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2|回复: 9

一幅照片说开去[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3-23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B+ D+ C2 H1 i$ S: a) ?

1、破窗理论

X& Z2 }4 I( P9 Y2 `9 E) M# }0 ]

几个月前,在老北京网看过一张照片(来源www.oldbeijing.org/dispbbs_45_82259.html):

% \- E( l: `8 P, |

一幅照片说开去

一幅照片说开去  

& s' r+ F; U; ^0 {* [0 Y' Z7 W) t d

 

! x z& g& V! c% L2 D

这是北京,筒子河。

4 v2 |5 a2 w6 v0 `: U

为什么会这样呢?真有那么多随处扔垃圾的人吗?

' ~/ l5 I! n/ f

我想最可能的情况是:

- ?4 f9 j" A, X! C: y; X4 J

原本的筒子河是干净的,开始有那么几个人,不文明的人,手里有垃圾,见周围没有垃圾箱,就趁人不备把垃圾扔下去(那里更隐蔽)。其后的一些人,没发现附近有垃圾箱,看见有人把垃圾扔在筒子河上,便也扔在那了。

! o- G' y& Q& B. v

所以后面扔垃圾的人,把垃圾扔进筒子河的人,不见得都是素质很差、随处扔垃圾的人,除了从众心理,我相信有些人会认为反正要清理,一个也是清理,一堆也是清理,集中存放垃圾清理更方便——于是筒子河面成了垃圾场。

! P7 S% K- j9 `! Y

这让我想起“破窗理论”。

! P/ S) ^6 s$ t# S8 l2 E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 ]1 k& X0 |, [( T

所以,如果一间房子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打破了;如果一面墙上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被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产生从众心理)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这便是“破窗理论”的表现。

" J2 b, H9 E; U

呵呵~~~绕回来了^-^

6 O: O5 [" t4 w3 E8 x

如果您把这里当作您的家园,那么请您做个文明的人,不要说脏话。否则您可能就是那个一开始往干净筒子河扔垃圾的人,想想上面那张图片,您不想老北京网变成那样吧?

1 |' y6 U* a9 b; Z0 d

 

4 U) j# I) {4 w: y1 I6 B

2、 “上”与“下”

( e K( t8 M! w; d

前不久这个版块讨论过“上德”和“下德”。

( M3 G) t. x( W

我也有一理论:做好事,做一样的好事,同样也有“上”和“下”之分。

& b" H; @" `7 l/ P5 T

如果只是一心想着帮别人,做好事,则为“上”;如果想着自己得到什么好处而做好事,则是“下”。

6 i4 L2 T* {% m! I9 z0 K

结果一样,但是发心不一样,则有“上”、“下”之别。

, E( V3 g) E- P" l7 r9 j( N# q

如果做好事的时候没想着自己,做了之后,却起了心,炫耀,那仍是“下”。

1 y6 j& [- ~$ E, c

 

9 N9 }2 I# P% u/ {2 \, J

3、学雷锋与做好事

h& j, b+ `+ q2 Y& a: L) {

学雷锋不等于做好事,做好事更不是为了学雷锋。

9 f2 u" d7 u/ V4 c

但是学雷锋,每次学雷锋,会涌现一些好人好事,无论这个好事属于“上”还是“下”,只要像我们父母这样的老人们上车有更多的人让座、过马路有更多的人搀扶;只要孤寡老人有更多人去照看……那么,单单从这个意义上看,我赞成,极力赞成学雷锋。虽然这不过是一阵风,我也会为哪怕一次这样的好事,而感激这个活动。

8 i" J- \2 T- k6 r1 |

 

5 i& y: R- d& c5 P, }8 T& _; B# h4 A

4、两个误区

7 P- w* a* Q) v5 v

①“别揪着骂两句脏话不放 谁敢说这辈子没骂过人 别跟这儿装文明人”

6 F, ?* I; n6 V( A

笑~~

2 ~0 W* e$ t D% [

按照这个逻辑,大家都穿过开裆裤,那穿开裆裤上街便没人说,对不对?

1 Z' v- ]) F; N6 ]

那您试试。

3 r' V6 b4 f, N9 D6 d

② “假如诸公是当权者,你们会怎么做呢?恐怕还不如‘当局’吧。”

( p4 }& A; z3 Q; k; Q: i

如果我们是当权者会怎样,与当局做的好坏关系不大。无论谁当权,我或当局,做错了就要谴责,大声谴责,如果当权者因此谋利而要付出的成本大于利益,他便不会那样做了。在这种情况下,换做我当权,也肯定不会做坏事。这才是舆论最终的目的。

* A V. j7 F/ C/ ^; ]% |5 ~

 

" H& `4 O; w: C* q- l4 V8 A

最后加一个注解,对我所有文字的注解:

# }) R& m* d, V1 R% D3 y

我所说的话,无关乎我的写作技巧,无关乎我的文化程度,无关乎我的修养高低,更无关乎我的道德水平……简言之,与我是什么样的人无关。

4 Q i0 Q6 Y: q1 d- W! O% J

你们上饭店吃饭,有几个人不是点菜而是点厨子?!即使是有人点了厨子,不是还是点这个厨子的某道菜吗?

