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7820|回复: 38

高难猜图------一座殿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8 10: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的猜图是普及性分享性的,这次来一个高难度的,给论坛中的高手看看。
) U! x# h6 k) T, s5 l9 c* c2 Y/ ^7 [) @5 z- \% F* o
一座非常少见而且个性十足的殿宇照片,可以确定在北京,身份很神秘,我个人而言是第一次见到这里的照片。
& b! |% K& c- r& g: Y& e7 L) _照片中有些微不足道的细节,能证明身份,当然需要些历史知识。! F6 F) O2 O7 Z+ [7 d0 Z
. f) W7 D% r2 Q0 Y
untitled15.jpg 1 R6 d1 u1 a* K3 E% |7 m+ |) x% p
发表于 2013-7-8 12: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34:}没头绪,等高手。右下角远处的建筑有些眼熟。。。。。。
发表于 2013-7-8 12: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7-8 13:04 编辑 * I' \0 H% _) P' {. F" @9 l& c
* T9 j$ ?/ l% Y( V# P. _
黑龙  先生言道:: t/ m2 k) P. s3 c5 z) s
“一座非常少见而且个性十足的殿宇照片,可以确定在北京,身份很神秘......”。
1 c; l0 k+ J7 T3 e0 w' [. B. y. h% r
身份很神秘的殿宇会是这里吗——老口口?
《乾隆京城全图》里的.......一座殿宇.jpg
高难猜图------一座殿宇.jpg
发表于 2013-7-8 13: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7-8 16:39 编辑 4 j; w- v: x" j& |$ ?  E

& t; q8 j$ X" r# Q指南的枣树 先生言道:
& ^8 B, W" P: n$ |1 G1 R3 H“......右下角远处的建筑有些眼熟。。。。。。”
1 D" i3 g" c* p5 G6 l3 v! d) K7 A6 h
" p1 Z+ y" `* X5 i
?
  i! o6 P  ^( y6 L) z% S. ]
发表于 2013-7-8 20: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思的建筑
发表于 2013-7-9 05: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堂子?
( b; M# S  r, x9 \! w! w! A! r1 a
8 q; B' |' g  [7 {9 ]  v' x' @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攻克北京,即建堂子于玉河桥东,长安左门外,即今台基厂大街北端。
# L! Y  }' q4 s9 r0 h《清世祖实录》卷八:“享殿三间有围廊,阔五丈三尺五寸,深三丈三尺,八角亭一座,围二丈六尺五寸,檐柱高一丈七寸。收贮旧飨神房二间、阔一丈七寸,深一丈五尺五寸。殿门一间,阔一丈三尺五寸,深一丈五尺。祭神八角亭一座,围二丈二尺,大门三间阔四丈,深二丈。围墙外神厨房三间,阔三丈五尺,深二丈,围墙外神厨房三间,阔三丈五尺,深二丈,檐柱高一丈”。
) M/ \. H4 x0 Z3 n
% z3 B3 Y) b1 X) H# P/ A! \

! R' L# N# v' f4 ?6 V9 N看1楼照片,建筑三开间,但南侧无廊,而左右及北侧有廊子。据史料记载,堂子建制带有其民族自身的诸多特色,为座南朝北与中华传统庙堂有显著区别。- y+ B3 `! j% }8 J& [

8 t6 [1 K% L' B( g0 G' E/ E
2 W# o( ~+ B& H0 W( ~
我猜这是未曾谋面的、后被意大利使馆霸占的、建于玉河桥东,长安左门外,今台基厂大街北端的老堂子建筑。2 d, c' Y& \& J' X8 p0 |$ ~) Q, X
$ n: l( a3 t1 N0 ~
发表于 2013-7-9 05: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与入关前的堂子比较,极其相似" Z( q5 |4 K, _: w# d  X! l& @
, J3 E) l6 [6 h0 n" w# m. [0 P' H
: O% v  D. }% e% {; O$ A% X
堂子 盛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0: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佩服几位网友,我认为很难的照片,被你们貌似比较容易的就猜出来了,这里就是长安街南的老堂子。) k2 L) [& z  H" u5 D# d. p

' g, o- C- S0 D( b此处1900年被联军占领,被划为意大利使馆的范围,不久大概1901年因使馆区新规划,即被拆处。
) H* u2 Y/ p2 s, [3 T0 }% U* w8 ~3 m7 M' y7 G
但略微有些遗憾的是,图中还有一个小细节可以直接证明他的唯一身份,可惜没有一个朋友看出来。。。。
发表于 2013-7-9 10: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看云起时 于 2013-7-9 10:28 编辑
' Y% S6 d8 f, X
黑龙 发表于 2013-7-9 10:13
* R: U5 d8 H5 J9 T( P但略微有些遗憾的是,图中还有一个小细节可以直接证明他的唯一身份,可惜没有一个朋友看出来。。。。
; `# k, o8 z8 `( L+ X9 A
猜猜黑龙版主说的细节: : ~2 v7 n# y$ H( S+ C! C: f# B
(1) 门口有个人, 不是中式打扮, 而是像个哨兵, 西式打扮. 所以是八国联军占领区或使馆区. / }- ~; P1 t2 J+ K- L$ d
(2) 远处右下角的白色房子明显是西式的,甚至有尖塔,像是教堂,这个其实看不清,主要是猜的.) v# I6 j1 D# P3 N' f
(3) 前面的朋友也说了, 房子明显座南朝北, 南侧廊子封了起来, 北侧没有封, 这点很奇怪, 冬天不是北边风大吗? 可能不是住人用的, 也无所谓.
发表于 2013-7-9 10: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7-9 11:00 编辑 6 P. b* b8 E; z1 A( m! n
# P$ v/ l# I0 U7 B& l5 N# C6 J
黑龙  先生言道:8 ]+ Y) S$ `, F# u* A) H
“此处1900年被联军占领,被划为意大利使馆的范围,不久大概1901年因使馆区新规划,即被拆处。”5 ^1 y+ N  ]  G5 p: s& k
9 v6 A, H0 k6 A
1901年的照片里,长安街东牌楼西南的老“堂子”已经变成了空地(使馆区北侧的隔离带)。
* N( D% L6 X) r: `
* v& ]) A  ]% ]! e$ Y! q9 k6 [! K/ I$ U7 r
514.长安街-东牌楼     (1901年).jpg
, ]. p) @" x: X( d& I
0 A8 P0 |+ u; \$ L- H$ ]) \+ n9 n* m8 b
黑龙  先生言道:7 B' P) C! X* k3 K  v& n2 c( `! c
“图中还有一个小细节可以直接证明他的唯一身份”
. Z% f, K2 h& H6 s4 e+ s$ s' M, o
先生指的是院内的“T”字御路吗?- K( m6 ?* Q6 F1 e
% ^" o7 n9 h' q0 ~

