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法国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与北京的西山有关。这个人名叫阿列克西·圣-莱热·莱热,笔名圣-琼·佩斯,其身份是法国诗人和外交官。1916年,圣-琼·佩斯被派到中国,担任法国公使馆三等秘书。在此后的五年中,他广为游历,足迹遍及林海雪原与沙漠戈壁,并在北京西山的一座小庙里创作完成了长诗《阿纳巴斯》(中文译名《远征》)。1960年,“由于他高超的飞越与丰盈的想象,表达了一种关于目前这个时代之富于意象的沉思”(瑞典文学院颁奖辞),圣-琼·佩斯一举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而在他的所有文学作品中,创作于北京西山的《远征》为主要代表作。 圣-琼·佩斯故居 圣-琼·佩斯 ▶远行归来写《远征》◀ 1920年,在北京的法国公使馆工作的圣-琼·佩斯曾经远行。他从京城出发,经居庸关到张家口,一直到达库伦(今乌兰巴托),穿越戈壁沙漠,探寻古代丝绸之路。同行的还有他的两位法国朋友,一位是法国公使馆医生、东交民巷法国医院院长贝熙业,另一位是研究蒙古和西藏问题的古斯塔夫-查尔斯·图森特。这段长途旅程是他谋划已久的,一路行来,果然收获颇丰。 在写给母亲的信中,圣-琼·佩斯说:“这是一次有意义,并且激动人心的远行,旅程几乎是完美的,我至今兴奋不已,这种记忆永远不会被磨灭。我们到达的地方很远,而那些地方使我的心灵走得更远……” 辽阔的蒙古草原和马背上的民族那粗犷豪放的性格,给圣-琼·佩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种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由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发展而成的蒙古帝国也曾一度无敌于天下。1189年,当蒙古族各部落共同拥戴铁木真时,部落首领的特权制被一举打破。此后,这位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的蒙古族领袖,统帅千军万马征战蒙古高原,历经十三翼之战、阔亦田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逐渐统一了蒙古高原。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成为蒙古王朝第一位大汗。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来建立了元朝,并不断开疆拓土,使他统治的国度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辽阔的国家。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草原文化也是如此。与农耕文化不同,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显得奔放和热烈。独特的原始祭祀、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舞和民俗风情,使游牧文化在外人眼中氤氲着一种神秘的色彩。他们在天高地迥的草原上放牧牛羊、酿造奶酒,悠扬婉转的马头琴声寄托了他们对草原的无限深情。在远离滚滚红尘的地方,他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从远方回到北京不久,圣-琼·佩斯便住进了好友贝熙业为他安排的西山桃源寺,开始了长诗《远征》的创作。在这首长诗中,辽阔无垠的草原和神秘莫测的沙漠成了一种充满诱惑力的意象,为此,圣-琼·佩斯的内心激荡着既无限敬畏又渴望征服的复杂情感。他把那次远行当作了远征,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征战的艰辛、到达目的地后的欢愉以及踏上新征程的紧迫。后来,圣-琼·佩斯回答读者有关《远征》的提问时说,那是一种超越于历史和地理之上的抽象的征战,确切地说,是内心的、精神上的征战。