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干面胡同里的人与命运

2023-4-24 12:51|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高申|来自: 北京纪事杂志社

摘要: 这条胡同有多传奇?钱钟书、梅葆玖都曾住在这里干面胡同,这个名字因何而来?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干面胡同所处的位置吧。在它的正东方向,有一条叫作禄米仓的胡同。彼处的禄米仓,是清代发放老米的地方。这里的老米,可 ...
这条胡同有多传奇?钱钟书、梅葆玖都曾住在这里

干面胡同,这个名字因何而来?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干面胡同所处的位置吧。

在它的正东方向,有一条叫作禄米仓的胡同。彼处的禄米仓,是清代发放老米的地方。这里的老米,可不是普通旗人所能领取的。它得是有一定职位的官宦之家才能配给。据说,每回发放老米的时候,禄米仓胡同保准是车水马龙。而干面胡同又是来往于禄米仓的必经之路。由此,胡同的道路便尘土飞扬,从而被当地居民戏称为“下干面”。按照北京文史专家王兰顺先生的说法,在1900年“庚子国变”那会儿,占据禄米仓的外国大兵,要把禄米仓内存放的粮食运到米市大街上拍卖,也得从干面胡同走。

这条时不常下下干面的胡同,可是居住过一大批的社会名流。要聊起干面胡同的名人往事来,其丰富程度,一点儿不亚于紧邻它的史家胡同。

作者手绘导览图

“稻香春”主人张森隆的寓所

冷不丁问您,京城著名的糕点铺,到底是“稻香村”还是“稻香春”?您会不会发蒙。再问您一句,《红楼梦》里究竟是“稻香春”还是“稻香村”?估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那么,让几代老北京人魂牵梦绕的糕点铺,究竟该是哪一家呢?其实,这两家糕点铺都存在。但它们在现当代历史上的命运却大相径庭。

最早开办的,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设在前门观音寺“稻香村南货店”。这家店铺的主人,是金陵人郭玉生。据说,在民国初年,稻香村赢得了包括文学家周树人、谢冰心、清华大学体育教授马约翰、京剧名角谭富英等一批社会名流的青睐。只可惜,由于后来兵荒马乱,稻香村南货店不得不于民国十五年(1926)关张,而这一歇就是五十多年。直到198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稻香村的品牌才得以恢复。

就在“稻香村”偃旗息鼓的时候,“稻香春”成为京城民众逐渐接受的南货糕点品牌。而“稻香春”的主人,名叫张森隆。

民国四年(1915)张森隆在东安市场办起了“森春阳”食品店,次年他又开设了经营南味糕点的“稻香春”食品店。“稻香春”比“稻香村”晚开二十年,却很快成为“稻香村”的竞争对手。此外,开设于西单的“桂香村”也异军突起,成为压倒“稻香村”的稻草。张森隆确实是做生意的行家。他制作点心很注重选择食材,该用南方原料的决不用北方的代替,一些原料甚至从香港的马宝山进货,还有从汕头、上海、南京、苏州等产地选购。1943年5月他自南小街迁至干面胡同13号,直至今日,其后人还居住于此。

现如今,您若站在胡同路北的最东头,推开13号的木门,一面石墙便映入眼帘,墙上有着“迎祥”二字。这里,便是张森隆的旧居了。

李石曾、茅以升旧居

33号院的西洋风格二层小楼,兴许是您能见到的干面胡同最具特色的建筑了。当然,为小洋楼作守卫的,是一座保存尚且完好的红色金柱门。这座小洋楼最早的主人,据说是民国时期政要与文化名流李石曾。

李石曾

李石曾的简历,估计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他既是中法大学的创办人之一,又是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还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他还担任过南通大学首席校董。民国初年,他与蔡元培、吴稚晖等共同发起并组织了“赴法勤工俭学”。据说,李石曾于抗战爆发前居住在此。此后,李石曾便离开北京,赴欧美从事外交活动,再往后则定居台湾。

李石曾的父亲,是晚清同治年间的军机大臣李鸿藻。李石曾出生的时候,李鸿藻的宅院,是在宣南的菜市口胡同61号。李鸿藻一家,在那里生活了30多年。李鸿藻的三个儿子:李兆瀛、李焜瀛、李煜瀛(也就是李石曾)都在这里出生。后来,李鸿藻一家搬到了干面胡同61号的宅院。接着,李石曾在距离老宅院不远的地方,又为自己打造了一处带有小洋楼建筑的新宅院。可惜,李石曾居住在此的时间并不太长。新中国成立后,33号院成为著名桥梁专家、中国科技协会会长茅以升的居所。

星光闪烁岁月流金

干面胡同37号和干面胡同39号之间,十分突兀地出现了一片明黄色的楼房。这是1949年后,由中国社科院修建的高级研究人员宿舍:南北向四层和东西向六层的两栋宿舍楼,《断章》的作者卞之琳、著名文艺家李健吾、著名文学家沙汀、中科院考古所所长夏鼐、著名哲学家贺麟、著名哲学家金岳霖、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擅长研究太平天国史的罗尔纲、著名文学家戈宝权、著名古希腊文翻译家罗念生、著名红学家吴世昌、著名学者钱钟书等都曾在这里住过。

