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都龙脉——永定门桥亦为永变之桥

2020-8-3 13:37|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王锐英|来自: 北京桥梁

摘要: 北京中轴线上的路与桥大都龙脉——永定门桥亦为永变之桥北京中轴线上的路与桥(十五)——纪念博物馆日永定门桥变身大观——永定门之永定,早于永定河之永定。永定门瓮城的闸楼和箭楼是一体的,城门就在正中间,正对 ...

北京中轴线上的路与桥
大都龙脉——永定门桥亦为永变之桥

北京中轴线上的路与桥(十五)
——纪念博物馆日

永定门桥变身大观
——永定门之永定,早于永定河之永定。
永定门瓮城的闸楼和箭楼是一体的,城门就在正中间,正对着永定门城门。箭楼城门外的护城河上架着一座不宽的桥,这就是永定门护城河桥。
进入皇城的中心道路,比如唐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北京城的永定门内大街、前门大街和天安门前的千步廊,在古代都是天街。在天街之南,堪称北京大城之桥的就是永定门外护城河桥,因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扩建外城而建,到1564年建成瓮城和护城河桥,虽然比正阳桥晚了200多年,但因其位置在中轴线的起点,自然不可小觑。永定门最早称为“正阳外门”,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正式命名为“永定门”,寓意“永远安定”,而且早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将无定河命名为永定河134年。

 

 


永定门和永定门护城河桥

真正的永定桥在永定门外凉水河上
——这里才是北京中轴线的南端起点
不过,北京真正的“永定桥”就在永定门外,但可能不会是这座城门桥或护城河桥,应该指的是在凉水河上的“永定桥”,正名为永胜桥,位于皇家园囿南海子北大红门之外,所以又称红桥、大红桥、大红门桥、北红门桥、北大红门桥,即今大红门桥。
古代京城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有一座号称“顶”的庙,其中南顶碧霞元君庙在永定门外五、六里地,大红门凉水河北岸,今南顶村,坐东朝西,始建于明代。河上有一座桥名为“永胜桥”。而据《宸垣识略》记:“南顶以南之河名凉水河,桥名永定桥。(河边)土阜名九龙山,乃乾隆间疏浚凉水河时堆成。环植桃柳万株,开庙时游人皆敷席携榼,群饮其下。近则土阜虽存而桃柳零落矣。”《宸垣识略》为吴长元编写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虽然众多文献记桥名为“永胜桥”,但《宸》文之“永定桥”似乎也不是笔误,可能受到永定门的影响,至于不嫌与永定门护城河桥重名,因为北京各个城门外的护城河桥,一般没有特定名称,通称“某某门桥”,也简称为与城门同名的“某某桥”。但其中正阳桥比较特殊,自始就是正名。

永定不定,不定屡定,方为永定永胜
永胜桥建于明永乐设南海子苑囿时期,因永定河屡发洪水,其下游的凉水河更易泛滥,加之沙土地质,桥梁也是屡修屡毁、屡毁屡修。
明宣宗于宣德三年(1428年),当时命太师英国公张辅等调动部队修治南海子“周垣桥道”,再次修建了北红门外“大红桥”和南红门外的“圣石桥”。“大红桥”是横跨凉水河上的最重要桥梁,因为北大红门和大红桥是帝王来往南海子的必经之路。自明宣德七年(1432年)到天顺二年(1458年)对其就进行过六次大修。直至清代也是如此,例如最大的一次修建在《永胜桥记》石碑记载:桥自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起造,至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竣工。工期长达15年,显然受到了什么因素的左右。1695年康熙还曾大阅于南苑,应该是迫切需要这座桥梁的。1696、1697年两次亲征葛尔丹,1698年巡幸塞外,正是在此一年将无定河命名为永定河的。此后几年,康熙四次南巡、多次巡幸各地,要事频繁,可能难以兼顾。


图片引自网络:《旧京遗韵》“寻找北京南顶和中顶的踪影”

1907年北京地图南顶和永胜桥

但是,此桥在明代30年间七次修建,清代一次修建更用了15年,看来政治形势是外部因素,水文地质是内部因素,施工技术则是关键因素。这座“永定桥”如此不定,名为“永胜”更象是一种祈求,其建造经验值得仔细研究。
史料记载,北大红门桥(永胜桥)是一座五孔连拱石桥,全长约44米,其中桥身约33米,桥面宽约10米;桥上两侧各有18根望柱,17块护栏板。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因对凉水河截弯取直和道路拓宽,决定拆除石桥。据说,当时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曾提出了保护此桥的建议,但没有被采纳。最终,还是被拆除了。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跨河公路桥。到2009年,为了适应新的交通发展,又对北大红门桥进行了扩修重建,直到现在。(引自网络《亦庄记忆》之张友才“南海子的桥”一文)
永定桥旁边的南顶才是最为有名的北京南郊名胜。
《日下旧闻考》:“大红门外碧霞元君庙,士人呼为南顶。”此为“小南顶”。另弘仁桥(今马驹桥)元君庙则被京城人称为“大南顶”。《京城古迹考》载:“今此庙曰大南顶,旧曰南顶。”大红门的小南顶,又名“灵通庙”。
《万历野获编·卷二四》:“碧霞元君庙,在南苑大红门外,土人呼为南顶。九龙山在南顶永胜桥北岸,乾隆间疏浚凉水河之土堆成。自西至东,约长三里,高二三丈不等。委蛇起伏,宛如游龙,环植桃柳万株。开庙时,游人挈楹敷席群饮。夏木阴阴,水田漠漠,不减江乡风景也...”《燕京岁时记》:“南顶碧霞元君庙在永定门南五六里,西向,左右有牌坊二,左曰广生、长养,右曰群育、滋藩,皆乾隆三十八年重修时御书。每至五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十日,士女云集。庙虽残破,而河中及土阜上皆有亭幛席棚,可以饮食坐落。至夕散后,多在大沙子口看赛马焉。”
所以,北京的中轴线南端应该以此南顶和永定桥为起点才最为合适。


