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83|回复: 12

涿州双塔-河北涿州市云居寺塔,智度寺塔。[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4-30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居寺塔,智度寺塔。位于涿州市城内东北隅,合称双塔。云居寺塔始建于辽大安八年(公元1092年)。智度寺塔始建于辽太平十一年(公元1031年),双塔均为八角形楼阁式仿木结构砖塔,内部结构为套筒式,塔内各层均设八角形回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t7 |; J+ i! y; @5 \; W
   # q/ r, v# f% L3 Y2 Q
   3 Q2 |' K. P4 P6 A8 L
  双塔是涿州标志性的历史建筑,是北京以南的著名古迹,是方圆二十里内举目可及的天空轮廊。双塔积淀了涿州近千年的古代文明,展示了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绚丽多姿的人文风貌。双塔造型优美,“双塔晴烟”为涿州八景之一,民间有“姑嫂修塔"的美丽传说。其中云居寺塔一反佛塔用奇数惯例而采用偶数,使得国内佛学界、文物界、建筑学专家一直未解其中玄机,更体现了双塔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 h7 l* n7 Z& U
6 e; h# }3 }9 b$ u4 ^* p
R2 ~0 U3 R) `5 I, Y
9 F) r: Z9 |2 ^/ u & q5 _9 g. w5 C' k- h3 Q4 q4 A% `& ~ f7 S% T$ E; i
" c. Q5 K/ g) u, b0 g: p; k: I& }: G+ ~# v 7 ^0 j; Y; Q4 v! K# u$ M
* S5 [! w4 S9 H& l" f; X
 

涿州双塔-河北涿州市云居寺塔,智度寺塔。

涿州双塔-河北涿州市云居寺塔,智度寺塔。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6: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有姑嫂两位神仙,嫂子抱着吃奶的小孩,小姑陪同路过美丽的涿州。她们发现有两口井冒着黑烟。小姑说:“这两口井明天早晨会给人带来灾难,咱们得想一个办法。”嫂子说:“盖两座塔吧!”小姑说:“不能让人们知道,只能晚上来建。”天黑了,她们二人就开始行动,她们很卖力,小姑盖一层,嫂子建一层,嫂子建一层,小姑盖一层,毫不示弱。建到第五层时,嫂子的小孩醒了开始哭闹。嫂子赶紧给小孩喂奶。回来一看小姑的北塔比她多建了一层。此时公鸡叫了,天快亮了她们必须收工。小姑不慌不忙收着塔顶,塔尖巧妙地拿出做针线活的锥子放在了塔顶,成了尖顶。嫂子很着急,用手抹了一下,上面放了一个馒头便成了圆顶。 9 U1 r7 a7 ~1 o! ^7 y

$ W! m" y' I+ O5 S3 r" ?' O l

据说,涿州发生重大事件,如地震,战乱等双塔会同时发出青烟。“双塔青烟”是涿州八景之一。给古老的涿州增添了神韵。

- M. i" P0 O2 c

WypsOt3J.jpg
3 E9 M3 |# F% e! {+ v5 E% U: g1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30 16:39:1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P7 @+ h% g& o
“丰碑犹自纪金辽,双塔崚嶒逼九霄。佛火不明铃语寂,晴烟几缕逐风飘。”这是描写涿州双塔的一首诗,双塔,位于涿州城内东北隅,南北遥峙相距三百米,北面为云居寺塔,俗称北塔,南为智度寺塔,俗称南塔。双塔的建造年间为辽大安8年,北塔八角六层,一反佛塔奇数的惯例,高约20丈,南塔八角五层,高十五丈,双塔中央均有巨大的砖制中心柱,内有阶梯直上顶层,八面的墙壁上均刻有佛像和佛教绘画,每层都有东西南北四个门。塔身为砖木结构,造型非常细腻优美,
1 a+ f p/ |. m" ?- _, J
    早年香火旺盛,民国时两年的混战,二寺逐渐的衰废,1927年,傅作义自太原起兵来袭涿州,与守军王之佑激战两天一夜,夺取涿州城,随后张学良率领万福麟、马占山又将涿州层层围困,再猛烈的炮火下,建筑几乎一片瓦砾,傅作义在南塔上指挥作战,后被奉军得知,炮轰南塔,击毁东南一角,但塔尖尚存(大约是00年在塔顶发现一枚哑弹,后鉴定奉系攻涿时遗留,再拒马河滩引爆),76年地震,南塔顶部被震塌,北塔尚存无损!
+ w$ i) J4 s: |( [: w0 n8 C! [
     双塔晴烟,好像有两种说词,一为涿州城如果有大灾大难的时候,人们便会在晴天时看见双塔冒出阵阵的烟雾(有的说是地理现象),描写涿州八景的诗里言道:双塔晴烟报主凶;二为在晴空万里的日子,双塔好像两从烟雾袅袅升起!
1 X! }. n5 Q* ?8 O$ Z- z
# { {. |9 l% I7 J
     提到涿州,标志性的高大建筑也就是数这两座塔了
" Z' G, G2 v" y1 h# J! E% _- n- s3 G
    在涿州的研究民间文学的人都知道,这两座塔有被称作“姑嫂塔”,据说,萧天佐和萧天佑死后,被埋在这里,但是这两个孽处变为了两条恶龙想要危害人间,他们坟上的土越来越松,越来越大,仿佛要破土而出的样子。
1 a4 C K5 j4 \
    忽然有一天傍晚,天空飘来两朵五彩的祥云,祥云里坐着两位仙女,一个为嫂子,一个是小姑子,两人做法呼风唤雨,飞沙走石,分别在萧天佐和萧天佑的坟的上部开始修“镇妖塔”小姑子修北塔,嫂子修南塔,两人心灵手巧,一个比一个修的好,一个比一个修得快,当嫂子修到五层时,孩子饿了要吃奶,哇哇地哭喊,没办法,临时放下手里的活去喂奶,小姑子在北面专心的修自己塔,转眼六层的宝塔修好了,把顶盖修好以后,把自己纳鞋底的锥子,放在了塔尖上,嫂子呢,奶也喂完了,鸡也叫了,马上该会天宫了,一着急把扣锅用的锅盖,扣在了塔顶,所以现在看来两座塔的顶部一个是尖的,一个是圆的,一个6层,一个5层! 
; o8 I4 O3 r2 J4 i1 G8 o

