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除了“卢沟晓月”,卢沟桥还有一块康熙御碑,德国兵曾为其“站岗”

2022-9-13 12:35|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萨苏|来自: 萨苏

摘要: 放大细看,赫然发现在碑亭前面还有一个手持旗帜的德国兵,看来仿佛在给碑亭站岗。这说明假如这张照片真是在卢沟桥附近拍摄的,还很有价值。卢沟桥畔出现这种八国联军时代装束的德国兵,只能是在1900年到1901年之间。 ...

放大细看,赫然发现在碑亭前面还有一个手持旗帜的德国兵,看来仿佛在给碑亭站岗。这说明假如这张照片真是在卢沟桥附近拍摄的,还很有价值。卢沟桥畔出现这种八国联军时代装束的德国兵,只能是在1900年到1901年之间。

德国兵给卢沟桥的碑亭站岗

央视频要做中秋节的特别节目,老萨也跟着几位专家学习,任务是讲卢沟晓月。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带月亮的景色。在北京讲中秋节,不说卢沟晓月都不好意思。

乾隆御制“卢沟晓月”碑。

只不过要讲好,需要到卢沟桥现场拍摄。这样一来,老萨就动了心思,总得准备点与众不同的东西,才对得起观众不是?正好在我收集的老照片之中,有几张阿方斯·弗莱赫尔在卢沟桥附近拍摄的照片算比较少见,于是准备出来,这样在讲卢沟晓月的时候也可以有一些新鲜的感觉。

阿方斯·弗莱赫尔,1859年生于法兰克福,是德国外交官兼摄影家,他曾在德国驻清朝公使馆中工作,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照片。不过他在卢沟桥附近拍的照片,却令人有点迷惘。

这一张卢沟桥本身无可厚非,从枯水的情况基本可以断定是拍摄于冬季。

这一张描述的是通往卢沟桥道路上某座牌坊,至今我还没有找到它的出处。

这一张的标题是卢沟桥附近的碑亭,让我有点觉得新鲜。

从少年时代起,就经常去卢沟桥,可是我记得卢沟桥附近只有两座碑亭,都是汉白玉石的骨架,肯定不长这个样子。

除了前面提到的位于桥东的乾隆题字“卢沟晓月”的御碑,还有一座是这座位于桥西的康熙“察永定河诗碑”。

这两座石制碑亭气魄宏大,令人难忘,与照片上的传统尖顶碑亭似不相同,而且这两座碑亭的柱子是蟠龙石柱,而弗莱赫尔照片中的亭子,柱子似乎是木制,也没有雕龙装饰。

放大细看,赫然发现在碑亭前面还有一个手持旗帜的德国兵,看来仿佛在给碑亭站岗。这说明假如这张照片真是在卢沟桥附近拍摄的,还很有价值。卢沟桥畔出现这种八国联军时代装束的德国兵,只能是在1900年到1901年之间,根据季节判断,应该是1900年年底到1901年年初这段时间拍摄的。

1900年,八国联军对北京发动入侵,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保护其位于东交民巷的公使馆。同年8月15日,八国联军占领北京。1901年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八国联军撤离北京,他们在北京大约驻扎了一年的时间,德国兵也只有这个时间段能跑到卢沟桥拍摄照片。所以,这应该是卢沟桥比较早期的照片,目前还很难找到比它更早的,这也是其价值所在。

在我印象中,卢沟桥的碑亭不是这个样子,于是起初猜测是摄影师弄错了,但仔细考察之下才明白错的是我。根据特别会给孩子讲故事的孙敬修老师回忆,在卢沟桥附近共有四座御碑,都有碑亭,只是由于年久失修,从清末到民初,这些碑亭逐渐倾颓——现存两座碑亭原来也是有顶子的,后来才逐渐消失。于是,到老萨的童年时代,除了两座碑亭的石质部分保存下来,其他的都找不到踪迹了。

民初“卢沟晓月”碑亭依稀可见其顶部原来有相应的尖顶,但因年久失修开始损坏。

无独有偶,正在我查找相关材料时,注意到了《北京晚报》上曾经发表的高世良先生所作《卢沟桥御碑亭哪儿去了》一文,也谈到这个话题。

高世良先生这样讲道:

根据历史记载,卢沟桥头原有四座石碑,且有覆盖黄色琉璃瓦的石制碑亭,由于年久失修,可惜的是,现在碑亭全无,只有四座石碑尚在原地。卢沟桥东西两端雁翅桥面及桥头北侧共有四座康熙、乾隆皇帝御制碑:东端有康熙八年(1669)“重修卢沟桥碑”和乾隆的“卢沟晓月碑”,西端有康熙“察永定河诗碑”和乾隆五十一年(1786)“重葺卢沟桥记碑”,这四座碑原来都有碑亭,碑亭为石制柱梁,雕龙抱柱,四角脊为黄色琉璃瓦覆顶。

不过,碑亭的样式如今几乎没有人见过,笔者查到了清末桥头摊商卖货、1900年八国联军踏上卢沟桥以及民国年间卢沟桥的一些照片后,看到了碑亭的样式,这几张老照片展现了三座碑亭的旧貌:西端的康熙“察永定河诗”碑和乾隆“重葺卢沟桥记”碑两个碑亭。根据记载,东端的乾隆“卢沟晓月”碑亭有四根石立柱,柱顶有四个横梁,横梁上有石制较细的条石作檀。清末及民国时期,这几座碑亭损坏无存,只有康熙诗碑和乾隆“卢沟晓月碑”尚存碑亭骨架。

高先生并附录桥东两座碑亭的老照片一张,推测桥东、桥西两组石碑都是两两相对的,碑亭也分别是小庑殿顶(类似人民英雄纪念碑)带石制柱子的,和四棱尖顶(类似园博园的四脚亭)木制柱子的,前者目前除了屋顶损坏,主体幸存下来,后者已经无存,只剩石碑。

看来我当年到卢沟桥,只注意碑亭而没有注意露天的石碑,可能是一个失误。

而这张阿方斯·弗莱赫尔拍摄的碑亭,推测是位于桥西的康熙“重修卢沟桥碑”,也就是高世良先生照片中右侧的那个亭子。

其关键的辨识点,在于驼碑的赑屃。

照片中的赑屃,不知道什么原因,其头部已经被损坏得模糊不清。

这是一张民国初年桥西卢沟晓月碑的照片,背后可以看到“重修卢沟桥碑“的碑亭,也依稀可以看到其赑屃的头部已经损坏严重。

对比今天的“重修卢沟桥碑“,可以看出二者的同一性。

另一座位于露天,没有碑亭的卢沟桥御制石碑是乾隆年间的“重葺卢沟桥记碑”,其赑屃保存完好。

不过,这座石碑的碑亭当年具体是什么样式,可就只能推测,无从考证了。

如此说来,这可能是卢沟桥碑亭最早的照片,确有一定历史价值,唯“站岗”的八国联军士兵,可说在这里给我们刻下了历史的耻辱。

至此,这座卢沟桥御碑的考证可以告一段落。但也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这座碑的碑亭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笔者手中有一张抗战时期的老照片,“卢沟晓月”碑亭在那个时候已经失去了顶部,而“重修卢沟桥碑”的碑亭也已经不复存在,可见在那个时候,卢沟桥的御碑已经基本和今天的风貌比较一致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12:29 , Processed in 1.06665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