正是通过对这种抽象征战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世间的认知和信念。 1921年,圣-琼·佩斯携《远征》手稿奉调回国。次年,《远征》发表于《新法兰西评论》。当时,鉴于他的外交官身份,不便用本名发表文学作品,便使用了“圣-琼·佩斯”这个笔名。那是他第一次使用这个笔名,此后再未更改。1924年,《远征》单行本问世时,发行量并不理想。然而,在为数不多的读者中,却有里尔克、霍夫曼斯塔尔、艾略特等赫赫有名的大诗人。 ▶寺院与方亭构建的文学世界◀ 兰荷海刻在一块石头上的繁体“兰”字,字迹依稀可见 当年,圣-琼·佩斯创作《远征》的小庙有三个名称:桃源寺、桃源观和桃峪观,坐落在京西阳台山下一个海拔二百多米的山岗上,依照现在的行政区划来说,隶属于海淀区苏家坨镇管家岭村。 当时,那座小庙建在一个七八米高的长方形平台上,院落南北宽约10米,东西长约20米,周围是石砌的矮墙。圣-琼·佩斯居住的房屋位于院落东侧,为三间带拐角廊子的殿堂,朱漆门窗,椽檩彩绘。管家岭的村民都知道,桃源寺住了一个外国人。在那里,圣-琼·佩斯创作完成了他的长诗《远征》。 1921年,圣-琼·佩斯奉调回国后,桃源寺改建成了兰荷海的私人别墅。时任中法大学教授的兰荷海是圣-琼·佩斯的好朋友,他也是一个有文学情结的人,还收藏有圣-琼·佩斯的签名赠书。新中国成立后,在桃源寺居住的是管家岭村村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桃源寺毁于一次失火。 在距离桃源寺不远的山岗上,曾有一座圣-琼·佩斯心仪的方亭,那是他休闲散心和登高远眺的地方。《首都文史精粹·海淀卷》里有一张照片,那上面的圣-琼·佩斯悠然自得地躺在方亭旁边的柴草堆上,文字说明为“1920年合成照片,在北京西山道观构思《远征》”。就是说,那张照片并非现场拍摄,而是圣-琼·佩斯在暗房里合成的。他通过后期制作,将自己与方亭放在了一起。也许由于拍摄条件所限,无法实现他想要的情境,不得不采取技术手段进行加工,而经过加工的照片恰好表现出他对北京西山的情愫。 2010年,管家岭村在村边的制高点上修建了一座欧式景观亭,取名中法友谊亭,以纪念圣-琼·佩斯以及他在此间创作的长诗《远征》。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桃源寺得以复建,并将这座圣-琼·佩斯故居确定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我们在管家岭村西北的防火道旁边找到这个地方时,新修的院落前面没有路,一片疏松的黄土地面上,经年的草茬儿长出了新绿。院门落锁,旁边悬挂着一块金黄色的标牌——圣-琼·佩斯故居。一位村民告诉我们,这里没有对外开放,里面的房子是空的。 站在圣-琼·佩斯故居前的防火道上,可以望见不远处山岗上的欧式景观亭。我沿着一条水泥方砖铺成的台阶路往山岗上走,路口一块褐色石头上刻有“中法友谊亭”五个大字。山岗上的欧式景观亭看上去很整洁,而亭下一侧的砖砌台阶路上,从砖缝里杂乱无章地长出大片苦菜,寂寞地开着明艳的黄色小花。 景观亭旁边竖立着一块长方形石板,上面刻着《管家岭中法友谊亭铭志》。石板旁边一块光滑的卵石上,依稀可见一个繁体“兰”字。据说,那是圣-琼·佩斯的好友兰荷海刻上去的。 一百多年前的桃源寺以及近在咫尺的方亭,构成了圣-琼·佩斯的文学领地。他曾经动情地说,在这里,我心情舒畅,内心世界具有无法比拟的宽松。远离城市的喧嚣后,仿佛可以听到时光流逝的声音,而时光在中国似乎消逝得格外缓慢。这是个神奇的国家,我心存感激。 正是这种宁静的环境和闲适的心情,使圣-琼·佩斯顺利完成了长诗《远征》的创作,而这首长诗成为他日后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砝码。 中法友谊亭 岳强 摄 ▶乡土民情提供了创作灵感◀ 从使馆的外交事务中脱身后,圣-琼·佩斯骑着阿仓(他的马)走了一天,风尘仆仆地赶到西山桃源寺,开始了长诗《远征》的创作。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大西山的旖旎风光和乡土民情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素材。 