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二·上]: ; Y' }1 B8 A) i0 n5 O3 U
( q; _7 S2 g' {/ e% k" ^关于祖太王坟园的建筑布局。
% `5 h9 J* g3 K- J+ f% \( W F1 i9 e4 }* a, N
现在查到的卫星图不太清晰。 + k3 i* S: T$ `6 y! C
转贴一张早期的卫星图(图851.隆恩寺坟园卫星图)看看。
: w; }. f8 w" `' ?
. j" `( {+ x) \5 x
[乱弹]:饶余敏亲王家族墓群
+ H+ G, a2 X3 z; R
$ e( c5 j$ u6 }+ |6 ^& i2 [ . v c0 G, ]& W0 Q l6 S7 S8 d
这是一张帝京子民先生上传(阿巴泰后人金惠薇女士提供)的隆恩寺的坟园图。 ; X7 V0 r5 b4 }) [
( x9 u7 k2 m( u- z
[乱弹]:饶余敏亲王家族墓群
. r/ W2 C% {/ @8 a" L% h
/ }; f" S9 q- X/ Y2 l0 ~# F3 p
/ @1 {: w5 M' B( ` 7 f& y' }$ x9 b; B W
在图841.(隆恩寺的坟图 )里,
4 D1 U+ a4 w) e* q4 e; U初步看到,祖太王坟园前后疑似是四进院落(含神道的石像生院落)。 / Z s3 y/ W% W. o& X; l. m- {
. i6 ?) c& Z F7 x$ U) S: W2 Z祖太王坟园实际上是几进院落呢? : M8 c1 k1 c- S% P
回来看甘博的图802..(原编号588a_3420) / r3 Z4 C6 E4 D$ y5 e0 U4 s
做图802.的截图(二)。
. s4 Q4 x" |% n, Q * o$ h! T3 P' D4 }; L
/ @4 X/ q2 D6 U
[乱弹]:饶余敏亲王家族墓群
[乱弹]:饶余敏亲王家族墓群
" [, o9 g2 B. V/ @* [
3 A! i7 w1 y3 O$ \ a9 i在图802.(截图二)里,
- I# d4 w3 z; a9 M8 M5 k" Q$ {- W初步看到,祖太王坟园前后疑似是五进院落(含神道的石像生院落)。
6 W9 V, W: K+ f$ b H' `& y ' Z% ]! v2 x B; a+ I
% \% E4 Y9 \6 v0 I& f5 f
. F" b! N' h: J
7 [. l& w2 ~. O5 k5 G. z# v关于祖太王坟园的建筑布局的资料。
( A* z8 L {( a2 U! g8 q : S8 ]; D6 E Z+ l5 A4 _* @9 ~
[转帖一]: * T Y# V/ K9 e6 } q8 q+ `
2 P/ P/ _( u. e+ K/ ` 《打开尘封档案—饶余敏亲王园陵寝》(节选) 4 S! H) R0 O; W, y( l- `! W
http://sh.ccyou.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619 % F# J6 v% P# c ~- M
...... + r# o& |# N4 F/ N7 h6 u* U+ Y
饶余敏亲王园寝地上建筑 ( |9 x7 [9 p; E) o" a v6 c6 X2 M7 S
饶余敏亲王园寝选址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着重于建筑的排列与周围山川形势的呼应, 巧妙地借助了原明代隆恩寺所遗留的规模宏大的建筑布局,具有所谓“乾坤聚秀,阴阳合会, 龙穴沙水,无美不收”的格局。 ; j( c; a, ]5 ]# _/ {/ B
墓园背依老祖山的主峰,坐北朝南。 8 N& s# o% |5 X( k k7 K1 j
自南向北依次有木栅栏、随墙大门、华表、石人,由控马官牵的石马、石骆驼、石羊各一对, 五道牌楼,其中第一道牌楼正面悬“鹫峰胜地”匾、背悬“鹿苑丛林”匾,为明代遗物,石 桥三座、碑楼三座、石碑、东西金银二库(乃焚帛之用)、享殿,西侧有东西角门、月台、 宝城、宝城外环以三道砖墙,称为“三环挑月”。 中央宝顶为阿巴泰墓。 宝城后另有宝顶四座,是阿巴泰的侧福晋墓。
/ c5 L) x- W1 H& ?# F...... % N4 L' Z9 j6 i/ p) D+ |" E. r
按 & D/ O: v c' b; B, e
饶余敏亲王墓园寝地面格局来看,其规格要远比清代其他宗室王公园寝复杂,其大小 可与号称清代最大的宗室园寝、河北涞水云溪水峪的怡贤亲王允祥园寝相匹,而且还 多出了神道两侧的4对石像生,显然与《清会典》所规定的宗室园寝规制不符,应该 是在阿巴泰最初以郡王身份安葬之后,于康熙三年(1662)追封为饶余敏亲王之后增 建或扩建的,同时又巧妙地借用了原昊天寺——隆恩寺或麦福墓前的配享,才形成了 这样一片宏大的建筑群。