1 o6 d  Z: Y  F$ T! l
% c9 l! V/ v# S$ z" ?$ g# J 老堂子院内“T”字御路  《乾隆京城全图》.jpg ! J7 s+ N2 I4 ?1 X9 N

& d! X2 X3 b+ j, _  @9 S, u 高难猜图----座殿宇..jpg 8 _5 F$ P9 |- `4 j! z4 X5 S: w' G; B

/ b+ v/ q8 l; ^: ~- q# {先生指的是殿前的杆子吗?  V% Q2 t0 p- n- E; L2 W
# ~: h& b5 ?: }0 {5 C
高难猜图------一座殿宇.jpg 9 @! A8 H& n+ ^1 f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1: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云起时 发表于 2013-7-9 10:26
. I' _% e. S' w7 M% V猜猜黑龙版主说的细节: % Z! c/ e- W& K8 y4 I1 G
(1) 门口有个人, 不是中式打扮, 而是像个哨兵, 西式打扮. 所以是八国联军占领区 ...
" k- ?. g( h6 X% V& M
那个廊子封闭不是中国习惯,应该是意大利人自己搞的3 X. V  A. M. J/ D
% y+ f. L1 N+ ]/ a
远处那个建筑是北京饭店,但是这是已知这里是堂子的前提下才能准确判段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1: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hq 发表于 2013-7-9 10:50
: H5 E' y; i2 R# x- q& k1 {; H; t黑龙  先生言道:, H+ W$ Y/ B2 @' w; x6 Q
“此处1900年被联军占领,被划为意大利使馆的范围,不久大概1901年因使馆区新规划,即被 ...

: t7 V7 b) d$ z5 J! Y5 e& Mzhaohq兄心思细密,我一提你就明白了;
& T: T* X9 v. w" s% d
2 M, _6 t! ?, d$ B. ^当然御路没有什么唯一性,而那个杆子却是不同的。。。。
5 g' y) N/ O  r6 u, P" i8 q& K, u# q# g8 u0 H( A
你可以查查这杆子的来历,大有来头。
发表于 2013-7-9 11: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处右下角的西式建筑疑似教堂(洋行?),但从图片视角看,无法判别是什么建筑。期待几位老师继续。
发表于 2013-7-9 14: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神杆?
发表于 2013-7-9 16: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看云起时 于 2013-7-9 16:51 编辑 # h+ F  b9 ?: D# @$ o* Z& Z
黑龙 发表于 2013-7-9 11:11
# V0 E+ w5 ~6 c9 j6 Qzhaohq兄心思细密,我一提你就明白了;/ H' b% Q; A3 G# ?4 n. \  q

: t+ }+ l  I+ e4 H/ T; n2 u当然御路没有什么唯一性,而那个杆子却是不同的。。。。
  G) l7 @3 z& T' E) l; T2 c8 O
http://epaper.lnd.com.cn/html/lnrb/20120818/lnrb1050274.html
+ X4 U2 {! O# ]8 V* B
- ?3 u8 V7 n/ d( [3 J8 D) s堂子是如何成为清朝皇帝家庙的; t6 V. _5 A2 a$ Z, K* S- x) m
. b8 O. ~4 W( l1 ~+ b
张 虹 本报记者/许 凯
9 _8 }. S0 D- g. M9 [
, ~5 _- Q  W: G3 o8 z) z    在清朝,堂子与太庙享有同等地位,备受重视,祭祀时皇帝要亲临。作为萨满教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堂子祭祀贯穿了满清王朝近300年的历史。那么,堂子祭祀到底是从何而来?堂子又是如何从部落的小小祭堂变身为华丽的国体大典的?清朝时只对皇室开放的盛京堂子里到底有些什么?堂子祭祀又是如何进行的呢?带着诸多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对此颇有研究的专家们。
) C& M0 n( t! L8 I: N7 O7 S9 n. ?" z( b8 i% q4 [
努尔哈赤用堂子统一部落
- ^$ g2 |& q. i7 {. L7 O& {  X$ ]
% o7 z) M+ t$ G% U8 X, V$ x' @' o    据辽宁省档案馆的档案记载,堂子,是满文tangse的汉文音译。文献中也有写作“唐色、挡色、堂涩”等。
9 i; T6 y9 U6 p6 I    明朝时期,东北女真各部落穆昆(即族长)处设有 “恩都力包”(即神堂),安放阖族谱牌及本氏族神位、神谕、神器、祖神影像等,在“神随人迁”的理念下,每到一地,宿营即设神位。这种“恩都力包”曾演变为长方体带有抽盖的木匣,称其为“神匣”,便于携带。经过互相征战和兼并,女真部落形成了几个大的集团,生活处于相对定居的状态,祭神的内容开始统一,于是出现了专门的祀神之所——堂涩。各部落首领有“分堂涩”,大的部落设“总堂涩”以崇奉神。“堂涩”的建造规模、构筑、材料也不尽一致。
8 W6 p0 {; w% [    努尔哈赤为了完成他的统一伟业,在南征北战的同时,巧妙地利用萨满文化来为他的统一大业服务,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满族特色的萨满堂子文化。努尔哈赤在崛起之初,统一建州女真各部时,每征服一个部落后,首先必须废掉这个部落的萨满祭祀场所:堂子,并以爱新觉罗氏的堂子取而代之。同时还要把各部落世代崇祭的守护神和祖先神也要统一于爱新觉罗氏堂子所崇祭的守护神和祖先神之内。专家表示,堂子在这时已经超出了宗祠的范畴,变成了皇帝的家庙和神庙甚至部族的精神家园,其活动的内容涉及到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许多领域,堂子祭祀的礼仪形成了定式,不再像“神匣”时代的简约,逐步隆重而繁琐。主祭者多是努尔哈赤本人,有时由其子侄等直系亲王代祭。每逢出征、凯旋、接待使者等重大军政活动之前,都要在堂子举行发愿和拜谢仪式。, r; ~( P4 b* g+ J% N. ^

