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京郊古村落

2023-4-2 10:51|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鹿璐|来自: 北京市档案馆编研处

摘要: 我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社会,五千年的文明根植于广大乡村。乡村文明虽不称“大雅”,却真实地反映出农耕文明和广大乡村的社会生活,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京郊村落分布概况北京是“大京郊小城区”的规划布局, ...

我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社会,五千年的文明根植于广大乡村。乡村文明虽不称“大雅”,却真实地反映出农耕文明和广大乡村的社会生活,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


京郊村落分布概况

北京是“大京郊小城区”的规划布局,京郊遍布3891个村落。目前,北京市有市级传统村落44个,分布于10个区,其中海淀区1个、通州区1个、门头沟区14个、房山区6个、顺义区1个、昌平区5个、平谷区1个、怀柔区1个、密云区9个、延庆区5个。自2003年始,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在全国评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将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镇和村评选出来。北京市共有5个村落获此殊荣,分别是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灵水村,龙泉镇琉璃渠村,房山区南窑乡水峪村和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京郊古村落有历史文化名村的底蕴,有金戈铁马的侠骨柔情,有穿越明清而来的古屋古建,有书香浓郁的举人文化,有华贵艳丽的琉璃瑰宝,还有传承革命精神的红色村落。

京郊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爨底下村 坐落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太行山余脉的深山峡谷中,距北京市区90公里,是一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村里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爨底下村被吴冠中先生称赞为“北方民居的周口店,仿佛从火山灰里扒出来的意大利庞贝古城”,罗哲文先生将其誉为“中国古典建筑瑰宝的明珠”。不仅如此,爨底下村还是北京乡村为数不多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具旅游价值的古村落,并获得了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殊荣。

据史料记载,爨底下村建于明代,经过清代不断建设,整体保存至今,全村74套689间民居,全部为清代民居建筑。古村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一条南北向的轴线穿越村中,所有民居以此为中心向两边分列,呈扇形向下延展,村中一座弧形大墙又将村落自然分为上下两部分。一条中轴线,一道高围墙,使村子形成经纬分明的布局。古村最高处院落,是村里最高长辈居住的地方,嫡系正支住在中轴线上,旁支在两侧。村民按照亲缘关系建筑房屋,呈现了嫡庶有别,长幼有序的儒家礼法思想,体现了中国儒家的文化底蕴。

走进爨底下村,随处可见“爨”字。为什么地处深山的村子,要取不常用的“爨”字作为名字?村民说,此村居民大部分姓韩,韩与寒同音,为村取名“爨底下”,意为躲避严寒、避难之意。爨底下村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字谜:“興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打一个字。”谜底就是“爨”字。

据史料记载,爨底下村因在明代军事隘口“爨里口”下方,故得名。为了加强北疆的军事防御,明正德十年(1515年),在爨底下村一带建军事隘口——爨里口,修正城一道,为天津关所辖。天津关在明代被称为“紧要”外口,位于京西古道和内长城的结合部,是北京防御西北来犯的第一道关口。从天津关后的山谷,沿京西古道分别来到爨底下村和燕家台,然后进入北京城。经专家考证,现在爨底下村就是明代爨里口正城所在地,爨底下村的古建民居是当年驻守爨里口军队的衙署和营房。

万历六年(1578年)之后,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对天津关、爨里口一带隘口的防守,派军队到这里驻防,爨底下村始有军队和家属居住。明代军队实行“卫所制”,规定军人列入军籍,他们的子孙也世代为军。当时军队实行“耕战结合”制,平时屯耕训练,负责边疆防卫戍守,战时则冲锋陷阵。爨底下村就是驻守在爨里口的军户和随军家属逐渐发展,繁衍成村,到清康熙年间已具有一定规模。

爨底下村的发展得益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修建的古驿道,这条古驿道是通往河北、山西、内蒙古的必经之路,在明代是极为重要的军事通道。不过到了清代,北方安定,使得爨底下村的军事作用不再那么重要,于是这条古驿道又成为北京与西北地区往来的商旅之路,位于古驿道上的爨底下村就成为商旅们的落脚地。清康乾时期是爨底下村商业最发达的时期,现在留下名号的有瑞福堂、瑞庆堂等。爨底下村发展方向的转型,直接体现在村内民居的变化上。在村子的上层我们看到的军事防御体系,到了村子的下部已完全变化了。村子的下部四合院更多的是为商旅服务的客栈,如既是商店又是骡马店的“双店式”四合院,以及众多“店居一体”的建筑模式。这种前店后宅的设计,曾是清代北方比较常见的店铺设计,现在也只有在爨底下村才能见到这样的店铺。