在《远征》第一章中,圣-琼·佩斯激情澎湃地写道:“没有巴旦杏的土地,被交付给我们的马匹。”这里的巴旦杏,指玉巴达杏,是管家岭一带的特产。成熟的玉巴达底色黄白,向阳的地方有娇艳的红晕;果肉细腻,柔软多汁,甜中带酸,口感极佳;半离核,果仁微甜。明清时期,这种晶莹剔透、饱满圆润的玉巴达杏一直是皇家贡品。1990年出版的《北京果树志》,专门介绍了杏中极品——玉巴达。我在阳台山一带游历时,曾看到不少果园门口竖立着图文并茂的标识牌,从牌上的文字介绍可以得知,2013年10月,玉巴达杏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水,孕育出了品质优良的玉巴达杏,也滋养了圣-琼·佩斯丰沛的诗情。早春盛开的杏花和初夏成熟的果实,在使他大饱眼福和口福的同时,文学想象力也变得羽翼丰满。 在《远征》中,圣-琼·佩斯还津津乐道于“蜜饯的玫瑰酱”。翻过桃源寺前面的那座山,就是种植高山玫瑰和盛产玫瑰酱的地方——妙峰山。那里的万亩玫瑰园,被誉为“华北一绝”。由于妙峰山的高山玫瑰没有污染,观赏以外,还可以食用,包括泡茶和制作玫瑰酱。据说,慈禧太后最喜欢的两种美食都与妙峰山玫瑰有关。一是玫瑰酱,御膳房用鲜嫩花瓣加糖制作的玫瑰花酱抹在面食上,味美无比。那情形有如往三明治上抹果酱,所以有人打趣说,慈禧才是三明治的真正发明人。二是精选玫瑰花瓣,挂上蛋糊油炸。那种貌似龙虾片的小吃,是慈禧心爱的零食。 在妙峰山上千年的玫瑰种植历史上,形成了多种玫瑰加工方法。辽代时,仰山寺僧人在妙峰山地区大规模种植玫瑰,并提炼玫瑰油贡献皇宫,每年向皇宫交纳玫瑰油100斤。即使以现代设备和技术加工提炼,这些玫瑰油也需要30万斤新鲜玫瑰花。由此可见,那时妙峰山玫瑰种植与加工的繁盛。普通玫瑰含芳香油万分之三,而妙峰山金顶玫瑰的芳香油含量高达万分之五。寻常玫瑰油呈乳白色或黄色,而妙峰山玫瑰精油如宝石般晶莹翠绿,闪烁着玉色光泽。世界上,能够种植这种高品质玫瑰的地方极为罕见,国外最著名的是保加利亚玫瑰谷,国内只有三大玫瑰种植园,分别为:山东平朔县玫瑰乡、甘肃永登县苦水川和北京妙峰山。与月季、蔷薇杂交而成的玫瑰不同,妙峰山的优质高山玫瑰花朵大、花瓣厚、色彩鲜艳、香气浓郁,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曾采集妙峰山玫瑰谷的高山玫瑰植株作为标准样品。 遥想当年,在桃源寺创作《远征》的圣-琼·佩斯,一边饮玫瑰茶,一边看紫红色素慢慢溶解,花瓣渐渐变得洁白如玉,何等赏心悦目。而他在庭院散步时,也许会隐约闻见夹杂在风中的玫瑰香,那是从对面山上飘来的。玫瑰的芳香浸润了他的诗情,也永远留在了《远征》的字里行间。 那时,圣-琼·佩斯居住的桃源寺坐落在妙峰山古香道的中北道旁边,贩卖玫瑰花与玫瑰酱的小贩不时从他门前经过。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玫瑰,其色紫润,甜香可人,闺阁多爱之。(农历)四月花开时,沿街唤卖,其韵悠扬。晨起听之,最为有味。”清《燕京竹枝词·玫瑰花》曰:“玫瑰好似五月霞,闺阁多爱四月花。市人沿街争唤卖,时在门外作喧哗。”在山村古寺听到花农的叫卖声,也许与闹市不同,散淡中夹杂着温暖而亲切的人间烟火气息。 ▶庙会见闻写入《远征》◀ 妙峰山古香道中北道 岳强 摄 妙儿洼茶棚遗址 岳强 摄 在来中国之前,圣-琼·佩斯便对这个神秘的东方文明古国充满向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使他感到好奇,对他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他试图超越既定价值观的束缚,在一个全新的神话般的世界里重新构建自己的理想。基于这种想法,他对中国文化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格外倾心。在二十世纪初叶的法国作家中,这种思想具有一定代表性。为了突破本土文化的局限,许多法国作家在创作上不同程度地以中国为参照,赋予了中国文化在人类文明形态中极其重要的地位。 