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99|回复: 5

“麟图鹤算”碑(三泰碑)之我见[含1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5-10 07: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颐和吴老 于 2013-5-10 07:53 编辑
+ c. y9 {& Y. J8 n- h% V- ~$ i; {( T$ a$ m1 y0 V# V* a
    “麟图鹤算”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的稻香湖景酒店南侧的果园内,石碑是清代“三泰”的墓碑。三泰为乾隆朝的礼部尚书,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去世后谥文恭,葬在了现在的位置,只是现在墓地唯一留下的就这座石碑了。
    石碑螭首鳌座,碑身有龙纹边饰。碑身阳面为满汉两种文字,记载了了三泰的生平业绩,阳面碑首上刻九叠篆文的“敕建”二字。碑阴刻有 “麟图鹤算” 四个大字,上有款首和落款,阴面碑首也刻有九叠篆字。
    关于三泰碑网络介绍很多,不再赘述,只是网络上各种介绍自认为不够全面或者说没有说透,在此有两个问题需要重点说明的,一是碑阴题字,二是碑阳书丹者。

- a4 O  C2 Q2 N+ W0 l, P
     1、碑阴的“麟图鹤算”四个大字到底何人所书?
查找网上资料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乾隆所书,一说三泰所书,但是都没有定论。笔者认为“麟图鹤算”四字为三泰自己所写,但是却为乾隆所赐首先网上的介绍都忽略了碑首阴面的文字,说是字迹漫漶无法辨认。其实文字风化不算厉害,只是九叠篆书难以辨认罢了。笔者经过长焦拍照放大处理后,发现所刻文字为“钦赐”(御赐)二字,这二字就确定了“麟图鹤算”四字为乾隆赐予三泰的,也是对三泰的期望和评价。而且是“大清乾隆四年(1739年)十二月初十日”所赐,碑阴的首款就是“大清乾隆四年十二月初十日”,也就是在三泰去世时的二十年前所赐。另外碑阴的落款为“钦赐经筵讲官议政大臣协办大学士事务礼部尚书仍管太常寺鸿胪寺事世管佐领加二级三泰”,这行落款刻字里面有一个比其它字都晓得“臣”字,这在有清以来大臣恭录御赐的惯例,但是这个小小的“臣”字和碑首“钦赐”由于被忽略,“麟图鹤算”四字的来历和书者也就难以确定了。三泰去世后将乾隆“钦赐”的“麟图鹤算”四字刻于碑阴,也算是自己最大的荣耀,可光宗耀祖了。  也可看出三泰在去世前又被封为太子太保,不过乾隆御赐“麟图鹤算”时尚未有此名号,否则也会写在落款里的。
      当然“麟图鹤算”具体寓意还需要探讨,但肯定不仅仅是“长寿”的意思,乾隆赐予三泰“麟图鹤算”不会是为了希望三泰长寿,应该是对三泰的一个评价,即夸奖三泰考虑问题的深谋远虑和独具匠心。

5 Y6 i" V4 E% c, \( ?
     2、碑阳面的书丹者是谁?
    碑文的书丹者是乾隆时期大名鼎鼎书画家从三品官员励宗万,其名声要远远高于墓碑的主人三泰,以此也看出了三泰的地位。
    (百度)励宗万(1705-1759),清代书画家,静海(今河北静海)人,字滋大,号衣园,又号竹溪居士。廷仪子。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入翰林,年才十七。历官刑部侍郎,光禄寺卿。以画供奉内廷,兼工山水、花鸟,笔意恬雅,设色古淡。 励宗万生平好诗词,尤工书法。他的书法直追晋人,兼融褚遂良、颜真卿、苏轼、米芾各家之长,形成圆浑、峭拔的书风,与江南书法家张照齐名,时称“南张北励”。每将抄录的经书和自作诗册进奉皇上,即得皇上褒奖和赏赐。
励宗万一生坎坷,仕途上曾经三起三落,而且嗜酒成性,最后官至从三品的光禄寺卿,这一官职对其饮酒更是有着近水楼台的便利,所以他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三泰题写墓碑后的不久,年仅55岁的他就壮年早逝了。
   
$ h1 \1 H) U1 D, V
  一家之言,还望方家指教。
1 p: c1 K7 x% h
5 @7 o3 Q2 e9 ~7 U9 C* Z+ |: d# f
果园里的石碑; O5 {1 Y8 T# a( @, w0 t6 d# V* I
01.jpg

6 ?: c3 G' z/ F4 Y% f( C* {- I4 R6 b8 T# ~- p7 T) o8 |
碑之阳
! o7 \8 d, A5 R( F7 {& k 02.jpg
: |) O/ v: v+ p4 V  h, K
/ s; ~, @7 S- q, Z5 [9 I  j( I* p, q) J2 d
03.jpg

