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长城脚下观“三司”

2022-5-24 09:38| 发布者: 掌柜 |原作者: 孙广勋|来自: 北京晚报

摘要:   早就耳闻延庆有个三司村,距离凤凰城柳沟村不远,且是明代就有的古村。说来也是凑巧,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和燕羽山脚下的这个小山村有了不解之缘。  “三司”作何解?明朝“三司”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 ...
  早就耳闻延庆有个三司村,距离凤凰城柳沟村不远,且是明代就有的古村。说来也是凑巧,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和燕羽山脚下的这个小山村有了不解之缘。

  “三司”作何解?明朝“三司”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这些朝廷的中枢机构,自然和京城北部的小山村没有关系。“三司村”的由来要从明朝修筑宣化府南山路长城说起。

  嘉靖四十五年(1566),朝廷设置宣府南山路,为了更好地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也为了更好地保护明朝皇陵,开始建筑柳沟城。柳沟是重要的军事城堡,柳沟往东设有头司、二司、三司、四司,一名司官率一营兵守一个土城。三司所在之处当时叫井泉口村,在嘉靖二十二年(1543)就已经建起了一座营城、一座烽火台。后来,由于士兵长年在这里戍边,便把家眷迁居于此,时间久了,每个司戍边的作用慢慢淡化,兵丁也就变成了百姓,井泉口村渐渐地被人们称为“三司村”。

三司村北城墙遗址

  南山路上的小城堡

  追溯起来,三司村始建于明朝初期。据说,明朝永乐十二年(1414),明成祖朱棣北巡驻跸团山,下诏设立隆庆州。但是,元末明初,北京地区战乱频繁,导致人烟稀少,隆庆州也不例外。于是,从洪武年间一直延续到永乐年间的明初大移民,也给隆庆州带来新生力量。其中就有张、王、李、侯、蒋、郝等几家人迁徙到现今三司村西约500米处一块平坦的土地上,搭起小屋居住下来。也许搭建的房子正好在山的西侧,故取名为“西庄子”,算起来至今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可是,那时候村里干旱缺水,村民需要到村东河套边的一个水泉去取水,来来去去着实是费时费力。于是,为了吃水方便,村民就搬到距离泉水比较近的地方居住,后来村名就改成了“井泉口”。“井泉口”村名在明朝嘉靖年间纂修的《隆庆志》里有过明文记载,那口石头井至今还在,只不过早就没有了泉水,只剩下一个井口。为了纪念村子的由来,村里特意在古井处搭建了一个四方立柱、古色古香的小亭子。

  走在村子里高低起伏、宽窄不一的街道上,两旁的民居既有带着历史沧桑感般青砖青瓦的老房子,也有宽敞高大富有现代建筑气息的宅子。一般别的村修的路都是用水泥或方砖砌在两边,而三司村的路两边却是砌满了形状不一、高低不平的石头。透过这一块块不知道在村里停留了多少年的石头,可以感受到这个小山村曾经的历史过往……

  在村子西侧的一处高地上,有一堵厚厚的土城墙,底层用石头和灰砖包裹着,裸露的墙面很是斑驳,表层的土有一种随时要脱落的感觉。土城墙并不完整,只剩下短短的一截。在凸凹不平的土墙上,长满了枯草与灌木丛,在寒风的吹拂下时不时地摇曳着,遂想起王昌龄《塞下曲》中描写边关城堡的诗句:“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土墙不远处,还留存着原来三司城南城门的一座影壁墙,整体是青砖垒砌而成,伤痕遍布、表层斑驳的城砖、石条,依然显示着南城门独有的气派与威严。在残城墙下,竖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三司城堡”等字样。顺着石碑看去,一堵几十米长的石头墙映入眼帘。再细看一下,不论是附近的房屋还是院墙,大都是用拆下来的城堡墙砖垒砌而成,间杂着一些石块和新式红砖。这或许是在那缺乏文物保护意识的贫穷的年代,村民们为了改善居住条件的一种无奈之举吧!

  三司村虽然不大,但是历史文化遗址还真是不少,除了三司城堡的遗址和石头井之外,在村子的东山边上,还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土边长城和石边长城呢!

古井

  村边有座烽火台

  从古井亭子往东,很快就来到了长城脚下。这条修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南山路长城,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早已被大自然侵蚀得不成样子了,但是长城的纹路与残垣断壁,仍然清晰可见。仔细查看,心里生出疑问:为什么这里的长城一段是土边,一段是石边呢?

