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走城楼,寻耤田,躬耕一亩三分地

2023-11-1 15:00|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李喆|来自: 天天副刊

摘要: 编者按:3月以来,跟随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脚步,“青睐”策划推出了“北京中轴线深度寻访”系列活动。根据最新公开的北京中轴线遗产“全景图”,邀请专家带队,与读者一起深入寻访纵贯北京城的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中 ...
编者按:3月以来,跟随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脚步,“青睐”策划推出了“北京中轴线深度寻访”系列活动。根据最新公开的北京中轴线遗产“全景图”,邀请专家带队,与读者一起深入寻访纵贯北京城的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中轴线遗产保护区域,以及中轴线遗产缓冲区域。

通过“中轴线深度寻访”系列活动的实地走读,我们与广大读者一起探索“旷千古之希逢,超万代之奇观”的北京中轴线,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故事,深切体会北京这座举世瞩目的古都的深厚历史文化价值。

永定门是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南端点,见证了南城几百年间的熙攘与变迁,先农坛则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先农神和举行亲耕典礼的地方。作为北京中轴线起始点位置上非常重要的两组建筑群,寻访永定门、先农坛的预告刚一发布,便受到“青睐”会员的热烈响应,报名一抢而空。

10月22日上午,秋高气爽,“青睐”会员一早来到永定门城楼下集合,跟随主讲嘉宾夏凡,从北京中轴线南起点位置,开启了本次探访南中轴的citywalk之旅。大家充满期待,跟随专家一同了解永定门、先农坛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历史变迁与建筑结构设计。

永定门建好之后

中轴线就正式定型了

永定门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寓意“永远安定”,历经多次修缮、拆除与复建。2004年,北京市仿照清乾隆年间式样,根据民国时期对永定门的测绘资料,重新恢复了永定门。站在城楼下向四周望去,广场上有不少来锻炼的市民,四周绿树葱茏,与古色古香的永定门城楼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众所周知,北京有着3000年历史,并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现在我们看到的永定门是北京外城的正门,也是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南端起点。想要弄清楚永定门的历史,就要知道明清北京城营建的几个重要时间点。”夏凡一边打开课件一边讲道,“1368年,徐达攻占元大都,建了一道德胜门至安定门城墙。一直到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这是北京城建城的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当时朱棣把元大都南侧城墙往南又移了三里地,移到了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的位置,营建了内城城墙、城楼、皇城、紫禁城、太庙、社稷坛、天坛、先农坛这三大圈。1436年,明英宗朱祁镇建了九门瓮城和箭楼、四角建角楼、城墙内侧包砖、开挖太液池南海等。到了1553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开始修筑外城、城楼、瓮城,地坛、日坛、月坛等。1750年,清乾隆皇帝建了外城箭楼。”

夏凡特别强调,作为中轴线南端的起点,永定门城楼与箭楼和瓮城组成了重要的防御设施。“大家一定要有这个概念,一座城门,它是一个建筑群,是出于军事需要而设计的。刚才讲过,永定门城楼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后来为增强外城的防范功能,在城楼外增建了翁城。清乾隆年间,又对永定门进行重修,并增加箭楼,同时提高了城楼的规制,使永定门成为外城七门中规格最高的一座城门。大家注意1750年这个时间点很重要,很多重要的工程都发生在这个时间,比如乾隆皇帝在这一年建了景山上的五个亭子、建了寿皇殿,还建造了清漪园,也就是颐和园的前身。清朝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地图工程叫《乾隆京城全图》,在图册里每一间房子朝向都画出来了,非常精确细致,这个地图工程也是1750年完成的。”

接着,夏凡给大家展示了最初外城建设计划的示意图,“最初的设计是要把整个内城全部围合,南城墙就是现在永定门这一线;东侧城墙是现在东三环附近;经过光熙门、安贞门到健德门一带,也就是利用元大都的北侧城墙作为外城的北城墙;然后再折向南为西侧城墙,其中南段就是金中都的西侧城墙。这样就形成了一圈总长70余里的外城城垣体系,其中金代、元代可利用的旧城墙约22里,剩下新筑城墙约48里。外城一期工程于1553年闰3月开工,计划是先修南侧半圈,工程负责人是严嵩。《明世宗实录》记载:‘……先作南面,待财力都裕时再因地计度,以成四面之计……上允之,令严嵩督工匠以渐修筑,毋致虚糜财力……’同年10月一期工程告竣。本来竣工之后还有计划想继续修建外城,但是后来1557年紫禁城的一场大火,将前三大殿及午门全部焚毁,不得不急调工匠抢修紫禁城,因此环绕一周的外城修建方案也就搁浅了。”

