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44|回复: 8

老北京· 德胜门水关[含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12-19 13: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安德路 于 2012-12-19 13:27 编辑 : z5 F, T, v' m# z" t2 N. w% F
+ l, {* C$ {- F2 q
老北京·德胜门水关
; U) c- B. N+ ?5 ^# W3 F, d
1.jpg
' o+ F! D5 t. g( F6 ^【中国著名民俗画家方砚笔下“德胜门水关”图】
    老北京有“六海”,即:什刹海、西海、后海、前海、中海、南海。但这些“海”里的水从那里来?是来自西海赜通祠后城根下面的进水口,当时叫“水关”。
  f, U2 q! R) q" Y  P7 z
 水关又叫水门、水窦。是河道沟渠穿越城墙的通水口。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水关》:“土人曰水关,是水所从入城之关也。”《清会典事例•工部•京师城垣规制》:“(内城)正阳门东西、 崇文门东、宣武门 西、 朝阳门 南、 东直门 南、 德胜门 西,各设水关一。”* ]% [" a' @  w$ q& {% ]+ Y  N3 Z
  明清城墙的水关分进水水关和排水水关。; @0 r+ V, ~# }' O; i  l
2.jpg
9 }9 p) p! {; k( T/ @3 @0 C9 b, ?
  德胜门西水关属于最大的进水水关,其它进水水关只能叫涵洞。其整套建筑结构自进水处(自北向南)由进水口八字坡石、马路涵洞、进水河道、西水关闸、进水河道、火车涵洞、进水河道、明清城墙涵洞、铁棂栅栏、进水河道、西水关八字桥、石螭分水兽组成,全长约46米。9 P4 J: s3 t: W" f$ K  M
  进水口八字坡石:砖石结构,下触水面。45度坡状,两米处改直上,砖砌,上接环城碎石土马路。" T% W: Z/ Q  V$ O7 i
  马路涵洞:宽1.3米,长5米左右。涵洞上为环城碎石土马路。
1 g4 M6 S6 U, X' j5 @8 a7 d2 \  环城碎石土马路:名副其实的马路,北临河坡,老住户称其为大车道。除人力车、排子车、畜力车外,很少有汽车驶过。宽约5米。
3 E: U* h; y1 f  进水河道:这是西水关闸前面的一段露天河道,北起环城马路,南至西水关闸。为修理闸板而留的空间长两米,宽与闸桩同。
1 D# L( G9 d( G
3.jpg
  西水关闸:混凝土与岩石制成,宽厚闸板插在闸桩槽内,上边有绞杠手工摇起落下,以控制进水量。闸桩两端由二尺宽的木板桥相连。西水关闸设施南北宽不足1.2米,横拦在1.3米的水道上。
/ g# F' U/ t6 c  进水河道:这是西水关闸南面的一段露天河道,北起西水关闸,南至铁道桥,为修理闸板而留的空间,长约3米,宽与闸桩同。* X1 X# {/ L* l% ^! M1 ~$ F
  民国环城铁路桥:1914年北洋政府修建环城铁路,其路线与今44路公交线同。除车站有复线外,其余均为单线。德胜门西水关上的火车道为单线。上世纪60年代初拆除,现无踪迹。其宽度约2.5米,由水泥桥、钢轨、枕木、80公分高的碎石组成。
7 H/ q# O2 G8 Q. t  进水河道:这是西水关闸前面的一段露天河道,北起铁道桥,南至城墙,长3米,呈喇叭口状,南端宽与城墙涵洞同。) I/ P  J/ T" M. j% _5 @1 `7 D
  明清城墙涵洞:城墙厚24米,宽2.5米,涵洞两侧为条石砌成,在高一米处然后用砖砌成弧型顶状。笔者曾在涵洞内穿行过,地面上有半尺深的淤泥,飘动的水草长约两米,根本看不见地面,估计地面为条石铺就。涵洞顶部并不很高,我们用树枝做的探路棍能很轻松的碰到,高约两米多一点。涵洞两侧的条石墙向外撇着,有极明显的向上外斜墙面。
/ z, c' V, [+ m
4.jpg

