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曲艺团传

2023-4-10 12:38|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北京的骑士|来自: 古城历史地理

摘要: 北京曲艺团是在解放后,由天桥个体曲艺艺人在政府的帮助下,组织起来成立的合作集体。是中国曲艺界名家汇聚的殿堂,是培养新晋曲艺人才的摇篮。北京曲艺团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深入社会、深 ...

北京曲艺团是在解放后,由天桥个体曲艺艺人在政府的帮助下,组织起来成立的合作集体。是中国曲艺界名家汇聚的殿堂,是培养新晋曲艺人才的摇篮。

北京曲艺团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充分发挥曲艺“小、快、灵”的文艺轻骑兵作用,以说演弹唱、雅俗共赏的形式和风格,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北京曲艺学派”,创立了新的戏剧种类“北京曲剧”。

1949年2月3日,北京和平解放,解放军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上午10时,入城式开始。入城部队从永定门进入,沿着永定门大街浩浩荡荡、威武庄严地进入市区。解放军从永定门经过天桥向前门进军。高凤山在天桥南大街打快板欢迎解放军。

1949年,一些曲艺艺人成立了名为“群艺社”的集体合作社。

1950年1月19日,高凤山参加北京市相声改进小组。

1951年3月12日,根据朝鲜战地情况,中国政府决定多动员曲艺界的著名演员组成一个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曲艺服务大队,赴朝参加慰问演出,跟随慰问团一起活动。北京曲艺演员们接到动员后,纷纷踊跃报名。连阔如、侯宝林、曹宝禄、高元钧、魏喜奎、良小楼、关学曾和高凤山参加中国人民第一届赴朝慰问团,赴朝鲜慰问。

1951年,著名相声演员王世臣与谭凤元、良小楼和曹宝禄等组建“首都实验曲艺团”,王世臣任团长。

1951年,群艺社与首都实验曲艺团合并成立北京市曲艺工作团。

1952年,北京曲艺艺人王世臣和高元钧参加第二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演出,受到志愿军战士欢迎和好评。王世臣回国后以首都实验曲艺团原来班底为主组建了北京市曲艺一团,担任团长。北京市曲艺工作团其余的曲艺艺人组建了北京市曲艺二团。

1952年,魏喜奎和曹保禄等艺术家在马少波、老舍等人的建议下,对北京曲艺多种形式进行加工提炼,以单弦为主,融京韵大鼓、梅花大鼓为一体,发展成为现代独具风格的,以单弦牌子曲当基调,拿八角鼓打底子,创造成功了一个新剧种,并由老舍先生定名为“北京曲剧”。

当时魏喜奎选择了老舍剧本“柳树井”作为改编剧本,在老舍支持下,魏喜奎积极投入排练。“柳树井”公演时盛况空前。老舍先生偕夫人观看,文管处领导同来看戏。观众反映强烈,轰动一时,连演连满,影响颇大,老舍兴奋提出:“新剧种由单弦牌子曲演化发展形成北京地方戏,可以叫“北京曲剧”。于是新剧种由此而得名。北京曲剧成为剧坛的一枝新花。

1952年11月,北京市曲艺工作团成立以高凤山、孙宝才为首的曲艺三团 。

1953年8月,北京曲艺一团、北京曲艺二团合并成的北京市曲艺团。同年,王世臣加入北京曲艺三团与高凤山、孙宝才、高德明、罗荣寿、王长友等演出“相声大会”。三团的相声演员还有高德亮、谭伯如、汤金成、王文禄、李桂山等人。

1954年,北京市曲艺团副团长魏喜奎与同行合作,排演新的北京曲剧。她主演的《妇女代表》在荣获一等奖。她后来还先后创作与改编了《老顾问》、《丹桂飘香送英雄》、《钱包》等20多个剧目。

1956年,新华曲剧团并入北京市曲艺团。

1956年,王世臣等演员任中央代表团团员跟随陈毅副总理赴西藏,庆祝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并演出。

1957年,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成功演出,标志着曲剧和魏喜奎的表演艺术有了新的升华,显示了她演唱艺术的功力。值得一提的是,《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演出受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杨乃武与小白菜》1957年初在前门小剧场上演。一天晚上,日理万机的周总理通过小胡同,步行来到剧场,自已买票看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剧。散戏之后,周总理和全体演职员亲切座谈了两个小时,他对剧的主题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还提出请老舍先生帮助加工。在周总理的重视和各方的支持下,《杨乃武与小白菜》后来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向海内外发行。从此曲剧也被介绍到了国外。北京曲艺团创立了“北京曲剧”这个北京唯一的地方剧种,为丰富中国的戏曲宝库做出了卓越贡献。

1957年,北京市曲艺三团并入北京市曲艺团。北京市文化局在经济上给予了一定帮助,并委派政治辅导员,加强党的领导,该团遂成为民营公助的文艺团体,改名为北京曲艺团,团长高凤山,副团长魏喜奎。演员有王世臣等。

1959年12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曲艺团为市文化局直属国营艺术团体。
1962年批准北京曲艺团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评为“北京市红旗单位”。

1966年至1976年文革期间,北京曲艺团因为10年动乱影响,广大干部演员被下放劳动,不能正常演出。

1967年4月,北京曲艺团更名为北京长征文工团。1973年恢复原名北京市曲艺团。

1978年,北京曲艺团恢复演出。但是很多老演员体弱多病,演出质量青黄不接。为了培养新生力量,建立了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培养了大量青年演员。
1979年10月,北京曲艺团更名为北京市曲艺曲剧团。

1984年北京曲艺曲剧团改革建制,根据演员专业分工,分别成立北京曲艺团和北京曲剧团。

2015年10月19日,北京曲艺团复建暨《北京记忆》专场演出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老中青曲艺演员登台献艺,表演了铁片大鼓、梅花大鼓、相声、京韵大鼓、鼓曲联唱等节目。

复建后的北京曲艺团,由北京演艺集团和北京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是直属北京演艺集团的独立法人单位。

北京曲艺团虽几经易名,但始终保持着北京曲艺的固有本色和原始韵味,不断推广“京味儿”曲艺文化,大力传承传统曲艺艺术,培养了一大批行业翘楚和领军人物。

北京曲艺团作为北京唯一一家地方性曲艺专业团体,曾多次远渡重洋,先后到美国、加拿大、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巡回演出,受到当地观众广泛赞誉。

北京曲艺团涌现出了一代代曲艺表演艺术家,高凤山、魏喜奎、王世臣、关学曾、罗荣寿、孙宝才、高德明、王长友、刘洪沂、李增瑞、赵振铎、赵世忠、刘司昌、梁厚民、李金斗、陈涌泉、笑林、李国盛等等,不胜枚举。

北京曲艺团的辉煌七十年,是与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党的文艺发展方向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新中国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没有缺席。这里的一代代艺术家们,用一段段精品力作,为人民放声,为时代而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2 04:08 , Processed in 1.08634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