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一条时空穿越千年六朝的街道

2022-9-25 15:14|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陶然野佬|来自: 陶然野佬旧都回眸

摘要: 笔者按:本文虽属肤浅,笔者也是酝酿许久才落笔。牵涉的信息量还是很大的,笔者陋见,挂一漏万,难免不实、不准确之处,还请达者不吝指正。(2020-7-20在本人博客发布,2021年发表于《西城追忆》(北京市西城区档案馆 ...
笔者按:本文虽属肤浅,笔者也是酝酿许久才落笔。牵涉的信息量还是很大的,笔者陋见,挂一漏万,难免不实、不准确之处,还请达者不吝指正。(2020-7-20在本人博客发布,2021年发表于《西城追忆》(北京市西城区档案馆)2021第1期)

  北京城的建都史一般可上溯到契丹辽国的南京,公元93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后晋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后,遂将原唐朝边关重镇幽州定为南京幽都府(后改为南京析津府)。辽南京城就处于现在北京城的西南隅,距今已有1080多年了。后续朝代,金、元、明、清、民国均以此为都,虽短暂都城南移,最终仍在此定鼎。

  北京有一条街道,纵贯了辽金故都南北,贯穿元大都和明清内外城,时而城垣阻隔而切断,时而城垣变迁而接续。最终展现为当今北京城区西部从北二环积水潭桥西到南四环公益西桥西的南北通衢大道。自北向南途经:东教场胡同-东新开路-赵登禹路-太平桥大街-闹市口北街-闹市口大街-长椿街-牛街-右安门内大街-右安门外大街-嘉园路。我们不妨称其为“金嘉大道”,从元大都的金水河走来,跨越了“西城”、“宣武”,到现代城南的嘉园社区,绵亘二十六里,越千年城史,不可谓不壮观。

  这条路在辽南京时期是拱辰门至开阳门之间的南北通衢,即现在的闹市口到南樱桃园路口一线(见图一)。在金中都时期是崇智门至景风门之间的南北通衢,也即现在的闹市口到右安门外二道桥(其实此桥叫“右安南桥”更恰当,现在的右安南桥应叫“草桥”更妥当)一线(见图二)。

图一、蓝框内为拱辰门至开阳门的南北通衢(闹市口至右安门内大街南樱桃园路口)

图二、蓝框内为崇智门至景风门的南北通衢

  明清右安门在辽金故都的方位是处于辽南京城开阳门外和金中都城景风门内的南北一线当中。以辽南京城来说,右安门是在拱辰门和开阳门之间的南北通衢的南端外;以金中都城来说,右安门是在崇智门和景风门之间的南北通衢的南端内。而这段辽金通衢,就是现在由闹市口经牛街到右安门外凉水河桥头(二道河桥)这段路。这段路明清时因为内城南垣而被折断,在牛街北口外的都土地庙那儿向东折,过长椿寺斜插到宣武门西河沿儿(形成上、下斜街),这是方便由宣武门进出内城;由闹市口向南的路,经象来街西口就断在了城根,现在是又给拉直、展宽、贯通了。这一通一断再一通,就是一千年啊。

  闹市口就是辽金故都的拱辰门、崇智门门脸儿,可能是因为繁华热闹吧,才叫的闹市口。民国前,闹市口以南到小老莱街叫南闹市口,从小老莱街到象来街南城根这段因是回民聚居区称回回营,解放后就统叫闹市口南街了。后来城墙扒了豁口,闹市口南街就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市府大楼形成的长椿街(本是辽金故道)相通了。闹市口以北到报子街西口叫罗圈胡同和半截胡同,解放后合起来叫闹市口中街,现在闹市口中街、闹市口南街展宽统称闹市口大街。北闹市口(闹市口北街)在元大都时期属于城里,与半截胡同断在元大都南垣。北闹市口再往北属于北沟沿儿了,南北沟沿儿是河沟旁,是元大都的金水河,河沿儿逐渐形成了道路,至民国盖板,就是现在的赵登禹路、太平桥大街(北沟沿儿),佟麟阁路(南沟沿儿)。北闹市口沿北沟沿儿到屯绢胡同东口,正北就进入锦什坊街了,北沟沿儿则是朝偏东走了。锦什坊街北头抵阜成门内大街(平则门大街),就算到头了(见图三)。再向北,元大都时期正对着社稷坛,明北京城时期是正对着朝天宫,清朝以后就剩下宫门口胡同名了。最新展宽的路到广宁伯街东口就顺着太平桥大街向北偏东(北沟沿儿走向),经赵登禹路到东新开路,最后通过东教场胡同与北二环辅路相连。锦什坊街南头就断在了东养马营。现在这条南北通衢大约13公里(见图四)。

图三、篮框所标为该道路区域1970年代状况(宫门口到右外二道桥)