新中国成立后,丰沙线铁路和109国道开通,古村失去了古驿道商品交易及客栈的优势,从商旅必经之地转为发展农业生产为主的山村。现在,随着爨底下村旅游业的发展,古老的爨底下村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走出了大山,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灵水村 坐落于门头沟区斋堂镇,被评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灵水村以举人文化著称于世,明清两代曾出过22名举人、2位进士和10余名国子监监生。现在灵水村亦与周边的东胡林、马兰台、爨底下、百花山、灵山直到河北省的涿鹿,组成一条贯穿京西的文化走廊。

京西山村建村造屋有自己的风水,讲究前有“照”后有“靠”。前有“照”财不外泄,而后有“靠”根基才稳。灵水村处于群山之间,村东的髽鬏山即为“照”,就如同四合院的照壁。而村西的莲花山则是“靠”,莲花山下有一股泉水穿村而过。灵水村北、西、南三面环山,东方开口,正和了“紫气东来”之说,又暗合老北京建筑中“财不外泄,聚财拢气”的风水之说。灵水村从高处俯瞰,就如同一只趴在地上的乌龟。村四周围绕的庙宇组成了乌龟的头尾和四肢,村内的三条东西走向街道与南北走向的胡同构成龟纹,村里四合院民居则组成了龟背。龟在我国文化中是祥瑞之物,古称“玄武”,与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四神。

灵水村出举人与古村崇尚文化有关。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洪武八年(1375年),灵水村附近的桑峪村就设立有桑峪社学,这是一种官办学堂,灵水村子弟从明代起就到桑峪社学读书。灵水村内还开办私塾,村内很多考中了秀才但是没有中举的读书人,就在村里开馆办学,或是到外村教书。灵水村的教书先生颇受欢迎,有“灵水先生遍京西”之说。民国以后推行新式教育,1914年灵水村办起新式学堂,到1934年学生人数已达数十人,灵水村的孩子无论穷富均可上学。在灵水村尊师重教、读书上进蔚然成风。

灵水村内有两条南北走向的主要街道,还有一些东西向的窄胡同。村居布局完整有序,以四合院为主,兼有一些三合院。据到灵水村考察的建筑专家考证,灵水村民居建设具有辽、金遗风。抗日战争期间,灵水村遭到日军洗劫,许多古民宅被烧毁。现在灵水村剩下的162套四合院中,明代宅院民居仅6套房屋22间,清代宅院民居约120余间。

灵水村寺庙众多,既有佛教寺庙,也有道教寺庙,其中最与众不同的是南海火龙王庙。在其他地方建的都是水龙王庙,而灵水村却建了座火龙王庙,水与火本是不相容的两物,如何能够和谐相处呢?灵水村水源充沛,水大成灾,所以建火龙王庙以保持“阴阳平衡”,祈望风调雨顺。史料记载,这座火龙王庙创建于金代,从现存券门题额字迹可知,在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重建。火龙王庙山门墙上有一块清康熙年间的石碑,碑上记有禁止在庙前池边:堆粪洗衣,宰杀腥膻,饮畜作践,浆衣洗菜……等禁语,故称三禁碑。据考证,此碑是迄今为止在北京地区发现的最早保护水源的碑记。

灵水村现存有北京最古寺庙——灵泉禅寺。据明《宛署杂记》载:“灵泉寺在凌(灵)水村。起自汉时。弘治年僧员海重修,庶吉士王伦记。”据考证,灵泉禅寺是有文字记载的北京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传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潭柘寺始建于晋朝,而灵泉禅寺建于汉代。汉代灵泉禅寺高僧,慧眼识地,选中灵水村修寺传经,引来四方香客,在此择地建村。古村繁衍发展,文蕴悠长,培养出一代代文人学子,成为京郊古村文化的瑰宝。

