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平岁时记(六)——年景:炮竹摊

2023-2-9 23:10|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仙舟|来自: 民国《益世报》北京版

摘要: 炮竹摊腊月后半,有巨声起于遐迩,嘭叭哔剥,时断时续,响声益紧,天明犹不息。为之者,多系邻闾小儿,持残香一炷,烧之使红,燃花花纸缠裹之硝磺,上有含药之纸线,端触香头,其声轰然;身身碎裂,而火星迸流,果何 ...
炮竹摊

腊月后半,有巨声起于遐迩,嘭叭哔剥,时断时续,响声益紧,天明犹不息。为之者,多系邻闾小儿,持残香一炷,烧之使红,燃花花纸缠裹之硝磺,上有含药之纸线,端触香头,其声轰然;身身碎裂,而火星迸流,果何物欤?是即为北平人通呼之“炮冲”也。

按“炮冲”,南人呼之为“爆杖”,治硝磺为一体,裹以厚纸,细以蔴线,綑愈紧,发声愈厉;然其种类,亦不一致,独响者曰“蔴雷子”,双响者,曰“二踢脚”。其嘭叭叭连声不断者,则象其形而称之曰“鞭”。

鞭者也,合多数之“砲冲”编为一体,形长而齐整,远望,若多脚之武功,脊色白,有黑粒,嗅之味恶,提之欲折,盖为“砲冲”之盗火线也。

上述之鞭,又有大小之分,大者曰“长鞭”,小者则曰“小洋鞭”。

“小洋鞭”体玲珑,其声更脆,亦无危险,儿童玩之,故所宜也。

鞭而外,又有所谓之“花炮”,种类较“炮冲”尤多,其先发银光,继以巨响者,曰“灯花砲”。先发巨响,而天空后现星光者,曰“砲打灯”。

又有“飞天十响”,“白鸟朝凤”,“花砲银灯”,……皆属“灯花砲”之一类。

其有灯而无响着,为“花”之一种,“万树千花”,“冰盘落月”,“太平一统”,“二龙戏珠”,“百福来朝”……燃时,有声呜呜燃,如瀑布,类喷珠,状绝美,然其价亦昂极。又有先发黄烟,而后[口訇]然作响者,则曰“黄烟带砲”矣。

摄影:Hedda Morrison

上述之“砲冲”“花砲”,俱为平民化儿童之玩物,其“大花盒”,“小花盒”,“八角子”,“六角子”,以及以人物而藏花砲者,则为贵族式之玩物矣。

“花盒”不拘大小,外表绝似饭馆送菜之“圆笼”,盒之上下,皆以彩纸糊之,其圆,面,环以八仙任务;或嵌四季之花,做工极精治。

燃放花盒,似非儿童所能为者,先期须倩棚匠架起高竿,横一竖二,作“冂”形,高约二丈;横竿之中,系以蔴绳,作辘轳之状。然后系花盒之上端,升而上之,燃时,再椽而下,以香头触其药线,仍悬而上。线尽,盒底自脱,而盒中之蕴藏,则于火光之中垂露焉。

盒内蕴藏,并非一种,视盒之大小,而定蕴藏之多寡;大者,至十层八层不等,小者,亦在四层以上。

相传满清末季,慈禧娱乐无度,值新年,有献花盒媚之者,见之大戏,谕令总管太监,以木架悬诸南海紫光阁,傍晚慈禧至,遣侍卫燃之,灯光毕现,达十层之多。厥后垂有字幕,银光益浓,字句历历可辨,文曰:跪祝太后老佛爷万寿无疆。慈禧悦,赏进盒子者,官七品,兼南花园执事;进盒者谁?皮屑李之外戚也——佚其名。或谓此为“花盒”出世之原始,殆或然欤?

“花盒”固为贵族之玩物,而寻常贵族,恐亦有志未逮。前清仅慈禧独乐其乐,晚近惟城南游艺园,中南北海,中央公园,新世界,曾数度以之招徕遊人,府邸园宅所燃者,概为“小花盒”也。

“八角子”之为物,形圆而矮扁,环作八楞之形式,不以纸制,而以泥型,内亦分为八部,皆藏散落之硝磺,中有圆壑,藏“炮打灯”材料于其中,有纸质药线,自圆壑蜿蜒达于全部。外以花纸糊之,兼亦有嵌八仙人于其上者。惟药线之端隐诸纸底,燃时,须先破花纸,扣线出之,然后,有银光自圆壑喷出,与“太平花”同;继则噗噗作响,万盏银灯则于火光中飞上半天矣。

