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21|回复: 2

【贴图】北海七佛塔碑亭[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9-5 05: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9-5 05:34 编辑 * Q, t2 H* l+ o+ x
( O  Z7 r' P6 w7 o* w# o, _( u/ o
关于北海的七佛塔碑亭) V2 }/ `1 w0 v+ i8 F, M. W

$ P) N) R3 k' {【资料】
0 A7 ^9 a# Q1 r* H- k9 F- q: m" t《 北海公园的刻藏字石碑 》 作者: 舒 乙
& b' t( Y% x* Z) h# L( n) @......2 x+ t4 i: N6 g3 x2 ~  E  J# g
北海北岸的第二块带有藏文的石碑在大西天的北部,即西天梵境的后院,现在这个后院没有对外开放,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使用。这座后院里有两件宝贝:一是高大雄伟的琉璃阁,二是七佛塔碑亭。 七佛塔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塔,造型和内容都堪称一绝,天下没有第二份。它也是乾隆时期的文物,建于1777年。它是源于六世班禅进贡的七佛。“七佛”是怎么回事,乾隆皇帝闹不明白,问僧人也不知所以,最后询问在京的总理蒙古喇嘛教教务的国师查嘉大师,又查阅了多部佛经,才考证出来。原来佛教在印度有七佛,于是,乾隆皇帝写了一篇论文,把这七佛都叫什么,姓什么,是属于什么部族,父亲是谁,母亲是谁,徒弟是谁,儿子是谁,都一一写明,而且叫人都一一刻了像,共七幅,刻在七块石板上。加上他本人这篇论文用四种文字刻在第八块石头上,组成一座塔。塔的框架是木质的,石板镶嵌在木框中,塔基是石头的,整合起来组成一座空心的八角形塔,塔外面再加盖一个很大的漂亮亭子,叫做“七佛塔碑亭”,原来是属于大西天(西天梵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乾隆文章的石板上由右起依次是汉、藏、蒙、满四种文字,竖写,汉字有蚕豆般大小,楷书,是乾隆御笔。 依逆时针方向,塔上排列那七幅佛像,看到最后,才出现释迦牟尼佛。这和很多人想象的大不一样,对此,乾隆有解释:“第一毗婆尸佛种刹利,第二尸弃佛,第三毗合浮佛种刹,以上三佛为过去庄严劫佛;第四拘留孙佛,第五拘纳舍牟尼佛,第六迦叶佛,第七释迦牟尼佛,以上四佛为现在贤劫佛。”有根有据,排座不能错。 说到释迦牟尼佛,乾隆写道:“第七释迦牟尼佛,种刹利,姓瞿昙,父净饭王,母大清净,居舍卫城,神足二,一名舍利佛,次名目犍侍者名阿难,子名罗目侯罗。” 这可能是关于释迦牟尼佛最有权威性的“人事档案”了。真是大开眼界。 七佛刻得很纤细,画面也丰富多彩。最顶端刻有四小块各种文字说明,右起依次是汉、满、蒙、藏。背景必有树,树上必有果子,树种各不同,佛的双手必有物。释迦牟尼佛的手中是一个大桃子,手心脚心都有花。每尊佛左右各有弟子像,都是两人,弟子像底下还各有四个人像,所有佛和弟子下面都用小号的藏文刻着名字。画面所有的空地也都充满了很写实的东西,如小羊、小鹿、小花、小草、石头、流水等等,看得出是下了功夫描绘的。画面和文字完全吻合,这都是人,不是神,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只是他们都得了道,成了智者。 这种原教意的东西看着很亲切,不觉胸中升起暖暖的亲和与敬意,这既是学问,又是历史,还是艺术,顿时产生一种亲近感。
; L0 X2 `1 h: t/ f......(略)。
( q) ?1 j8 {$ W4 _% z& Q# D. x' h6 V

$ P7 y4 r9 b/ d, A8 V
9 H7 m2 Z9 Q8 l& a' Q甘博在1918年先后两次拍摄了北海的七佛塔碑亭。2 T$ j& P4 u4 u! U/ w4 ]2 |- d) f9 d
超清晰的大图。7 Y& Z+ F+ [2 B/ o. |8 c
红圈处可见到佛像。6 Z7 [' l9 z, O5 k2 E: _8 k' Y
. x2 \# N, X8 ^' _6 ~7 S8 E
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拍摄七佛塔碑亭
" z9 W+ S) b9 N2 e$ _5 O6 K 编号122A_686              北海-七佛塔亭     (1918年).jpg
5 n! k' a2 }% R$ y# J( _  v
, X8 t) p# x8 |& w/ g& i 复件 编号122A_686              北海-七佛塔亭     (1918年).jpg
; ^: c  F/ D0 ~' b% ~1 I. C
8 O$ u  |0 l) J, L* _3 p0 ?
$ B/ ]- \( o  L6 H) e9 ?' \+ U2 E( p8 _4 N3 @# ~; E0 d
超清晰的大图。红圈处可见到佛像。! A0 G9 j* O& h, @
绿圈内不知是何物——转轮?- [3 D) w, Z! `

/ Y7 x8 G( \& v# U: K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拍摄七佛塔碑亭
& C3 k% m$ q; T& q 编号198A_1106             北海-七佛塔亭     (1918年).jpg
5 i5 }% W" d7 x" K- T% D) l# O, O9 j1 C7 e9 R+ P

9 N, Z" J7 _/ v7 f% R( x 复件 编号198A_1106             北海-七佛塔亭     (1918年).jpg 6 ~% e- ^0 H6 y( D! V6 k

. M- C$ b$ h9 R8 X9 y" v
4 |( R) D% ]9 p# i
9 K) n8 E: l- e8 w我站在平安大街北面拍摄的琉璃阁。8 `9 V9 k; J+ r7 M  w, {
马路北侧拍琉璃阁.jpg
9 y1 e' i/ A4 l4 p' J% j1 }, C$ {8 f  d$ F
& C, b6 R1 @/ u" c4 n5 N: s

, \. V+ F. T3 g( H: g+ L
0 V7 _5 j8 P+ T: E) Y6 W& q' {6 ~/ e! A0 x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05: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北海琉璃阁和七佛塔碑亭的朋友到这里看看:' R- S, S: r$ Q0 r

, ~( g( }3 v2 G2 v9 k9 K3 z. e《误闯北海琉璃阁》   作者:   五角枫
. T+ w+ ^3 T  [+ Y, q) b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5f91d10101bjbk.html
, `- U, l5 p$ M; T1 i. v
! J* |4 ]% G* P- c8 K3 q3 O0 j% m
发表于 2013-9-5 22: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上面《误闯北海琉璃阁》的帖子,感觉作者不是“误闯”而是“勇闯”呀。本人也曾有壮着胆,像作贼似的,单枪匹马往琉璃阁里“闯”,结果被门卫拦住、轰了出来的不愉快经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怎么就能霸占这一文物单位,并可在院内任意停放私家车辆,而将广大关注和爱好文物的人士拒之门外呢?强烈要求国家有关部门责令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限期搬出此地,尽早还园于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21 12:17 , Processed in 1.13675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