. Q& c$ T% T+ e6 Y& F, Y5 \1 l皇太极将堂子祭变为国祭; o# Y" H2 m6 B" @$ v. w2 K
7 O1 M. w  W( D
    早在迁都盛京之前,努尔哈赤就在抚顺兴京赫图阿拉、辽阳东京城建堂子以祭祀神灵。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时,即在城东南建筑盛京堂子祭址。皇太极对堂子更为重视。皇太极即位后,对堂子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扩建,并明确规定:“凡官员庶民等,设立堂子致祭者,永行禁止。 ”这意味着只有爱新觉罗家族可以拥有堂子,从而确立了堂子祭为国祭的庄严地位。由此,堂子祭正式披上了正统皇家礼仪的华丽外衣,堂子祭祀形成了典制化的雏形。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在北京又新建了堂子祭址。后来,乾隆颁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堂子祭祀完成了堂庙化、宫廷化、典制化过程。
* R8 `8 A5 f0 F. v& T    除了对堂子扩建外,皇太极时期还形成了堂子祭拜的规制,《满洲老档》中曾对堂子祭祀之礼作了一系列明确规定,如“元旦礼仪”、“祭堂子神位仪则”、“祭堂子祝辞”、“祭天典仪”、“祭天次位图”等。
# l" a7 }& n& }$ f3 M    翻阅《清太宗实录》还可以知道,每年的元旦,即农历的正月初一黎明时刻,皇太极就会带领亲王、贝勒及满洲重臣诣堂子焚楮行礼拜天。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病重时,仍命和硕亲王以下梅勒章京以上官员前往堂子行礼祭天。而且,每遇大的战事,出发前,无论皇太极亲自率兵出征还是为将士送行,均诣堂子内行三跪九叩大礼,堂子外列八,鸣角吹螺掌号奏乐,祷拜上天保佑,然后才麾师起程。战事大获全胜凯旋时,皇太极也会先到堂子叩拜上天助佑。
9 c/ ^# x- Q- J  M( `* h/ `- o7 G% t2 a2 ?  @/ u
堂子内有多间神殿
2 c6 C  b; x/ j7 r+ d7 \6 s
  @+ Q2 l* f% o. W    盛京堂子庙虽然不复存在,但是神秘的堂子里面究竟有什么?与其他的神庙又有何不同?堂子是女真人特有的萨满祭祀场所,它的建筑形式和平面布局与其他宗教庙宇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规划。不过,赫图阿拉城的堂子与 《盛京通志》里记载的奉天堂子图相比,两处在平面布局和建筑体量上并无太大差异。与北京的堂子对照,也没有大的差别。只不过在神堂内、甬路、神杆石的设置等方面有所增益和整齐气派,在礼节上更加规范隆重,更具有皇家气魄而已。1 H( m. Y" B& t$ ^/ w$ Y
    据《盛京通志》中奉天堂子图及文献、档案、笔记的记载,堂子为坐南朝北西开门的大院子,院外四周遍植松树、榆树,院内铺设草坪。朝西开启大门,这在宗教建筑中除了清朝的堂子是绝无仅有的。院内正中为一八角亭式殿,即正殿“迎神亭”,也叫“拜天圆殿”,周环八柱。正南为神杆石座群。东南为“尚锡神亭”,并设有二层院墙,形成独特的院中院,所祭之神传说频多。正北面为“飨殿”,汇祀诸神之所。“迎神亭”与“飨殿”、“尚锡神亭”与“飨殿”均通过甬道相连。东北侧有一间楮帛室。院外西北角有看守堂子官兵值班的院落,在该院西南处有3间祭神房。在3间祭神房的东南侧,另有一间独门独院的圆殿,是堂子的静室。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告诉记者,“迎神亭”、“尚锡神亭”、“飨殿”这三个祭祀神殿有不同的功能,可分为祭祖神殿、祭天神殿等。
, |; G7 r, E  q0 g0 `8 M$ D4 n
8 M2 [+ I+ i4 D* R% b* u. [堂子祭祀分为朝祭与夕祭4 r' i6 |. f+ [5 K6 n, Z
% H8 E4 e- o. s/ P
    佟悦告诉记者,堂子祭祀最先要做的就是进行立神杆。神杆指的就是“索伦杆”又称索摩杆。一般情况下,一年更换一次。神杆必须取于洁净山中笔直的松树。取材标准杆长3米左右,而且需要砍掉左右的旁枝。神杆请来之后,立于堂子前石座上,立神杆需进行立杆祭祀。立神杆的祭祀需在堂子内进行。
' [, X5 p) \3 p    立完神杆的堂子祭祀,分为朝祭与夕祭。朝祭神有3位,其中就包括关羽,这些神灵都为客神,是中原汉族文化影响所致;夕祭神为阿珲牟锡、安春阿雅喇、纳丹岱珲、拜满章京、喀屯诺等多位,其中纳丹岱珲为七星神,喀屯诺为蒙古神,均是满族本家神。
: b+ x1 ?: `) T, f" b: H( t. G' w    此外,还须祭祀柳枝求福之神,简称佛多妈妈。满语佛多汉意为“柳”,是女真人原始宗教崇拜的女神,她是掌管人丁兴旺的福神神灵。佛多妈妈的神位既可朝祭,亦可夕祭,并可附带祭。由于佛多妈妈是一位掌管人间生育的女神,因此在对她进行祭祀时,皆不显露神像,只设神位。在清初的堂子祭祀中,为保佑五谷丰登,满族人常常祭祀尚锡神灵。满语中的尚锡神,汉意为“苗神”,是掌管禾苗的神灵。在遇有虫害对尚锡的祭祀时,必须为夕祭、月下祭,只有这样祭祀,尚锡神灵才会满足人们的祈求。" ]! k0 b& [2 `  F
    堂子祭祀,从神位的安奉及祭祀程序的排列,都属于萨满教的范畴。堂子祭祀所供奉的神灵,皆来源于女真人早期生活中的原始崇拜,其中一部分为中原文化北移的结果。对此,专家表示,盛京堂子从赫图阿拉时期的“家事、族事”逐渐变为“皇事、国事”,是满族共同体从氏族社会形态迅速转变成封建社会形态的标志之一,也奠定了北京堂子的祭祀雏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堂子与太庙共同成为封建最高统治者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场所,是清朝祭祀文化的独有特色。
+ q- {/ @& Z- C& W5 [& ~
* l+ C: M& w' N如今只有这个路牌还依稀保留着“堂子”的影子。(点原链接看图)
. R1 y  x' R  ^% R  I2 Y7 K8 t. ?--------------------------------% f' v, y. z! `) o8 p% |
满族皇堂子在京复建 将重现清代风貌
                                 
