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阿东照相馆内景,老板娘背后的照片墙看上去非常现代。 哈同夫妇在家里的合影。室内西式的装潢与中式的门窗相得益彰,可见他们在北京的生活相当讲究,阿东照相馆的生意想必也很兴隆。 有关阿东照相馆老板哈同夫妇的记载非常少,他们留下的生活照更加少见。本片为哈同夫妇游览颐和园。 阿东照相馆拍摄的东便门。 阿东照相馆聘用的德国女摄影师赫达·哈默。上世纪三十年代她在北平拍摄了许多反映古都风貌的照片。 ▲“小莫”在上世纪30年代拍摄的“葡萄常”传人在制作玻璃葡萄饰品。 斯诺拍摄的“毛泽东在陕北”,就是在阿东照相馆冲洗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在北京设立公使馆,北京的东交民巷也就成为了有名的使馆区。在北京,东交民巷不但是外国人的聚集地,也是各种洋玩意儿集中的所在。北京早期的照相馆也大多开在东交民巷。由德国人哈同(Hartungs)夫妇开办的阿东照相馆,就开在这里。 阿东照相馆毗邻德国医院(今北京医院),是一座不太起眼的二层小楼。今天,这座小楼仍然还在,即东交民巷2号。它曾经精美的石雕刻花、石砌的墙角与檐口,虽历尽沧桑但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原貌。小楼虽然已几经易主,早已不再经营照相生意,但仍延续着当年“上家下店”的格局。 阿东照相馆在清末民初的北京,可谓是声震四九城的摄影圈。店主哈同夫妇秉承了德国人出名的严谨认真,故而阿东照相馆冲洗出来的照片,专业水平非常高,极少出现纰漏、遗失。许多在北京的外国摄影师都是阿东照相馆的常客。 有关阿东照相馆的老板哈同夫妇的记载非常有限。不过,1933年他们从德国聘来的女摄影师赫达·哈默却赫赫有名。1933年,刚刚从摄影学校毕业的赫达·哈默在德国摄影学刊上看到了阿东照相馆刊登的招聘广告。广告要求应聘者是斯瓦比亚人(德国西南部的一个前公爵领地),能讲英语、法语。由于这份工作薪水不多,所以他们指定要招一名女摄影师。看到这则招聘广告后,哈默感到这简直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职位,遂告别家人来到了遥远的北平。1933年至1938年的五年间,哈默一直供职于阿东照相馆。阿东照相馆的工作很忙,一周工作六天,每天从早晨7时至晚上6时。不论何时,只要遇到特殊的活儿,都要迅速完成。那一时期,光顾阿东照相馆的有很多文化名人,哈默跟他们结下了很深的友谊。法国书店的老板昂里·弗特致力于研究北京文化,出版了很多有关中国的书;英国作家哈罗德·阿克顿在北平研究中国戏剧,拍了许多京剧剧照;美国作家乔治·凯茨请哈默为他拍了许多中国家具的照片。这一时期,哈默也留下了许多北平市井生活的珍贵影像。古老的城墙、精美的牌楼,难得一见的天桥杂耍以及胡同里走街串巷的游商,甚至是今天已经失传的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无论是物质文明,抑或是非物质的京城文化,都被她用镜头记录下来。后来,赫达·哈默与近代史上有名的《泰晤士报》驻京记者乔治·莫理循之子结婚,成就了一段佳话。她也改名为赫达·莫理循,人称“小莫”。 阿东照相馆之享有盛名,不单因为它成就了“小莫”这样著名的摄影师,而且因为它冲洗过埃德加·斯诺从陕北拍摄回来的一组著名的照片。1936年10月,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结束了对陕北为期四个月的采访,带着摄有红军生活的30多枚胶卷回到北平。在当时的北平,冲洗这些照片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许多照相馆都不敢承接。于是,斯诺把它们交给了阿东照相馆。那张有名的“毛泽东在陕北”的照片,就是其中之一。当年,头戴八角帽的毛泽东42岁,风华正茂。新中国成立后,这张照片被选入历史课本,成为人们心中对延安时期最形象的记忆。 阿东照相馆何时结束营业已经很难查证,但它用镜头记录下来的北平风貌、历史瞬间,成为一种家国记忆留在了中国人的心中。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0 , Processed in 1.08629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