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5771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0-11-22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25-1-5 14: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本周123】 n. B2 ~3 F8 `- u9 n/ U% D: z
●2024年十大流行语。语言文字权威期刊《咬文嚼字》发布“2024年十大流行语”。上榜热词为:“数智化、智能向善、未来产业、city不city、硬控、水灵灵地、班味、松弛感、银发力量、小孩哥/小孩姐”。1 I2 a! g7 V+ k, q& Y7 d+ w
' s9 B" v6 U" A4 o8 r& [2 R. W
: N* W- r& C! g6 L) d9 G' m7 H
●2024年度国际十大自然灾害事件。由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等单位遴选出。其中,造成单灾人员伤亡最大的是发生在沙特阿拉伯的极端高温事件;造成单灾受影响人数最多的是发生在亚洲的超强台风“摩羯”袭击事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高的是发生在美国东部的飓风“海伦妮”横扫事件。' n% R2 ]& K. ?1 M' e& s
1.沙特阿拉伯朝觐期间遭遇极端高温天气
, T) f5 J, L0 @4 r. L 2024年夏季,波斯湾周边多国多日体感温度超过健康“极度危险”临界值(54℃),创纪录的高温热浪使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伊拉克等国多地气温超过50℃。6月14日至19日,沙特阿拉伯发生极端高温灾害事件,造成至少1301名朝觐者死亡。
3 {9 }& k6 `* i0 c2 _0 R7 S3 G& ` 2超强台风“摩羯”袭击亚洲多国
* z4 _3 n9 I9 Q& e- C “摩羯(Yagi)”于9月1日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9月2日登陆菲律宾;9月6日登陆中国海南文昌市;9月7日登陆越南广宁省南部沿海。
- |7 _% R& A# v. L “摩羯”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北部湾出现过的最强台风,截至11月6日,共造成890人死亡、129人失踪、2279人受伤,至少765万人受到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69亿美元。, N# b; O$ V5 L8 p8 K
3.9月23日,飓风“海伦妮(Helene)”在加勒比海中西部形成,27日在佛州大本德地区登陆,风速达到225公里/小时。 3 M+ ~% i x$ @% @7 _4 E9 [, R3 U
至11月6日,“海伦妮”造成至少233人死亡、600人失踪,预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92亿美元。
! a. g$ Y" W0 ], d" c 4.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遭遇极端暴雨及洪涝灾害。至9月26日,两国共有至少725人丧生,超1272人受伤,受灾人数超过83万人,有5600多栋房屋和40多所学校被毁,超过600公里的道路和9271公顷的农田被淹,近17.8万头牲畜死亡。* t$ x9 v4 K8 k2 C5 y; g+ Z Q4 Z- f
5.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山体滑坡。5月24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恩加省发生了大规模山体滑坡,造成至少670人死亡、17人受伤,超过4000人受到影响,1182所房屋被毁或被埋,约1650人流离失所。7 n3 m$ }; C+ m: P2 x( L2 \, L
6.智利发生大规模森林火灾。2月1日至7日,智利爆发一系列山火。共造成383人死亡、1250人受伤,超4万人受到影响,超过1.4万所房屋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3.9亿美元。
2 s8 G& L4 S! x; C) D: c 7.日本石川县7.6级地震。1月1日地震造成房屋倒塌、道路损毁、大面积停电和火灾。确认直接和间接死亡人数为281人,近600人受伤。
r2 K) r d( u, |( s, J 8.尼泊尔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灾害。9月26日至28日,首都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灾害,至少1200栋房屋被摧毁或损坏,25座桥梁、37条高速公路、11座水电站和众多电信站受损。至少268人死亡、178人受伤,超259万人受到影响,预估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70亿卢比。; h3 ^% \7 k0 C
9..非洲多国遭遇暴雨及引发的洪涝和山体滑坡。至11月6日,灾害共导致非洲多国至少1180人死亡,超660万人受到影响,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0 @. n- j8 S. p. j 10.西班牙遭遇极端暴雨洪涝灾害。10月28日至30日,西班牙东部和南部遭遇暴雨和冰雹袭击。至11月6日,共造成至少226人死亡、14人失踪,巴伦西亚自治区多地电信和网络出现大规模中断,150条道路交通瘫痪,大量基础设施被毁,超15万用户断电。直接经济损失超35亿欧元。( e# `1 {1 L6 r* d1 Y( M/ K
, ?9 E' d0 |2 u3 G# ?* x+ n' X9 X
. X% U8 g, ~: E! j1 T
●负电价。1月2日,由于风能发电量高达40吉瓦,远超当时的需求,德国再次出现了4小时的负电价。1 P/ w% p* l0 Q! m1 f3 a1 a
“负电价”是指电力市场中供大于求导致市场结算价为负值。意味着,发电企业每发出一度电需要向购电者支付费用,购电者不仅不需要付电费,反而从发电企业取得收入。; \8 R0 l7 N3 K& ?2 w' h
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去年欧洲大陆的电力市场经历了创纪录的负电价时期。德国2024年负电价时长达468小时,同比增加60%。法国负电价时长翻倍至356小时,西班牙则首次出现负电价现象,全年累计247小时。! J+ q9 O3 {3 ?2 J
电力商品具有无仓储性,电能的生产、交割和消费几乎同时完成。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增加,因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性,风、光电量爆发时段与用户需求量不匹配,导致容易出现负值现货交易价格的情况。( W( O; l6 e. n& P% g) T6 G
负电价反映的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带来的“消纳问题”,并不意味着电力供应处于过剩的状态。
/ b9 q4 C k* K" X& V当电网电量供大于求时,传统发电机组启停成本过高,不能随时启停,新能源发电企业只能弃风限电造成电力浪费。如果发电企业以零电价甚至负电价将电力卖给电网公司来鼓励用电侧消纳多余电量,则有望减少弃风限电现象。
' m) F% a) o1 E; Z$ B0 v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中的比例将从2020年的29%上升到2050年的近70%。
- p5 i2 x. f7 |% |% F" Q0 Z4 e
! \7 l R- w" I' u% k% D9 a+ v3 g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