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到了初春,风力平稳,有了定向,又兼移动室内生活,至此可以昂首太空,大放其风筝了。风筝本名纸鸢,因为大纸鸢背后负有风琴,风琴一名风筝,北平人便以风筝二字来称纸鸢,实在是错误的,但已成北平的通名,本文只好以放风筝名之,盖从俗也。大地庚生,千尺长绿,放起各种物形的风筝,加以风琴小锣鼓,天空中发出清越的声音,确比吓人的飞机声,要悦耳的多,真不雅如瑶池仙乐,横过鼻孔。也有糊数丈纸条,由下端令其上行,名为“送菜送饭”,摇曳长虹,更为有趣。还有晚间放风筝的,由下端系起小红灯笼,点缀遥天,又比星光妩媚多了。以上是风筝的附属品,再谈风筝本身。 锣鼓风琴,瑶池仙乐横过碧空 北平的吃喝玩乐,无一不讲究,放风筝也是玩的一种,上自帝王之家,下至平民,大小都要放个风筝,所以心思越出越巧,样子越来越多,近年来因为物价飞涨,人们购买力减低,加以大街小巷电线杆林立,对于放风筝,有了阻碍,大空场又都建筑了房屋,放风筝——尤其放高级大风筝的,已日趋于末路了,只有梨园行的人,因为经济充裕,居住南城,还有放八尺以上风筝的罢了。北平风筝样子,非常至多,约略可以分为几大类,第一为“人形风筝”,这种风筝,以沙雁为主,沙雁分肥瘦两种,琉璃厂哈姓做沙雁最有名,这类形式是上有头,种如椭圆形,下有双足,如燕尾形,所以正名应叫沙燕儿。以前肥瘦沙雁,都很盛行,后来瘦沙雁的销路大减,肥沙雁至今仍多,沙雁是风筝王宗形式,由三尺至丈四,大小不一,顶小的名“黑锅底”,用双股棉花线放,风筝渐大,线便渐粗,到丈二,丈四,要用麻线圆绳,不然风筝力最大,不能禁受,瘦沙雁则过六尺的,已然很少,不能而和肥沙雁抗衡。 纸鸢的正宗形式 人形风筝 由沙雁衍出来的风筝,也分两种,第一种是正形的衍化,例如哪吒,判儿(钟馗),美人,老虎,貓,蝴蝶等,仍不脱人形,而且足部仍是硬架子,所以为正形。第二种是变形的衍化,如龙睛鱼,鲇鱼,上部是人形(指架子谈),足部成了软尾,所以为变形。以前沙菓胡同有一位王振亭老先生,以糊风筝有名故都,曾糊一弄玉吹箫跨凤,凤的首尾翅足全是临时安插(讲究的风筝,注重活榫,但安插以后,决不能因风力而吹掉),并将家中旧存孔雀翎毛,黏于凤的首尾翅上,放起来金星粉披,翅羽离乱,极为有趣。还有一位住在细瓦厂的高仙舫,曾发明一种洋人达三,伞也是临时攒插的,龙睛鱼讲究以大红绸支撑,上画金鳞,飘曳天半,衬以活动的鱼睛,尤为美观,这都是属于人形的风筝。放风筝自然要注意,风筝大小和线的粗细,一不相称,便放得不能得心应手,实在拴提线的停匀,更为重要,提现一有偏失,便是放风筝儿童所说的:“黑锅底,一个跟头折到底”,被人槽中的风筝,也太可怜了。最重要的,是糊风筝的人的技术,绑架子时竹篾必须匀细,小风筝用纸捻綑,必须多少相等,有一定尺度,有一定样子,放起来时,不能因为风筝喜折跟头而加穗子(拍子类风筝必须加穗,又是一个问题),所以北平各式风筝,差不多都是某家精于某种,全能的很少,这一点下节再写。 放风筝至元宵节以前,自然还早一点,因为风还没有定向,二十四日晚,我由北平电台出来时,是东南风,进了南长街,又变了东北风了,这样如何能放风筝?但儿童们已在那里跑起风筝来,厂甸和街头,也都陈列出各式风筝,所以来写放风筝。 一百二十节大蜈蚣 风雨中凌空 昨写人形式风筝,为正宗基本风筝形,第二类是“拍子形”,拍形风筝最为难放,拍子是无头无尾一个方形为基础,受风最大,又不似人形风筝有两翅可以支持平衡,所难放,能放沙雁和龙睛鱼的,未必能放拍子。拍子以“八卦形”,为最初形式,衍为“单双喜字形”,前十几捻有一位烟草公司高级职员李君一生讲究放风筝,对于拍子,很有心得,自绑架子自糊,决没有空中打转的毛病,因为我曾介绍过他买四龙做的鹰形风筝,所以对我细述风筝的一切。放拍子多半须有加重的纸穗,而且多是三并一的灯笼穗,坠着拍子,方能平稳。拍子的变形是“蜈蚣”,也是更难放的一种风筝,是由一个武功头,以后一节一节的蜈蚣身子,加一个蜈蚣尾,讲究的人,必要一放蜈蚣,所怕放的,也是蜈蚣,没有经验的外行,立刻就能纠缠一起,不能分开。清末直隶总督杨文敬公(士骧),喜放风筝,曾有一百二十节大蜈蚣,蜈蚣头为凸形盔头式,作灰紫色,每节全用洋布,而敷以桐油,所以春雨之中,也能翩翔天空。蜈蚣身圆径一尺,每节距离亦约一尺,蜈蚣头上,复囗以鸽子哨子重的大截口葫芦,放时嗡嗡作响,如飞机过境。后在细瓦厂土山上放起,因狂风囗雨蜈蚣线竟将掣线的三四人囗起,终以线被树枝刮断,飞向东南,大约向爪哇去了吧! 罕有杰作 鹰隼翱翔大漠盘空 谁都知道风筝提线是上二下一共三根必须停匀,方免在空中打觔头,甚至不能放起,至于两根,提线的,一根提线的,多半由小孩自糊自放的“屁股帘”衍出,成为猴儿八戒形,用秫秸皮作成长形,上安一猴儿头八戒头,身子和头都是单片纸印成花纹,从来不受成人一盼,但一经细心研究,也能放入高空,在北新桥有一个姓常的,夏日卖屎蜣螂车,冬末春初,便做猴儿八戒小孩玩的风筝,因为研究的得法,能把三四个猴儿八戒连起来放,拴在他那货架上,一则表示放的高,二则表示放的稳。因之也得了一个“猴儿常”的名字。一根提线的以“鹰形”为大宗,北平能作风筝的未必能作鹰,虽然也有做的,放时不免头重脚轻的毛病,北新桥箍筲胡同口外有一根平日摆小摊的人名四龙,每年做苍鹰售卖,颜色宛如真鹰并能利用放线和一根提线的关系,令鹰在空中打盘,远望如真鹰大漠盘空一般,前文所谈李君以风筝研究者来批评,四龙的鹰为“罕有杰作”,当不是过誉。四龙真是聪明人,又由平面风筝,研究出立体风筝,做成两个水桶形相连,放起来非常平稳。先有人做过飞机形,但总放不起来,也经四龙加以改过,据他说做风筝,尤其这种风筝,尺寸大小,都须有比例数,差一点也不能放的。近二年来,四龙仍在此地摆小摊,但风筝是不再制售,不知今年如何。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3 , Processed in 1.100870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