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16|回复: 24

记忆里的澡堂子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6-6 23: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了然客 于 2013-6-10 09:51 编辑 + C7 p9 F" G2 O3 J
" q6 `2 Z* E0 |4 n
      老北京有句歇后语“出了茶馆进澡堂子,里外涮。”老北京的茶馆不少澡堂子也挺多,据史料记载上世纪三十年代北京当时有浴室123家(其中女浴池8家)。设备较优良的有:清和园、华宾园、怡和园、裕华园、一品香、清华池等。女浴池开业最早的为锡拉胡同1914年开设的“润身女浴所”。此后还有护国寺的“德义馨”、王广福斜街的“卫生池”,及清华池女号、华宾园女盆塘等。由于当时的封建礼教和社会风气等原因,许多女性是不愿去浴池向同性姐妹暴露身体的,所以女性去浴池洗澡的很少,有的澡堂子还兼着理发修脚,这也是方便之处。 过去老百姓逢年过节总得干净干净家里没地方也洗不了澡,就得奔澡堂子。
9 s! o/ d+ }1 S0 [+ ^- l) U3 V/ x, W
* q5 s3 \* ?6 z( y# F2 V$ s
      茶馆一般都是早上热闹喝茶、聊天、玩鸟、斗虫、听书。澡堂子则是下午到晚末晌热闹,泡澡、喝茶、聊天、醚觉,赶上是脚行的还得叫上外卖在这餐一顿。我原先住家在哈德门外常去的澡堂子有两个,一个是磁器口往东揽杆市的民乐园,一个是西花市的畅怡园(还有汇生池)。要论年头还是畅怡园长,每当去洗澡就顺手帕胡同往东走到英子胡同北口相对的一条细长的胡同畅怡园就坐落在胡同北口与花市清真寺相邻。畅怡园是高台阶进门分左右,左边是男部右手是女宾,那儿没有盆塘。澡堂子两道门进去了里边热气腾腾,一排排的隔挡分成若干床铺,每个隔挡床铺不宽分左右俩个,中间是小柜橱存放衣物上面当茶几用。床铺上方一溜高高的挂钩为的是冬景天客人穿的大衣长袍等衣物挂起来方便,赶到人多的时候床铺柜橱不够用您就得脱筐了,也就是把衣服脱掉放到竹筐里,待到床铺有空闲时安排休息。早先的澡堂子里都是“踏拉板儿”即;木底儿钉上胶皮带的拖鞋,靠近浴室的门口一大消毒池子里泡的都是踏拉板不分号码,您得自己挑着穿,也应了老北京的另一句邂逅语“澡堂子里的踏拉板---没大没小”.贴满白瓷砖的浴室分热水池和温水池,另外还有淋浴。小的时候每每跟大人们去洗澡的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热水池里泡的通红的老头们攥着一块“搓脚石”没结没完的搓着后脚跟,那些替人搓澡的师傅们腰里围着大浴巾时不时到池子里用大柳斗提水冲刷被搓澡客人们的身体,他们趴在长条凳上咪着眼尽情享受的样子让人羡慕。洗完澡浴室门口有人会递给你一条热气腾腾的毛巾让你擦拭身体然后披着大浴巾来到自己的床铺休息,要壶茶或者自己带了茶叶让伙计沏壶茶,磕着瓜子悠闲的享受着。澡堂子分池塘和盆塘,盆塘是单间雅座,单间内设两个搪瓷浴盆,外设躺椅、茶具,设施也很是齐全,一般有钱人爱光顾的地方。池塘叫做散座,,光顾于此的多是卖大力的劳动者。上世纪八十代初我带着两岁的儿子去了趟虎坊桥的清华池花了一块二消费了一次盆塘,看着儿子在水里扑腾玩耍心理别提多高兴了。8 f3 q4 R1 s2 U+ C4 M
1 [; [: s% Z4 {3 ^- m* d; O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洗澡不再是什么难事,家家户户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项,入夜。华灯初上,灯红酒绿的都市各种洗浴城、洗浴中心比比皆是那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澡堂子了,社会赋予里它们新的内涵不管这世界怎么变化老北京人还是离不开自己的生活方式,尽管澡堂子在北京越来越少了,只要你用心去找还是能在犄角旮旯找到那些带有老北京风格的“大众浴池”,虽然不是历史上的浴池了但毕竟是还是咱老北京人喜爱的澡堂子,多少也是个念想吧。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6-6 23: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洗完澡浑身通红,满头大汗。临出门再拿条热毛巾擦擦脸、擦擦脖子。  熟悉的情景,转眼四五十年了。
发表于 2013-6-7 01: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泡蹋拉板儿的消毒池子味儿 泡浮囊了的四分之一胰子 还有掀开保温桶俩手指头捏出来烫手的毛巾。老定兴喊:38号搓澡不?39号准备着。。。。
发表于 2013-6-7 08: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的时候我父亲总带我去西外那家,现在的凯德大厦那地方。洗之前买点点心,我父亲带2两散酒排查儿之类的,洗完往小床上一躺,那叫一个美! 后来长大爱泡中关村的颐宾楼边上的华清池,几个哥们一呆就是 一天,打牌,喝酒,。。。其乐无穷哦i~~