夏凡继续展示一幅《京师五城方向总图》说道,“这张地图是1560年画出来的,它是我们现在找到的外城建好后的第一幅北京城的地图,很有历史价值。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以及天坛、先农坛全都出现在图里,因为永定门建好之后,中轴线就正式定型了,所以这张图也成为完整再现7.8公里中轴线的第一张地图。”

“再给大家看两张图,一张是《康熙南巡图》的局部图,表现康熙南巡时皇家仪仗队浩浩荡荡从永定门出城的场景,当时的永定门只有城楼,为重檐歇山顶,五开间,有瓮城而无箭楼。后来乾隆年间扩建永定门,将城楼改为三重檐形式,七开间,并增筑箭楼,至此方才形成永定门城楼、瓮城、箭楼的完整形制。第二张图是1901年为迎接慈禧回銮而作的‘迎驾示意图’。我们知道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带着光绪皇帝一路逃到了陕西。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八国联军开始陆续撤军,慈禧和光绪便启程回京,最终于1902年1月7日乘火车到达北京南郊的马家堡火车站。而这张图描绘的就是从马家堡火车站到永定门、再到正阳门的路线图,以及沿途京城各衙署机构官员迎接銮驾的站位示意图。由此图可看出当时皇家的礼制要求,帝后回銮是一定要从永定门进入北京城,然后走中轴线一路向北经过正阳门、天安门,最终回到紫禁城,而永定门的特殊作用与地位也由此凸显了出来。”

拆除和复建

永定门城楼的前世今生

随着一张张老照片的展示,永定门的建筑外观以及周边的风光景色都一一呈现出来,似乎要把我们带回到当年老北京还有城墙的旧时光。

有会员好奇,北京城墙的拆除,还有永定门城楼的复建到底是怎么回事?夏凡直言,他曾经翻找各种资料,力图复盘当时的经过,“其实在50年代初期,政府并没有想拆除城墙,而且当时还派专家做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看看到底哪些城墙应该修复,哪些保存完好。我们通过一些资料还能看到当时的经过:这是当时北京市政府遵照周恩来总理关于保护古建筑的指示精神,于1950年9月对北京的城门城墙等古建筑进行调查,并完成了《关于城楼等古代建筑状况调查报告》,其中提到:‘永定门城楼和箭楼基本完整,室内外的木柱漆皮尚好,地面及宇墙完整。二层楼板的中间部位只有龙骨而无木地板,屋面及各层挑檐基本完整,有杂草,楼顶未发现漏雨。箭楼的楼门封堵,外墙完整,楼顶上面有少量杂草。’之后,1951年1月4日召开的第一次城楼修缮工程技术研讨会上,与会者认为永定门基本保持完整。经研究达成一致意见:‘永定门城楼和箭楼曾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修缮,目前尚完整,暂不列入修缮计划……’这些可以说明,当时对整个北京的城垣体系是有一个修缮计划的,而且永定门保存得还比较好。”

然而没过几年,关于对北京的城墙是否拆除开始了一系列的大讨论。梁思成发表文章《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坚定地认为北京的城墙“是我们的国宝,也是世界人类的文物遗迹。我们既然承继了这样珍贵的一件历史遗产,我们岂可随便把它毁掉,你们现在拆了城墙城门,50年后一定会后悔的。”林徽因曾在一次与市委领导为古建筑的存留问题争辩后留下一句话:“你们拆的是具有几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只能是假古董……”