钱钟书的夫人、同为著名学者的杨绛,在回忆文章《我们仨》中这样写道:“1962年8月14日,我们迁居干面胡同新建的宿舍,有四个房间,还有一间厨房、一间卫生间,一个阳台。我们添置了家具,住得宽舒了。”钱钟书一家在干面胡同总共生活了十一年零四个月。至于其中那些情感经历,或许是悲多于喜,苦大于乐的。

德商禅臣洋行与一段夺宝谜案

昔日的禅臣洋行,位于干面胡同47号的位置。当然,您若找寻这个新的门牌号,估计是见不到的。由于大门改为住房,所以门牌号也跟着消失了。

禅臣洋行有啥特别之处吗?当然有了。关于它的一段故事,可说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的“夺宝大案”。

话说1945年日本投降后,作为国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驻平津区办事处助理代表的王世襄,得到了古玩商陈耀先等人所提供的一个信息。在沦陷时期(1937至1945)河南等地出土的重要青铜器,有相当一部分被德国商人杨宁史买去。杨宁史是禅臣洋行的经理,他所供职的洋行及其住宅的地点,就在干面胡同中间路北。

1945年11月上旬的一天,王世襄到干面胡同禅臣洋行去查看,恰好看见禅臣洋行一个德籍女秘书在打字,文件内容是青铜器目录。王世襄将目录拿到手中,声明就是为追查此批文物而来。女秘书说,目录是德国人罗越交给她打的,如需用这份目录,请告知罗越。

王世襄拿着目录找到罗越,罗越承认目录是他编的,而器物则为杨宁史所有。这杨氏藏器可不得了,包括商代后期的甙鼎、正鼎、癸觚、山妇觯、作尊彝尊、矢壶、方鼎等,春秋后期越王者旨於赐剑。杨氏藏器皆为生坑器物(也就是从地底下挖掘出土的),类别全、涵盖广、时代序列完整、器型和花纹图案精美,其珍贵程度超过其他各家藏品。最为著名的是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青铜壶。

杨宁史此时正在天津,因日本投降后,限制日、德两国人自由行动,所以杨宁史不能到北平来。为了使杨宁史承认有这批铜器,只有把罗越带去天津,持目录和杨宁史对质。

1946年1月12日,经过王世襄的努力和官方出面交涉,杨宁史收集的古青铜器127件和古兵器136件被运到故宫御花园绛雪轩清点交接。而今,在故宫博物院的青铜器馆内,您还能见到杨宁史所藏的珍品文物。

禅臣洋行搬走之后,河北行署又曾在此处办公。新中国成立后,此地又成为北京市卫生局职工宿舍。现而今,当年留存的遗迹,已经不太多了。

“小姐的大书房”

好了,咱们还是回到北京。紧挨着禅臣洋行旧址的干面胡同49号,居住的是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名流凌福彭。“凌福彭”这个名字,您是不是略感陌生呢?或许,提到他的女儿,您会相对熟悉一些吧。凌福彭的闺女,是民国时期的大才女凌叔华。凌叔华的丈夫则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文化人陈西滢。说到这儿,您会想起什么呢?对了!凌叔华“小姐家的大书房”曾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出名的文化人沙龙。而凌叔华、陈西滢所居住的区域,也就是而今被开辟为“史家胡同博物馆”的那片场地,恰恰是凌福彭寓所的后花园部分。昔日的凌家后花园,占据了整个寓所面积的三分之一,而如今挂着“史家胡同24号”门牌的博物馆大门,只是旧时凌家的一堵后山墙。

凌叔华

昔日的凌福彭宅院到底有多大?据说,陈西滢来找凌叔华的时候,都是由一个仆人先带着来到一进院,之后换一个仆人领到二进院,再换一个带到三进院......换过好几个仆人,陈西滢才在后花园见着凌叔华。尽管不是“人未识”,但凌叔华被“养在深闺”却是毋庸置疑的。

直到凌福彭于民国十九年(1930)病逝于广州西关前后,陈西滢、凌叔华才将后山墙改造成出入的寓所大门。

美国学校在胡同

而今的干面胡同57号,挂着“外交部机关及驻外机构服务局”的牌子。这是一个宽大的院落,两棵高大的银杏树拱卫着前门,北面是一个三层中西结合风格的小红楼。此地,在成为外交部办公机构以前,曾是一所著名的“美国学校”。

晚清民国时期,在北京的“美国学校”可不止一所。干面胡同的这所美国学校,曾吸引了王世襄、杨宪益、赵守俨等众多后来的文化名流前来就读。

刚才我们已经聊过王世襄先生,您可知晓他在其他方面的卓越贡献呢。王先生的一部《明式家具研究》,可谓明式家具收藏与研究界的扛鼎之作。而他一生的经历,亦足够写出几部值得炫耀的大书了。