  以前修南山路长城的时候,为了节约成本,大都是就地取材。黄土多的这一段,就地修成了土边长城。这不,三司村旁边还有一处比较大的窑院遗址呢!窑院遗址就是三司村东边一片平平整整的院落,过去曾经是修长城烧砖备砖的场地,人们都把这里叫做窑院。如今,曾经偌大的窑院只剩下几处窑洞,周围焦土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也是长满了各种灌木和蒿草,荆棘丛生、破败不堪,只看见两个用乱砖头挡住的硕大窑洞口,好像在向人们展示着这里曾经有过的热闹、繁忙场景。

  再往东去,由于那里的山脊上下遍布着大小不一、奇形怪状的石头,所以就地砌成了石边长城,现如今也已是凌乱不整,早已没有了昔日石边长城的英姿。看着这条土边和石边兼而有之的南山路长城,脑海里隐隐约约看到了那时候正在挖土、搬石修建长城的场面,一股难以名状的情愫在心头漾起……

  南山路长城上修建的烽火台中,自红门西侧有五座,依次是将台墩、大红门墩、小红门墩、小张家口墩、川口墩。自红门东侧有九座,依次是虎皮墩、东二墩、东三墩、东四墩、东五墩、东六墩、桅杆山墩、桃木冲墩、老虎窑墩。而三司村东头至今还存在的一座烽火台,就是“东三墩”。明朝时,永宁卫官军在这里驻守瞭望、昼夜值班,如果有北方游牧民族前来骚扰时,就立马点燃烽火台,以示报警。

  相传,在这三司营城里驻守着一名军官,名字叫做赵庆元,他很是关心百姓疾苦,经常为老百姓办好事,主持公道,备受人们夸奖,人称“赵清官”。平日里,他常常到山梁上察看地形地貌、体察民情,若是遇到庄稼大旱,想尽方法给村民减税减租,人们很是拥护爱戴他。由于上山巡查的路不好走,村民们就自发开凿修建了一条小道,赵庆元上山巡查就方便多了,这段石头路就叫“东台子”。屯戍的军民为了纪念赵庆元,把村东迎面的这座小山梁称为“赵官梁”,自明代以来也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村东的烽火台遗迹 本版图片均为孙广勋摄影

  北寺沟红色底蕴深

  这样一个只有几百人口的小山村,历史上竟然建有堂庙、关公庙、山神庙、龙王庙、寿延寺等五座庙宇,也很是令人称奇了。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这些庙宇毁的毁、拆的拆,大部分已经荡然无存,只在人们脑海中留下些许残存的记忆,令人唏嘘慨叹。

  先说说堂庙吧!曾经就建在三司城堡的练兵场西面,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大院西侧。堂庙坐南朝北,正面为南房两间,松木柁檩、雕梁画栋,砖砌神台、方砖漫地,中间是高大的泥塑神像望天吼,金色面庞彩色全身,身旁还有两位善财童子,两侧是二尺高的十八罗汉坐像,像前还有香炉和磐,外面挂着一百多斤重的大铁钟。

  村边三里外的一座小山丘上,还有座山神庙,至今还完好保留着。这座山神庙只有一间,内有神台、香炉、壁龛,还有山神、土地、五道三位神像。

  值得一提的是,三司村还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寿延寺。远看东山头下的石边长城,白灰勾缝,好像一条长龙在山梁上盘旋,南边还有一道山梁像一条小龙攀延着,很像二龙戏珠的模样。于是,人们就在二龙山中间盖起了寺院,取名寿延寺。寿延寺在清朝年间被一场大洪水给冲毁了,当地人为了纪念曾经的寿延寺,就将洪水冲出的大土沟称为北寺沟。

  提起北寺沟,上了年纪的村民念念不忘的就是“北寺沟四烈士”。抗日战争时期,三司村是当时昌延抗日联合县政府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党组织在村里秘密发展党员,村里涌现出许多抗日积极分子。1942年4月2日,昌延联合县委组织部长徐亮、五区区长刘玉、区委书记苏瑞勋等人从艾官营来到三司村开展征兵筹粮工作。三司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王国清、村长张宗义安排几名干部住在了村东窑院一户姜姓人家休息。这个消息不知如何走漏,柳沟据点的日伪军在五更的时候,悄悄包围了窑院。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徐亮、苏建勋、刘玉、王国清英勇牺牲。

  正是由于三司村有着很深的红色底蕴,是个有名的红色村,吸引了市区很多机关单位来这里参观培训。如今,北寺沟里长满了松树、柏树,高大挺拔的苍松翠柏,昂首屹立在这片鲜血浸染的土地上,酷似个个哨兵,守护着四名烈士的英魂……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9 15:14 , Processed in 1.10791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