- t& ]' B" n' P1 Y  铁棂栅栏:铁棂闸,顾名思义,铁制的窗棂格状,目的是防人潜行而设,真正控制水流量的是其北8米远的西水关木板闸。西水关涵洞的南北两端各有两块条石石面,上有规则的石窝,石窝是安插铸铁棂栅栏的,有人说铁棂栅栏安在涵洞的中心部位,这是不准确的。实物证明德胜门西水关铁棂栅栏是城墙南北内侧各有一座。北侧城墙外的防人防杂物,易于监管兵丁巡视和打捞,城墙内侧的只是防人。试想,铁棂栅栏如果安在涵洞的中心部位,兵丁如何巡视,如何打捞,难道兵丁还每天钻洞不成?《日下旧闻考》:“水关在德胜门西,石螭在南岸,石犀不可考。水由城墙入处,今名铁棂闸,盖闸口密植铁棂,以防人之入,而无碍于行水也。”
/ j# z4 `* ?) J& x, R8 E  进水河道:就是前面说过的旧时巡查兵丁查看内铁棂栅栏破损状况的观察口。
; o% ?1 L" y4 B% ?" m5 L2 B3 {
5.jpg
; m' X, H. Z3 N( a, z% {5 [3 U
  西水关八字桥:德胜门内的西顺城街由此水关而得名。《最新北平指南》书中记:西水关,内五区界,西通大铜井,东通德内丁字街。# E3 K0 s2 I* \2 r0 ?0 y5 o! ^
  石螭:即今人所说的分水兽,与德胜桥栏西侧的镇海牛,崇文门内镇海寺内的镇海龟称为“镇海三宝”。北护城河水进城正对一小岛,岸边趴卧一石螭,水在石螭的注视下分为东西二水,两水环土阜至汇通祠山门前的码头汇合。" I- r" Y! m$ M" h" V( _
  鸡狮石:在德胜门西水关南延长线上,居石螭与汇通祠之间。相传为天上掉下来的陨石,高6尺,下有汉白玉石座,石纹表面层叠如沟壑,呈一鸡、一狮二形,鸡形极清晰,左向,行走式。狮形则从左向下呈伏地状。石顶部也有小鸡、小狮各一。鸡狮之形皆为天生自然状,因其形象逼真,多有人来此临摹、照相。
: u1 {; ~( K7 D$ T6 _  镇水观音庵:即积水岛上的汇通祠,正殿供奉观世音。汇通祠因其后有镇水石螭而得名。当地老人讲,先有铁棂闸水关,后有镇水观音庵,否则无水入城,要镇水兽何用?# H7 E9 R' V. h' f
6.jpg
, x7 Z+ e$ ?& g  K
  北护城河的水是从哪来的?德胜门西水关建于明代缩元大都北城之时。时西北郊玉泉、马眼诸水经长河至西直门后,水发两路。一路向南经西护城河、南护城河流入大通桥,入通惠河。一路自西直门东行,为北护城河,再沿东护城河至大通桥与南北护城河相汇注入通惠河,经通州与南北大运河构成一水之势。为了控制北护城河流入积水潭、什刹海、北海、故宫筒子河、中南海、金水桥的进水流量,徐达在北护城河水入积水潭处设水关并派军士把守。
/ l' c" |9 J, X6 f7 _; b0 h
. ?4 G8 l; W1 Z. y' u
7.jpg

