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迪尔登·霍姆斯(J. Dearden Holmes)是一位英国旅行家,他曾花了3年时间(1925年-1927年)走遍了几十个国家,并拍摄了近9000张照片。可惜的是,他本人已于1937年去世,这些照片被封存了起来,直到前不久他生前好友的儿子发现了它,这些照片才得以和世人见面。 本组有关南口的图片是他1925年冬天从北京前往十三陵时所拍摄的,非常珍贵。 南口火车站 1925年冬天,霍姆斯从西直门登上火车,途径沙河镇、昌平等地到达南口,这是他在南口火车站内看到的景象,站台上聚集着很多人,其中有一只花白的老狗正在闲逛。 南口火车站前的广场 南口因地处因处关沟,居庸关以南而得名。这张照片真实地呈现了当年南口火车站前街道的景象,开阔地上停放着很多辆马车,道路中间站着几个男孩,其中还有一位背着粪筐。画面中央是一个侧身坐在驴背上的妇人,远景可以看到商铺前摆着的小摊。 饼摊 南口街头的一家烧饼铺,加工好的烧饼被摆放在门前的泥巴土台上。过去人讲究“货卖堆山”,卖烧饼也是如此。 吃东西 围在小吃挑子前吃东西的小孩子。一个小女孩端着很小的碟子,另外两名小孩子眼馋地看着。身后的大门上写有一个“程”字,应该是这户人家的姓氏。门框上的对联写着“三阳开泰”,放今天看颇为应景。 路边茶馆 长条凳、长条桌,一壶髙沫,忙碌的脚夫在这里可以坐下来歇歇脚,聊聊天,享受一下温暖的阳光。不远处是一家叫做“宝华银楼”的首饰店,门前堆着土,一名青年男子正站在门口张望。 锔瓷匠人 一名匠人正在修补破碎的瓷器。瓷器碎了之后,人们不会轻易丢掉,而是找专门的匠人修补,匠人用工具在瓷器上钻出眼,然后再用铁钉将两片瓷器固定在一起。俗话说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锔瓷匠人。 凑热闹 在画面当中,锔瓷匠和顾客都还留着辫子。此时已经是民国十三年了,可见想改变人的行为习俗有多难。看到有照相影拍照,旁边的许多人也围了过来,连小孩子也不放弃这个露脸的机会,跑到镜头前凑热闹。 剃头 南口街头的一个剃头摊,顾客也是一个坚持留长辫子的人。一名遛鸟的男子坐在街边休息,鸟笼就放在他的面前。背景中有“哈德门”的香烟广告。再远一些是街边的商铺,其中一家门脸上写着“大昌泰”三个字。 修鞋匠 一个修鞋匠正在清理铺在腿上的毡布,在他的小摊边上,拴着几头驴子,为了划清地盘,中间用几块石头隔开。在霍姆斯的眼里,这算得上是奇异的异国风情了。 流动摊商 一个老汉坐在板凳上守着他的小摊,这种流动的小摊在那个时代很常见,圆形的盒子里放着商品,最上面的盖板上摆放着样品。老汉的牙齿已经掉了不少,但笑得很开心,在他身后是一座低矮的土屋,那是一户穷人的家。 流动小贩 走街串巷的小贩坐在街拐角的大石头上准备清理鞋子里面的砂砾,一个小脚老太太站在一旁看着他的一举一动。从前人们生活节奏慢,有大把时间去看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旁边的小男孩则更关注小贩筐子里的食物,他头顶上留着小辫子,手抄在口袋里。没有钱买,过过眼瘾也挺好的。 前往十三陵 这张照片是霍姆斯从南口前往十三陵途中拍摄的。路为黄土路,马车还是古老的木头轮子,他将镜头对准过路人,过路人也在好奇地打量着他。 路边驴队 运货归来的一支驴队,驴夫袖着手,侧身坐在驴背上。道路上布满着大大小小的石块,驴子走在上面一定特别颠簸。能如此放松地坐在摇摆不定的驴背上不掉下来,也是一项技术活。 一条村街 居庸关附近一个村庄的街道,两排低矮的房屋建在道路两边的高地上。近景的树枝上挂着一个幌子,说明那里是一个简陋的商铺。从照片看,这座村庄位于连绵群山的脚下。 十三陵 三个当地的孩子坐在十三陵入口的石牌坊下,为御寒打起的绑腿让他们看上去有些老气。他们曾是历史的见证者,现在也已成为历史。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1:58 , Processed in 1.08951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