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文博茶座 | “新疆王”杨增新为何身后葬昌平

2022-6-10 13:42|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高建军|来自: 京文物报

摘要: 在昌平区沙河镇南大桥北八达岭高速东辅路旁,沙河清真寺南墙外矗立着一座赑屃驮着的石碑,这座石碑就是清末民初新疆的风云人物杨增新墓前的神道碑。杨增新墓杨增新,清同治三年(1864)出生于云南蒙自。光绪十五年(188 ...
在昌平区沙河镇南大桥北八达岭高速东辅路旁,沙河清真寺南墙外矗立着一座赑屃驮着的石碑,这座石碑就是清末民初新疆的风云人物杨增新墓前的神道碑。

杨增新墓

杨增新,清同治三年(1864)出生于云南蒙自。光绪十五年(1889),25岁的杨增新赴京参加会试,考中二甲进士,随后到甘肃省为官,开始了他在西北边疆的宦海生涯。光绪三十四年(1908)杨增新被派到新疆,先后任职阿克苏兵备道和镇迪道道员兼提法使。1912年5月,杨增新在全疆局势混乱的多事之秋就任新疆都督,后又任省长兼督军。杨增新在主政新疆的17年期间外抵觊觎分裂中国领土的英、日、俄三方;对内兴修水利,鼓励工农业经济发展,与苏联签订商务条约,促进新疆对外贸易,维护了国家统一,使新疆在当时混乱的全国政局中保持了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杨增新治理新疆,维护统一的功绩被后世誉为“力挽狂澜三万里”,是继左宗棠、刘锦棠、魏光焘三人之后的“天山守护者”。

杨增新像

杨增新在执政期间,对一些威胁新疆安全稳定的人和事毫不手软。民国五年(1916)2月,因袁世凯称帝,云南护国军发动讨袁运动。云南都督唐继尧派护国军将领杨壹,利用与杨增新同乡关系,在高级官员中秘密策划脱离中央政府,新疆独立讨袁。杨增新得到消息后,于是借宴送北京政府教育部视察员刘章楹之机,令卫兵乘机入席,将具有独立讨袁思想的副官夏鼎和炮兵营长李寅、杨壹和军装局总办杜国祯、警察厅长刘应福、矿务督办邬铭魁等处决。从此,唐继尧对杨增新也怀恨在心。

1928年7月7日,杨增新在出席迪化市(乌鲁木齐)俄文专修学校毕业典礼后的宴会时,被下属军务厅长樊耀南刺杀身亡。暂代新疆总司令和省主席职务的民政厅长金树仁用杉木制作棺椁,内涂红漆,外包铁皮,将杨增新停灵于杨生前倡建的关帝庙内,接受新疆各族人士的吊唁。由于杨增新得罪了唐继尧,杨增新在云南的祖坟被拆毁,家人被赶出云南。他被刺杀时,云南仍在唐继尧控制之中,其灵柩不便回乡安葬。

1929年春节,杨增新长子杨应乾等亲属由北京奔丧来到迪化市,决定扶榇归葬昌平。2月21日,在新疆做最后一次公祭后,杨的灵柩在杨应乾及边防司令部秘书朱炳、副官王惠、译员刘德恩以及两名士兵的护送下返程东归。迪化市五万市民洒泪静送杨将军东归。杨应乾一行为了尽快返回内地到达北京,东归路线选择了苏联西伯利亚铁路至内蒙古满洲里,再经哈尔滨运至京北昌平县。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张学良得到消息,电令当地军政长官在灵柩到达时“妥为照料”,并预备行李车一节放在满洲里迎候,以便接运灵柩。杨增新的灵柩离开迪化后经过一个月零3天,于3月24日晚到达满洲里。25日一早,杨增新灵柩移灵到早已迎候在站的行李车上。在满洲里迎候的杨家亲属王乃慰及王樾、刘天兴等,登车和杨应乾等一同陪护,随即启行南下哈尔滨。26日早晨8点30分,抵达哈尔滨,新疆驻京代表黄立中已在站内迎候。车站内已搭好祭棚,祭棚内设有香案,摆满了东北长官公署、东北各省市、东北政务委员会等军政机关送的花圈、挽幛,其中还有东北地区首脑张学良、张作相、万福麟、张景惠、汤玉麟、常荫槐、莫德惠等人送的花圈。祭棚正面,挂着上有“元老壮猷”四字的巨幅布额,布额下方挂着杨增新遗像。两边为张学良的挽联,上联写着:“万丈妖风摧大树”;下联为“一天江水吊英魂”。载有杨增新灵柩的灵车拖放到祭棚后面,路祭准备就绪,由东省特区长官张景惠、镇守使丁超等代表张学良进行祭奠。祭祀后,张景惠等人又登上灵车瞻视了灵柩。

