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上关城:为何叫“断城”?

2015-11-5 16:26|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李富厚

摘要: 上关城三尊摩崖佛像上关城  军都印社 张云  我坐919路公交车在四桥子村下车,向路人打听上关城位置。路人用手指着山上说:“当地人叫它断城。”上关城怎么就成了断城?  居庸前哨上关城  太行山与燕山山脉之 ...
上关城三尊摩崖佛像

上关城

  军都印社 张云

  我坐919路公交车在四桥子村下车,向路人打听上关城位置。路人用手指着山上说:“当地人叫它断城。”上关城怎么就成了断城?

  居庸前哨上关城

  太行山与燕山山脉之间的狭长山沟,不足二十公里却矗立着南口城、居庸关城、上关城和八达岭四座关城,堪称关沟。关沟的南端为南口城,北端即是八达岭长城。八达岭是旧时口内口外的分界线。南口城、居庸关城、上关城均在八达岭之南即口内,号称“内三关”,均在今昌平区域内。论面积,上关城仅是个小老弟。

  上关城位于京藏(原八达岭)高速公路西侧,北距八达岭七八公里左右,南离居庸关北门三四公里,在南口镇四桥子村地界。这里在汉代时称军都关;北齐时为纳款关;唐代称蓟门关;之后一直称为居庸关。有史书记载:“其城上跨东西两山,下当两山之冲,为堡城。周围二百八十五丈,南北城门楼二座,敌楼二座,偏左为东西水门。护城墩:东山二座,西山二座……”该城于永乐二年(1404年)重修,设南北城门,设东西水门,有守军30名。

  明初,大将军徐达、常遇春来此考察,看居庸关城虽然山势险陡却没有发展余地;又见以南八里处地形险要易于防守,且山间地势开阔利于大量驻军。于是,朝廷决定在南八里处重建关城,仍叫居庸关城。旧居庸关城从此称作上关城,成为新居庸关的前哨阵地。上关城山势险要,易守难攻,恐怕只有当年据险守城的将士才有切身体验。

  1982年修八达岭高速路,拆掉了东西城门及东城墙。城墙既断,始有断城之俗称。上关城人就近迁到了四桥子村。如今,京藏高速公路上行线、辅路、京张铁路及水道从两山间通过。西山坡上的两段残城墙成“Λ”形半隐半现于灌木丛中,斜卧在山脊上。透过树丛灌木,残垣上的垛口、射孔清晰可见。2003年,昌平区人民政府在此竖起文物保护碑,上面介绍:“上关城于明洪武元年(1368)建筑,曾经是关沟内一道重要的军事防线。”

  俱往矣。在内三关中,居庸关城楼及城墙于1992年开始全面修复,南口城的南城门也于前年得以部分修整。上关城没有因为受到冷落而气馁,反倒为方便修路再立新功而自豪。她与周边的美丽景色、神奇传说合成了一种特色文化,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乌龟石有幸存活

  关沟有72景,燕窝、仙人枕与乌龟石名列其中。传说上关城东山顶上有石似盆,为辽萧太后梳洗之处,石下刻“燕窝”二字。只是与其缘分尚浅,我未能一睹为快。倒是仙人枕与乌龟石容易找到,我愿听其述说那如烟往事。

  按照当地人的指点,我用从路边捡起的木棍拨开崎岖小路旁的杂草,来到上关城东南的河套之中。风吹草伏,但见一块4米高的巨石平卧在河滩上。卧石上面较为平坦,约有110平方米大小。巨石的南立面刻有吕贲的隶书“仙枕”二字,俗称仙人枕。其旁刻“嘉靖乙卯三月十二日,虏犯古北口,奉命率三镇兵二万余众,由居庸关入援。廿二日虏败遁,廿五日班师,取道怀来,却归阳和。总督军务兵部尚书灵宝许论题。”旁边还刻有“太行散人”描绘关沟春日景色的两首诗。