: ~9 M& u5 k# O, p......(略)。
3 t) \ p$ Q8 N q0 f8 } 9 G3 ]1 c8 a/ ~; j6 _
; M1 `( [4 y& g1 {) n1 H- A y# e' \[转帖二]: 8 |) n) w2 ^7 ^9 s
4 [! w7 f# J0 H: x" [
《清代王爷坟》 ( l! P8 K- ?+ _3 P: t) @
http://tieba.baidu.com/f?kz=758439608
0 Q$ H5 a8 P" F......
$ N( B7 p' v. L/ G& r, F3 M《爱新觉罗宗谱》丙册·5202页记载,阿巴泰之母为清太祖侧妃伊尔根觉罗氏扎亲巴晏之女。 阿巴泰生于己丑年(1589)六月十六日午时。 他二十几岁即驰骋沙场,带兵攻打蒙古札鲁特、辽东、山东、永平,围困过锦州、北京。 初封贝勒。 顺治元年(1644)晋饶余郡王。 顺治三年(1646)三月二十五日酉时薨,享年五十八岁。 立坟地于隆恩寺。 因为康熙元年(1662)追封和硕饶余亲王,谥曰敏,所以又称为饶余敏亲王园寝。 俗称祖太王坟。 2 R, |6 _. b+ k# j
墓地坐北向南,最南边有木栅栏。 往里走有随墙的两扇大门。 前行有华表、石人、石马、石驼、石羊各一对,石马是人牵缰绳的立马。 后边是五道牌楼,显然是前朝旧物。 第一块牌楼正面镌有“鹫峰胜地”,背面为“鹿苑丛林”。 北行有石桥三座、碑楼三座,驮龙碑上不见有碑文。 碑楼后边靠墙东西各有两层小楼一座,俗称金银二库。 据金霭堂先生讲是烧纸用的。因为院内外树木很多,有火灾隐患,在小楼内烧纸比较安全。 过了金银二库即是享殿。 享殿旁边有东西角门。 后边为月台、宝城。 宝城类似皇帝陵,尺寸略小,有马道,可以登顶。 最上边为馒头形的大坟头。 宝城有三道墙,称作“三环桃月”,用于泄水防洪。 宝城后边有宝顶四座,是阿巴泰侧福晋墓。
......(略)。
, K$ C' M) R' u
. Z) }: T6 d4 R8 u+ F: e- B5 t
) f0 ^; C# }+ k* l. L# l+ w, m0 w6 ~ ) ^4 K1 z5 ]+ l0 L% j
两篇文章里,对饶余敏亲王园寝前门的描述相同: 3 o E9 A D. `+ v+ |
南向北依次有木栅栏、随墙大门。 , o) c5 Z/ V' c0 ]% s; I
! w3 D8 R+ K B/ e W# c' E) x饶余敏亲王园寝是清早期的由寺庙改建的园寝。 ( z# Q1 A) ~: i8 ]
这种“由寺庙改建的园寝”形制较特殊,
: J, Y" @+ p( x$ n还未见到相近的保存较好的清早期“由寺庙改建的”亲王园寝(老照片)来借鉴。
- u! M1 b! x2 K : K% l- w( C. }2 Q
我看到一张1902-1905年间拍摄的带栅栏的两侧有袖壁的牌楼门的老照片(图816)。 9 Z* F- W7 Z6 U7 `6 Y' U
图816里,这座“带栅栏的两侧有袖壁的牌楼门”两侧的虎皮石材料的院墙,明显后来做了加高处理。
/ l: s0 L5 ^9 l5 D9 J; |1 }我怀疑这是某一处由寺庙改建的园寝。 % h9 I; c c4 K4 Z1 c" w5 v
我以为,图816是饶余敏亲王家族墓葬群的两处“带栅栏的牌楼门”之一。 $ g. Q4 V: b3 M! M: t- A( F
8 d) y" o5 ^/ T' \8 v; @$ [
/ O, \3 L: \2 v$ ]: n注: , u; U3 ~( `5 m" l* b/ Y
祖太王坟东南是大太王坟,俗称红栅栏。 外有牌坊,内为石门、享殿、宝顶。
% c1 f8 z# |& L
k6 z" E& _% R2 m ?2 J$ b7 {# I4 _: {
( [! D2 ~9 t: {) {( P: R! D
J( o4 ~/ u# `
5 K5 |6 V* L) U$ U
6 b+ \9 `; B1 N图816.(石栅栏门)我曾发帖求教各位老师们进行鉴别。 + W7 b' X8 n7 ~, Z0 ~+ ?
