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4897|回复: 4

关于"城台上沿"的一点想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7 18: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2-7 18:47 编辑
: S, C2 ^: ?) i" Y+ a, u
- b5 G# }. e. hadam58588  先生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六)一帖里,提到了"城台上沿".4 [4 o8 I+ _7 V, q8 O' S' ^9 \

5 [7 \  v5 Q2 ^在10楼里,先生谈到:9 Q  k/ i1 W2 v1 i
这里的"城台上沿"......我指的是城楼正面可分辨的那一道黑色影。
6 d8 _& O0 i4 Y% |5 C  '1层箭窗距城台上沿的宽度
1 D3 D) [4 g5 i. b6 {" m    宽度大——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德胜门。
* Y7 ~' L. Q1 z: v    宽度小——阜成门、西直门、东直门、安定门。”) y9 F0 n: Q" j9 N7 ^
1、箭窗距城台上沿的宽度,以城楼正面观进行(在可确认的照片中,就有正面观与侧面观不一致现象,尤其1层下沿)。- {, ]0 c2 X' F1 k- g$ K, U( \
2、在实际建筑上,城台线上下各有小斜坡,在照片观察中我采用黑影线为准,因为清晰照片可见斜坡影,但模糊照片只
3 B- C% a2 c  o! I     可分辨一道黑影,城台线和上斜坡影融合在一起。9 E* ~& v" f! ?. e+ ?
......(略).7 [: r# z) R. \% g) ]' L
6 P5 h* j1 N& C$ B
4 S: ~0 Y# U$ p" M, l
我对此有一点想法.& X) |4 ?. J( y, Y$ z
A)以"城楼正面可分辨的那一道黑色影"来定义"城台上沿"感觉不确切.
9 Q9 S( f( j1 U8 p/ @   例如说明图里安定门城台上沿(绿线处)的定义.- W: o6 g. t. d2 p# F7 ?, C, k
B)箭楼正面观测结果不能与箭楼侧面共享.; H& `# N) L9 Y5 E, _6 |

# m* S1 x$ G1 P  X我注意到,在红线位置以下,多数箭楼照片可以看到其下的白亮区域.
% v* c3 `1 H6 Y  L我以为,以此红线位置来定义"城台上沿"在实际使用时更容易一点.
& g" u$ l: y1 c6 B* Z我以为,以此红线位置来定义"城台上沿",箭楼正面观测结果可以与箭楼侧面共享.
7 F& H. |& @2 |0 P
# ~/ m) n5 {# t) n7 I' J+ s' G另:9 F" ?$ X- e4 |3 k7 [, G$ J, U
附一张清晰些的西直门箭楼正面照片.
4 H, M* L  [& o  X<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六)>原帖是工具帖,就不在那里添乱了.& g( ?( E( i* _' }$ J" n7 K2 z

- U- G9 h' A2 i# ?; A/ N& H$ E' h0 E  U/ H
祝各位新春快乐!
+ S. q) Q# j; z1 U5 B+ k/ U6 i, h& P( J$ |
7 Z% G* g; Y' U" ?$ }2 U) o3 [

7 I) s* v) E* L; y' M- B
城台上沿初定义.jpg
西直门-箭楼      (绘图).jpg
西直门-箭楼      (1946年).jpg
发表于 2013-2-8 02: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逍遥游天下 于 2013-2-8 14:05 编辑 , u2 a& N% v2 \; \" [) r: l1 E
9 z! N  z' |- O! e
1、黄线为城台线,绿线至黄线为一向上的斜面,红线是黄线下向下斜面的下缘。
  c( G0 n. i% X3 G5 y% C3 ?2、一般的箭楼正面照片,多数只能辨认出一道黑线,那是包括从绿线至红线的区域,我个人统称它“城台黑线”。  W7 _% r% p5 x5 |1 n! Z/ G5 s
3、1层箭窗距城台上沿的宽度:指箭窗下沿至绿线的宽度。若用“白亮区域”可能更好理解。
2 d1 j/ d  C  s; y