                          

& U' }; E/ o2 n. D& F" T4 a  p

2 K2 D9 F' z9 U! j
                             
  北京频道 ( 2006-10-19 16:33:44)稿件来源:新华网北京频道
                              
                     
                             : y* H* b* O' f2 _) o$ h
    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 张旭)清朝皇家进行政治与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满族皇堂子19日在北京中华民族园举行了复建奠基仪式。这也是北京中华民族园开始建造的第50个民族博物馆。
! ^  V2 S- [! Y8 ]3 J    据史料记载,北京的皇堂子在清顺治元年九月(公元1644年)敕建于长安左门外,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毁,第二年重建于东长安街北侧(今北京贵宾楼饭店附近),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 b$ o  \# `- @5 \; r
    北京中华民族园负责人王平介绍,复建的皇堂子以已拆除的北京皇堂子为设计蓝本,参考清代有关重要文献和老专家的回忆、资料图片等,基本上重现了清代皇堂子的风貌。王平说:“皇堂子复建完成后,将作为北京中华民族园的满族博物馆对游客开放。在2008年奥运会前,北京中华民族园56个民族的博物馆将全部建成。” 1 s3 @$ ?2 K7 D) ]
    据了解,复建于北京中华民族园内的皇堂子建筑面积有1000余平方米,由祭神殿,拜天圜殿,尚神殿和戟门等数座重要建筑组成。从宫墙到建筑殿座均采用黄琉璃瓦,结构采用殿式带斗拱大木形制,木装修采用三交六椀球纹格眼形式,油漆彩绘采用和玺彩画等系列,石基、月台、丹陛采用上好汉白玉石料制作,全院城砖海墁。
8 Q+ j5 G; f" a& e7 X5 Q    北京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赵书是满族人,他说:“皇堂子是满族独有的建筑形式,复建皇堂子填补了建筑史的一项空白,也成为展示萨满文化的一个空间。皇堂子为建筑、历史、宗教、民俗等方面增添了一处研究与教学的实物例证。”(完) & A0 J9 h5 a( O9 U5 X, z

; ?$ Y' r" g- O----------------------------------5 i7 F; e! y$ F2 w+ f& E3 ^
百度百科:堂子 8 x6 H" e( G, ]* |# R- q/ s8 ^/ I
+ U! Q9 m. @- ~: V. }
http://baike.baidu.com/view/177359.htm
8 \9 ]( B' i# I1 L  E) N
+ ?6 U3 \$ C/ X' X, d; F" A% p7 U+ C

: H0 d4 D9 E7 D' y6 ^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6: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云起时 发表于 2013-7-9 16:47/ |7 {. P/ j" z8 Q/ y* Z
http://epaper.lnd.com.cn/html/lnrb/20120818/lnrb1050274.html
4 v0 V) L% w1 Y' _8 k: N2 B) [+ z4 Y6 a
堂子是如何成为清朝皇帝家庙的
$ k  x# N/ ^1 M3 B- u9 H3 _
这文章作为普及型的文字不错,但是作为专业性的深度还差些。( z1 ~: j3 r. X( b6 d
% R- |3 R; S4 M6 k5 F! t3 n+ K3 m! G& j
这个杆子最好称为架子;不是索伦杆
发表于 2013-7-9 17: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7-9 17:20 编辑
. @7 Z. [4 }  ?! T! C$ n, N8 k. s# ~% x+ L5 ^: D* I, A* E
指南的枣树 先生在13楼回帖里说到:) N: d; p& [3 u" V1 z
' c. q5 `  q9 _5 s! I# w
"远处右下角的西式建筑疑似教堂(洋行?),但从图片视角看,无法判别是什么建筑。"! v$ x% F" ]  n7 ?" p" n

