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8|回复: 7

巧燕窝[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8-1 19: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郊老土 于 2013-8-1 19:12 编辑
/ j* [# R; s- B0 X+ |2 s
7 P1 g' N$ C- Q: _( f. q8 c  京郊最常见的燕子有家燕和巧燕之分,巧燕占的比例很少。五、六十年代之前燕子一般在农户家堂屋中檩上筑窝,住户会自觉给燕子留有进出的通道。农村有燕子不住愁房的说法、所以住户都以家里住有燕子视为吉利。现在农村住房也城市化啦,房屋都较封闭,所以燕子只能在屋檐及门洞内筑窝。
' p0 l" i$ I/ l# E4 {! x# @: d# J  大多农户都喜欢巧燕。巧燕的最大优点是喜爱淸洁,大燕决不向窝下排泄粪便。当小燕孵化出来后小燕在窝内排泄的粪便大燕都会叼到远处。传说巧燕在屋内筑窝、它会按看到的物体型状筑成筒状或掸瓶状(只是传说)。下图这窝巧燕在此已住三年了。
. ]9 Y) X" ?  m* j: i! d
P8010005.jpg
  这个窝有两个出口,实际是两次筑成的窝。右边浅色的窝是三年前筑成的,去年有个孩子往里面扔进一个塑料球、所以今年巧燕在旁边又筑了一个窝。6 K; t; x. o; N% }: l$ ^0 E
  下面这张图片是普通家燕的窝:
; S- W1 C3 ~, M/ r5 X" x
P8010007.jpg
  拍这两张照片时小燕已经出飞儿啦、而大燕又没在家,所以有些遗憾!  E0 I$ p% L  N: [# f6 ^- B; R% a* d

  Q& M0 ~' K; m$ R* j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8-1 19: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13-8-1 19:15 编辑
, r# V& z& l2 E9 c$ p  ?) T9 `: U) k* ^7 {' P0 N1 i
谢谢您的详细介绍!
9 W  u  q  c9 W
5 n- g+ _" R/ O8 s' q5 f这是您家吗?如果是支个相机肯定有好片拍!0 [- \$ n% ^" ~- B4 X: m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13-8-1 19:12
9 N# u0 D, O9 z" D谢谢您的详细介绍!

- n3 M% X. D6 W7 B! r* }  X+ o 在动物学上并不懂,只是介绍郊区的一些说法。
发表于 2013-8-1 20: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子筑巢需要多少时间呀?居然用泥筑巢。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20: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8-1 20:19
& t8 L, L! p4 p燕子筑巢需要多少时间呀?居然用泥筑巢。
1 A' }/ k$ L2 d% x+ P. g
据我观查、燕子筑成窝不超过一个月,两只夫妻燕轮流往回叼泥筑窝。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20: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13-8-1 19:12, I/ x/ G, n+ ?* f7 s$ J/ N3 L( A
谢谢您的详细介绍!% z! K2 B8 Y. o4 A/ ]

2 p+ l, ~0 _6 G! |! m这是您家吗?如果是支个相机肯定有好片拍!
5 ?# d/ l& m& O0 \5 w  u/ c( c0 q
我拍的是邻居家的燕窝。
发表于 2013-8-2 11: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图文讲解! 弄明白了,家燕的窝上面不封口象个观礼台。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12: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定神闲 发表于 2013-8-2 11:22
5 l- {, q' C4 {# ]! y, `谢谢楼主的图文讲解! 弄明白了,家燕的窝上面不封口象个观礼台。

8 S  c- ]# r0 Y& l8 l( e+ a家燕在本地也叫“拙燕”、可能与家燕搭的窝过于简陋有关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24 17:38 , Processed in 1.210279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