   杨增新三个儿子在奔丧新疆之前,就已商量好把杨增新安葬在北京。在杨增新的好友,曾任清末昌平州知州唐玉书建议下,在昌平县沙河镇安济桥南(南大桥)东侧买地营造乃父坟墓。在坟墓未建成前,杨增新灵柩先暂寄埋葬在沙河镇朝宗桥(北大桥)北,东沙河西岸的树林中。南大桥的坟地共占地四十五亩二分,墓地界属定福皇庄村。杨墓坐东朝西,以示杨增新心系新疆之意。建墓用了半年时间,因墓地选址在河岸,为防水患,从周边地方运来黄土夯实垫高墓地,墓穴也没有向下深挖。墓室用柏木打桩,上铺石板,再铺青砖,墓室由两块刻有狮形铺首的汉白玉石门封闭。墓顶以水泥砂石浇注,外表再用白石块砌成。坟包高出地面约有2米,墓前摆设汉白玉供案,立有杨公神道碑,碑的基座是两米高的水泥沙石平台。墓地两侧植有成排的松树和杨树。沙河当地人称墓地为“杨家坟”。杨公神道碑是杨应乾在请时为清史馆编纂、国史馆总纂的王树楠撰写的。碑文撰就后,由著名书法家陈廷杰书丹,并民国初年的著名书法家高增爵篆额。碑刻文字笔法从容,锋劲古朴。这一通杨公神道碑,既是一篇珍贵的历史文献,也是一幅极好的书法作品。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于重修沙河镇南大桥,此碑在吊运中被砸断,幸好在整合后,除个别字外,基本尚能录出全文。

杨增新墓地营建完毕后,灵柩从北大桥暂埋地起运至南大桥墓地入葬。移葬工作是由沙河工商街的大成记喜轿杠房赵家蓬铺经理。杨增新的入葬事宜,包括起灵、搭灵棚、扎纸活和开墓穴、填埋墓道等工作都是由大成记一手经办。据大成记老板赵家后人赵平来讲述,整座墓室是由大条石砌成,条石间以铁箍连接,缝隙间又灌浇白矾石灰糯米浆。墓室和坟包十分坚固。建国以后,定福黄庄村曾组织村民进行挖掘,费时几天才把坟墓封土上的条石取下,墓室因包裹着水泥砂石挖掘难度很大,挖掘只得放弃。可以肯定,墓室在葬入灵柩后并没有遭到开掘,杨增新遗体完好。杨公之墓有幸躲过“文革”破坏,可谓不幸之大幸。现在我们看到的杨增新神道碑是因修桥而从杨墓迁移过来的,杨墓营建位置在原沙河安济桥南东侧,距离安济桥四百米,南沙河南岸。因洪水泛滥,南沙河河道南移,在杨墓南侧形成了新河道,杨墓所在地由于地势较高,形成了河中孤岛。现在,杨墓只有水泥坟包在南大桥东的这个孤岛之上,孤岛周边河水涟漪,荷叶田田,绿树掩映下的墓穴中杨公安静地长眠于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8 19:16 , Processed in 1.11987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