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6118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9-1-9
最后登录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6 09: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zhaohq 先生探讨:
4 S# D' Z, n v2 K8 f' c8 G F+ f1、我以为“3层下沿比较”最好以城楼正面观进行(
9 g* v( ^- f4 p7 x* ^在可确认的照片中,就有正面观与侧面观不一致现象
+ W4 C- q! W+ K {+ s% ^1 @ ],尤其1层下沿)。
( e& e2 h0 m6 L2、在实际建筑上,城台线上下各有小斜坡,在照片5 Z! x9 m, |0 _! c0 n
观察中我采用黑影线为准,因为清晰照片可见斜坡影2 e, k0 K3 B# k/ n6 [$ ]
,模糊照片只可分辨黑影线,城台线和上斜坡影融合
. _( E$ a. `. |& Q在一起。
& l+ P! }; l1 m2 h4 O3、把基本确认的正面箭楼再次细致比较:补充一张; w$ \; D1 b3 i. \6 f, ]. r
观察组合照片。5 }2 i) O+ i7 p" @
4、这并不是“定律”,应该结合其它细节辨别。细' N! |& U, S! N7 q# A! P
节多了,就成为特点了。
) C4 N8 ? o/ C x: K; T) A0 Q8 ^, L) \9 S. f" U"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