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印度国有电信有限公司终止电报业务。 在北京西长安街上的电报大楼里,还有一个电报柜台在服务。虽然现在整月也接不到一个电报业务,但仍能给人们留下不少回忆。
随着各种通信手段不断翻新替代,电报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但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我国西部通信设施还较落后,传统电报业不会马上消失。
现场
电报大楼
586电脑发报 软件直接转换电码
北京人对电报的印象来自一栋标志性的建筑物——西单电报大楼,这里现在是中国联通长安街营业厅。
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该营业厅看到,大厅指引牌上的7个项目,“电报业务”被排在第5位。此前用于发报的7号窗口已经变身电信业务受理窗口,电报业务被“更换”到了营业厅的咨询处。咨询处的服务人员,就是发报员。
现在发电报的设备早已不是谍战片中的发报机了。一台白色的586电脑,就是现在发电报的设备。
“虽然使用电脑发送,但是跟邮件不一样,软件会直接把文字替换成电码,通过专门的邮路发送过去,对方接收电码后再翻成文字。”工作人员说,只有这台电脑才能发送电报,所以即使办公电脑更换了多次,这台十几年前的“古董”仍保留下来。
工作人员给记者一张绿色、写有“电报”两字的单据,上面印有方格,每个格子中只能写一个字。在每行的结尾,还有标注的10、20等数字。工作人员说,这是为了便于统计字数收费。
记者发了一封连地址、姓名一共25个字的电报。工作人员拿过电报,向电脑里录入发报信息。点击发送后,旁边的针式打印机打出记者刚刚填写的电文。
“已经发送过去了,现在已经到了对方的邮局。”过了5分钟左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一共25个字,收费3.5元,合每个字0.14元。在给记者开具收据后,工作人员找出了一个专门的袋子将这3.5元连同收据一起收起来。
“这个月都没有人发过电报,你是第一个。”工作人员称,目前已经很少有人发电报。
追溯
运营商
短信替代电报 民用业务使用率低
据了解,电报业务最早由中国邮政负责,后来由网通负责,网通被联通合并后,电报业务由联通负责。
1985年以前,北京电报局的公众电报业务量最多时每月可达300万份,占电报局业务总量的一半,每个发报员每天能发报上千份。
北京联通相关负责人介绍,起初,由于长途电话的发展,特别是移动电话的出现,电报业务逐渐萎缩,从电信业务的主角变为一种补充手段,接着短信的出现,完全替代了电报。“短信的传输方式、解码、接收方的译码,这些基本原理和电报都很接近。”该负责人说。
2001年,中国电信取消公众电报业务中的特急和加急业务。
目前,西单电报大楼的发报柜台民用电报业务使用频率已经很低了。
今年5月,工信部发布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首类数据通信业务中,电报业务已经不再出现。
电信业有关人士表示,目前,电报业务主要用于水情、气象、外交、礼仪及其他特殊用途,我国西部通信设施还较落后,传统电报业不会马上消失。
新闻链接
据新华社报道,数以千计的印度人14日涌入电报营业厅,发送具有纪念意义的最后一份电报。当天,印度国有电信有限公司终止162年的电报业务。
中国最早的电报始于清朝。《电信志》记载,清同治十年、十二年(1871、1873),丹麦大北、英商大东两家电报公司先后敷设海底电缆在上海登陆,设局经营电报业务。从此,清政府与驻外使节的通信即以邮传方式经上海水线接转收发电报。
光绪十年(1884),沪津、津通、通京陆线延伸至北京,自此,北京开始有了自办官、商电局,经营电报业务。
回忆
北京市民
每回发电报 都努力删字
59岁的侯女士对电报大楼的印象非常深刻,“以前逛街没事儿总溜进去看,人可真多啊,柜台后面排一长溜儿,个个手里拿着张纸,不停地改字儿。”
过去的几十年间,每逢整点,“东方红,太阳升”的乐曲总会在西长安街上空回荡,电报大楼记录了在北京生活的人们的变化。
市民张先生1982年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做销售,发电报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一个月最少两次,那会儿我每月才挣80多块钱,发两次电报就得花四五块,够全家过个三四天,那钱花得是真心疼啊!”
“可是没办法啊,数电报速度快,有急事儿还就只能用它。”张先生说,每次发电报前,自己都会打半天草稿,“写了改,改了写,不折腾个十几遍绝对出不了门。”
有时张先生还会请别人帮忙删字。“那会儿去邮局发电报的人也多,排队就得个把钟头,大家就在那儿聊聊天互相给删删字,”张先生说,有一回自己绞尽脑汁压缩到十个字,被一位大哥改成了“速归家”三个字,“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少花了一块多钱,还请人家吃了个烧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