  巨石上有大小22个圆眼,据说是穆桂英在上面搭帐篷用的篷杆眼。穆桂英大破辽兵时,曾在巨石上点将分兵,故当地人又叫它帐篷台或点将台。

  上关城公路西侧城墙下有一块长条形巨石,长35米,宽15米,高6米。其形状酷似长颈乌龟,故名乌龟石。其风雨无阻,看护着公路,陪伴着行人。

  传说,明朝末年,李自成带领义军攻打上关城。见久攻不下,他便对手下军兵放出狠话:“杀进关去,鸡犬不留。”话音未落,猛听得山顶上轰隆隆雷声般巨响,抬头见山坡上有块巨石冲着人群滑下来。攻关的军兵立时惊骇不已面如土色,李闯王知道刚才说的狠话惹怒了上天,赶紧改口说:“光杀鸡犬,犒赏三军。”没想到奇迹突然发生,那块将要撞到义军的巨石戛然而止,才有了今日的乌龟石。试想,如果李闯王不改口说软话,后果会不堪设想。

  村里的老人说,乌龟石上面的那排石眼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54年,有人看中了这块巨石,要炸成石料另有他用。碰巧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从此路过,发现这个情况皱了皱眉。周总理回到北京,立即打来电话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好乌龟石。之后,有关部门把想凿开乌龟石的人带到县里办学习班,提高他们保护自然景观的认识。此后,再也没有人敢打乌龟石的主意,今人才得以一饱眼福。

  三佛像峭立山崖

  关沟山高林密,时常有猛兽出没伤人伤畜。于是,人们集巨资请来擅长雕刻人物的石匠,在山路险陡处雕刻佛像或咒语,以震慑鬼魂及野兽。据说,山路险陡处自从有了佛像、咒语,行人商旅每过于此,必定安然无恙。细心揣摩,显然是人们消除了紧张情绪,步履轻松得以过险而无险。

  关沟故道的一些崖壁上曾有很多摩崖造像,尤以上关城西北侧石壁上的佛像保存得最好。我穿过京藏公路,推开一道铁栅栏门,用木棍拨开羊肠小路旁的荆棘一路上行,眼前是一面长约12米,高约11米的花岗岩石壁,上面雕刻着三尊佛像。三尊佛像盘腿端坐于莲花座上,中间佛像高约1.64米,宽约1.3米;左侧佛像体态较瘦,右侧佛像体态稍胖。三尊佛像造型古朴,雕刻技法精练,手势造型各不相同。居中的佛像右手扣住左手于胸前;左侧佛像左手心朝上,右手于胸前捏着一颗珠子;右侧佛像穿圆领纱衫,十指于腹前合成圆状。从造型与技法上看,三尊佛像应为元末明初之代表作。这是昌平区境域内仅存的摩崖造像,虽然长年风吹日晒有少许风化,但仍清晰、明朗,英姿不减当年。这三尊佛像到底是不是三世佛,历来说法不一。有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之争不足为奇。2003年,该处被列为昌平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东侧不远的山崖下有两个石础及碎砖烂瓦,当年是否与三尊佛像同为一个寺院,也未可知。

  三尊佛像的间距约为2米,中间及外侧均凿有几个正方形石卯,佛像的上方凿有平直的凹槽。顶部还凿有“人”字形凹槽,与当地房屋的硬山脊相似。石卯和凹槽的深度能牢牢地插入方木,不至于脱落。遥想当年,紧贴着花岗岩石壁曾建有高约5米、长约8米的三间起脊式房屋,为三尊佛像遮阳挡风避雨。有专家认为此处即是传说中的无梁殿。我不免忧心忡忡,无梁殿早已不存,三尊佛像无力摆脱强烈的日光浴和淋浴,还能安享几个百年呢?!

  游罢上关景,展开留言簿,上书:三尊佛看山护林,仙人枕史海钩沉。上关城高风亮节,乌龟石护路助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8 19:56 , Processed in 1.09493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