火线自圆壑蔓延通于八部,所至处,硝磺自燃,逞其爆力,冲出封纸意外,若金龙吐云,玉狮戏水,状可观,特亦可怖。须臾光尽,药线之火,乃旋回圆壑,噗噗之声复闻,满天银星又现;星尽而烟起,犹之梨园歌罢,喧其尾声也。

“六角子”之构造,与“八角子”同,仅以形式观之,但少其“两角子”耳。

此外又有“花盒”,“人物”……不下数百十种,外表虽不相同,而其中之构造,及燃放之情形,固与“八角子”无异也。

民国五六年间,有花炮一种,云是来自外洋。形如竹筒,高尺有咫,径粗大如盌口,外以洋彩纸饰之,顶冠绿色,底固洋灰。燃时,嘭然巨响,火光如焚,耳亦震作蝉鸣。仰天视之,有金线直冲霄汉;继闻叭啦声响,突现万道之霞光,而彩衣纸人,悠悠光燿之间,冉冉乎空际,飘飘乎欲仙。凝视间,继之嘭叭又作,银光闪处,纸人形消,而瑞彩千条之中,捧出二龙飞舞,由是,一变在变,变幻无穷,燃者嘿然,观者哗然。是物何名,惜未得悉,平人通呼之为“洋花砲”,是亦象其形而名之也。

做花砲之宫人,中外皆有,每喜眩奇斗异,以迎合社会人士之心理,近数年来,中仿外,外仿中,表里亦相似,倘无字跡别之,几不能辨其为中为外矣。

去岁友人自花炮局,以四元五角之代价,购来飞机一架,将于灯节燃之,倩予断其为中国货,抑或外国货。余审视者再,仅见制工精奇,未敢断为何国之物;无标识之故也。

做花炮者,亦属于工艺之一,春制纸,夏制药,秋则完成,冬时发售,故于冬尽腊初,市上之“炮冲”摊,乃现于闹市通衢焉。

售“炮冲”者,非仅摊贩,亦有专售“炮冲”之商店,名虽为“炮冲摊”“炮冲店”,实则“花类”居其大半;更有于正业之外,兼营此业者,如茶叶店,饽饽铺,烟捲庄……“花”与“炮”,色色皆备,至于“大花盒”“洋花炮”,……上等贵族式之玩物,非绝大之商店,殆无有也。

按北平所谓之“炮冲”,确系脱胎古之“爆竹”,物虽不同,义则一也。

骇闻录云:李畋居山中,邻人仲叟家,为山臊所崇。畋令旦夕于庭中,用竹著火中,鬼乃惊遁,至晓寂然安帖,故后人用爆竹以驱鬼,其俗始至此也。又王晋升诗注:山家以除夕烧竹于庭,竹爆作裂声,魈闻,畏惧而远遁,又瓮牖闲评:岁旦爆竹于庭。是说皆指“用竹著火”之故事而言也。

至南人称爆竹为“爆仗”亦有可攷,据东京梦华录云:蛮牌令数内两人出阵对舞,凡五七对,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荆楚岁时记:元日爆竹于庭,谓之“爆仗”,以辟山臊也。

后世之人,研究益巧,乃有以硝磺裹花纸,燃之作响,以代爆竹,故南人呼为爆仗,北人呼为“炮冲”也。会稽志: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磺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

上纪皆系“炮冲”之源流,至“花炮”,则系始于前宋。乾淳岁时记:禁中腊月三十日,爆仗有为呆子人物灯不一,而殿司所进屏风,外画钟馗捕鬼之像;内藏药线,一爇连百馀不绝……又梦粱录载:十二月市有爆仗成架烟火之类。据此,“炮冲”之始源,当先于“花炮”也。

查爆竹之法,原为驱鬼而用者,后世乃以之点缀年景,燕京岁时记云:“……及亥子之际,天光愈黑。鞭炮益繁;列案焚香,接神下界……”,乃于“接神下界”之时,飨之以鞭炮;岂神像喜欢鞭砲,而鬼物独惧之耶?!

民间习俗,大都盲从,更不细考其原理,四乡愚民,盲从犹甚。目今文明紧张,百事维新,独于鬼神之说,仍深信不疑,今岁鞭炮之声,殆不稍减曩昔,嗟嗟!何陋习之难除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15:56 , Processed in 1.21273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