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73|回复: 9

【求证】何时挂出的“龙旗”?[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9-19 06: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9-19 06:57 编辑
/ _- U  g& x, Z6 I/ U4 L0 C/ k. h% U) d& }
我近日看到一张五牌楼处挂出“龙旗”的老照片,标注是:
. v) o0 }1 |7 L0 H& Q0 s+ I' n( g! v( N6 f
【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帝制,北京街头又挂出清王朝的“龙旗”】3 v8 h# E8 \5 p; n  z
何时挂出的“龙旗”.jpg - D! |( S5 ]4 s

. S; ]" v3 U# Z4 Y9 L( @$ ?; N' T( f# j# r' p
% ^6 j  X6 F. g0 q
各位先生:% v& R' b2 ]7 D3 O$ `
对此图的标注,您怎么看?
6 i! {4 B% U# t$ a8 V- G4 @1 B0 `. e0 w' j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9-19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此照片,五牌楼的匾额被覆盖,上面有四个字,但看不清楚。另,马路牙子建的很靠路中央,也就意味着车马路变窄,人行便道变宽。“龙旗”何时挂出,真猜不出来。
发表于 2013-9-20 19: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后,只有 张勋复辟那短暂的12天,才会挂上龙旗,所以标注应该没错。
发表于 2013-9-20 19: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1.箭楼已经建成,但没有改造,所以确定是1906-1915年间/ i/ g. m5 I/ R: X: X& Q
2.普通行人辫子还没有剪掉,应该在1914年前,& s8 j% q( h: j) X5 t
3.龙旗悬挂,如排除张勋复辟,应该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前。
+ L7 v% L/ b( @4.骡车的大量使用,黄包车还没有大量出现同时辅证了时间为在1910年前。; g( m7 @# m' a/ r
综合判断,时间应该在1907-1910年间,原图标注不准确。
发表于 2013-9-20 19: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老师上述的第一个理由是界定年份的硬指标,首先可以否定原“张勋复辟”的图说了。具体何年、何因挂出,静待高人指点。
发表于 2013-9-21 04: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黑龙版主关于时间的界定分析。7 ^( Z) k3 I" M2 N# S

1 n* o& e4 A* X8 A我猜测最有可能是
% |) N0 z; {, K! P% x# s, D) R1908年8月27日,清廷批准《宪法大纲》。大纲规定,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皇统永远世袭。
9 O9 L( l! s' _% s# r' `: G  o重要建筑悬挂龙旗,路边立杆挂小灯笼等庆贺。& }" ~4 q' o: P0 S
 楼主| 发表于 2013-9-21 07: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9-21 08:12 编辑   `. K( D) F: Y7 n1 z& e/ X  C
9 y! ^5 f  ^/ i& A( G5 w( m' Q
赞同黑龙版主关于时间的界定分析。2 S# O: r& T# i+ }

* J" m8 s/ g- q" t2 D& o9 C/ i1915.06.16.朱启钤在正阳门箭楼手持木柄上刻有“内务总长朱启钤奉大总统命令修改正阳门,爰于1915年6月16日用此器拆去旧城第一砖,俾永便交通”字样的银镐,率先刨掉了第一块城砖。拉开了正阳门改造的历史帷幕。9 f2 g- |. N5 q/ o) j$ k2 x/ G6 v% k
正阳门改造-1.jpg
/ x8 m% o6 j& A
5 n$ p3 e6 w$ _- Q" J1 N: c
  X& c: z4 V/ ]* z正阳门改造工程于当年12月完工。工程费为18.22万银元,商铺民房拆迁费为7.8万银元。; p8 D+ [+ t3 h) L6 r. x* D3 g
这是工程完成后相关人员在箭楼平台上合影。背景就是正阳门城楼。- q. D8 P- _6 b( s
正阳门改造-2.jpg
& B  {+ k* h& r  x/ u
; ^3 Y" ~* ~& Y7 k6 L. O% }9 X% _& P4 _5 k7 P) _) c' r
! }7 c; |/ j' @: ~! I0 q
【转帖】
. p# Q% s' ~  S* J  ^《您没看出前门楼子有些洋气吗?》   作者:   食烟火斋* o2 w1 R; ~# x# d+ q/ m8 p
http://bbs.obj.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635$ l( Q) S: W' @) n. ], q, s4 O

