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消失的方大曾

2022-9-5 08:46|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人性的光辉与斑点|来自: 历史学区房

摘要: 方大曾1912年7月13日-1937年9月18日(失踪)方大曾,1912年出生于北平的一个外交官家庭,从小热爱摄影,在中国摄影水平整体落后于世界的那个年代,他几乎是无师自通地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摄影师。进入1930年代,面对风 ...
方大曾

1912年7月13日-1937年9月18日(失踪)

方大曾,1912年出生于北平的一个外交官家庭,从小热爱摄影,在中国摄影水平整体落后于世界的那个年代,他几乎是无师自通地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摄影师。进入1930年代,面对风起云涌的战争形势,热血青年方大曾拿起相机,饱含激情地记录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准备,同时揭露出日军的种种丑恶行径。1936年底,绥远战争爆发。方大曾只身北上,深入绥远抗战前线。在持续四十多天的战斗中,他凭借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与毅力,孤身一人,在茫茫荒原上追捉着战火的脚步,拍摄了大量纪实照片,真实地记录了绥远战争的过程。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方大曾时间赶赴前线。在华北战场上拍摄采访了三个月后,这位蜚声的战地记者突然失踪,从此再无音讯。第一位在抗日战场上为国捐躯的摄影记者,将生命的形态永远定格在了25岁,只留下家人和朋友年复一年的等待。

与摄影结缘

1912年7月13日出生在北京东城区协和胡同。他的父亲在外交部工作,家境殷实。读小学时,方大曾就喜欢摄影,开明的母亲用七块大洋给他买了第一架相机。

1929年17岁时在北平发起成立少年摄影团体"少年影社",其宣言称: "现在摄影技术一天天的发达,进步。摄影人才也能在艺术上占了重要地位……所以我们有组织少年摄影团的必要。做少年摄影界的先进队何等伟大!何等的有趣呀!"

1930年于北市立一平第中学毕业后,考入中法大学经济系。喜欢旅行、写稿和摄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参加"反帝大同盟"的机关报《反帝新闻》和北平少年队机关刊物《少年先锋》的编辑工作。

1934年大学毕业后应聘至北平基督教青年会当干事,后去天津青年会工作。

他的采访作品

1936年绥远抗战爆发后,到前线采访,活跃于长城内外,写下多篇附有摄影作品的通讯发表于《世界知识》,如《绥远的军事地理》、《绥东前线视察记》、《丛集宁到陶林》等。这时的方大曾"已成了驰骋长城内外、报道救亡爱国事迹的名记者了"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任中外新闻学社(简称中外社) 摄影记者、全民通讯社(简称全民社)摄影记者及《大公报》战地特派员,赴前线采访。

方大曾拍摄的李大钊葬礼,原片已遗失

烽火下的绥远

1937年7月10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第三天即前往卢沟桥前线采访,写出长篇报道《卢沟桥抗战记》,配以照片发表。

1937年7月28日和其他三位记者从保定出发再次前往卢沟桥前线采访,完成采访计划后准备绕道门头沟回北平,因道路阻断只好回撤至长辛店,再沿平汉线于30日返回保定。据范长江的回忆文章《忆小方》中的记载:"……随着平汉战局的恶化,保定失守。我们就不知道他的消息,汇款时也不知给哪汇去。问他的亲戚,回信说小方到保定时,正值保定失守。他被迫退到保定东南的蠡县。在蠡县曾发出一信。以后就没有了下文……"。

1937年9月30日发表在《大公报》上的《平汉北段的变化》是方大曾最后一篇见诸报端的文章。此后就音信全无。一般认为,方大曾作为一名失踪的战地记者,很可能是在1937至1938年间牺牲于抗日前线,时年仅25岁。

失而复得的珍贵遗物

方大曾的遗物

1969年,方大曾的母亲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此后,妹妹方澄敏和姐姐方淑敏接过了寻找小方的重担。那时距离方大曾失踪已经32年,但她们还抱着一丝希望,盼望知道方大曾的下落。

方大曾的妹妹方澄敏老人和

珍藏几十年的底片盒

1979年的一天,已经退休的方澄敏到单位办事,突然在工会办公室的角落里,看到几张废报纸包着一些粉红色的袋子。袋子随意地散落在地上,方澄敏却一眼认出那就是哥哥的底片:每一张底片都装在一个半透明的纸袋里,然后再装进粉红色的外袋,外袋上印着“德记商行”“王府井大街北口路西”的字样。她急忙找到工会负责人,被告知“红卫兵办公室”早就不在了,这些东西没人管,“是你的你就拿回去吧”。底片失而复得,后来,装底片的小木盒经历了在食堂放饭票的命运后,也物归原主。然而,几十年过去,除了方家人和方大曾生前的一些朋友,已经没有人知道底片主人的故事了,甚至“方大曾”这个名字也变得陌生。