) P" u" F1 }7 o; fzhaohq先生言:
0 X6 h! ^6 l- ]9 j“A)以"城楼正面可分辨的那一道黑色影"来定义"城台上沿"感觉不确切.& B* h9 E7 b% A1 U0 _: A1 |
   例如说明图里安定门城台上沿(绿线处)的定义.9 V% {' O$ h. h6 B+ o
B)箭楼正面观测结果不能与箭楼侧面共享.”
/ V. w3 r( g% c7 o7 Y0 u
——大部分照片分辨不出城台的细节(即本楼照片标示的绿线、黄线、红线的各自区域),只能看出一道宽窄不一的黑线,我个人称它“城台黑线”。% s% F8 c& J9 G, D& y
6 k9 U% Y2 p9 h+ k' u' l
“我注意到,在红线位置以下,多数箭楼照片可以看到其下的白亮区域.1 g( m1 ?7 l* I/ W+ l) F
我以为,以此红线位置来定义"城台上沿"在实际使用时更容易一点.6 N# F( c2 m9 W) ?' ~
我以为,以此红线位置来定义"城台上沿",箭楼正面观测结果可以与箭楼侧面共享.”& Z( O# G: d; r" n+ R+ K
——能通用于正、侧面的观察方法自然最好。若将定位线定在红线处,则1层箭窗下沿将包括“城台黑线”(即绿线至红线的区域),那指标数值也有变化,容我再细细斟酌。
$ k& j7 t! ?. J+ q7 z$ I

; A" i  [% ?' p& H6 `
西直门-箭楼 (1946年)2.jpg
西直门-箭楼 (1946年)2.jpg
发表于 2013-2-8 02: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搞上去了2个图片,请管理员帮忙删一个吧。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05: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2-8 07:01 编辑
3 I) o/ Q3 p1 ]% Q( n" J$ \+ S2 Z6 h; X
adam58588先生谈到:, |- s" I! q; @' [
黄线为城台线,绿线至黄线为一向上的斜面(即“城台黑线”的上部区域)。
: i" j9 W  ~/ T& R! d5 D- T# S7 `
, b( {, h! }. r( v9 x这一黑线区域的成因我不清楚.
% R' G" ^) z2 R, @) N我以为,这一黑线区域的宽度随拍摄年代略有不同(参看图456,图458).
, N+ R8 h! u% F我以为,这一黑线区域的宽度随箭楼正面及箭楼两个侧面各自的朝向略有不同(参看图329,图332).# C% n0 `# F/ ^. ]; A

9 n2 t0 B! H* [4 W4 n# sadam58588先生谈到:- |+ V* g+ m/ T9 I' J
红线是黄线下向下斜面的下缘.! e" u& t3 [# P! d0 S* W- k# j
, y& R7 [/ J$ b& U* n- z+ S  s
我注意到,这一区域通常是2层城砖.
4 C; o( h/ b* N5 R在远处拍摄的老照片里,红线及黄线难以辩清,但对实际的观测结果影响不特别大.! P1 M# m3 K8 J& m2 ]

( Q9 d4 Y$ O+ ^, p: s我注意到,绿线至黄线为城台线上方的斜坡,斜坡阻碍了雨水在红线下方存留,4 p6 C, }0 H0 K: j
斜坡阻止了“城台黑线”向红线以下区域扩展,在红线下方形成白亮区域.
# d3 d3 L0 Q) S6 `5 t7 ^红线下方形成的白亮区域与红线到黄线间的"对观测结果影响不特别大"的小区域的界线,一般可以搞清楚.
% W% g4 y! R. i, F1 }) B照片的拍摄年代,对于观测这条红线到黄线间的"对观测结果影响不特别大"的小区域的界线,影响不大.2 A- W( {& N8 d

% s2 i) N. B- J, w  S' A% ?( i4 R) D
& @4 ~: ?! _; }- B1 d; `
456.德胜门-箭楼      (1921-24年).jpg
458.德胜门-箭楼      (1915年).jpg
329.崇文门-箭楼      (1870年).jpg
332.崇文门-箭楼      (1879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06: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2-8 07:02 编辑
" v# _3 M. D' S" ^+ d% p) u) o) `* \( a1 V( k
.
9 H$ Y4 v6 L: @; u: 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07:28 , Processed in 0.167785 second(s), 23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