# J0 x+ E/ K+ q/ \9 w: m/ z1 ^3 t  德胜门西水关照片的水面就是北护城河,与其说是河,倒不如说是湖,这块水面的宽度是护城河宽度的三倍,水面虽宽但不深,从未听说淹死人的事。其蓄水量的大小可分两个季节,冬春两季水量较小,夏秋两季水量多的吓人,形成一个西起豁口,东至松林闸,北连青年湖的浩瀚场面,护城河与青年湖之间东西里许长的柳堤没入水中而全然不见。造成这种现象是东边松林闸闸板关闭,准备向城内的积水潭、什刹海、北海、故宫筒子河、中南海、金水桥的进水流量而全力蓄水。1956年人民政府在全市统一爱国卫生运动,挖淤泥、蓄清水、建公园时,同步治理了新街口豁口外西面的贡家苇塘和东面无名的淤水坑(西面的贡家苇塘和东面无名的淤水坑原为一水,即元大都的白莲潭。1950年因开新街口豁口,修马路,就贡家苇塘一分为二)。两水面治理后分别定名太平湖和青年湖,松林闸命名共青团水电站。所以,有人撰文说:一年四季的松林闸环境十分优美,松林闸水面极宽,就如一座小的湖泊。春天,柳绿鸟鸣,湖水清澈。夏月,高柳垂丝,暑热顿消。秋时垂钓者众,肥鱼拱漂。冬季,银装素裹,农舍炊烟。春夏秋冬,四季都是景。% |% v4 ?2 |) o
  由于这里离北京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演员剧团、北京电影学院很近,所以北影厂的许多电影的外景多选择在这里。最为突出的是电影《祖国的花朵》,那浩瀚的水面,长长的垂柳,高高的德胜门箭楼,少先队员的活动等镜头都是在德胜门西水关进水口处拍摄的。4 `) z7 [9 @# ]5 |  f; \' x
  德胜门西水关外,城墙东处不远的二道垛口下有依城墙而建的一座小庙,极负盛名,北城人称“大仙爷庙”。民国时期香火甚旺。街头巷尾多贴黄条,上面写着“大仙爷真灵”,“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夜哭郎,行走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逢旧历四月初一,京西妙峰山进香之日,德胜门西水关进水口、大仙爷及东北方向松林闸之间的空旷地就是虔诚善男信女向妙峰山碧霞元君娘娘进香的头道茶棚。游人茶肆,热闹异常,少林五虎棍、中幡、舞狮等民间艺术纷纷表演。少狮爬树、太狮戏水为茶棚一绝,人们称这个场面为“走会。
. p( s! _8 l& Y6 i- H  德胜门西水关内东西各住两位名人——水关东有在太平庵居住的于戟门,著有北平名胜民俗诸书。再则民间郎中世传正骨刘凤鸣,民间称捏骨刘。水关西有民国初年《京话日报》主编彭翼仲及当今著名学者梁漱溟。四人虽已作古多年,但仍是老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2 n3 y4 a1 R2 W! C- u) w* U( z  上世纪70年代初,这片水域发生了大的变化,青年湖被填平,成了北京变压器厂的一部分。当地铁与二环路建成后,北护城河北移,松林闸上游那宽阔的水面仅剩下四分之一,但河岸比以前整齐、干净、牢固多了。今日高大的松林闸楼矗立在北护城河上。北侧的青年湖在成为变压器厂后,今又成为高标准的生活小区,一条叫“转河”的水流经这里。当您立足汇通祠北望,德胜门西水关遗址即在眼前,现已辟为345路汽车终点站。去往明十三陵的游客在翘首等车时,却不知自己的脚下还有比明陵更悠久的“德胜门西水关”这一京都名胜古迹。至于护城河向积水潭注水的水闸已东移至昔日共青团水电站(松林闸)处了。
/ r$ E3 I* x6 c, T' E8 i  德胜门西水关旧为水道咽喉,润饰着内城的河湖水系,绘出了银锭观山,响闸飞瀑,琼岛春阴,太液秋波等著名的天然佳景,功劳之大,历史之悠是京都任何一闸所难以比拟的。因此我们对它昔日卓著的功能应给予赞美和颂扬。
# p! x9 B0 N, }! M" [0 F  对于德胜门西水关这一带的美景,清高宗皇帝是十分欣赏的,有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御制诗为证。0 D2 Q# }& n4 |9 j: R- w9 I0 @
                   积水苍池蓄众流,8 m7 f" _7 T7 x- i3 _' W0 k
                   节宣形胜巩皇州。! t1 `8 e: d5 n8 F4 E1 h( _0 L
                   疏淤导顺植桃柳,( ]! n* z8 P8 U& |
                   三里长溪可进舟。
                   一座湖亭倚大堤,
$ t; S  W6 E( t7 k# e* x1 G+ ~                   两边水自别高低。
: `1 ]3 Q7 [4 y6 ?                   片时济胜浮烟舫,5 N9 D4 F3 _  M  D+ ^$ J
                   春树人家望转迷。
                   烟中遥见庙垣红,
) h* A8 O; U# k1 V# x                   瞬息灵祠抵汇通。! Z& U/ |2 ^2 k# ~, J- p
                   雨意溟蒙犹未止,) T" Q' q* Z( D  K6 M0 h
                   出郊即看麦苗芃。
  瑞典喜仁龙《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北墙德胜门与西北角之间,外侧高11.60米,内侧高11米;顶宽19.50米,基厚24米”。
/ n/ r( K& I: A) d/ _- q6 r6 E  对这一带的景致,喜仁龙记述更详:这一部分城墙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历史角度都不如前一部分城墙(指两座北城门,安定门和德胜门之间个城垣)那样令人感兴趣,但这里的自然景色却迷人得多。如果你想充分领略这一带城墙和附近城区的美,最好是在一个十月的晴朗早晨登上德胜门马道。向西你可以看到不规则的蜿蜒的城墙;城墙上灌木丛生,小树葱茏;墙下道旁,椿树高耸,绿荫笼罩。南行数步,便是西海的延伸部分——积水潭。潭边垂柳梳风,摇曳多姿。: t. W  \6 }: n% V" Y- s
  纵目远眺,越过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辽阔天边处是隐隐闪亮的西山。尤其是在冬天,你更可以看到西山顶上白雪皑皑,熠熠闪光,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爽人,天穹象一座巨大透明的玻璃钟笼罩着,似乎只要用魔锤一击,就会琅琅发出声音来。4 t0 \' R5 S' D' a1 P