历史为他正名

1989年,方澄敏辗转联系上了在中国摄影出版社工作的摄影史学家陈申。陈申是《中国摄影史》的作者之一,因为编纂《中国摄影史》,见到方澄敏之前他略略知道“方大曾”其人。在协和胡同的方家老宅里,陈申见到了方大曾的底片。后来,在陈申的推介下,台湾著名摄影家阮义忠征得方澄敏同意后,挑选了50张底片,于1994年在台湾《摄影家》杂志推出一期方大曾专辑。在专辑引言里,阮义忠断言:“方大曾与他同时代的任何世界摄影家相比,毫不逊色。”至此,方大曾的名字和作品总算被一些文化界和摄影学界人士知道。

《中国摄影》1986年第3期刊登的方大曾作品

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出世

1995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摄影杂志《焦点》向陈申约稿,对方澄敏作了一次专访并录音,首次将战地记者方大曾的故事公诸于世。

2000年7月,央视科教频道播出了最早版本的《寻找方大曾》;同年11月第一个记者节前夕,素材更完善、内容更充实的第二版纪录片《寻找方大曾》正式播出。同一年,陈申、冯雪松等人策划,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寻找方大曾--一个失踪的摄影师》顺利面世。

2000年11月8日,新中国首个记者节,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纪录片《寻找方大曾》,一个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战地记者呈现在世人面前。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 

《方大曾:遗落与重拾》

2006年3月16日,方大曾的家人将方大曾留下的837张底片全部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其中约300张反映的正是绥远抗战。近70年的风风雨雨后,这些珍贵的影像史料终于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或许是心愿了结的缘故,捐赠仪式举行之前10天,为哥哥珍藏底片几十年的方澄敏老人安然离世。家人为了等他回家到21世纪都未搬离那座四合院。

2014年,纪录片导演冯雪松《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专著出版发行。他在九十年代偶然看到了有关方大曾的残缺记录,从此开始寻找其家人和他走过的足迹,一直努力了二十年。直到最近这位优秀的25岁记者的故事才通过书籍和电视节目被大众所知。冯老师也说这段经历"让他体会到作为人的价值"。

2015年5月25日,中国记协组织召开"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

2015年7月7日,"方大曾纪念室"在他的失踪地--保定落成,并对外开放。

2015年8月31日,宁波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电集团在宁波书城举办"追寻一个记者、弘扬一种精神--《方大曾:消失与重现》"读者见面会,宁波广电集团如意鸟创新团队通过作者冯雪松的现场介绍及后期对作品的研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背景下,并确定通过广播访谈的形式,以"寻找方大曾的历程"为主线,以"新闻记者的职责和使命"为主题,以跨时空心灵感应般的独特视角展开了两代记者跨越时空的对话。

2017年12月,在发现更多史料和照片的基础上,《方大曾:消失与重现》的姊妹篇《方大曾:遗落与重拾》出版,一个更加鲜活生动的方大曾跃然纸上。

广播剧:《战地记者方大曾》 

2015年2月,《大公报》北京分社总编辑孙志慕名来访,并主动陪冯雪松前往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家中拜访。当时89岁高龄的方汉奇看完书后高度评价,称该书填补了中国新闻史的空白;对于小方他更是盛赞,“方大曾与范长江双峰并峙,二水分流,一个长于文字,一个长于摄影,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双峰,可以并存于世,并存于史,并存于书。”

2017年7月7日,为纪念卢沟桥事变80周年,由宁波广电集团创作出品的广播剧《战地记者方大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午夜书场》、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广播《92最动听》、音乐广播《如意鸟》栏目以及新媒体客户端"点看宁波"同步首播,


2017年7月10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录中国》栏目播出。

公益活动“方大曾校园行”

2017年9月,公益活动“方大曾校园行”在清华大学启动,这是冯雪松发起的公益计划,他希望更多学子尤其是新闻学子认识方大曾。他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校园行”已经走进了约40所大学,其中包括美国的纽约州立大学。

2018年7月7日,方大曾研究中心在河北保定成立。“这个研究中心不仅是寻找小方,而且要发掘研究一批抗战记者、报人的事迹,传承抗战精神。”冯雪松说。

"这是一个全民的抗战,

是一个生死关头的民族解放斗争,

每一个国民都应该并且必须组织在抗战行动之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握着最后的胜利。"

--方大曾《保定以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5 , Processed in 1.08550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