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奥运会的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游泳馆“水立方”已成为北京中轴线北端的著名地标。其实,漫步奥运村,还可以看到两座古庙,这就是具有特殊历史人文价值的北顶娘娘庙和龙王庙。两座古朴庄重的庙宇,常常令不少游客心生疑惑:这奥运村里为何保存有两座庙呢? 旧京“五顶之一”的北顶娘娘庙位于朝阳区原大屯乡北顶村西,与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毗邻,距游泳场馆南约150米,现为第七批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被侯仁之老先生称为“北京城中轴线北延长线的标志性建筑”。据史料记载及实物佐证,此庙早在明宣德年间为一土地庙。传说明嘉靖皇帝的母亲到北郊踏青,在此小庙休憩进香许下心愿,转年身怀六甲(即嘉靖),待嘉靖登基作了皇上,为还母愿敕建此庙。据史料记载以及朝阳区文物所的任友、曹彦生等文保专家多次实地考察求证,此庙占地为二十二亩,原有宣德年造大钟一口,明万历年造香炉一座。庙内供奉主神为“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娘娘,是泰山之尊东岳大帝的女儿。左右为送子娘娘、眼光娘娘、催生娘娘、天花娘娘等。此庙乾隆年间奉敕大修,并立有重修碑记,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为开庙日,期间庙前戏台上演各地剧种,庙周围自发形成集市,主要交易农具、粮种、农副产品等,游者多乡人。庙内正殿前立有两通石碑,可惜毁于“文革”十年浩劫,现仅存碑座和碑首,碑身早已不知去向。新中国成立后,此庙山门殿和一进殿用作供销社(商店);正殿和东西配殿被大屯乡铸造厂占用;正殿以后两进院由北顶小学使用,山门殿和一进殿,1987年因供销社经营亏损,无力进行修缮保护,交归朝阳区文化文物局(现区文化委员会)。1997年7月一场大雨山门殿东墙坍塌,次年对山门、山门殿、钟楼进行抢险修缮,转年完工。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于2002年将铸造厂、北顶小学迁出,朝阳区政府请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考古发掘。通过全面勘探,澄清了整个寺庙遗址的规制,由北京市古建研究所绘制出复原蓝图,上报到市、区两级文物管理部门,为“北顶娘娘庙”遗址保护工程启动奠定了基础,也为恢复“北顶娘娘庙”原貌找到了历史依据。 “北顶娘娘庙”现存古建有山门、山门殿、钟楼等,通过勘探发掘探明,“北顶娘娘庙”为四进五层殿,有院墙、八字影壁、东西侧门、东西值房等。大雄宝殿为五开间,前后出廊。最后一进殿为老爷殿,并配有东西耳房,遗憾的是戏台遗址并未找到。 龙王庙位于朝阳区原洼里乡龙王堂村,现奥运村地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国际区范围内,南邻科荟路,对面是2008年奥运会运动员村,西侧是升旗广场。 龙王庙始建于明代弘治十四年(1501年),复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原龙王庙殿宇众多,为七进院落,有山门及东西侧门,山门为龙嘴门,山门宽4米,两侧门为龙眼门,在庙的东西两侧各有古井一口,象征龙的眼睛。一进殿面宽11.5米,进深8.4米,整个龙王殿建筑木质结构完好,油饰彩画风格独特,系明清时期作品,较为珍贵;墙体建筑包含了明清多种建筑手法于一身,有干摆、丝缝、淌白等。殿内原供有北方龙王、龙母神像;后殿供奉四海龙王即黄、红、青、白四海龙神像。山门前有地下泉水喷出,雨季最高可达两米有余,但在北京严重缺水的今天此景早已无存。此地早年为皇亲贵胄郊游之地,后因战乱,屡遭兵火,风貌严重受损。庙内存有“重修龙王堂碑记”(已残),此碑高2.2米,宽0.7米,厚0.23米,在施工中挖出原碑座已重新竖立在殿前东侧。该庙现存规模部分根据历史资料和遗存进行了修复,庙内供奉主神为黑脸龙王鳌广,目的是以镇水为主,该庙是朝阳区唯一保存至今的龙王庙。修复后的龙王庙南北长约75米,东西宽约50米,为朝阳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龙王庙修缮部分以文物古建的形式向世人展示,修复部分作为奥运村村长办公室使用(包括随后的残奥会)。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0 , Processed in 1.09520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