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桔槔之桥,燕昭王用来称肥猪的故事——伸臂木梁桥与杠杆原理源脉探寻

2022-11-24 19:18|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王锐英|来自: 北京桥梁

摘要: 桔槔之桥,燕昭王用来称肥猪的故事——伸臂木梁桥与杠杆原理源脉探寻一、桔槔之桥桥梁之桥,不仅是供行人车马过河的设施,还有其它很多意思。有的是衍申之用,比如婚介之鹊桥、电路中的电桥、血管搭桥、桥牌一类。有 ...

桔槔之桥,燕昭王用来称肥猪的故事

——伸臂木梁桥与杠杆原理源脉探寻

一、桔槔之桥
桥梁之桥,不仅是供行人车马过河的设施,还有其它很多意思。有的是衍申之用,比如婚介之鹊桥、电路中的电桥、血管搭桥、桥牌一类。有的是结构应用,如房梁、过梁、挑梁,其中桔槔就是一种,而且几乎与桥字形成同源同时。
《汉语大词典》释“桔槔”(音jié gāo)为:“井上汲水的工具。”《淮南子·氾论训》言:“斧柯而樵,桔皋而汲。”即在井旁立一木柱,其上分叉,架上横木,以分叉处为支点成为一杠杆,一端系绳吊挂汲水器,一端通过悬垂或者捆绑石块等重物,可用不大的牵引力量即可将灌满水的汲水器从井里提起。桔槔之桥特指桔槔上的横木杠杆,名为衡木。郑玄注:“桥,井上楔(xiē)槔也。”与“桔”通假。《集韵·屑韵》:“楔槔,汲水器。或从絜(jié)。”又说:“桥,桔槔也。可见“桥”也即“桔槔”通称,一物二名。
为什么桔槔称为桥?本文推测正是由于桔槔的平衡木采用了杠杆原理,与伸臂木梁桥的力学原理完全一样,与桥梁的挑梁相同,所以桔槔也称为桔桥。

山东嘉祥县汉代武梁祠画象石(147年)中的桔槔汲水图 

 伸臂木梁桥

关于桔槔的早期记载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如《墨子·备城门》,作"颉皋"。书中亦有多出提到“桥”和“梁”的概念,如吊桥、板桥等。在《庄子·天运篇》中提到:“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简洁地说明了杠杆原理。还有《庄子·天地篇》中讲到一个故事:“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田地浇水),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指下井提水),搰搰(hú)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效率很低)。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jié)水若抽(汲水快如抽水机,这个形容是否超绝时代了?),数如泆汤(泆,溢出之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庄子意在讥讽孔子门徒,却透露出子贡居然有着科学家的思想。虽然是庄子编造的故事,但桔槔的使用背景确是真实的,直可惜为圃者以心机对新机,劳而无功。不过,正如《齐民要术·种葵》所言:“井深用辘轳,井浅用桔槔。”如果井里水面较低的话,桔槔就要竖立很高,倒不如用辘轳。但总比靠人下到井底取水方便得多,否则如同东南亚国家的水井,需要修建很多台阶。 
印度的水井
 



敦煌壁画中的桔槔汲水图
中国早期的桔槔图,除了嘉祥汉代武梁祠画象石之外,还有敦煌壁画中的几幅绘画。可以明显地看出人们如何利用杠杆作用以汲水。 
早在西汉《说苑·反质》中,也解说了桔槔原理:“为机重其后,轻其前,名曰桥,终日灌韭,百区不倦。”《淮南子·主术训》解释:“今夫桥植直立而不动, 俛(fǔ,同俯)仰取制焉。”高诱注:“桥,桔槔上衡也。”《礼记·曲礼上》:“奉席如桥衡。”配重在后,水桶在前,空桶则轻,满桶则取得平衡,在人的助力下,提桶上升,强调桔槔桥衡的平衡性和水桶与配重的等比性,这是杠杆原理的根本。
东汉《吴越春秋》讲述了一个故事,后来被多人包括金庸《越女剑》所引用:“於是袁公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颉(桔)桥,未堕地,女即捷末。”袁公为白猿,以竹为杖,其前端向上劲挑(桔桥),后端尚未触地,越女已然迅疾剑下,截断其竹杖。白猿舞杖,类似金箍棒,手把中心,即同桔桥。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1634年)中绘制有一幅很地道的桔槔图,采用类似举重的圆形配重石块,套在横杆上作为平衡重,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前后移动。其立柱做成木梯,也还可以根据井水水位调节横杆的高度。