1916年至1921年,圣-琼·佩斯在中国工作和生活期间,身临其境的游历和考察使他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在长诗《远征》中,他致力于表现人世间的和谐安宁与天下大同的理想,而这样的人际氛围,他从妙峰山庙会上找到了样板。 圣-琼·佩斯在桃源寺创作《远征》期间,正是妙峰山庙会的鼎盛时期。每年农历初一至十五,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万善男信女、几百档民间花会聚集于妙峰山朝顶进香。据《燕京岁时记》记载,“每届四月,自初一开庙,半月香火极盛。”初五到初十,庙会尤其热闹。各种“香会”献艺助兴,艺人们扭秧歌、耍狮子、踩高跷、变戏法、唱大鼓、托木偶、说评书、打快板;练功的人则舞刀弄枪、举幡托石锁,在吹拉弹唱声中,摔跤、对棍、耍杠。“香会”中不乏高人,有的人甚至给皇帝、皇太后表演过节目。这种盛大的民间集会活动兼具宗教信仰、商品交易、文化娱乐特点,自明朝传承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1925年,北京大学国学门对妙峰山庙会进行了专项调研,开创了我国民俗学田野调查的先河,从而使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传统庙会——妙峰山庙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每年四月初一开始,前往妙峰山朝顶进香的香客络绎不绝,而圣-琼·佩斯创作《远征》的桃源寺刚好位于妙峰山古香道的中北道旁边,所以他对香客的虔诚与庙会的繁盛有着极为深切的感受。在亲身经历了妙峰山庙会以后,他被那种和谐友善的氛围所打动,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切身感受写入了《远征》——“翌日,那喜度落成的吉朝,满城喧闹……翌日喜庆。”“纪念古树的露天喜庆,为一片潭水而设的公众祭典。”“近山口处的立杆梢头的祝圣的幡旌。”“于三岔口渴饮古铜色大碗水,底印有捐家姓氏的善人。” 在人类所有精神活动中,追求真的是科学,追求美的是艺术,而追求善的便是宗教。妙峰山集佛教、道教、儒教于一体,同时供奉民间各路神灵,所有信众皆可在此找到心灵的归宿。那么,在以传统吉祥文化为特点的妙峰山庙会上,真正打动圣-琼·佩斯的是什么呢? 一是虔诚。比肩接踵的香客大多是来自江苏、浙江、南京、上海、河南、山东等地的远行者,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他们含辛茹苦的远行只为一次朝拜。而来自京津地区的香客一般从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等地出发,一路徒步西行。由于山道崎岖,路途遥远,他们往往携带干粮,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地往返三五天。 二是友善。从清代康熙年间起,一些香客自发组成“香会”,集体朝顶进香,并为庙会无偿提供服务。譬如,修道老会在庙会开始前维修进香道路,提灯老会为夜行的香客挂汽灯,茶会为香客提供茶水,缝绽老会为香客免费修鞋。香会还在沿途设置茶棚,供香客歇脚,并提供茶水及粥食服务。位于海淀区与门头沟区交界处的妙儿洼茶棚,当年曾有七八间房屋,坐西朝东,砖石结构。因北边的阳台山曾称妙高峰,而这里是妙高峰南侧的山间洼地,故称“妙儿洼”。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去妙峰山上香时路过此地,曾在妙儿洼茶棚休息。如今的妙峰山庙会上,一些香会组织本着“钱粮自备、茶水不扰、分文不取”的原则,自发地为香客提供免费服务。他们向香客舍粥、舍茶、舍馒头和咸菜,留下了“上山坡,有粥喝”的美谈。 虔诚与友善是妙峰山庙会的传统,也是妙峰山吉祥文化的体现。在圣-琼·佩斯看来,这与《远征》的创作思想完全契合。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8 03:39 , Processed in 1.09145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