点评

西外那家是在北关南口路东新老官房(铁路宿舍)南,对吗?  发表于 2013-12-26 23:29
发表于 2013-6-7 0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逢年过节人多的时候还得脱筐呢!
发表于 2013-6-7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城胡同 于 2013-6-7 08:42 编辑 7 J2 `) p; Y5 S! C# Z, N' ?) C/ u
7 A* Y! m( b( O* D4 C! f
感谢Lz,这话题好,说说60年代末出生的我眼中的澡堂子。, A8 ~* e. n2 w) c
泡澡,洗澡的环节ls几位都说了。洗完澡以后呢?
% T4 N( \& l$ H4 i8 a/ d* O- c: J上岁数的来壶高末儿,还有自带茶叶的。小孩儿的话有卖酸奶,冰霜,酸梅汤的。8 I' i2 \5 h0 i6 ^
小时候家住新街口,常去的是护国寺浴池。平常有床有柜子,洗完澡小哥儿几个凑钱买盒烟喷云吐雾的侃侃大山,再拿上一觉儿。要是年根儿底下,节假日那就得凑合了,想快就脱筐,要柜子您就排着吧。
- B0 N  H  q+ N. w5 B. w/ X另外还有各种小插曲。还遭遇过同志的骚扰,本来池子里也不挤,他就往你这儿凑合,你越躲他越来劲。一直挺纳闷儿的,这人怎么回事?直到有一天,正泡着澡的工夫,就听到一阵喧哗,听到有人再喊,抽丫挺的,让丫不长记性!定睛一看,挨抽的正是那位常客,服务员跟看戏似的,袖手旁观。后来听旁边的人说,又是那个二尾子吧。
发表于 2013-6-7 09: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喝茶、聊天、醚觉----眯。
/ G& {% J7 _/ f3 c% G3 q& c& l; X* ~7 Y
他们趴在长条凳上咪着眼尽情享受的样子----眯着眼睛。
; }' u* b6 W- Q  H5 ~# @, ]9 m* }8 D: E
-------------------------------
9 `2 Z  Q9 m3 o: o瞧着这篇字,令我想起了澡堂子里那股温咕隆冬说不清楚的难闻味道。
* W9 U/ z* J5 Q
+ a% O) k! n. I先生的字越敲越归束了,真好。
3 Z3 i9 l/ k5 Q: ]/ y! u
1 o% G% Y! q: k8 `4 M; k问候了然先生。
; Q' f' s7 \- \
0 l; J) F2 u0 A
发表于 2013-6-7 11: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澡堂子這個名詞在台灣早就不曾聽到過了,家家戶戶都有專屬的浴室。唯一會去公眾浴池洗澡的機會,大約只有冬季去泡溫泉會出現,而且還分為公眾浴池,規定要穿泳裝、戴浴帽,再者就是如同家裡的洗澡間,比較私密,可以脫光了在裡面洗。夏天泰半就是在泡在游泳池裡,冬天游泳池也有溫水的,方便怕冷的人進行游泳運動,但是澡堂子還真的已經完全絕跡了,對了,還有所謂的三溫暖,不過屬於比較特定的場所,可以在裡面過夜,不過裡面通常是藏污納垢,所以也稱為特種營業場所,現在也比較少見了,只有大都市可能還有,一般二級城市幾乎看不見了!
发表于 2013-6-7 12: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6-7 11:20 6 X. S& v) \4 `
澡堂子這個名詞在台灣早就不曾聽到過了,家家戶戶都有專屬的浴室。唯一會去公眾浴池洗澡的機會,大約只有冬 ...
1 {" S9 S! D( s4 A' b4 q$ a
哈哈,三温暖这个词最早从一个台商那里听到过。就是洗浴中心。嗯,比较特定的场所。
发表于 2013-6-7 12: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6-7 12:19
  l9 f. a% O: {3 e, N% r! I哈哈,三温暖这个词最早从一个台商那里听到过。就是洗浴中心。嗯,比较特定的场所。

6 e/ ^# Y7 ]0 k5 K9 o2 |台湾很多东西都是日本占领时代留下来的,比如说这个澡堂子,日本叫钱汤,想必台湾也应该有,现存的也许不在城市,乡村还是有的吧,最有人情味,市井风情的地方。您可以再打听一下。
发表于 2013-6-7 13: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6-7 12:19 . b) h" K6 L( l- g7 t3 b$ q
哈哈,三温暖这个词最早从一个台商那里听到过。就是洗浴中心。嗯,比较特定的场所。