《天工开物》中的桔槔图

二、桥而量之
搜集桥梁信息,读到《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五十七·雑缀》中有个故事,与桔槔有关,还发生在北京地区:
“朔人献燕昭王以大豚,年百二十矣,人谓豕仙。王命豕宰养六(之字讹)十五年,大如沙坟,足如不胜其体。王异之,令衡官桥而量之,折十桥,豕不量。又命水官舟而量之,其重千钧,其巨无用。燕相谓王曰:奚不飨之!王乃令膳夫烹之。夕见梦于燕相曰:造化劳我以豕形,食我以人秽,吾患其生久矣。仗君之灵,得化吾生,为鲁之津伯。燕相游乎鲁津,有赤龟奉碧而献。”故事源出《符子》。
《苻子》一书,为东晋前秦(351~394年)苻朗所著,是继《淮南子》之后又一部大型子书。可惜原书早已亡佚,现传有清代《玉函山房辑佚书》和《全晋文》两个辑本。比较完整的故事记载为:
朔人有献燕昭王以大豕者。曰:“养奚若?”使曰:“豕也非大圊不居,非人便不珍,今年百二十矣),邦人谓之豕仙。”王乃命豕宰养六十五年(之字讹为六,有些文献记为十五年),大如沙坟,足如不胜其体。王异之,令衡官桥而量之,折十桥,豕不量。又命水官舟而量之,其重千钧。其群臣言于王曰:“是豕无用。”燕相谓王曰:“奚不飨之?”王乃命宰夫即膳之。豕既死,乃夕见梦于燕相曰:“造化劳我以豕形,食我以人秽,吾患其生久矣。今仗君之灵,而化吾生也。始得为鲁津之伯,而浮舟者食我以粳粮之珍,而欣君之惠,将报子焉。”后燕相涉(一作游)于鲁津,有赤龟奉璧(一作衔夜光,原注一云夜光珠)而献之。(见于《艺文类聚》卷二十六,又九十六;《初学记》卷二十九;《白孔六帖》卷九十八;《御览》卷九百三,又九百三十一。)
现简释如下:
北方有人托使臣献给燕昭王一头大肥猪。昭王见之惊讶道:“嚯!怎么养的这么大?”(有的文献说“养奚若”是这头猪的名字,不确。)使臣说:“此猪非大猪圈不居,非人的粪便食之不香,今年已经活了120岁(很奇特,吹嘘如此),国人称其为猪仙。”昭王于是命养猪官养起来。过了十五年,猪大如小山丘,腿足已经支撑不了其身体。昭王更觉神奇,命令掌度量衡的官员以桔桥称量一下,看看它到底有多重,结果折断了十根桔桥,也没有成功。于是又命令掌水之官用舟称量(即曹冲称象办法),最终衡量其重为千钧(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极其夸张)。大臣们于是对昭王说:“这头猪没什么奇特的,毫无用处。”燕国宰相也对昭王说:“干脆吃了吧?”昭王就命厨师将其宰杀烹饪了。就在被杀死的当晚,这只猪托梦给了燕相:“老天把我生成了猪形,人们喂给我吃人的污秽,我早已厌恶活的太久了。今天依靠相君的智慧,将我超度了,由此托生为鲁津之河神灵龟,而当地的船夫船客们都喂给我粳米精粮。这一切可都是托君之福哇,过后我一定报答您。”后来,有一天燕相刚好来到鲁津,过河时有一头赤龟衔玉璧献给他,这就是鲁津河神,以报答他助其托生转化之恩。
三、杠杆原理与伸臂木梁桥
由此看到桔槔作为中国古代汲水或灌溉用的简单机械,根据悬挑和杠杆原理制成,使用中不仅可以改变上下用力方向,其实还可以支点为轴,改变一定的水平角度,使汲水灵活省力。其悬挑功能与悬臂桥(伸臂桥)完全一样,最大可能是借鉴了悬臂桥原理后的重大发明,故以桥名之。燕昭王时衡官能够用桔桥称重,意味着那时已经知晓杠杆原理。追寻起来,如果庄子所讲故事有事实背景的话,更早则在孔子时代就有了伸臂木梁桥和杠杆机械装置,子贡则已经颇具科学思想。
很多学者对中国最早何时发现和应用杠杆原理、等臂和不等臂杠杆的出现时间等有很深入的研究,均首推墨子在《墨子·备城门》中的记述,这要早于古希腊阿基米德的发现。杠杆原理的发现是古代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其起源与称量物体的杆秤(天平)、撬动物体的撬棍、挑起屋檐的檩椽、伸臂桥和栈桥、以及桔槔等均有关,时间应该很早。例如明代罗颀在《物源》一书中就有推测:“伊尹始作桔槔”。伊尹是商汤的贤臣,时间约在公元前1700年,比孔子时代要早一千多年。如果说在理论上有所总结的还是先秦典籍《墨经》。

伸臂木梁桥

有学者发现关于伸臂木梁桥的确切文字记载,出现在南朝宋(420~479年)新亭侯段国撰写的《沙洲记》中,其说“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长百五十步,两岸累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纵横,更相镇压,两边俱平,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次之,施勾栏,甚严饰。”这座桥修建于南北朝初期,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古什群口处跨越黄河。但从“桔槔之桥”和燕昭王“以桥量之”的记载,可以推测此处“桥”作为实物名词概念的形成,一方面源于桥梁,二方面应该建立在伸臂悬挑的力学基础上,由此方可用于形容桔槔为桔桥。因此,伸臂木梁桥的出现应该早于桔槔,且不晚于春秋时期和孔子时代(前551年-前479年),距今2500年。


王锐英

2022年11月24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6 14:29 , Processed in 1.10548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