3 B4 r) a) M! Z8 W

一个好厨子,一定会有某些菜做得不好吃;同样,一个不好的厨子,也可能会有一两个好菜做得好吃。

2 E6 ]2 A3 H% D4 G0 h9 X

所以做的菜好不好吃,如同说的话对不对,你们自己可以判断,与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关系不大。

, ]1 a* n% P4 G

不是我必须文章写得好,才配谈写作技巧;不是我必须是道德楷模,才配讲道理……

2 v' x) `" s# D

您觉得我的话在理,您便听了去;您觉得不对,嗤嗤鼻,翻过去便是。

: F G' T( f2 q: U- Y+ I

 


9 D/ u: z1 p) Q' H7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3 15:03:12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3-23 16: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 c8 U2 r8 g% e% U. F0 V

学雷锋与做好事

" a8 v3 j- B3 J4 F9 |

学雷锋不等于做好事,做好事更不是为了学雷锋。

; H) l# B# g/ t2 @* K8 D: w' p

但是学雷锋,每次学雷锋,会涌现一些好人好事,无论这个好事属于“上”还是“下”,只要像我们父母这样的老人们上车有更多的人让座、过马路有更多的人搀扶;只要孤寡老人有更多人去照看……那么,单单从这个意义上看,我赞成,极力赞成学雷锋。虽然这不过是一阵风,我也会为哪怕一次这样的好事,而感激这个活动。

- D9 k# n% P. n5 p: X

 

5 k9 ~- J, ?& f% K0 G w

这年头哪还有什么真“雷锋”,如果有也尽是冒牌货。一个人发心要做好事,那是他本身就具有善根,他不是某个政党的教育才那样做、也不是某个媒体宣传教育的结果,如果把某些人做好事都往自己这个团体上揽,那是昧着良心往自己脸上贴金。雷锋只有一个——死人;可马蜂多的是——蜇人。雷锋咱学不了,马蜂令人厌恶,咱做中间人吧!

发表于 2012-3-24 1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文化都
发表于 2012-3-24 2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核桃在2012-3-24 12:57:00的发言:
真有文化都
* g# U5 I [% p {7 c5 j

啊哈,好像在讥讽我呀!

发表于 2012-3-24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大在2012-3-24 11:11:00的发言:
9 `; s1 V3 a( s

孔子说:“这件事你做好了,并没有做对……”

1 ~1 y0 P4 u2 v

以前看“了凡四训”有句话,我找找。这么说的:

/ d3 ]: n$ D* p8 R6 X. \

“旁人有不如我的地方,不可以把自己的长处,去盖过旁人;旁人有不善的事情,不可以把自己的善,来和别人比较。别人能力不及我,不可以把自己有的能力,来为难别人。自己纵然有才干聪明,也要收敛起来,不可以外露炫耀,应该像是没有聪明才干一样。要看聪明才干,都是虚的、假的一般。”

" o1 f/ ?2 t1 X1 c: Z0 n

您觉得这几句话和孔子的那句话是不是有些相似?

6 i8 g5 m. V: ?% ~' w- G

 

: k5 U) v9 ^% N# \' k$ v5 |

屋子,你说一个男子娶了女子,给她荣华富贵,应有尽有,还有尊重她,凭什么?这个女子给了这个男子什么东西?

. d+ _1 v6 R* J- f8 _0 p

我曾经在“月下老人”版转载过央视新闻主播徐俐的一篇文章“寻找对等的匹配”(http://www.oldbeijing.org/dispbbs_68_76573.html),我并不赞同文章所有观点。但是她提出的这个理念,即婚姻中妻子要拥有和丈夫匹配的东西,我想这个是每个为人妻应该自省的。

. N1 K, s# D/ L

 

9 F: c0 h. o0 W( n, Z

呵呵,我才醒悟过来。谢谢,屋子。我想你讲的故事,劝我的话不出“了凡四训”那几句,谢谢。

- Z0 [8 j/ v4 ?: };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4 11:34:32编辑过]
0 U s5 I; ^* D! ~

 

k% `" w, S# j2 D! t* W7 F

 

/ ^$ U7 T1 V/ S4 o6 W% s

昨天慌忙得很没有写清楚,我看了您的文字,想着您还是在劝解鹰飞版主的,理论精辟我都喜欢,我三楼的发言也都是给鹰飞版主的,并没有劝您的意思。

6 p+ b- d6 `4 a# \, n$ q

 

; W3 x+ }! A4 c8 g, o

至于男人女人的话,反过来想想,如果男人给一个女人真正的尊重,那么女人没有嫁错,其它有没有无关紧要(这只是个人观点喔)。至于匹配问题是个人价值观的事情了,谁能强求谁呢,是不是?

