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在广东省,有着非常明显和对立的两极分化。 我们都知道,广东是革命党的大本营,甚至在当时标志着革命失败而后来被不断拔高并赋予新意义的黄花岗起义的黄花岗,就在广州市内。 然而在光绪朝,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广东籍的侍卫最多,曾有一段时间共有60名广东籍的侍卫,占侍卫总数的10.5%,大清国在即将走向完结时出现了鲜明的两极分化现象。 按照《大清会典》记载,清朝的侍卫共有名额570人,分成了四等,分别是: 一等侍卫,60人,正三品 二等侍卫,150人,正四品 三等侍卫,270人,正五品 四等侍卫(也称蓝翎侍卫)90人,正六品 其中一封侍卫充任协理事务侍卫班领或侍卫班领的职位。 在上述570名侍卫之外,还设有宗室成员担任侍卫的名额,有宗室一等侍卫9人,宗室二等侍卫18人,宗室三等侍卫63人。 比较知名的二代怡亲王弘晓,曾被乾隆皇帝任命为一等侍卫,以亲王之尊名义上担任皇帝的保护者。 清初时侍卫不允许汉人担任,而且距离皇帝最近的乾清宫侍卫必须选自镶黄、正黄、正白这上三旗。 后来慢慢允许汉人担任,但这时的汉人仍然是汉军旗,在官方认可里,他们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人。 比如南明最后的擎天柱李定国的孙子李天志曾经担任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达24年,真是辱没祖宗,李定国临死前要求儿子李嗣兴宁可死在荒郊也不要投降,结果他还是投降了,编入汉军正黄旗,老爷子半辈子和建州拼命,儿孙居然成为了上三旗。 在康熙朝初期,康熙皇帝曾经选择了一些武进士担任侍卫,这是皇宫中第一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汉人侍卫,到了雍正朝,正式成为了制度。 雍正元年(1723年)授予武进士状元为一等侍卫的职务,榜眼和探花为二等侍卫,二甲武进士13人为三等侍卫,从三甲武进士中挑选了36人单位蓝翎侍卫。 雍正四年(1726年)成为定制,朝中规定,凡是武进士出身的侍卫,都称为汉侍卫,不管其成员是不是真的是汉人。 侍卫的标志是花翎和黄马褂,这是特例赏赐的政治待遇,以示天子近侍与其他官员的区别。 清初时花翎是内廷侍卫的标志,不是内廷侍卫是不能戴花翎的,因此花翎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那个充满争议的二五仔施琅,用世袭罔替的侯爵换花翎,一方面认为自己这样更尊贵,同时也是一种委婉的表示自己没有野心的保命手段。 截止到乾隆朝,花翎仍然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没有皇帝特许,亲王也不能用,到了乾隆后期,花翎逐渐注水严重,通货膨胀,以后就基本上没什么用了。 黄马褂更是要紧,明黄色是皇帝的专用颜色,在电影《末代皇帝》中,溥仪都退位了,生活在内廷中,溥杰无意中穿了明黄色的衣服,还惹得他勃然大怒。 (电影《末代皇帝》中这个场景的剧照) 皇帝将明黄色的马褂赐给侍卫,也是一种政治待遇,表明他们在皇帝心中,要比最多只能用杏黄色的亲王还要亲近。 当然现在明黄色早已失去了任何地位,如今穿黄马褂的,前世是怕救驾来迟,今世都是怕送餐误时了。 对比文科科举,武科科举其实相当简单,我们现代人如果不小心穿越到了清朝,走文科科举的路基本上没戏,但是想当个武进士,进而成为侍卫见皇帝,还是比较容易的。 清朝考武举,主要比力气,我们现在的身体素质其实远胜古人,因此在清朝我们个个都可以被形容成“力大无穷”,又都九年义务教育,认识不少字,如果稍微突击一下学学怎么写繁体字,再没事拉拉弓,基本上武举状元是没跑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侍卫,其实水分大的很,对比现代就是个普通人,在古代就可以成为身份地位超逾旁人的保镖了。 这还是正经从武举中选出来的有本事的人,那些上三旗中的关系户,水平就更差了,嘉庆朝时有疯子冲撞圣驾,那些宗室侍卫纷纷躲避,直接把嘉庆皇帝晒那了,惹得嘉庆皇帝怒气冲冲。前面提到的李天志,曾被雍正皇帝外放二品副将,李天志很明白的告诉雍正皇帝,自己只知道怎么伺候人,不会带兵打仗。 李定国一世英名,怎么会有这样的孙子。 清中叶开始,直隶和广东成为两个尚武风气浓厚的大省,这两个省的习武者纷纷考中武举,进而成为侍卫,到了清末,北方的直隶受到义和团的波及,可以认为所有习武者都主动被动的成为义和团,一段时间内成为“爱国拳民”,随后被清廷清算,这也显示在侍卫数量上,因此广东省异军突起,压倒直隶,成为清廷贡献侍卫最多的省。 而岭南地区的习武风,从黄飞鸿、叶问开始,一代代传下来,成为今日当地的独特文化,甚至在美食节目《寻味顺德》中,也曾有所提及。 (纪录片《寻味顺德》剧照)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7 , Processed in 1.08076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