结果是:基本排除图816.(石栅栏门)是抚顺元帅林宝顶前的那座牌楼。
f9 G3 v9 {+ V' x+ r - e- Q0 L5 |+ u! V; g2 M
% z0 W/ {$ m5 R% e+ E+ }" x
求教帖见:
. m4 P! T3 |2 J( R 8 h3 B3 }+ X6 m
图说-老北京 (非原创区) → [求教]: 请给鉴别一下两座石门 8 P: c9 h% K% F' H1 {4 J$ ?1 ?+ f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6_82995.html
# ~, W8 p: h: {8 `6 l$ O5 D/ Q
- B+ q- P) {3 l" j) R' F4 `# N( m + o8 S7 M3 s E% c7 o6 q) ^
/ o6 K: H" P, V) L+ p' u+ d
" ]7 q) J/ t& z* z我又将图816.(石栅栏门)与抚顺元帅林现存的北京转运来的4座牌楼照片进行比对, 5 A8 l$ y; ^# c; C
结果是:基本排除了图816.(石栅栏门)是抚顺元帅林现存的北京转运来的4座牌楼。
: V; A6 O9 N* T 7 m5 X5 L P# Q5 ^2 A8 v+ G" M, j
N# F* o4 u) ^! Y3 O
8 D/ C, ? s! T! @' Q7 T. K+ J
虽然通过由抚顺元帅林现存的北京转运来的4座牌楼老照片求证图816.(石栅栏门) 1 C1 \& o) D# W" e5 B
是隆恩寺牌楼门的想法遇阻,并不是最后确定了图816.(石栅栏门)不是隆恩寺牌
6 C& V" U/ a( g4 J& a# n4 o楼门。
, U1 f8 k+ D: W( f- Y5 @: @+ ~ : i& {7 @- }% G7 c$ a
. G; ^* F) X. }4 s9 h1)也许少帅当年不喜欢这种带栅栏的牌楼门。 ; e1 X1 W. j4 R1 i, R0 ^
2)也许当年可供选择的牌楼门颇多; 6 m- J! j" K& S- o: _- m; j
为了园寝院落的完整,作为前门的这座“带栅栏的”牌楼门被意外地留下来了。
' S% G9 y3 b2 L* z) A) @+ T& w: J ) ~; a6 U( v6 U( O. M& P/ l w
1 `* a# J) P4 l6 c5 o ' A( K& s5 S) e
+ m: t9 e* I8 ]4 U( v9 i
关于饶余敏亲王园寝的二道门。 * B* I" o- H% a7 ?+ ?
在甘博拍摄的几张图里,所能看到的饶余敏亲王园寝的二道门都比较模糊。 ( w8 ]8 H& K2 h# ~! B1 w4 l% I
我以为,甘博拍摄的图807.和图810.应是同一座牌楼门。 : H* q2 }; ~2 g! t
9 F" X# A' N3 B8 L5 ~# r注 : - S7 p; @& V. k) }/ X2 V/ P& r
在抚顺元帅林现存的北京转运来的石刻构件中,
- H L: r* c# K) i2 F没有发现与之相同的狮子图案的石屏。 3 A7 f/ \0 E3 p" }2 Z
, D" a' p! r* h5 j$ E
7 F3 Q! R/ V% b4 W4 a做图807的截图。 4 h5 m X: p6 u" s
在图807的截图里,可以看到火焰牌楼的中门的南面有一道疑似照壁的墙。 0 R" H5 ?' V% X: G/ u- E- R! o: X! V
这道“疑似照壁的墙”在图802;图803;图804;图805和图806里,都是看不到的。 $ C0 W8 I; ^5 b1 y7 \1 L
我认为,可以排除图807.和图810.是饶余敏亲王园寝的二道门。 + ]5 ]/ S3 O$ n% |1 L; ?. l# _9 T W# N
- o9 L5 a' J+ N& [ + m, Z' b2 c7 A( `0 r f
) y w- k/ p. m" j+ o% ^! X ) u9 E$ S6 M6 B; U6 w
7 g& I& @& d- q; Y 我的 [乱弹二·上] 已弹完。
: e G0 T' \( H* H- t
' w! @4 j! a) f谢谢浏览!
, g2 G& x. M" m8 s[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5 16:06:0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