9 F- v9 ~% ~: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4 20:21:17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23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的一个学生很有钱,当时鲁国有条法规,到国外赎回沦为奴隶的鲁国人的人,可以回国报销赎金,孔子的这个弟子赎回一个鲁国人,回来并不报销费用,并称是自己愿意不给国家增加负担,此事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这个人回国之后孔子很厌恶他并不愿意见他,孔子的观点,这件事你做好了,并没有做对,并对国家法律形成亵渎。这条法规以后面临执行难。

# }2 a% {% I( `

 

' x5 ]. X) E: q: Y; U

 

8 ^, g" D) j/ V, q' k2 c% w6 a

就好比一个男人娶了女人,给女人荣华富贵,应有尽有,却视女人是他的私人物品或者笼中鸟,没有起码的尊重,其它的一切便一文不值了。

w: J8 }5 w5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4 20:09:4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3-24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城外农夫在2012-3-23 16:42:00的发言:
, q5 p4 b1 [2 w% ~

这年头哪还有什么真“雷锋”,如果有也尽是冒牌货。一个人发心要做好事,那是他本身就具有善根,他不是某个政党的教育才那样做、也不是某个媒体宣传教育的结果,如果把某些人做好事都往自己这个团体上揽,那是昧着良心往自己脸上贴金。雷锋只有一个——死人;可马蜂多的是——蜇人。雷锋咱学不了,马蜂令人厌恶,咱做中间人吧!

9 X u6 T ?0 Y! \0 E3 k$ n, n/ }

做中间人?那可不好把握。

, H* N" Q$ \- ]) a2 U9 G: @

对“雷锋”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对做好事,大家的理解应该还是大致相同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3-24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屋子在2012-3-23 23:10:00的发言:
8 l2 H9 Q j- v: X }) y

孔子的一个学生很有钱,当时鲁国有条法规,到国外赎回沦为奴隶的鲁国人的人,可以回国报销赎金,孔子的这个弟子赎回一个鲁国人,回来并不报销费用,并称是自己愿意不给国家增加负担,此事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这个人回国之后孔子很厌恶他并不愿意见他,孔子的观点,这件事你做好了,并没有做对,并对国家法律形成亵渎。这条法规以后面临执行难。

* _+ v& c( v- }9 z$ ~

 

/ G2 \# j/ ?7 b, l

 

2 J4 z% a! q* [ k

就好比一个男人娶了女人,给女人荣华富贵,应有尽有,却视女人是他的私人物品,没有起码的对人尊重,其它的一切一文不值。

2 q1 G4 E; B, z

孔子说:“这件事你做好了,并没有做对……”

1 k% B7 l& q+ w( P4 J$ I

以前看“了凡四训”有句话,我找找。这么说的:

! X1 D$ q! k; b& U* {2 x# [

“旁人有不如我的地方,不可以把自己的长处,去盖过旁人;旁人有不善的事情,不可以把自己的善,来和别人比较。别人能力不及我,不可以把自己有的能力,来为难别人。自己纵然有才干聪明,也要收敛起来,不可以外露炫耀,应该像是没有聪明才干一样。要看聪明才干,都是虚的、假的一般。”

' U- e4 H$ Q$ [* l H, L9 {" F3 D7 c

您觉得这几句话和孔子的那句话是不是有些相似?

( c9 u* s7 w4 S) c. X

 

- O8 G' v6 D* ?, Y

屋子,你说一个男子娶了女子,给她荣华富贵,应有尽有,还有尊重她,凭什么?这个女子给了这个男子什么东西?

$ t/ J! o, P( u2 j! O, Q6 `+ V! ^

我曾经在“月下老人”版转载过央视新闻主播徐俐的一篇文章“寻找对等的匹配”(http://www.oldbeijing.org/dispbbs_68_76573.html),我并不赞同文章所有观点。但是她提出的这个理念,即婚姻中妻子要拥有和丈夫匹配的东西,我想这个是每个为人妻应该自省的。

3 H, _/ \. z7 r J

 

. I; f$ T+ n8 v9 |

呵呵,我才醒悟过来。谢谢,屋子。我想你讲的故事,劝我的话不出“了凡四训”那几句,谢谢。

; r0 v% T6 ^;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4 11:34:3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3-24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屋子)以下是引用老大在2012-3-24 11:11:00的...

嘿嘿,我今天特成功。

3 Y) n8 P) E; ~+ R3 j9 X

原来跟那个叫玫瑰的女孩学发面,做的馒头、包子都很棒。可后来她把博客删了,我就再也发不好面了。

0 W* t. b( V4 e C0 H: \0 \+ L

今天我不仅发好面,做出大馒头,还做了糖三角,连头一次学做的糖酥饼都好吃极了。

' A" p* a) X! S- H4 G- A

现在天热了,是不是没有冰糖葫芦卖了?

发表于 2012-3-28 2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M2 f e( P) u) V3 @; W

只要您想吃冰糖葫芦,我敢说,有,可以有,必须有。嘿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30 03:42 , Processed in 1.16203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