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54251
帖子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2-4-29
最后登录1970-1-1
|
我是一个古建筑、摄影和旅行的「三位一体」爱好者,希望能与各位老师、朋友多交流、多学习。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pbfang/。: D; R+ H& p8 R) U0 M
) h# n' h) F( i( W
北京大学红楼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沙滩,为工字形四层红砖楼,建于一九一八年八月,是当时北京大学校本部、图书馆和文科教学楼。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以后,延聘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到北大任教,红楼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中,红楼和它北面的民主广场成为当时爱国活动的主要场所。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一九年,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二〇〇二年四月,红楼一层辟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并对外开放。
% n! Y9 i9 M9 Z$ J! {2 k! J9 A H
大明眼中的「国保」
/ l$ J: P: T( t$ j/ F7 x3 G; s # A- F1 F4 ]' d0 w/ I
天安门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原是明清皇城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一四一七年),初称承天门,清顺治八年(公元一六五一年)改建后称天安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通高三十三点七米。天安门城楼重檐飞翘,黄瓦红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城楼门前有金水河、汉白玉石狮、华表。天安门前曾是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和一九三五年「一二九」运动游行集会的地方。一九四九年在此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天安门成为新中国的象征。
: c2 |& D% Q0 S. E
大明眼中的「国保」
1 P4 f% v! o4 W5 w2 O
+ m5 H6 s- _, p0 f& G- i$ a 人民英雄纪念碑 矗立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上,为纪念在中国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一九四九年奠基,一九五八年建成。碑高三十七点九四米。碑心正面镌刻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是周恩来题写的碑文。碑座四周有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等近现代革命历史浮雕,是目前世界上稀有的巨型汉白玉浮雕。( ^0 z3 I2 R6 H( a5 N' v
大明眼中的「国保」
8 C9 L/ P3 @, v# N; k: Y0 h& j
+ F+ c1 O" l. I' j7 V; a 故宫 坐落在北京市城区中央,原称紫禁城,为明、清两代皇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一四〇六年)十四年后建成。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十五万平方米,有殿宇九千余间,宫墙周长约三千四百米,宫墙外边围绕着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北京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建筑群。明、清两朝约五百年间,有二十四位皇帝居住于此。封建帝王为显示其至尊地位,故宫殿宇建筑布局采用中轴线对称结构,突出主体宫殿。全宫分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其中外朝包括中轴线上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及两翼的文华殿、武英殿,是帝王庆典、召见群臣和行使权力的场所;内廷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等,是帝王处理日常政务和帝后嫔妃、皇子公主们居住、游玩、祭神之地。全部建筑为黄琉璃瓦顶,金碧辉煌。故宫正门在南称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午门内有东西贯穿的金水河,上跨五座汉白玉单拱金水桥。故宫内保存大量珍贵文物,是研究明清史和历代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一九二五年设立故宫博物院。故宫一九八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 c. y, u9 |5 U8 X x
大明眼中的「国保」
' [( O- }' Y- t8 z) n" B5 C9 c