) m$ n3 U" J: S5 d( B3 Q
$ y9 R6 |: [' e8 ~5 h8 G+ s
' C6 V3 X0 G( {& n- Y8 g碑之阴:麟图鹤算
, ^+ z, V5 d0 h4 |2 ]* x$ O+ H0 ~7 I, c2 b- Y' S0 l
04.jpg
( j% ?8 t& g; J9 Y0 F5 l

) m. S! B6 M4 t- K3 |% h# v, j
05.jpg

4 u+ r- J9 s2 t$ G2 e( Z. w0 L  |9 _6 ^2 g0 l6 L

+ W) J3 i/ x9 N9 Q: S( E# \# E# d% V7 B5 c8 m# a! E/ C

! P" y% r/ S. ^+ F碑首阳面篆文:敕建) ]; [) p1 g% s3 C
06.jpg / `6 q; e5 d4 Q% B3 r

. n4 y) V6 h- r$ `! x: E( l1 z) Y: p: q4 q8 w1 w5 O

5 b% [1 B2 R& ^9 y" G* ]1 N. J8 c7 W- d1 g9 g) W( P
碑首阴面篆文:敕赐
" ~  Q9 B: q- ^, f7 K 07.jpg
. j/ L& o3 M: @/ N
9 g, P+ d, M3 ?; @9 ^0 ~9 v
+ g5 w, ]7 Y8 o' [& p+ [! ~$ \: E6 e1 N

) t- g0 @/ e1 C3 `4 Y碑阴上款
/ p- {; B  W; X2 F# p 08.jpg   y7 r* Y1 H, Z. H- j) X* ?  n

' C2 b2 L8 k' C7 V& ^: @, u  W- ?, K
  q$ B& `6 ~% l  v' ~# O1 f
- u4 Y1 t5 K9 ?# w" g. p8 B
碑阴落款,可见小号的“臣”字4 R% @5 S. ?+ D$ F0 T, O. U
09.jpg
, k+ A" k/ e( L9 O
! I2 b! v3 s$ A7 W  u5 e. _6 j! H6 S  }1 w2 {% V7 M5 K5 a
& @7 `/ P) `! R" d! d! D. T
8 H( o" t* \" Y) B
碑阳书丹者:励宗万
8 T- ]% l6 t6 i% E4 h+ H( B 091.jpg 3 b& G9 U# G; l) g
. |3 L  D1 f9 c' I
' T( B. B. `9 m' [% P( n; J9 \
书丹的时间
( S- o# r# M! s: |+ L 095.jpg
. C6 h# T* i8 F1 Q& `' z: Z9 ^# H+ v7 N: i) J  t

* Z# x  P; y( ?) q8 \# q0 W) E$ G: J5 a4 O6 A$ I

) D# ?) X3 {7 ~! q" D
, n& [" J$ z2 a励宗万的书法作品' I( m, L) s6 m0 h6 W1 e8 o
093.jpg ) f# r8 ~+ |! Z0 }/ ?. r

0 S8 u  {; l& F2 N. D! Z2 f- q6 A/ G& _, P

* G" _+ ?% I5 s2 C3 j% A) h9 k3 j, \' h) k0 \. ]! K# g
! c' U. T# S4 A% h- p( o3 N
094.jpg
092.jpg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6-21 22: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的一个“臣”字,想必就代表微臣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23: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漆园弟子 发表于 2013-6-21 22:51
6 J3 N$ z. ], p" X. [小小的一个“臣”字,想必就代表微臣了。

- E: n' k/ H& W+ t, ^您好!此碑的“麟图鹤算”四字的来龙去脉多无定论,但是首款的时间和这个小小的“臣”字提供了主要依据。过去称臣只有对皇上,所以这个“微臣”说明了“麟图鹤算”为乾隆所赐,当然还有重要依据就是碑首的九叠篆子“敕赐”了。
发表于 2013-6-21 23: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颐和吴老 发表于 2013-6-21 23:06
4 b& A0 P, Y5 p2 X1 ^. U# l+ ~您好!此碑的“麟图鹤算”四字的来龙去脉多无定论,但是首款的时间和这个小小的“臣”字提供了主要依据。 ...
) c! @! A/ J, }- q) H' x
您是大家高手,这帖子还让我找学了“九叠篆字”这么个名词儿。以前见到碑首类似的篆字一直叫不上名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02: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漆园弟子 发表于 2013-6-21 23:25
9 g/ ?9 g2 ~. x您是大家高手,这帖子还让我找学了“九叠篆字”这么个名词儿。以前见到碑首类似的篆字一直叫不上名来。
+ J# {5 T' R( D1 f, I
您客气了!不过谢谢您!
发表于 2013-7-4 15: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辛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0 03:56 , Processed in 1.28806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