9 I0 N; ^0 O* J" O: @7 a( Z......
! `# V# v* s# P6 o* S朱启钤聘请德国人罗斯凯格尔为总建筑师,将正阳门瓮城拆除,使箭楼成为孤岛。他在正阳门城楼东西两侧的城墙上各开通两个门洞,增加了出入的通道,通道环绕箭楼,直通南面的前门大街。由于箭楼原本没有独立的登城阶梯,又在箭楼北侧增建了“之”字形的磴道。$ S) y( l  T, b& ]
当时,罗斯凯格尔按西洋风格装饰了正阳门箭楼。他在城台周边增建了一圏悬挑的平座阳台,又在箭窗上添设了联拱华盖式的窗檐,还在城台东西两侧拆去瓮城后的断面上,塑造了“绶带悬章”式的装饰弧线。箭楼与城楼之间原来瓮城的位置上布置了草坪花园,朱启钤还从圆明园等处运来了几对石狮,摆放在箭楼前后。
: L( q- E& `( ^' b5 `" }  W......9 h2 p) V5 L; U
改建后的正阳门箭楼上,增添的那些悬梁、平座阳台、栏杆,都是用钢筋水泥制做的,外表刷上了白漆。
: [( }4 N7 [1 Y2 W6 A......(略)。# S5 M/ V; [  }9 G9 O: `4 R! v. ^; q; i
: c  _1 Z9 q5 l8 ?3 x8 B5 _0 F
3 {4 S% M8 L" B( r/ E4 m
改建前的正阳门箭楼' ~6 o) I% o7 S6 M
改建前的正阳门箭楼.jpg
# v  G: y* i* I1 `
0 K; o) [5 Z& B: r- {/ b* u改建后的正阳门箭楼   
3 ]4 \9 B  M* O( \% E$ h4 A9 @甘博1918年拍摄 编号111A_622 0 S- m- y, M2 E; E
改建后的正阳门箭楼   编号111A_622        (1918年).jpg ) e8 F4 L! t! R& h! ^
       " X+ L1 }* k4 I

4 i6 M$ i8 s, U平座阳台下的悬梁1 p, W2 W2 g  i6 p5 p/ s
平座阳台下的悬梁.jpg & n7 Q) c2 |6 m
6 O/ x3 s* u1 _

  P  Z0 R2 a7 ?7 _3 R6 O9 I【辨析】  n8 E; S. n: F$ D7 M2 H  C3 @
A)在一楼帖原图里,由于拍摄角度限制,看不到是否“在箭窗上添设了联拱华盖式的窗檐”,难以做出判断。
: Z, p8 j& a% l4 z) \B)在一楼帖原图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没有“1915.06.16.改造后,平座阳台下增添的那些悬梁”。8 D% ^9 m( D8 N8 k
116.正阳桥牌楼-08    (19--年).jpg & l+ M! N( a" O; |9 m" S6 u
+ Q- o( S7 v$ v

1 {8 y: R* i# ?" I  m/ ~【结论】
( v+ I+ n2 S3 V3 w) r7 r; g# W一楼帖里原图拍摄于1915.06.16.以前,与1917年7月1日张勋导演的“复辟”帝制无关。) \5 `3 N. u  S; o8 m0 N* v
1 f9 ~7 w4 M! j- n+ w
 楼主| 发表于 2013-9-21 07: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9-21 08:04 编辑
: u9 Q  Z# c) ]6 X5 G; I1 X. i+ P5 o" J
2461756027   先生在2楼帖里谈到:- a4 E2 a  {2 P$ b  z5 _/ Y
“看此照片,五牌楼的匾额被覆盖,.....”
4 i# j) f/ @, ]; V5 r# t# t& y5 |9 @" w) I' @
被覆盖的部位很关键。0 S0 ~& g- j! ]& Y
这也是我当初未能作出判定的因素。
9 h: t/ P# D0 e' G$ U' y
& G- [+ J: i: c+ z( U5 f; Z清末,满.汉双文的“正阳桥”题额两侧是窄花板。$ g! g" C8 D3 @! S, {- h
114.正阳桥牌楼-06    (1906年?).jpg
: l! I1 @8 _& H+ @0 [/ e" z3 [  h. a
民初,单一汉文的“正阳桥”题额两侧是宽花板。5 E4 I% v) N3 u* h* s3 y0 i. g
118.正阳桥牌楼-10    (1924年前?).jpg
5 N/ Z( B* |( X' d6 c/ {
  M' a# V/ g6 ?) z9 i) G' _题额更换的时间在1912.03.~1915.12.)
& B" ]% X1 u4 u早于1917.07.01.“复辟”事件。# J) A$ s+ H% F% W* v7 O
5 r2 |" x4 D, f- i& }
凑巧,我这里还有一张与一楼贴图片同时期,由北向南拍摄的五牌楼,' I% n3 H1 {' A) W' V7 j
可以看清楚:“正阳桥”题额两侧是窄花板。
+ m. o" ?0 q; ?- q
( k( I- W) [, Z! Q6 C 116.正阳桥牌楼-08    (19--年).jpg " j. Z! q& o" V: ~: B3 {
128.正阳桥牌楼-20    (19--年).jpg 0 E4 F% ?! a. w3 V" W

3 ]5 g8 ~( ~+ K( n  [) N& B5 z8 w: @* W& p/ `) }+ w+ w( r

) E9 v4 j# @/ ?- E' Y/ N! u7 J7 z3 y" }$ g1 D" |
发表于 2013-9-21 08: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南一北两张清末龙旗照前门五牌楼,好图!
发表于 2013-9-21 10: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adam58588老师为大家提供的历史事件线索很有帮助。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颁布(不应用“批准”一词。给老师挑个错儿,哈哈)《钦定宪法大纲》,是在夏季,再看照片上迎面走来的男子敞胸露怀,季节能吻合上。多半就是此时间、此事件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2 22:03 , Processed in 1.13641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