# f- L# p* I9 x q- w5 N/ \ 天坛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内。明永乐十八年(公元一四二〇年)始建,清代续修,现存大部分为明代建筑。天坛是明、清两朝帝王冬至祭天、孟春祈谷的祭祀建筑。坛墙周长五公里,分内、外两坛。内坛以祈年殿(祈谷之所)、皇穹宇、圜丘坛(祭天之所)等建筑筑成一条南北一公里长的中轴线。其中按天象而建的祈年殿中央四根龙柱象征四季,中层十二根金柱象征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巨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加起来象征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柱共二十八根象征周天二十八星宿。皇穹宇收藏配祀神牌,是著名的回音建筑。古代中国以数九表示天体至高至大,圜丘坛砌筑石料,处处是九的倍数。北京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一九九八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4 m& `! P1 P" u4 C
大明眼中的「国保」
7 r% ^7 M1 _. `4 P* { |- R" W9 K; t : {! X2 k: A; f' u; y* T. H
智化寺 在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东口,为明代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建于正统八年(公元一四四三年),是北京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明代寺庙建筑,有智化殿、万佛阁、大悲堂等。其中万佛阁上层四壁饰木制佛龛九千多个。智化寺音乐腔谱、黑琉璃瓦顶、元官版藏经及不转的转轮藏被称为该寺「四绝」。
$ n& p( f" F6 }$ Q: l
大明眼中的「国保」
7 [+ g3 b f, J$ S
. w+ E o# E2 Z! ~, c9 L o$ Q 国子监 在北京市东城区成贤街,是元、明、清三朝的国家最高学府。始建于元大德十年(公元一三〇六年),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所建。主要建筑有辟雍、彝伦堂(藏书处)、敬一亭等。保存有一百八十九块乾隆时石刻十三经(约六十三万字)。% H) u( q/ |3 q, P w
大明眼中的「国保」
$ q, ^6 ~* M0 Z: z
$ ^# S9 \& b8 T! F 雍和宫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东侧,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一六九四年),原为雍正帝即位前的府第,即位后改为喇嘛庙,并加扩建修缮。现有五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影壁、牌坊、碑亭、天王殿、正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万福阁为最大建筑,黄瓦歇山顶三层楼阁,内有檀香木雕弥勒立佛一尊,高十八米,为我国最大木雕佛像之一。法轮殿平面呈十字形,殿内供铜质宗喀巴大师像,像后有五百罗汉山。黄琉璃瓦殿顶上设五个小阁,阁上各有小型喇嘛塔一座,具有典型的喇嘛寺建筑风格。雍和宫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大、保存完整的喇嘛庙。: K: b5 ?* s" l2 Q2 Z4 O4 A, E9 F- X
大明眼中的「国保」
: | M+ _$ k, E
0 q" o: v* i& { N8 u& |" I 皇史宬 位于北京市城区中部天安门以东,南池子大街东侧,建于明嘉靖十三年(公元一五三四年),是明、清两朝保存皇室史册的档案库。围以高墙,殿宇全用砖砌,仿木构形式。这种砖石结构的无梁殿宇有防火作用,殿内设高大石台,放置铜皮镀金樟木大柜一百五十二个,存放皇室圣训、玉牒、实录等。/ U: G6 \: G2 W" |% T' V6 f; z w0 b2 ]
大明眼中的「国保」
8 ^8 X0 u x5 K, s. h" e8 E , ~: ~) q2 Q) v/ E6 d
古观象台 在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南城墙上。初为元代司天台,明初毁后于正统七年(公元一四四二年)重建,名观星台,复制了元代浑仪、简仪等,崇祯年间(公元一六二九年至一六四四年)徐光启等人制作了许多天文观测仪器。清代改称古观象台,曾遭八国联军破坏。现存紫微殿、司天台等建筑和清代制造的天体仪、象限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等多种天文仪器,是目前保存有天文仪器的最早的一座天文台。
: a, H9 S p- b3 M) Q
大明眼中的「国保」
. Q4 a$ ^/ Q8 H* h1 {2 M8 N 2 ]3 R5 F R" X- }# v
北京城东南角楼 在北京市内城东南城墙转角处,建国门南一隅。明永乐十五年(公元一四一七年)始建,正统四年(公元一四三九年)建成。角楼作曲尺形,重檐歇山顶,四层共有箭窗一百四十四个,是北京内城角楼中仅存的一座。+ d8 T5 z0 D( M2 b1 i# W% b2 h
大明眼中的「国保」
, d6 x8 p. i n3 B" I% e+ P
正阳门 俗称前门,原为北京内城的正南门,是诸城门中最宏伟的一座,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原由城楼、箭楼和瓮城组成,一九一六年拆除瓮城。现存城楼是光绪二十六年(公元一九〇〇年)被焚毁后重建的。城楼为重檐三滴水歇山顶,面阔七间,楼下城台,中辟券门。箭楼是城楼前沿的防御性建筑。一九一六年后改修,即为现状。5 ]( c, Y9 C2 C
大明眼中的「国保」
Q5 o% D2 N t2 ] 2 D7 }/ D& s @/ T& q6 h
太庙 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东侧,为明、清王朝皇家祖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一四二〇年)。庙内大殿明清时多次重修改建,但大部分仍保持明代原貌。庙院内古柏参天,一九二四年辟为公园,一九五〇年改称劳动人民文化宫。' _4 ]3 h) h+ z* Z4 Q4 e9 x
