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北京铁画。 铁画艺人用刷子清理铁画,以使其边缘平滑。 图中的铁画艺人,在用錾子錾刻图案。锤锻后的部件,要进行錾刻,俗话叫“錾活”。錾刻是在设计好器型和图案后,用特制的工具和特定的技法,在铁板上錾刻出形态各异的图案。 铁画艺人在给铁板作涂层技术处理。 制作铁画之前,要先在纸上画出图案纹饰。艺人在画完画稿后,需依据平面的画稿理出层次和制作步骤。技艺超群的铁画艺人,不仅要有高超的锻锤技艺,还要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国画基础。图中铁画艺人正用毛笔在纸上画出图案。 图中的铁画艺人,在用錾子錾刻图案。锤锻后的部件,要进行錾刻,俗话叫“錾活”。錾刻是在设计好器型和图案后,用特制的工具和特定的技法,在铁板上錾刻出形态各异的图案。 ▲焊接的工序极为精细。先要把每一个成型的部件在画稿上一一比对出位置,然后经过高温将不同大小、粗细、薄厚的部件,焊接均匀、牢靠。图中铁画艺人用工具对焊接好的铁画整形修正,以确保其意态完整。 经过锻打、修钻、焊接、整形等工序后,为了防止铁画生锈,还要进行烘漆。一般会给铁画涂上黑色有光漆或无光漆,衬上白纸后装框成画。图为铁画艺人在给铁画刷漆。 读者都知道江苏省芜湖的铁画有名,知道北京曾有铁画“第二故乡”美誉的人就不多了。北京曾出过一位“铁画大王”,把古都的文化积淀和精工巧作融合在一起,锻造的铁画“苍劲古朴”。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文武百官为了趁此机会取宠,四处搜集奇珍异宝以博慈禧欢心。江苏巡抚刚毅听说著名的芜湖铁画在宫中还未曾见过,便花重金派人去芜湖买了一套铁画屏风。为了能博得太后欢心,他贿赂了太监把屏风运入宫中,放在御廊里。慈禧经过御廊,看到屏风后,甚是欣喜,赶忙让李莲英把铁画屏风放在自己的寝宫里,以供观赏。刚毅如愿得到了恩宠,宫廷贵族们从此对铁画趋之若鹜。 铁画也叫“铁花”,是用熟铁皮制作成的画。铁画艺人把熟铁皮经过锻打、修钻、校正、焊接、整形、退火、烘漆等十几道工序,做出山水、竹石、花卉、虫鸟等图案,然后涂上黑漆装框成画。“远观似水墨画,近瞧如浮雕”,铁画吸收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章法布局,融合民间剪纸、木刻、浮雕、石雕、牙雕等多种镂空工艺于一身,做到“炉锤之巧与画理相通”,是极为珍贵的工艺品。 据史书记载,清康熙年间,芜湖有一位技艺超群的铁匠叫汤天池。他的邻居是当时著名“姑孰画派”的创始人萧云从,萧云从性情孤傲,非常鄙视贫寒的铁匠。汤天池对此十分生气,立志要“以铁代墨,以砧为砚,以锤为笔”,锻造出一幅铁画来。他经常偷看萧云从作画,并渐渐领悟了国画的作画技法。有一日,他“挥锤作笔,揉铁作墨”,锻造了一幅意态传神的山水画,画中的兰草、翠竹、飞蝶、荷花等,栩栩如生,虚实相衬,在当时人看来是“巧前代之未有”。汤天池由此而声名鹊起,成为家喻户晓的铁画宗师。乾隆时期以后,梁在帮、沈义庆等人都以铁画而著名,铁画艺术也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清朝末年,铁画由芜湖传入北京。王府井的春茂山古玩铺,是当时专门设计铁画图样的店铺,但仍以芜湖铁画的图样为主。而锻造北京铁画,要数裕升和最有名。晚清时期,裕升和的铁画生意十分兴隆,掌柜赵连生为了扩展门面,招收了徒弟郭武珊。郭武珊后来成为著名的“铁画大王”。他时常利用业余时间偷偷学艺,并勤于钻研,把锻打和平錾技艺结合起来,锻造出端庄凝重、苍劲古朴的铁画,在继承芜湖铁画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了北京特色,制作了一批反映北京风光名胜的铁画。北京也因此继芜湖之后,被称为铁画的“第二故乡”。 图片由爱历史提供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00:14 , Processed in 1.08644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