; c# i! x' j& b/ E- O* x! a n
    就这样把两个妖孽镇在了塔底,但是涿州一遇灾荒,两个恶龙就在塔底翻腾,想要冲出来,弄得双塔烟雾缭绕,要在太平年月,双塔周围会飘起五色的祥云,煞是好看!
8 ~0 Q; Q! X# M \" \# f
        涿州,千年的古郡,千年的沧桑,数不尽的历史,讲不完的故事
IxWkYlQV.jpg
1 b9 u. ^3 ~ H1 ?5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30 19:29:4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塔相距二三百米,因当时拿的卡片机,勉强照了一张。双塔

涿州双塔-河北涿州市云居寺塔,智度寺塔。

涿州双塔-河北涿州市云居寺塔,智度寺塔。

涿州双塔-河北涿州市云居寺塔,智度寺塔。

涿州双塔-河北涿州市云居寺塔,智度寺塔。

7 f# Z- C: C0 \/ y)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30 17:02:03编辑过]
发表于 2012-4-30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逍遥游天下在2012/4/30 17:37:00的发言:
免不了俗,到此一游。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img983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e& u$ p3 b; r; h `" T" s4 I

是逍遥老师吗?

: a% R) F ^/ l4 N4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30 18:37:4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c+ O6 A# a) l% V+ A3 D+ t. h

世事如烟,眨眼千年。

* _, G, \+ B+ \, \1 m& @

建筑艺术被视为凝固的音乐。上千年的古建筑,历经朝代更迭,战争摧残,天灾袭扰,留存至今已属吉光片羽。建于辽的涿州双塔,一直奇迹般屹立在古城的东北隅,令人感叹这劫后余生的珍贵。而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双塔,也像两个有血有肉的神秘巨人,默默俯视着脚下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动声色地体味着国运的兴衰,人世的变幻。

: u0 {8 N. d1 k. L4 b/ k1 E

据说乾隆下江南到涿州,老远就瞧见了双塔,城外是一片金黄的油菜地,一时诗性大发,就和刘罗锅子对开了对联。乾隆说:“郊外黄花似金钉钉地。”刘墉说:“城内双塔如玉锥锥天。”那两个白塔有三、四十丈高,可不是玉锥锥天吗?乾隆君臣只看到双塔壮丽,却不知塔还会冒烟呢,那“双塔晴烟”到底是怎么回事?

8 P" u* N2 J# H/ B# z

传说辽邦肖天佐、肖天佑是两条恶龙转世。大辽攻宋时,他们在涿州造了不少孽。老天爷发怒,把他们处死埋在城东北,两座坟变成了两个海眼,黑水冒出地面,淹没了七村八寨。老百姓烧香磕头祈告上苍,想把这两个海眼堵上。一天傍晚,有两朵祥云停在海眼上空。天上的神女,一个小姑,一个嫂子,要修两座宝塔把海眼镇住。小姑修北塔,嫂子修南塔,天才四更就修了五层。这时,嫂子的小孩哭了,嫂子只好给孩子喂奶。鸡叫时小姑修完六层,末了把针锥安在塔尖上。嫂子呢,一听鸡叫慌了神,抄起盖锅的盖蓬扣在了塔尖上。现北塔高一层,塔尖是个针锥,南塔少一层,塔顶是圆的,和盖蓬一模一样,涿州双塔又叫姑嫂塔。这两条青龙在塔底还不服气,太平年月,涿州地面上常有五色祥云环绕,大灾之年,两个塔就该冒烟了。人们说,那是肖天佐、肖天佑在塔底下折腾呢。双塔冒烟最晚一次是唐山地震时,不少群众看到了这一奇观,但对这一现象,至今没有科学解释。

