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朝阳门, 元代称齐化门,明清时为东南通州方向运河水路进京的交通要道,朝阳门内建设有粮库等各种仓库,以存储外地进京物资。现在朝阳门内的地名还有"禄米仓"、"海运仓"、"新太仓"等,那都是当年存放官粮的仓库。朝阳门内九仓之粮皆从此门运至,故瓮城门洞内刻有谷穗一束,"朝阳谷穗"为此地一景。南粮北运的历史见证。 朝阳门面阔五间,通宽31.3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9.2米,楼连台通高32米;箭楼形制略与宣武门同,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5米。 朝阳门是漕粮出入的城门,京城百姓的口粮基本均来源于次。但是,现在的老人们仍有叫她齐化门的,有时也被讹称"奇货门",大概是以前打南方来的奇珍异宝都要从次过的原因吧。走粮车。所以,朝阳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一个谷穗儿。粮食进了朝阳门,就存放在附近的粮仓之中。 元至元四年(1267),忽必烈下令"筑新城,城方六十里……分十一门……东之右日齐化,东之左日光熙……" (《顺天府志》),文中位于"东之右"的"齐化门"就是今天的朝阳门。 建成之初的齐化门与它的后世相比,不免显得简陋,仅有城楼,筑楼材质也仅为夯土而已。马可·波罗的游记可做佐证,"(大都城)环以土墙",他还进一步描述了与城门相连的城墙的形状,"域根厚十步,然愈高愈削,城头仅厚三步"(《马可·波罗行纪》),可见当时城墙的形状是比较明显的梯形。 "至正十九年(1359)冬十月庚申朔,诏京师十一门皆筑瓮城,造吊桥"(《顺天府志》),齐化门才和其他十门一起,开始由单体建筑向着建筑群的方向发展。明取代元,齐化门得以保存旧名,并获得几次修缮,最大规模的一次发生在明正统年间。工程从正统二年(1437)正月开工,至正统四年(1439)四月竣工,修建了九门的城楼、箭楼、瓮城等。工程结束后,齐化门改称朝阳门。 朝阳门在清代也曾多次被修缮,但城门形制仍未有太大特殊之处,《北京的城门与城墙))的作者瑞典人喜仁龙称朝阳门城楼结构普通,形制与其相对的平则门(今阜成门)城楼相同,仅在细部存在着差异。唯一的特点就是宽度较其他城楼要大,各尺寸数据也较平则门略大。 1915年为了修建环城铁路,拆除闸楼和瓮城,1956年因为年久失修拆除了城楼,1958年拆除箭楼。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0-6 14:38 , Processed in 1.07937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