5 Z7 R! R+ v: @  \
; T, U% }7 }% w! v【发言】:. l( ]- t: \' T' ?) f" y# L! v
我借用2张图来模拟一楼贴原图拍摄的视野(两条蓝线之间的区域)。
7 |2 X8 }1 I/ V* l) X, ^
7 c+ K( p7 ^- A% r7 N! k! E 一楼贴原图——台基厂堂子.jpg
  B) v$ D# r8 j/ w6 T) ~. Q/ q) m/ M( C$ A7 y0 g: _' H. L
模拟拍摄的视野      《乾隆京城全图》.jpg
' W, c- U7 Y/ \5 h% T1 x0 n# A$ j6 D
模拟拍摄的视野      (190-年公使馆区地图).jpg $ v1 g" Z, K1 n3 O2 S7 _8 G
/ Y' E9 E+ G2 y( W( |: f. p
9 q: L" B& a( }' u* c, a
需要说明的是:) b1 o1 V; ~$ N4 K
一楼贴原图拍摄的时间较早(1903年或稍前)。
- i' G7 t/ i$ I9 h9 w
( \' l- e0 J  u. L& \$ ~来看图(060.长安街-东牌楼)。2 v6 V) l6 d( \4 a" |) U( k! x
图(060.长安街-东牌楼)是由东向西拍摄的。
& I6 @2 f9 W6 i8 ^4 H在图(060.长安街-东牌楼)里,2 @( ~! I: i1 p& q" H+ F
东长安街北侧北京饭店未见雏形,东长安街南侧的老堂子已经夷为平地,成了军事隔离带。
- f/ }/ Z1 W% m9 @6 b5 N
$ \0 V$ d$ H: r$ ^: m( L  H' Q2 P7 ?. X 060.长安街-东牌楼     (1909S明信片).jpg
+ U# d& q, G1 r" r
( @: T! u- n; Z$ n
" l7 Z2 b, p1 b' \; x图(514.长安街-东牌楼  )里,东长安街南侧的老堂子已经被夷为平地成了军事隔离带。
( y" a: D4 }/ k+ L6 I6 H
8 d  Y4 u9 ]( ~0 p+ d* {; K1 J- [ 514.长安街-东牌楼     (1901年).jpg & i% x# _$ s) Y$ }; L: b
( m  T. b3 I8 b- ]9 W3 Z

% `6 H4 c/ d6 c7 G( c
; Q" h0 h5 K/ E$ H  I; C【个人看法】6 Y( v' d7 `5 m+ T/ j2 b
一楼贴原图里看到的模糊建筑,不是北京饭店,# u3 j  }6 u$ {# \
疑似是道路(东长安街以东延长道路)的树影和道路南侧老建筑的叠加影像。- }/ l$ [2 F$ M( d
一楼贴原图里看到叠加影像在后来修筑军事隔离带后永久消失了。
1 c& y% P( t; V# G; r. {! N
9 L& J+ E% `1 y& T& r再来看图(062.长安街-东牌楼)和图(063.长安街-东牌楼)。
2 X, x/ U, u1 t3 o
$ o5 j4 l7 e$ _/ d( U图(062.长安街-东牌楼)和图(063.长安街-东牌楼)都是由西向东拍摄的。4 k; [+ B" x  O9 q! z% ^1 {3 W
: U4 U* {; w6 h# J4 r0 h
图(062.长安街-东牌楼)里,7 Y( M( U! A9 _% _
图内左侧大门是与堂子(老)隔街相望的温郡王府的大门。
- _; v5 U6 T0 h图内右侧边缘是堂子(老)院墙的东北角。9 ]% z7 l3 E/ D+ r+ L; w
8 B* q8 B) b' d

* ]/ t# a6 @1 E+ T* ~ 062.长安街-东牌楼     (1900年).jpg 5 ^2 N/ E7 ?/ K5 T' A9 V# _
( [- `! ]# |. }+ K& P7 ~7 U* U
063.长安街-东牌楼     (1900年).jpg 2 {+ U) f* S2 |! A( b9 {' Z+ X; m6 y

. [8 |2 Q! L  H4 m! Z- o. V8 q+ o5 U# Q
发表于 2013-7-9 17: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 发表于 2013-7-9 16:527 m/ A& P* ~+ P* `- [: E% i
这文章作为普及型的文字不错,但是作为专业性的深度还差些。
8 z# N1 r# i7 A* I$ |
7 T3 n: j4 T# N, [8 K- q; m这个杆子最好称为架子;不是索伦杆

) i2 F7 m1 r1 L谢谢黑龙版主, 索伦杆好像是单杆, 而且索伦杆要高过屋脊, 只在祭祀时才立起来,在院子的东南方位。+ a) A) N# t* k* l3 B- G' W3 v1 C! N( ^

: k6 R2 `+ n- H  O8 v4 l. _, ?关于堂子的普通文献中,都没有提到这个“架子”。这个架子,不会是八国联军自己立的吧? 看黑龙版主的意思,这个架子是堂子的一部分。也许看看复建的堂子就有答案了,那里有说明?期待版主揭开谜底。。。。。。先谢过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7: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云起时 发表于 2013-7-9 17:13
" T  ?$ y3 m6 _/ \谢谢黑龙版主, 索伦杆好像是单杆, 而且索伦杆要高过屋脊, 只在祭祀时才立起来,在院子的东南方位。& D3 t# ?1 L3 H7 V+ d
4 z6 i- U6 m) l. Q$ S
...

