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七事变85周年。今年7月,是方大曾诞辰110周年。 吉林艺术学院的一群年轻人,选择用话剧《消失与重现》纪念永远年轻的战地记者方大曾。 1、方大曾是谁? 85年前,卢沟桥畔一声枪响,拉开了全民抗战的序幕。一位笔名叫“小方”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挎着相机,穿越炮火,来到了卢沟桥,以图文形式对中国人民抗战的真实情况进行了报道。随后的两个月时间里,他活跃在前线,不断发回消息。但在1937年9月中旬的一天,小方在河北蠡县寄出最后一篇报道后,就再无消息…… 上海《申报》增刊用小方拍摄的《守卫卢沟桥军士之英姿》做封面 方大曾1912年7月13日(农历五月二十九)出生在北京东城区协和胡同。他的父亲方振东毕业于京师译学馆,法文专业,在外交部工作,曾任科员、主事。方大曾中学时代开始喜欢摄影,当时的方家在京有老宅子,家底殷实,生活比较富裕,他用母亲给的七块钱买了一架相机,据说,当时一块钱就够几个人两星期的口粮。而后来成为世界摄影史上的一代宗师、年长方大曾4岁的亨利·卡迪埃·布列松,此时还没有真正开始接触相机,他确切的摄影活动始于1931年,也就是22岁去非洲的象牙海岸游历时,在那里买了一架相机开始练习拍摄。 1929年,17岁的时候,方大曾发起并组织了中国北方第一个少年摄影社团。1930年,他考入中法大学经济系,这期间,他思想活跃,热心社会进步活动,与诗人方殷共同主编了《少年先锋》杂志。1935年,中法大学毕业后,他到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工作,后转任北平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发表作品时常常以方德曾或小芳署名,后改为小方,一直沿用。他时常离家外出旅行,带着折叠式的相机,走过乡村和城市,记录所见所闻。 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三天,即1937年7月10日,小方即离家前往卢沟桥前线采访,向报刊寄出照片和通讯后直接沿平汉铁路(即京汉铁路)南下去了保定。中间曾匆匆忙忙回过一次家,取了胶卷和简单的衣物,马上又返回了前线。从此就与家中失去了联系,再往后的情况,只能从和小方一道在抗战前线的记者们的回忆文章中略知一些片段了。 小方自战地寄给母亲的照片 2、央视记者冯雪松的“寻找方大曾”之路 时间来到1999年,央视纪录片导演的冯雪松偶然中发现了“方大曾”这个陌生的名字,在时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的陈申的帮助下,他见到了方大曾的胞妹方澄敏,还看到了多年来未被世人发现的方大曾的底片。 方澄敏老人九十一岁辞世,没有让后人留下骨灰,遵照她的意思,撒了。她之后,我们再也不清楚,世上还有谁曾经见过方大曾?除了日常所用,她的遗物是一大一小两只箱子,大的是小方使用过的旅行皮箱,小的木箱则是小方用七块大洋找人定制的两个底片盒之一。 ——冯雪松 带着方大曾亲人的殷切期盼,为了寻找方大曾的身影和事迹,冯雪松自1999年底开始,用二十载光阴还原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方大曾。二十年间,他多次前往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蠡县等地寻访,查询大量史料,采访百余人,数易其稿,陆续执导过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出版过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方大曾:遗落与重拾》《珍藏方大曾:战地记者的光影故事》。 如今,在他的奔走和努力之下,战地记者“小方”、方大曾的名字已经逐渐为人所熟知。 不仅如此,在方大曾系列图书的出版方新世界出版社的大力推动下,方大曾的故事也吸引了国外出版界的关注,不断取得版权输出成果,中国战地记者方大曾的故事开始走向国际。 2020年,第21个记者节来临时,美国知名蓝调歌手Eric Allen用歌曲《She Waits》讲述了中国战地记者方大曾的故事。 以下视频来源于 新世界悦读 She Waits 她等待 Songwriter (作词作曲) - Eric Allen Vocals & Guitar (演唱和吉他) - Eric Allen Violin (小提琴) - Xin Xin (辛欣) Backing Vocals (和声) - Greg Monk Lyrics: (歌词): Down in the mountains they know me 山中的人们认识我 and they hold me in my dreams 我在梦里和他们热泪相拥 Down in the mountains they remember me 山中的人们记得 young and free full of dreams. 那个曾经年轻自由充满梦想的我 She waits for me every day and night 她等我,不管白天黑夜 In her dress of white, faded and torn. 穿着那件破旧褪色的白裙 Thinks that someday I’ll walk through that gate 她期盼着有一天我会跨进那道门 Oh but its growin’ late. 但她的日子已所剩不多 Thinks that someday I’ll come back home 她期盼着有一天我能回家 Oh so she carries on 就这样春去秋来,一载又一载 I died at sea 我消失于人海 so long ago 已经很久 so long ago 已经很久 Never come home 再不能踏上回家路 I died at sea 我消失于人海 so long ago 已经很久 so long ago 已经很久 Never come home 再不能踏上回家路 I drowned at sea 我消失于人海 so long ago 已经很久 so long ago 已经很久 Never come home 再不能踏上回家路 I drowned at sea 我消失于人海 so long ago 已经很久 Lord I wanted to come home 啊苍天,我多想回家 She waits 她在等 and she waits for me 她在等我 and she’s fading 绝望一点点将她蚕食 今年7月,为纪念卢沟桥事变85周年以及方大曾诞辰110周年,纪念话剧《消失与重现》在吉林省长春市上演。 该话剧为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这是一部由吉林艺术学院出品,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得者金仁顺、冯雪松联袂奉献,集结了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新媒体学院等优秀的创作团队历时4年打造的原创话剧。该剧从方大曾和冯雪松两代记者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他们在交错时空中相遇的故事。 该剧缘起于2018年“寻找方大曾校园行——走进吉林艺术学院”的演讲,冯雪松与方大曾的因缘际会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师生。是不是可以用艺术的形式将25岁的战地记者方大曾与29岁的央视记者冯雪松的纪录精神与家国情怀让更多的人知晓、让青年学子思考,用戏剧讲一个中国好故事是项目的最初动议。吉林艺术学院与冯雪松先生进行了反复磋商后,双方约定冯雪松将著作《寻找方大曾》的话剧使用权独家授权给了吉林艺术学院,于是有了这次历时四年多的创作。 方大曾的故事,仍在续写…… 话剧中的方大曾 话剧中的冯雪松 图 | 冯雪松、新世界出版社、吉林艺术学院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3 , Processed in 1.11211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