大明眼中的「国保」
8 ^+ ^$ y% c$ B s9 q
+ [6 P' c4 g5 c+ h R7 q 社稷坛 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西侧,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的坛庙。该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一四二〇年),用汉白玉石砌成三层方形台,坛上铺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象征金木水火土,坛四周围墙,按方向复用四色琉璃瓦建造。坛北设拜殿(现中山堂)和戟门各五间,是明代早期的建筑。社稷坛于一九一四年辟为中央公园,一九二八年改称中山公园。3 v( w6 O6 z# o% q) r0 ~
大明眼中的「国保」
! T: Y1 }+ S C! u, I
北京孔庙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为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元大德六年(公元一三〇二年),明清时多次修建扩建。主殿大成殿前左右有碑亭十一座,前院有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一百九十八方。4 f6 H' p7 O) V, ^, |
大明眼中的「国保」
5 A- p* M- m7 s9 l! H 7 c$ T9 t9 L! G6 \+ H. K2 P9 v6 r
崇礼住宅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六条,为清光绪年间(公元一八七五年至一九〇八年)大学士崇礼的住宅,是清代较典型的四合院建筑。院落分主院、跨院和花园三部分,屋宇华贵,布局宽敞。主院正房内装饰尚保留完整木墙扇及崇礼所题刻字。0 ~) ^: o4 ~' u* r9 B8 G: [
大明眼中的「国保」
6 c9 \* x, `' I
: p' u7 N( I0 i; ]. w+ `
郭沫若故居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前海西街十八号。它原是清乾隆时期和珅的故园。咸丰、同治时作为恭亲王奕訢的马号。民国年间,恭亲王的后代曾将此处卖给乐家药铺作宅园。现故居为一套大型四合院落。二门内的天井里有北房五间,是郭沫若的会客厅和工作室,东边耳房是卧室。后院有罩房十一间,是郭沫若夫人于立群的书画室及卧室。郭沫若于一九六三年迁住此院至一九七八年逝世,在这里度过了十五个春秋。现设有郭沫若生平事迹展览。, K' l. S5 d% q; {" X& r
4 L# T* b: P' s' v- J" k
6 H$ a+ w" o$ I' i# {" P! T7 W4 ] 北京鼓楼、钟楼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为明清北京城击鼓报时处。明永乐十八年(公元一四二〇年)建。耸立于四米高城台上的鼓楼面阔五间,重檐重楼灰瓦歇山顶。钟楼在鼓楼之北约一百多米处,原是明代万宁寺中心阁旧址。明永乐十八年(公元一四二〇年)改建为钟楼,清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年)重建,全砖石结构城台高约三十三米,台上钟亭四面有券门,亭内永乐大铜钟高六点六米,重四十二吨。钟、鼓楼地当北京古城中轴线北端,是研究北京城市规划布局的重要实物。
$ `! l O, c. V' L, Z" s" h
# g7 Y* q9 z, l
0 s3 w3 _0 r& _ 孚王府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是清代亲王府,雍正时为第二代怡亲王府邸。咸丰末,因第六代怡亲王载垣被夺爵处死,此府由朝廷收回。同治年间(公元一八六二年至一八七四年)分配给道光帝第九子孚郡王奕譓居住,故俗称九爷府。王府平面呈长方形,建筑规整,中、东、西三路布局,中轴线上有大门、正门、银安殿、中殿与后殿,尽端是后照楼。此府是研究清代王府建筑制度的典型实物。
3 s/ C( B) E- M0 J 1 w$ X4 t7 ?$ u1 X2 m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北京动物园后河北岸,明永乐年间(公元一四〇三年至一四二四年)所建寺殿已毁圯,仅存金刚宝座塔(五塔)。塔建成于明成化九年(公元一四七三年),石包砖结构,高七点七米的金刚宝座上有青白石筑成的五座方形密檐式小塔,中间一塔高八米,四角各塔高七米,塔身、塔座刻满了佛龛、佛像,仿印度佛陀迦耶寺塔形式。, O! D/ n$ N5 D g: _) q4 Q8 ?
& d5 W ?0 k; R. A0 A+ r$ {
& Y' M2 B( R D- \& @ 法海寺 位于北京市西郊石景山区翠微山,建于明正统四年至八年(公元一四三九年至一四四三年)。现存大雄宝殿较完整,殿内九幅壁画为明代原物,其高超的绘画艺术在我国壁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6 f; w [* n# U1 x
* _/ |- ~" \: w
! \/ [4 V8 K) }. j 金陵 位于房山区车厂村,初建于金海陵王时期(公元一一四九年至一一六〇年)。金陵陵区面积约六十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帝王陵。现已发掘睿陵(葬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金陵是北京重要的古代帝王陵寝之一,对研究金代历史发展、金代建筑艺术、营建工程等具有重大作用。
( |3 m6 K7 `; V1 d
- D! x4 g; ]. ?
' ~+ j# X0 K( q( {2 M3 { 未完待续
' ]$ w3 `5 ?7 }1 B3 F. m[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30 0:18:09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