, W& s& M: D0 Q  W- W了解三溫暖的意思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13-6-7 13: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6-7 12:27
' `! N+ _. L! q$ h! j2 K' T台湾很多东西都是日本占领时代留下来的,比如说这个澡堂子,日本叫钱汤,想必台湾也应该有,现存的也许不 ...
1 @2 R: l( u1 j6 ~; H& ~6 L8 d
您所謂的錢湯就是溫泉浴池,都在溫泉地,大都是在高山上有溫泉的地方,比如說烏來溫泉、北投溫泉、陽明山溫泉等,這些地方距離市區都有段距離,所以只有冬季特定時間(如寒流來襲)比較有人上去洗澡,一般像現在的三伏天,去的人可能就比較少,有地熱的地方,地震活動就比較頻繁,台灣、日本都一樣,但是卻有溫泉,日本人酷愛洗溫泉,說可以保養身體,延年益壽,是真是假,自個兒去體會吧!
发表于 2013-6-7 14: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澡堂子还有一项特色服务,那就是修脚。记得小时候脚上长了个鸡眼。贴了多少鸡眼膏也治不好。最后还是在隆福寺一家澡堂子里让修脚的师傅给治好的。
% |9 F3 S0 q2 G; L9 P8 x大陆称呼Sauna为“桑拿”;
& R# Q  `8 e, d2 ?; H' |" j" V台湾则称之为“三温暖”
发表于 2013-6-7 18: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小学的某个寒假年前,父亲(怀念您)单位提前放假,带我去了大栅栏里边的一个能点痦子的浴池,洗完澡,点了痦子(用石灰烧),之后又带我去了新新服装店买了件褐色条绒的夹克,记忆犹新。
发表于 2013-6-7 22: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多时,没地方。要“脱筐”.... ....  
发表于 2013-6-8 21: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揽杆市那家我也去过!我家原来住东四七条,东四北大街东四旅馆旁边有一家浴池,有一次他们装修(那时叫“修理内部”),我和弟弟只得去了!俺也有个帖子叫“当年洗澡有多难”,与您这个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发表于 2013-6-11 21: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64年的澡票
# L- d9 K7 `4 @- h+ j  x
1964年.png
发表于 2013-6-11 21: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81年的澡票( z! i1 [1 v( c
, T8 H0 ^6 r0 V( m9 |
& n7 Z" z/ O7 t/ `$ B7 X; q* V
1981年.png
发表于 2013-11-17 12: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常跟老爹去他们单位的职工洗澡堂子,趿拉板儿、池子,铁淋浴头,热手巾板儿和脱筐没有,衣服都存一溜儿小柜子,自己带锁。没有伙计,就门口有个老头收洗澡票。印象最深的就是洗澡淋浴的踏板,年纪小,太重的踏板踏不下来,两只脚站在上面,热水哗哗地冲,那叫一个爽,只是温度高,又常有积水,洗澡堂子里蚊子很多,洗个澡咬一溜儿包,后来我一边往头上涂海鸥洗发膏,一边原地小跑,哈哈哈,现在还记忆犹新。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了然客 于 2013-11-17 21:44 编辑 : h  D" s: l0 R
等待戈多 发表于 2013-11-17 12:56: b- S! Y! F7 N0 v; o4 T
小时候常跟老爹去他们单位的职工洗澡堂子,趿拉板儿、池子,铁淋浴头,热手巾板儿和脱筐没有,衣服都存一溜 ...

6 r8 S6 D9 U7 k- E& e3 H% Z0 T
4 e7 w1 S6 d. m5 u# r1 s/ o我们小的时候跟大人去洗澡,刚下到池子里脚不由自主的立起来,因为水烫裆啊{:soso_e113:}过一阵子就适应了。
发表于 2013-11-17 22: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说的虎坊桥清华池是不是工人俱乐部斜对面那个?澡堂子旁边有个冷饮店,最喜欢里面卖的冰霜儿。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8: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城布衣30年 发表于 2013-11-17 22:469 [" b, ?$ Z' \
您说的虎坊桥清华池是不是工人俱乐部斜对面那个?澡堂子旁边有个冷饮店,最喜欢里面卖的冰霜儿。

, V1 ^3 m1 e, d8 f是的。就是湖广会馆对面。{:soso_e181:}
发表于 2013-11-18 08: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了然客 发表于 2013-11-18 08:07
3 s# e1 ~( J4 ?$ G/ {$ y$ j是的。就是湖广会馆对面。

1 s+ [) U8 }; m: z  小时候经常在哪洗澡。周六下午写完作业父亲就带我去,不过我哪会对洗澡没什么兴趣,主要是为了躺床上喝着茶吃着父亲让伙计从外面买回的桃酥。(澡堂子旁边是个大副食店,在路口的东南把角,里面的熟食和糕点齐全又好吃)
发表于 2013-12-26 22: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您这澡堂子,比那位开的早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5 09:59 , Processed in 1.216888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