图四、当前此条南北通衢距离为13公里

  这条街道沿途都有什么古迹呢,咱从北往南捋一捋。教场成为地名,这块地为明清军工演武之地,故称教场,清时属正黄旗地界。在《京师坊巷志稿》中已有其称。其西原有七条胡同排列整齐,其实就是军营,教场也即操场。与其相仿的是在南城西便门内也有这么一片营房,现在是槐柏树街西段;宣外校场口也是,迤西的八条胡同也是营房,明朝时这地方叫将军校场;白塔寺位于平则门街北,即妙应寺,元朝时建成,左近即金水河,平则门街在此有一桥,后世称为马市桥,民国时随着盖板为路,桥也就没了;锦什坊街以北正对着的,元朝是大都的社稷坛,明朝是朝天宫;锦什坊街清真普寿寺,始建于明代。明《顺天府志》称锦什坊街有“普寿寺,有敕建额,回人礼拜寺也”。如今清真寺保持完好,是西城区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北沟沿儿自然是古迹,那是元大都的金水河;明朝的武定侯府,广宁伯府都在左近,入清后仅留武定侯胡同、广宁伯街地名了;清朝的顺承郡王府,曾一度为张作霖的大帅府,解放后为全国政协办公地。上个世纪末,全国政协修建新楼,把顺承郡王府全拆,复建到了朝阳公园东边,这也是满清的铁帽子王府仅有的整体异地复建;明代的提学察院衙署、巡按察院衙署在北沟沿儿迤西,到清朝形成胡同名,即学院胡同、按院胡同至今;北闹市口迤东原有旧刑部街,明代就叫刑部街,是因为明朝刑部、督察院、大理寺在北沟沿儿(明代称为河漕)迤东,即所谓三法司了,遗址上是现在的民族文化宫和民族饭店;闹市口就占了两个,辽南京拱辰门、金中都崇智门遗址;象来街源自明清的象房,明清朝廷遇大典必请出大象为仪仗,故此象房的地位应是蛮崇高的,象房遗址即民国后的国会所在地,解放后的新华社所在地。曾经10路公共汽车在原来象房这段路(南沟沿儿)有三站,叫石驸马大街、国会街、象来街,这整个是三朝历史啊。以上为老北京内城范围。

  再往南就是外城了,路东在内城南护城河南侧有东西向的三庙街,据说此街在唐幽州城时期即已形成,1970年以前10路公共汽车在此站名叫三庙前街,后来改叫槐柏树街了;明代的长椿寺在路东,沿街是寺的后身,山门在东面(在下斜街上),长椿街以寺得名;初建于金代的都土地庙,位于路西,现已不存,遗址上是现在的宣武医院;牛街礼拜寺,初建于辽统合十四年(公元996年),明成化十年(1474年)奉敕赐名“礼拜寺”,牛街礼拜寺是京畿地区,以至华北建立最早,也是最大的回教清真寺应该是确认的,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朝的步军统领南营守备衙门遗址在牛街路西,现已拆改;金代圣安寺,天会年间(公元1123-1135年)始建,位于牛街南口外迤东宣曜门街(南横街)路北。牛街金时当属崇智门街,据寺史载,因寺院建于中都城内的柳湖村旁,寺外有湖,岸边垂柳,俗称柳湖寺。柳湖村,即柳河村,为辽金时牛街地域名称;再往南至南樱桃园路口,即为辽南京城开阳门遗址;迤西,清时有火药局,民国改建为财政部印刷所,即印钞票之所在,后来仍旧,称为五四一印刷厂;右安门自然是文物遗迹,俗称南西门;右安门迤西城内有皇家菜园苗圃,1984年在此建设以小说《红楼梦》为蓝本的大观园,1986版电视剧《红楼梦》在此拍摄;右安门迤东有陶然亭。

  出了右安门就是城外了,到凉水河桥即为金中都城景风门遗址,迤西建有辽金城垣博物馆;景风门遗址西南有中顶娘娘庙;再南行,尽管这一带曾经乡野气息浓厚,却也有大名鼎鼎的草桥和黄土岗(花乡),明代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载:“右安门外南十里草桥,方十里,皆泉也。会桥下,伏流十里,道玉河以出,四十里达于潞。故李唐万福寺,寺废而桥存。” 相传元朝中书省平章政事廉希宪在大都西南,也即“花乡”之地,修有花园和别墅,种有不少柳树,曾名“万柳堂”。后来的“花园村(翠林小区原村名)”、“万柳园”、“万柳桥(三环)”等名称,应该都是用典于此。

  在这条北京城南北千年通衢之上还存在有三处回民(穆斯林)聚居区域,即锦什坊街、南闹市口和牛街。可见回汉满蒙和在京各族人民已和谐相处了上千年,所以北京是和谐之都,是众望之都,是昂扬之都。恭祝北京再历千年和善!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9 09:21 , Processed in 1.09485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