' K) [1 @/ w2 Y* l+ _(图文来自网络,有谬误处请朋友们指正赐教。)

3 l! f4 f1 q9 Q" A* |( q4 F/ ^# P5 v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9 21: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上传珍贵详实的资料,越看越心痛。那些昏了头的执政者怎么就忍心毁了老北京的城墙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07: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12-12-19 21:27 + Q( D3 A& L$ a9 z  {0 [1 l
谢谢您上传珍贵详实的资料,越看越心痛。那些昏了头的执政者怎么就忍心毁了老北京的城墙呢?
% u3 C$ F: m3 |2 j- a( {* B) d' V3 G* k
同感!惟有留点文字图片以飨朋友乡亲。
发表于 2012-12-21 06: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2-12-21 06:15 编辑
8 c& M: d( ?9 @! C5 z4 q# K% O/ m( s7 ?( [  D5 ^5 _
借花献佛,贴几张老照片。6 S5 Y& v3 C/ D! }* p
$ `( E- t6 K5 M7 h5 l0 }
图(积水潭闸桥-1 和积水潭闸桥-2)源自:: g! F! R. C& f# X9 ^
枫影斜渡《 积水潭的闸桥和水门》/ k6 L$ K; |- m5 {1 U4 g8 k# G8 k
http://bbs.obj.cc/thread-75101-1-1.html4 I& v$ P+ ?7 ~$ ]! h- o& |: n9 H# L+ x
- m% A& ]9 i) m* y
后一张图来自网络,据说是积水潭水关趴蝮(未经确认)。
积水潭闸桥-1       (1921-22年).jpg
积水潭闸桥-2       (1921-22年).jpg
积水潭水关-趴蝮.jpg

点评

真好!谢谢赵哥们儿。收藏了。  发表于 2012-12-21 07:57
发表于 2012-12-21 21: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弟你写出了我童年常去玩的地方,真好!
' c! X. p7 ]5 n  C% P1 r( r; W4 U哪儿也叫二闸。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hq 发表于 2012-12-21 06:13
9 f0 V7 u8 y) T7 t+ x+ K$ d借花献佛,贴几张老照片。
3 C2 K$ ?" m/ ?& ~6 W% H
3 r# J- `$ ?/ i- r( ?图(积水潭闸桥-1 和积水潭闸桥-2)源自:

# W1 d* h8 F* A  S/ i2 K- g石螭:即今人所说的分水兽,与德胜桥栏西侧的镇海牛,崇文门内镇海寺内的镇海龟称为“镇海三宝”。北护城河水进城正对一小岛,岸边趴卧一石螭,水在石螭的注视下分为东西二水,
$ g( @0 |+ v' w% U" Z, v" e——不知图片中的趴蝮是不是就是石蠇?还请知情人明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08: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原白雪 发表于 2012-12-21 21:13 9 d5 c7 d1 B" P+ P: r
刘老弟你写出了我童年常去玩的地方,真好!; j; T) z# G2 J
哪儿也叫二闸。
- A: o' @; E; g; l& M, f1 L
您客气了!图文均源自网络,我不过是转载而已。问候您!
发表于 2012-12-22 09: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13-1-20 17: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有“六海”,即:什刹海、西海、后海、前海、中海、南海。
0 G5 @& z8 W$ \$ _5 V9 I$ D* C& R, G
8 f! S- w7 G" \; m/ x/ w8 I: ?$ I3 a
其实什刹海是西海、后海和前海的统称,六海中缺一个北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2 07:38 , Processed in 1.153889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