1947年北京地图南顶和永胜桥

永定门桥为永变之桥
古往今来,永定门桥虽然名为永定,却也难以永定不变。正如永定门城楼,在北京的桥梁中,因故拆建、迁建、复建、重建者众多,比如西直门桥从元代的木桥、明清石梁桥、民国及解放后的混凝土梁桥,到1980年代建成环形立交桥、1999年改为定向式加苜蓿叶互通立交桥,数起来有不少于5次大的变身,但桥下护城河早已没有了踪影,后来的桥梁也与护城河也没有了关系。其它如各城门外的护城河桥梁,也差不多都经历了木桥、石桥、混凝土桥和立交桥的变化,可是没有一座桥像永定门桥那样被多次地原地拆改重建,在其多次反复变身的历史中,最为难得的是一直保有着永定门护城河桥的名声。


永定门护城河桥(图片引自网络)

今日永定门(图片引自网络)


今日永定门桥群

虽然永定门桥比正阳桥、西直门桥等建于元代的桥梁晚了有200多年,但其也经历了许多变化:明代木桥和石梁桥之变、清代石梁桥之变、民国石台木梁桥之变,1957年改为木桥、1960-70年代改为混凝土梁桥、1990年建成半互通菱形跨河立交桥、2004年改建为跨河永定门广场桥和互通式立交桥。至少发生过8次有记录的原地大改建,其间河道位置有所调整,但桥梁的走向、位置没有太大的变化。
1957年,永定门外修建了永定门火车站,永定门城楼成为阻碍交通的一个“障碍物”。1958年,永定门城楼、箭楼被拆除。直到2004年,人们又重建了永定门城楼。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门洞上方所嵌石匾,楷书“永定门”三字,苍劲雄健,就是仿照明代原配石匾雕刻的。说起这块石匾,还有一个故事:在重建永定门城楼的前一年——2003年,人们在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口的一株古柏树下,发现了一块保存完好的永定门石匾。据考证这块石匾正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始建永定门时的原配石匾。现在人们看到的重建永定门门洞上方所嵌石匾上的“永定门”三字,就是仿照这块石匾雕刻的。

永定门外的燕墩

 


在北京中轴线的“永定物事”景观中,值得一提的是永定门外的燕墩,虽然这只是一座墩台式的烽火台,但它的身份确是北京城的“五大镇物”之一。元明两代,在京城南方五行属火的方位筑起了这座烽火台。对于京城“五镇”有多种说法,清乾隆皇帝在他所做的《神木谣》中为之亲自进行了明确定义,特别提到此神木“远辞南海来燕都,甲乙青气镇权舆。”之句,明显地将神木作为北京的镇物。清末光绪年间出版的一本当时的北京旅游指南小册子《都市丛载》(李象寅)对北京五镇做了详细的描述:
东镇为木,黄木:大木翰(疑为轮)囷百丈高,东方作镇记先朝。磈奇犹忆岩呵褭,老干亭亭耸碧霄。
南镇为火,燕墩:沙路迢迢古迹存,石幢卓立号燕墩。大都旧事谁能说,正对当年丽正门。
西镇为金,大钟寺之钟:钟大难悬梁上穿,深深楼覆韵飘然。游人到此占祥瑞,鹅眼靑钱费万千。
北镇为水,昆明湖:昆明湖上晚晴初,眼望铜牛柳半疎。水远楼深难画处,顿教俗虑自消除。
中镇为土,景山:地安门里绕红墙,树影重重映夕阳。玉蝀金鳌桥上望,煤峰耸峙在中央。
其中一句“正对当年丽正门”引发了元大都与明清北京中轴线是否一致的争论,不过这里的“正对”,是在诗人嘴里说出来的,还真较不得真。
燕墩在明嘉靖年间以前是一座土墩,嘉靖年间修筑外罗城时进行了包砖。清乾隆年间于燕墩之上立起了一块御制碑,上面有乾隆皇帝的两篇文章,即《御制皇都篇》和《御制帝都篇》,这两篇文章应该算作当时封建帝国最高统治者对于受之于天的皇权的明正宣示,现在看来也可以看做皇帝为定都于北京、底定北京中轴线所做的最权威、最有力的宣示和广告,将其镌刻在京城南大门外,向来往过客宣传北京城。所以说,这两块碑实在是首都北京定都之碑,成为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之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9 01:48 , Processed in 1.09349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