王世襄先生可谓京城头号大玩家、真玩家。记得在他的某篇回忆文章中,曾讲到自己就读美国学校时还痴迷于养鸽。“一连数周英文作文,篇篇言鸽。教师怒而掷还作业,叱曰:‘汝今后如不改换题目,不论写得好坏,一律P(poor)’。”这样的少年囧事,在王世襄先生笔下也能妙趣横生,实乃大家风范也。而英文作文,是少年王世襄在这所学校内习得的基本功。因为除了英文作文之外,中文的习作并不占多。毕竟这是一所由美国人创办、且针对美国在华人员子弟的外国学校。

据史料记载,该校诞生于民国初年。能够招收一些中国孩子,亦不过是“入乡随俗”的点缀而已,其目的在于沟通美中,让美国孩子更好地熟悉中国环境。而能够来此就读的中国学生,也必须是些有头有脸之人的公子或千金。

根据民国学者纪庸于1935年(民国廿四年)的一段记录,“进入学校院子里,好些一嘴洋话的中国孩子和那些外国的玛丽、约翰在一起玩,且显得十分自然。而有许多美国孩子,也能讲地道的北京话,也有中文课。不过他们学起来好像异常吃力,往往先用英文拼上音和义,再用翻译的方法说出中文来。”这种学习中文的方式,对我而言倒不陌生。因为在我小的时候,记忆英文单词,也都是要在字母上挨个儿标出中文字音的,如“古德猫宁”“阿夫特怒恩”,等等。以前总认为自己学习外文的层次太低、水平太差,才会使用这种方法。而今,可算是找到异国知音了。

一座小院汇聚名流

前面说过,李石曾的父亲、晚清重臣李鸿藻,曾经带全家搬到干面胡同61号居住。后来,他们一家又在干面胡同生活了许多年。

进入民国时期,干面胡同61号院成为了北平市工务局局长汪申的宅院。工务局的职能,就是审批北平城内大型建筑物的施工。汪申早年在法国留学期间,结识了李石曾等社会名流。回国之后,应李石曾的邀请,汪申成为中法大学的法文系主任、中国营造学社社员。他所设计的中法大学服尔德学院教学楼“居里楼”,至今还是东黄城根北段最为显眼的中西合璧建筑。

也就是这位汪申,正在北平城内施展拳脚的时候,却遭遇了暗杀事件。

多少年过去了,对于这次不成功的暗杀活动,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有人说,在61号院子里还留下过暗杀的子弹。新中国成立后,61号院被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后院属于中国科协,前院是中国科学院历史所。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就曾住在此院的东跨院。而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自1954年由沪迁京后,也一直在中院正房居住,直到1978年迁往三里河。除了在香山公园养病的那段时间外,顾颉刚前前后后在此居住了20多年。

与梅葆玖相伴的大半生

就在世界知识出版社下辖的“世界知识书店”斜对面,也就是干面胡同路南的位置,有一栋临街的红色小楼。梅兰芳先生的小儿子梅葆玖,与他的妻儿老小,在这栋小楼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梅兰芳曾经有过九个孩子,然其中的五个夭折了,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一女,皆第二位太太福芝芳所生。这四个子女分别是:建筑学家梅葆琛、文艺家梅葆珍(也就是梅绍武)、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玥和梅葆玖。干面胡同30号,正是梅葆玖与他的夫人、上海名门之女林丽源所生活的地方。

林丽源是个怎样的女性呢?我在《北京日报》上看到过一则由京剧学者和宝堂回忆的趣闻:当年梅葆玖在上海做《大唐贵妃》的彩排,在场观众曾遭一位主管领导的斥责。这时,一位女士发言道:“请你说话客气一点,在座的都是梅葆玖请来的客人,大家深夜来看戏,很辛苦,就是请大家来审查,提意见的,梅先生是很感激的,你怎么可以这样没有礼貌呢?”大家敬佩的目光立即投向这位女士的背影。那位局长生气地质问这位女士是谁,哪个单位的?这位女士回答道:“我没有单位,我是梅葆玖的夫人。”这时全场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就在这掌声中,那位领导退场了。

您看,林丽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陪伴着梅葆玖度过了漫长的人生,直到梅先生于2016年去世。五年之后,林丽源离去。然干面胡同30号门外的电表上,至今还留下了“梅葆玖”的名字。

作|者|介|绍

高申
高申,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 ,北京史研究会会员,北京市史地民俗学会会员。
中国文联出版社签约作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财经之声”栏目、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乐行京津冀”“文化之门”“运河”节目嘉宾。北京日报客户端“光影记忆”“旧京图说”“胡同冷知识”客座嘉宾。
著有《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建筑》(北京出版社)、《带着课本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图书,于多家报刊发表文章,并接受《人民日报》等媒体访谈。

【作者说】

我对北京有情,因我生于斯长于斯。我对历史与考古有意,因我用脚步丈量着这座城市。但是要把“城市”与“考古”相融,却从未敢想。如今,不妨带着考古的视角,寻胡同、找名人、观沧桑、感人情。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6 08:28 , Processed in 1.10228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