) \7 H3 L" |. P: i

涿州双塔历史久远到还能产生传说的年代。据古建大师梁思成考证,南面智度寺塔,建于辽太平十一年(1031年),五级残高39米,北面云居寺塔,建于辽大安六年(1090年),六级通高55.69米,两座塔均为佛教的舍利塔,因寺得名。二塔属八角形仿木构楼阁式砖塔,云居寺塔六层,一反佛塔奇数惯例,梁认为“颇为罕见”。塔基呈须弥座,基座刻有乐伎、力士、兽面等浮雕和装饰图案。塔内有巨大的砖制中心柱,沿阶梯可达塔顶。每层辟有四券门和盲窗。每级八角下悬大铁铃,檐下悬小铃,风吹铃响,铮铮悦耳。

& Z+ |& u5 y; k. g0 z; x; G- }

双塔属典型辽代风格,具有较高艺术价值。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列举了几十座具有代表性的古塔,涿州三座名列其中,包括双塔和普寿塔。在论述“模仿多层木构之砖塔”一节中,其中“(乙)辽型”就是“涿县南北二塔”,特点为“柱颇高,每间颇广阔,斗供比例较小于宋型而模仿忠实过之。门均为圆券门,与宋型迥异奇趣。”在论述江南诸塔与北方辽塔的区别时,用苏州虎丘塔与涿州北塔对比,而虎丘塔闻名天下,知道涿州双塔的又有几人?

r+ {) c6 t4 _" g2 O d( h

双塔地处进京咽喉要道,宏伟壮丽,造型独特,引发不少文人雅士的才思诗情。宋范成大出使辽国途径涿州所作《范阳驿》为:“邮亭逼仄但宜冬,恰似披裘作土空。枕上惊回丹阙梦,屋头白塔满铃风。”当时驿馆紧邻双塔,范在此下榻,能听到塔檐悬挂的风铃声。清代诗人杨衔赞美双塔:“金鸡开翅维摩宫,画出白塔檀云中。七盘银赢倚碧宇,天外绰约双芙蓉”。

' d# n5 c3 L3 W! p4 c7 m

在智度寺塔修复中,墙体内突然发现一枚未爆炮弹,

! F% e' ~' N4 w0 F! C

1927年晋奉涿州之战,守城将军傅作义一举成名。少帅张学良亲督大军三万多人云集涿州,傅作义部众志成城,顽强固守三个月,终因弹尽粮绝,不得不降。繁华街市化为瓦砾和焦土,城内惨死军人及百姓1600多人。奉军认定双塔为晋军观察所,调来两门加农炮轰击双塔,一发炮弹击中南塔,一发炮弹击中未响,一发炮弹在炮膛内爆炸,奉军认为双塔有佛祖保佑,便停止了炮击,否则,这“天外绰约双芙蓉”早成炮灰了。没想到75年后,这枚未爆的炮弹,又搅扰了涿州的宁静。研究制定了排弹——运弹——爆破的方案,派出250名干警,对双塔周围实施了戒严,对群众进行了疏散。排弹过程惊心动魄,险象环生,一小时后炮弹终于从塔体中取出。这个危险的家伙长50公分,有50斤重,为日本造100毫米滑膛炮弹,杀伤半径为55米,尚未失效,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 I! b2 W" I3 R( e1 ?

排弹专家抱着用棉被包裹的炮弹,乘升降机下了南塔,坐上运弹车。拒马河滩早就挖好引爆坑,炮弹入坑,放入雷管和炸药,压上锯末和沙子。随着“轰”地一声巨响,腾起几丈高的烟雾。人们看到炮弹炸出的大坑直径有几米,可以捡到许多尖利的钢渣,可见,炮弹的杀伤力之大。

v3ZSgAJf.jpg
' z1 I! `$ _* u8 I. N) p2 K$ P,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30 17:47:5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免不了俗,到此一游。

涿州双塔-河北涿州市云居寺塔,智度寺塔。

涿州双塔-河北涿州市云居寺塔,智度寺塔。

发表于 2012-4-30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过, 周边环境脏乱差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城土著在2012/4/30 18:37:00的发言:
. _$ l( l6 K9 J' ~

是逍遥老师吗?

+ i3 _! y1 r; }. K7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30 18:37:41编辑过]
: C" t2 Z9 H3 c2 M: G7 T j

正是,凡夫俗子一个。

发表于 2012-4-30 1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逍遥游天下在2012/4/30 19:04:00的发言:
8 M8 v' T3 D: v; ?. _

正是,凡夫俗子一个。

8 [( A! C& Z' e! B( ^) ?+ r

够范儿!给个大拇指!

发表于 2012-5-3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不对外开放呢?
发表于 2012-5-4 0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介塔真不赖!
发表于 2012-5-4 1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3 08:19 , Processed in 1.15155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