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4850
帖子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8-11-17
最后登录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3-7-30 20: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7-30 20:33 编辑
2 i9 Z& u, {; N, q: g) F+ h; o7 s i: a' S
所谓“国门”,此处仅指:
' c+ }; Y: R5 M' e& h; t2 j故北京皇城的正南门,原明代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民国后称中华门。
5 k" r- z* b/ b5 s0 ^$ k国门处的变化主要是指门匾。
+ F5 M* g1 s. ?7 n" T2 N2 n% i100年间变化了五次。
) h# N4 ~% t3 _( V) G4 r% ^, ` \( \, A0 Z6 Q: ^
! h: X7 O2 n4 t所谓“内外”,: i1 x% ~, Z) |, P. h
“内”是指故北京皇城南端的千步廊;
1 g: |& N) O3 h. b- d“内”的变化是两红圈处的千步廊西廊和千步廊东廊。
2 _" [: n( Q- y4 Y$ Y, c东廊相对出镜较多,洋洋洒洒;
5 H8 \1 \4 F# X; m. z西廊常被绿树遮挡,难觅芳容。
. g: O6 o/ h, U! Q3 u
2 a7 w0 n5 d/ B1 A- m
8 M4 x$ O) I5 C$ a, |“外”是指故北京皇城以南的棋盘街。
0 F6 ?" K# p4 i9 ~( O“外”的变化一是红圈处的“敷文”牌楼和“振武”牌楼;
6 }0 }1 W4 A/ t! A7 G“外”的变化二是红圈处的”东十间连房“和”西十间连房“。
$ ^1 J" I3 \* S3 c
w9 T- F6 G0 Y# J/ S先来张7景共存的”全家福“:
~0 Y0 T" f& J, R u9 E* h8 v0 _$ k: Q8 z2 x) n) n
6 T( v$ O+ u/ ]" p* C
) C9 B4 }) r" }3 W9 p
" Y/ |" x6 x5 e% J q6 H
" `- p4 v6 c6 @3 s+ s7 F( u" D/ ^( E, x7 H$ z8 Z, \
' b% M0 }- |' U& e' N5 C2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