* v% g$ K4 I4 w5 p( x2 O$ P感谢你的探索精神,我来解释一下,这杆子架叫神杆架或神树架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7: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堂子
$ @3 U  z2 n  ?, P0 t8 m( }9 C' K: q8 A& l% A
  清定都北京后,清宫萨满祭祀的重要地点--堂子,就建在紫禁城东南方的长安左门外,即在街南玉河桥东地方。奇特的是,堂子在紫禁城外。而更为奇特的是堂子的建筑。它的街门朝北,而内门向西。门内正中的祭神殿,又叫飨殿,却是朝南的五间殿廊式建筑,前有丹陛。它
8 y+ b9 O3 V5 V% C1 h9 p' K5 x的南面为甬道,直达拜天圆殿,又叫亭式殿,周环八柱,八面棂扉,门却是朝北的。亭式殿南面正中设有皇帝的神杆石座,是祭祀时树立神杆的位置。稍后两翼是皇子、王公随祭的神杆石座,每翼各六行,每行各六座,共有石座七十二,第一重为诸皇子致祭立杆石座,次亲王、郡王、贝勒、公,依次序列。合计皇帝、皇子、王公神杆石座总共七十三座,均向北。其南还有祭祀前暂侧停神杆的红色神杆架七个,中间木架为皇帝神树初到未立暂安用,左右木架为皇子以次神杆暂安使用。在堂子的东南角,有一处更为神秘的地方叫上神殿,又叫尚锡神亭。它自有一个小院,周围有二层院墙,呈方形。院中为上神殿,规制如同亭式殿,略小,门一,向南。内墙东北角有一门,向东。外墙东北角有一门,向北。其殿瓦均为黄琉璃。上神殿东边有一间储存楮、帛的房子,门向南,这个地方从进门顺甬道一直向东即可到达。因为东西甬道与南北甬道相连接,所以这个储楮帛室向北可达祭神殿,向南可达拜天圆殿。在南北甬道中间,有漆红色的木架二,是用来承绷索座的,皇帝拜天的拜位也在这甬道上。在圆殿东南有井一口。堂子内门外西南有祭神房三间,门窗向北。西南角有一门,门内有一间圈房,向西。街门内西有房三间,向北,为守堂子之人居停之处,其房东侧有井一口⑥。
7 U6 D1 a+ w/ [. K* u2 A4 D乾隆年间北京紫禁城东南的堂子,原是入关之初建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庚子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前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在那儿大建使馆,并单方面使用治外法权派兵保护其使馆区。因此,清朝皇帝至堂子祭祀已诸多不便,即将堂子移建东长安门外之南。这样,清季所建堂子位紫禁城东南方的方向未变,但已从今长安大街南移至街北。现北京堂子已不存在。
$ v3 B5 X$ Y* I6 X7 `: O- K3 ^9 o% h7 Q4 D1 r* v( ~% c
  亭式殿供位北向,神杆群在殿外之南。殿正中陈设供桌,为一张长二尺六寸、宽一尺六寸五分、高三尺八寸的楠木高案。案上南边正中供一长九寸、宽七寸,高九寸五分的上呈方形大耳下呈圆形的四足铜香炉,案中一字形分供三尊口径三寸、高二寸的供酒银盏,案上北边列口径一尺一寸三分、高二寸的供糕银盘一、酒盏一。高案下正中东西横木柱上面北固定着一个高二尺九寸、围径三寸五分的挂纸钱杉木柱。高案前方<北),摆一长二尺八寸、宽一尺七寸、高一尺一寸的献酒楠木低桌,桌上南边分供两个高五寸三分、口径一尺一寸七分的盛酒大蓝花瓷碗。低桌两侧(东西)各摆一高八寸三分、口径一尺二寸的盛酒暗龙豆绿瓷缸。在高、低楠木桌外两侧前后各立一高六尺一寸的黄纱矗灯。整个殿宇供设之外,未见神位之属,唯一可算神位的是殿宇外之北的神杆群,神杆在有的典籍或民间传说中称为神树,堂子图中画的是插在神石上的树,它是人天之间的传承或通道。因此,神杆和亭式殿在简朴中包含了神秘的意味。
5 R' p, a/ p6 Q' o* x
; D) `" w) S# o8 `  尚锡神亭,又称上神殿,其供位南向,与亭式殿正相反。殿宇正中摆着一个长四尺七寸、宽三尺二寸五分、高三尺八寸五分的楠木高案。案上北边正中供一个长九寸、宽七寸、高九寸五分的上呈方形大耳下呈圆形四足铜香炉。案上南边西供一口径三寸、高二寸的供酒银盏,东供一口径一尺一寸三分、高二寸的供糕银盘。案下正中东西横木上面南固定着一个高三尺一寸、围径二寸七分的挂净纸杉木柱。高案前方(南),摆一长二尺八寸、宽一尺七寸、高一尺一寸的供酒楠木低桌,桌正中供一口径一尺一寸七分、高五寸三分的盛酒大蓝花瓷碗。殿宇内无神位,殿宇处于单独的小院中,殿外亦无神位,人们在神秘中只好仰首向天了。尚锡神亭供设的简朴超过了亭式殿,其神秘性因难解的礼仪和各种传说而更加幽深。  v1 |  d' z2 }