琉璃渠村 坐落于门头沟区龙泉镇,古村背靠九龙山,面临永定河,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琉璃渠村历史悠久,经历了辽、金、元、明、清五朝,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琉璃烧造工艺是琉璃渠村传承百年的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在,琉璃渠村内还保存有规模完整的琉璃厂商宅院和北京唯一一座黄琉璃瓦顶的清代过街楼。琉璃渠村自古还是北京城区去往西山腹地的交通要道,京西古道和妙峰山香道都从这里经过,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其中琉璃渠村至王平村一段古商道一直沿用到1977年。琉璃渠村中留有万缘同善茶棚、关帝庙、京西古道的妙峰山正路、西山大道古道遗址等古迹。

从元代起,琉璃渠村即开始烧造琉璃。据《琉璃厂小志》记载,元代建都北京,设窑四座,琉璃窑为其中之一,分厂在三家店(即现在的琉璃渠村一带)。清乾隆年间北京城内琉璃厂迁至琉璃渠,琉璃渠扩大生产规模,成为皇宫建设专用琉璃的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皇家琉璃之乡”。

琉璃渠村内有两条主要街道,一为琉璃渠前街,一为琉璃渠后街。琉璃渠前街是古街,村里的古迹多集中于此。琉璃渠村里的三官阁过街楼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北京城内已鲜有古过街楼了,只在城郊还有些残存。在残存的过街楼中,琉璃渠村的这座过街楼闻名遐迩。

三官阁过街楼用琉璃瓦件建造,坐西朝东,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创建,光绪年间重修。在过街楼前有乾隆二十一年的《三官文昌东阁碑记》的石碑,记载了三官阁过街楼的来历。据史料记载,过街楼为硬山琉璃瓦顶建筑,里面供奉有文昌帝君和三官,故称三官阁过街楼。过街楼下部为城台,砖石砌成。城台上嵌有琉璃匾额,东额曰“带河”,西额为“砺山”,在券洞两旁还有“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的警句,此乃佛家修行语录,劝诫过往行人。行人自过街楼下通过,即表示已经受教。三官阁过街楼以琉璃饰件装饰,皆为本地烧制,以实物见证了琉璃渠村琉璃业烧造的悠久历史。

琉璃渠村内的万缘同善茶棚是妙峰山香道上最大的茶棚。旧时,逢妙峰山庙会期间,数以万计的香客涌向妙峰山。乐善好施的香客便在香道旁修建提供沿途休息和饮食的场所,称为茶棚。据史料记载,万缘同善茶棚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年间重修。

传承革命精神的红色村落

堂上村 坐落于房山区霞云岭乡,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1943年在这里创作完成。这只不朽的歌,从北京郊区的山洼洼里飞出,传唱全国,铿锵有力的词曲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鼓舞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现在,堂上村建有纪念馆,馆中珍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词曲作者曹火星创作手迹档案。

1943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3月10日,蒋介石为了分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为了给第三次反共摩擦制造舆论,授意陶希圣执笔,以他的名义出版了《中国之命运》反共小册子。蒋介石宣称“没有国民党,那就是没了中国。” “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国民党。”面对此言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延安《解放日报》立即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发表了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列举大量铁的事实,对蒋介石的言论进行了有力驳斥。

1943年9月,晋察冀边区抗联委派群众剧社到平西抗日根据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发动群众坚持抗日。当年,19岁的曹火星跟随群众剧社的宣传小分队来到堂上村。平西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抗日激情,激发了曹火星的创作灵感。1943年10月的一天晚上,曹火星彻夜未眠,他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伏在小炕桌上奋笔疾书。此时,曹火星的脑海中闪现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情景;闪现出蒋介石的无耻言论和国民党卖国求荣,不抵抗的丑恶嘴脸;闪现出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抗日激情,这一幕幕汇集成巨大的思想洪流。曹火星从《解放日报》发表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中敏锐地抓住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一极富凝聚力的观点,创作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伟大的歌曲作品。在这首歌中,曹火星倾注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滚烫的旋律,深情的歌词,不仅唱出了曹火星的心声,也唱出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心声,这首歌一传十,十传百,唱遍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唱遍了长城内外,唱遍了大江南北。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的一天,毛泽东听到女儿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歌时,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后来经毛泽东在“中国”前加了一个“新”字,就成为这支传唱至今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不朽之歌。曹火星根据毛泽东的修改重新写下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GDP总量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今天,中国人民正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不断胜利前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17:24 , Processed in 1.09171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