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2月17日,前门楼子前热闹非凡,北京电车公司举行了盛大的通车典礼。百余位政府政要和各国嘉宾出席,佩戴着蓝绸徽章的电车公司职员在人群中忙前忙后。据次日的《晨报》报道,“典礼毕,各来宾即乘车东行。”自天安门起,经东单、东四,至北新桥绕行一周。“车上乘客,异常拥挤,沿途观者,亦人山人海,秩序甚好。”第二天,电车正式售票,更受到了市民的热烈追捧。各站的乘客“甚有久候,竟不能登车者”。当时有轨电车仅开通了由正阳门内至西直门大街的第一路10辆车。电车每到一站,无数人挨近车轨观看,把沿路站岗的巡警忙得不亦乐乎。为了驱散轨道上围观的行人,电车大铃铛“铛铛——铛铛”猛摇。不久北京市民就给电车起了个雅号——铛铛车。 上世纪20年代电车进入北京,北京大街上呈现出电车、人力车并行的情景。 1924年,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开通。电车铃铛“铛铛”作响,北京人因而把它称为“铛铛车”。 天桥的有轨电车站在砸车风波中幸免于难。 别看北京市民对铛铛车这种新型交通工具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在电车公司筹建之初却遇到不小的阻力。铛铛车刚一铺轨,就有人投诉它破坏古迹要求改道,沿途商家也觉得竖在道路两边的电线杆影响了自己的生意,表示反对。不过,最视电车为大敌的要数遍布北京大街小巷的人力车夫。自从清末人力车从日本传入中国后,它逐渐成了北京有钱人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老北京胡同纵横,轻巧的人力车走街串巷异常方便。到了上世纪20年代,北京城以拉人力车为业者有7万余人,一辆人力车负担着全家老小好几张嘴的生计。电车跑得快,拉得多,自然成了人力车夫们的天敌。铛铛车还没通车,京师总商会就向京师警察厅呈文劝阻称,“若电车急于开行,此数十万失业平民必更被迫至于绝地……”不过,电车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乃大势所趋。即便阻力重重,最终还是通了车。就在电车通车的当天,北京城就有上千车夫卧了轨,企图阻止电车通行。 在有电车之前,人力车是北京人的主要交通工具。 铛铛车票价只是人力车的三分之一,一开通就备受欢迎。一时间城内百姓对铛铛车趋之若鹜,甚至还出现了卖挂票的情况(乘客攀附在行驶电车的车尾,或侧立于车门处)。这么一来,人力车被挤对得够呛。据统计,1923年北京有公用人力车24000辆,电车开通第二年,这个数字骤然下降到18899辆。人力车夫累死累活一天,也挣不了几个大子儿,怨气冲天。他们认为是电车抢了他们的饭碗。1929年10月22日,人力车与电车的矛盾发展到顶峰,北平街头上演了人力车夫砸电车的一幕。 当天,上千人力车夫手持洋车把、木棍和铁锹,涌到西单牌楼,一边走一边喊:“打倒电车公司!打倒电车工会!”19时,北平城四面八方的人力车夫一齐动手,只要看见电车就一通乱砸。据说,人力车夫不懂电路,害怕触电,没敢砸电车的马达和机器,其他能砸的全都砸了个稀巴烂。就连设在天桥电车站的(位于今天桥剧院附近)电车工会办公室被挑了个底儿朝天。 当时报纸刊载人力车夫砸电车的新闻照片。电车地板、车座、车窗被人力车夫砸得面目全非。 趴活儿的人力车夫在前门楼子下面蹲了一溜儿。 这次风波让电车公司损失惨重,总共90余辆电车中,有57辆被砸坏,损失达30万元之巨。虽说这次风波人力车夫不占理,但是面对他们悲惨的境遇,社会舆论还是给予了很多同情。就连电车公司事后都向政府呈文表示,为照顾人力车夫的生计,“每段加大洋五厘,合铜元二枚。” 不管人们怎样同情人力车夫,但交通工具更新换代的脚步谁也拦不住。在人力车与电车反复的博弈中,1946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自7月1日起,逐步在各大城市废除人力车,而代之以电车与公共汽车。强制废除并不足以使人力车消失,最终还是随着电车、汽车、自行车的日渐普及,人力车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供图/爱历史、首都图书馆、北京日报图片库、FOTOE、老北京网 本文原载于2012.3.6《北京日报》20版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5 , Processed in 1.08552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