少年时,我对这个节就没什么印象。祭扫先人,也得有坟头啊,那时城里偶然看到吹吹打打、披麻带孝的送葬队伍,可要是见着坟头,对孩子们来讲还是太远了,得八宝山。我的上一辈属于泥腿子进城,故乡,故乡的茔地遥远的难以想象。还是在电影中认识死亡的归宿,那一杯黄土。65年的清明节,我终于有了次扫墓的机会。那是个周六,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给革命先烈扫墓。 ! Y$ R% }' m" a0 D8 M
那时已经学过有关天安门广场的课文,多次仰头注目过高大的纪念碑,正面毛主席金色字体的题词,背面镌刻着周总理俊秀的字体“……由此上溯一千八百四十年……” . H/ c5 A: S0 [/ Q: u& R
扫墓,我还嘀咕,怎么也不带笤帚啊?
4 y+ R/ I8 m/ Z% k4 I到了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前,已有不少学校的学生先期到达。列队、敬礼、献花圈、呼口号、少先队员代表发言、走上石阶参观浮雕,是不是还有鼓乐齐鸣、歌声飞扬。 # c( i( R# N/ j0 L+ k
仪式完成,扫墓结束,我这才知道扫墓就是个仪式,表达崇敬、缅怀的心情,不是去打扫卫生。 . U9 C \$ l+ z9 q r
广场解散,来的时候大概是坐着公交车,学校包车。这散了,就散了,四面八方、自己想办法回家,那时的校方还是比较放心和放手,相信这些个孩子自己能够找回家,哪怕是条陌生的线路。
2 ~# Z/ {+ V0 a# X2 {那日解散后,我和几个同学去了伊同学家,广场西侧石碑胡同里的“花园大院”还有同级二班的一位女同学也住那院,现在忘了叫什么。伊家住的似是处单层的洋房,高台阶进门后里外套间,最里面是卫生间,不是普通的四合院的规制。
) [2 C9 C6 N' H" W串过门就往家转,在我这还真是条没有走过的路线,好在弯弯不多,长安街往西是西单,西单往北是西四,不到十站路,往回走。西单北、路西是市内唯一的“失物招领处”,外表是绿栅栏的装置,头一次走进大门,好奇众人丢失的物件……。
9 ~4 H! K7 U3 B% [1 h ! j L/ S* l) x1 W" l L
人生之旅新路、老路,迷失了又峰回路转。往昔日渐遥远、前程愈发清晰,这一路走来,风风雨雨、生生死死、旧朋新知、见了、散了、逝去了。衰老的前辈、师长、同龄人、稚嫩者,义无反顾走向终结。 * k5 l, ^6 F4 i$ X0 P+ Y' n6 Z
轮到我来送走他们,一代代人的责任,伤心加无奈。几年前在老家看到了祖上的茔地,四十年前亲手在兴凯湖畔的太阳岗上挖下墓穴,葬入夭折的同龄人……。这与清明无关,相关在故人。 6 U' S: w0 i5 S
, Y* d; j% X0 {( z2 a, S
文革后,或者说改革开放后,吃饱了撑的,开始回归传统旧俗,上坟和扫墓这事在城市里又悄然兴起,一度卖墓地比卖房还挣钱,属新生的行业做着死人的生意,过去说干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没有贵贱,现在发展成为人民币服务何论生死。两周前在八宝山送别同事,出来大厅见几位道士模样的人抬着个“柜子”,抖着戏台上的身段走走停停、伴着哀乐、踩着点缓缓过来,原来是在执行向亲属交送骨灰的仪式,那亲属在半路上侯着,待到近前鞠躬大礼将亲人的小匣揽在怀中。
$ }2 Y0 V1 l* e: \6 r* X这些个程式化的表演是不是真对亲属们有所宽慰,存疑。那音乐、那步幅、那装扮、那表情都是有对价的,要向活人要钱,这点无疑。前不久政府出台了殡葬收费标准,为的是平抑借死人的收费敛财。还是厚养薄葬的好。
0 X* a/ B0 B$ P" ~- C+ M0 x! y 9 p: ]! [: e5 o* c. y) ?
清明真成了个节。小学生们是不是还要祭扫先烈?作为政府行为祭扫的范围扩大到先贤,黄帝陵、尧、舜、禹……意在民族的凝聚力,共同的祖先,几分的真、几分的神,仪式带来了神圣感。
0 z8 V: a- b) k! Y即便没有正了八经的祭奠,人们也会惦记着。过去没准一忙就把这个日子给忘掉了。现在,不能够了,政府给咱放了假,有几年了吧,还有时把这节和周末的两天,撮堆儿整一块去,让你至少闲上一天,想想你从哪来,又将往哪去。
. s. H/ d) n3 V4 y3 C; t, C那一天能不能闲下来也难说。上坟的人愈来愈多,这提前两周前往墓地的道路就车满为患。即便不去上坟,人间四月天、踏青、赏花,……。旅行社早给大家盘算好了,分别设计出二日游到哪里、三日游到哪里……你看看这几天的报纸吧,清明之旅的广告天天连载,只是跟故人无关,跟钱有关。人生悲剧:人死了钱没花了。拿钱换来娱乐、健康、眼界,不错。活在当下、乐在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