, R2 V5 G$ V% g. N4 i0 G5 H  相比之下,供位向南的三间祭神殿,又称飨殿,它不仅有神位,而且其供设亦较繁富。在殿宇正中北墙上挂着一方高六尺三寸、宽七尺的镶红片金黄缎神幔,为停放神像之处。神幔前炕上并放二张各长三尺四寸、宽二尺五寸、高一尺二寸的黄漆大低桌。两低桌上北边一字形供放三个长五寸三分、宽三寸五分、高五寸的上呈长方下呈圆形四足的铜香碟,香碟之南相对供有三个口径三寸、高二寸的供酒银盏,两低桌上南边供有口径一尺一寸三分、高二寸的供糕银盘七个,另两个供糕银盘在第一个和第七个供糕银盘之北。两低桌相接处从北往南分别骑有一个铜香碟、银盏、银盘。在神幔西放着一个方一尺四寸、高一尺八寸的安放供金佛亭红漆座,其前有-长方小低桌,桌上供一供糕银盘。炕下两低桌前正中摆一张长二尺八寸、宽一尺七寸、高一尺一寸的献酒楠木低桌,桌上靠北供有两个口径-一尺二寸、高五寸的盛酒大蓝花瓷碗,献酒楠木低桌两侧各供一个口径一尺二寸、高八寸的上带翔龙、火焰珠、海水江崖的盛酒红花瓷缸。在供位东西两侧分设四个高六尺一寸的黄纱矗灯。在神堂西北墙下立一个高五尺九寸、宽四尺六寸、竖二尺五寸的盛器皿黑漆竖柜,其南分置二个高八尺、宽八寸的挂拍板红漆木架,架上各挂长一尺一寸五分、宽二寸的花梨木拍板五对。- b: y7 ^. n8 u

# Y! H; C0 }2 z; g3 N% u: D2 [  此外,祭神殿内还备有祭神用的长二尺三寸六分、宽二寸一分的铁神刀一把,长三尺四寸的上套黄三棱布套的三弦、琵琶各一把,一个长一尺二寸、宽七寸、高七寸的盛七里香镶嵌螺钿漆匣,一个长七尺、宽四尺、高二尺六寸五分的盛二张黄缎拜褥的朱漆箱,还有殿内铺地凉席八方。在祭神殿通向亭式殿的甬路上,摆列着高六尺一寸的红纸矗灯三十二座。铺甬路凉席十六方,甬路中路铺棕毯十八方。
5 w7 o! [! |& D9 I! R$ N
/ [+ _) B5 ^5 O$ w0 y  R6 l  祭神殿在堂子浴佛时,尚备有浴佛黄瓷大浴池一个、盛酒大黄瓷碗二个。
- S- Y. q1 }1 h
  l; _6 H* v0 |) u2 L! R% c% U/ h2 w8 J. m1 T- w- ^& X
' k! g" Q- s* j! I9 u4 ~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7: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30709173009.jpg
发表于 2013-7-9 21: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各位老师学习了,好帖子
发表于 2013-7-10 02: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与黑龙版主探讨:/ t# A, y& ~8 a2 x; q$ Z
1楼照片 飨殿南面的架子 好像还不是“神杆架”或“神树架”。+ S8 w4 ?7 C  z
" [6 [6 z" u& \8 v
) o2 Z3 ]9 d" c. B( z" R6 v3 q
请看下图:( p4 ~  Q8 Z3 s& k, X% i8 h
4 y' e$ S$ ^9 t; i% U( a# d

. x& C' b4 e- K& q6 `: J$ P$ R) ~. t3 J

- f3 Z1 D# M7 q  ^
& j; V& D6 ^& c9 ]7 Y  H9 N( w
堂子 5.jpg
发表于 2013-7-10 02: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堂子图》:
% q! S( O) C- o$ a/ \, X  t飨殿南面为甬道,直达亭式殿。亭式殿的南面才是皇帝的神杆石座,和皇子、王公随祭的神杆石座七十二。) b" c; T% p1 n) I6 V4 y6 [. c
0 j  M4 H4 k, G6 `. ]# W! O$ @' s

9 e* u9 J5 H; H在飨殿至亭式殿的甬道上,还有两组架子,图上标明为“安缐索架”。3 p5 p: c+ |$ J1 d0 e" c
正是1楼照片的飨殿南面的架子,应该还有一组未入镜,作何用途不清。7 X" l7 S8 f; m
1 j* O: \, A, }0 L" @) z. K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09: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adam58588 发表于 2013-7-10 02:39' l$ O- s' ^4 T& W0 M4 K6 W
看《堂子图》:
/ Y4 `  a! o( s' W! u7 L, {飨殿南面为甬道,直达亭式殿。亭式殿的南面才是皇帝的神杆石座,和皇子、王公随祭的神杆石 ...

( [0 x: z8 J3 Y5 m% w0 _+ ]感谢补充的图,不知道是不是清会典里的。, {& z# ^+ R0 {. h( O: d
" S& B$ ^6 I( l
同意你的说法,照片中的架子就是这图中的“安线索架”。
- ?, M% e( J3 C1 f8 z0 m6 u, V: O4 O1 w' }; F
不过我的观点,所谓“安线索架”仍然是神树架;只是另一种称谓。3 r# q0 r9 d% i3 J$ O# W2 B
. c9 p) Q4 k" ~1 K( K- e
下一楼我引用一片介绍文章,来说明堂子为什么要安线索。。。。。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09: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堂子  F4 K3 O* C: ]
在南河沿南口路北、北京饭店之西。堂子始建于1644年,原在长安左门外,御河桥东,即今台基厂大街北口路西一带。4 o( @# B5 i# `7 ~
    堂子为满洲神庙的称呼。顺治入关前,清兵曾和图伦尼堪外兰族交战,结果四位祖宗先后阵亡。于是人们把他们的遗物收藏在木匣里面,在堂子供奉。清朝廷建立政权后,凡有重大的政治、军事行动,就在庙内举行祭祀、誓师,当时称“谒庙”。入关后,乾隆时期将“谒庙”改成“谒堂子”。这项活动是不许汉人参加的。  s, T( V$ Q# \' f, I8 D, l
    堂子的主要建筑有祭神殿、圜殿及尚神殿。圜殿前有一个皇帝致祭时的神杆石座。神杆是用延庆县出的2丈,直径5寸的松树一棵,砍去枝叶,只留顶上九层,杆顶挂黄色高丽纸神幡。石座两旁还各有六行小石座,每行六个。“堂子祭天”被列为清王朝的吉祥之一。在堂子举行的祭祀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国家大事,诸如元旦拜天、出征、凯旋等;另一种是属于一般的祭祀、如月祭、浴佛祭、马祭等。在元旦祭祀和出征祭祀时,一般都是皇帝亲自前往,但也有特殊情况派有关官吏代祭的。
# F9 k" p! w+ F, o( W% c    堂子内神殿供的是释加牟尼、观音菩萨及关帝。圜殿为祭主神的地方,主神是纽欢台吉和武笃本贝子。平时,诸神安奉于坤宁宫内。相传祭神前,用八个穿黄缎子衣服的太监抬神轿到坤宁宫请神;把菩萨像卷放在黄漆筒里面,关帝像卷放在红漆筒里,一起迎到堂子。除佛像外还有一楠木匣。内装祖先遗物,据说此匣叫佛亭,将佛亭安装在亭殿炕上西首,将菩萨像和关旁像悬挂在金黄色神幔上面。享殿里神幔上有黄棉线绳三条,一端系在一起挂在北山墙中间所钉的环上,一端由神幔前牵引而上,由享殿隔扇顶从窗孔里穿出去,经过甬路上所立的红漆木架七座,这木架叫奉安神树架。每架横木上有三个孔,将黄棉线绳分成三缕由三孔中穿过,每条线绳上都挂有黄、绿、白三色高丽纸镂钱。每条绳上挂纸钱9挂,每挂3张,共27张。线绳经过神树架后,又合成一根,由中间八角圜殿的南北隔扇横窗孔内穿出,最后悬挂在圜殿外的神杆上。圜殿内中间亦有杉木短柱一根,柱上也挂着27张黄、绿、白三色纸钱。圜殿和享殿都设有供桌,桌上设有祭器和奠酒用的瓶、樽等物。7 N4 o+ s- Y8 y7 m3 y
    行礼前,皇帝先朝东坐在享殿檐下的两间坐褥上,各王公贝勒按职位依次各坐于丹陛上下。由内监弹奏三弦琵琶,满州神巫“萨吗”献酒,并擎神刀祷祝,赞礼者一边拍板,一边唱满州神歌“鄂罗罗”。皇帝和王公贝勒一起拍板抚掌唱。然后进享殿、圜殿分别行礼。礼毕,皇帝坐在西间正中,面朝南,王公等各就原处列坐,吃祭品炸糕,喝完茶后各散。
- D1 [1 |6 v. x! }( s: n: C    在堂子内,圜殿南有一小院,内有一八角亭,所祭祀的神及典礼方式都无记载,只是人传说是供奉明朝邓子龙将军的。因为他对清太祖有恩惠,所以祀他。而且据说祭祀神秘。& ^  z2 t1 U" F9 L, B# g1 `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于辛丑条约规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堂子也在使馆区范围内。清政府为保留这祭祖之地,曾与外交使团交涉多次,要求免予征收此地,外交团主席奥匈帝国公使答复:如果大清帝国十分坚持这一点,我们亦可照办,但每次皇帝到堂子行礼时,须事先向使馆界请求许可通过外国操场的护士照,清帝碍于面子,不得已,将堂子移建于南河沿。# m1 U7 [; j9 e, ?; `+ o/ S
    祭堂子的习俗一直到溥仪逊位才结束。
7 k1 i9 a4 Y- H" v. L    现在南河沿处的堂子已拆除,在此地建了国宾楼。
* {7 I0 k: E' J  L. A# h) y+ N- F& h, z! c2 \9 i4 R
(文章来源:《北京名胜古迹辞典》编者: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市文物管理局)
+ ~: T+ u2 C' g
发表于 2013-7-10 10: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 发表于 2013-7-9 17:26
2 X; B: F3 F& a9 @/ F8 c感谢你的探索精神,我来解释一下,这杆子架叫神杆架或神树架

8 {6 q8 O, T  g0 C9 b多谢黑龙版主。原来这个架子是穿线用的,而且在架子上三个洞里分成三股线,最后再合成一股,线上挂纸钱串。
发表于 2013-7-10 10: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辞典里就缺图片。
发表于 2013-7-10 11: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享殿里神幔上有黄棉线绳三条,一端系在一起挂在北山墙中间所钉的环上,一端由神幔前牵引而上,由享殿隔扇顶从窗孔里穿出去,经过甬路上所立的红漆木架七座,这木架叫奉安神树架。每架横木上有三个孔,将黄棉线绳分成三缕由三孔中穿过,每条线绳上都挂有黄、绿、白三色高丽纸镂钱。每条绳上挂纸钱9挂,每挂3张,共27张。线绳经过神树架后,又合成一根,由中间八角圜殿的南北隔扇横窗孔内穿出,最后悬挂在圜殿外的神杆上。……”
# y# y) K; s3 B. e- q/ h. c
$ J: K9 o0 w& T, Q  f
3 i! E1 f# X& I+ R4 d
感谢黑龙版主的详解,学习到很多东西。

: P  R/ c% t; N  _! [$ U6 j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13: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adam58588 发表于 2013-7-10 11:55
/ b% w( O* }/ [3 J: ]: W“……享殿里神幔上有黄棉线绳三条,一端系在一起挂在北山墙中间所钉的环上,一端由神幔前牵引而上,由享殿 ...

- }- @: l0 \5 S* d, k4 W; _9 T$ Y客气了,论坛需要这种交流分享探讨的乐趣;; R; X. O5 K6 x. `- U- @  l
& z* h' f1 a  g2 l8 v4 L) u* w/ h
否则单单开出新帖,无人回应,也索然无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04:43 , Processed in 0.182465 second(s), 20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