“除了当时主张保留城墙的观点,我们再看看拆除城墙的理由,”夏凡继续说道,“比如当时的市人大代表华南圭提出拆除北京城墙,当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列举了几十条理由,我归纳了其中几条大家看一下:‘第一,拆除城墙可使城内城外打成一片,消除城郊隔阂。第二,拆除城墙可使城内外的建筑风格容易达到调和,城墙的存在妨碍了首都整体规划。第三,北京整体规划需要一条环形大路,而城墙地基就是很坚固的路床。利用它筑路省工、省时、省钱。第四,拆除城墙后可以展宽护城河,其规模之壮,风景之美,将是世界无可匹敌。第五,拆除城墙有很大经济意义,拆去城墙可以得到土方280万立方公尺,用这些土可以填北京坑洼地面70万平方公尺。还可拆下6万万块城砖,可腾出120万平方公尺的地面,若建六层高楼,可以得到70万间的建筑面积。第六,堆砖土堆成的城墙不能与故宫、颐和园等同日而语,那些是精华应该保留,但城墙不应该保留。第七,不同意把城墙顶辟做花园,灌溉也成问题。而且由地面走上城顶需要上一百多级踏步,老人孕妇都没有这个力气……’就这样,主张拆除的意见占了上风,之后的结果大家也知道了,整个北京城被陆续拆除,永定门也于1958年被拆除。几十年后,为‘完善北京城中轴线文物建筑’,作为南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永定门的复建被提上了日程,最终于2004年复建完成。在半个多世纪前拆除所有北京城门中,只有永定门得到了重生,无论它的拆除还是重建,都反映了历史发展与时代变迁的要求,因此它成为了整个北京都市改造、城市变迁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先农坛

现存规模最大的中国古代

皇家祭祀农神之所

“好了,今天咱们也来一场city walk,我带大家一起去先农坛。”一路上“青睐”队员们有说有笑,永定门城市公园的秋色让大家流连忘返。拐过两个弯,便到了先农坛北门。

进入中心大院,夏凡开始第二部分的讲述。“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北京中轴线南端西侧,与天坛东西对称,体现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布局。先农坛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农神之所,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祀先农的礼仪传统……我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种田是黎民百姓生存的基础,也是每个王朝国泰民安的前提。正如《国语·周语》中所说:‘民之大事在农’。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也会建立农神祭祀的制度与场所,代表天下百姓祭拜农神,祈求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那么一直以来‘炎帝神农氏’就被认为是中国最主要的农神,他尝百草、识五谷、创农耕,从此被视为华夏农业生产的保护神。”

如今的先农坛,在1420年初建时叫“山川坛”。夏凡解释说,“当时是将风云雷雨、五岳四海、太岁四渎等神合在一处祭祀,祭祀的场所就是面前的这座太岁殿,当时它是山川坛的主殿,也是整个建筑群中最大的单体建筑。到了明嘉靖十一年,也就是1532年,嘉靖皇帝对整个明朝皇家的祭祀体系进行了更改,变‘合祀’制度为‘分祀’制度,把原来正殿中的天地诸神全部迁到坛区南侧新建的‘天神坛’和‘地祈坛’上,而正殿中只剩下‘太岁爷’自己了,从此就叫‘太岁殿’了,整个坛区也更名为‘神祈坛’。因此我们目前看到的这组太岁殿建筑群,虽经几次修建,但基本框架格局未变,是北京保存至今的三组明代大型宫殿式建筑群之一,另外两组是长陵和太庙。那么这里最终改为‘先农坛’的名称是明朝万历年间了,也就是在公元1576年最终更定,延续至今。”

说到“太岁神”,那么“太岁”到底是什么?夏凡讲起了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它其实是掌管一年的神,这一年的吉凶祸福都由它来掌握。我们中国古代使用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为一甲子,那么这六十年每一年就有一个太岁神,也被称为‘值年太岁’。《月令广义》中说‘太岁者,主宰一岁之尊神。凡吉事勿冲之,凶事勿犯之……’太岁神下属还有‘月将’,是掌管一个月的神,我们看太岁殿两边的配殿,就是供奉十二月将的场所。在中国民间,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就是‘太岁头上动土’,意思就是说别在太岁头上做事,挑战太岁的权威,否则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

讲完“太岁”,夏凡又补充道,“在北京还有一个词叫‘九坛八庙’,这里‘九坛’指的是日坛、月坛、地坛、天坛、祈谷坛、社稷坛、先蚕坛、先农坛、太岁坛;‘八庙’是指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文庙、历代帝王庙。那么在先农坛中其实就占了两个,一个是祭祀农神的先农坛,一个是祭祀太岁的太岁殿(坛),与我们之前讲的天坛一样,那边也是两套祭祀建筑群,一个是祭天的圜丘坛,一个是祈祷五谷丰登的祈谷坛。”

“一亩三分地”

浓缩了华夏民族重农固本的

历史文化内涵

沿着一条小路向南走不远,来到先农坛的一处重要历史文物景观——“一亩三分地”,夏凡打开手中的图册,继续开讲。

“这块地的正式名称是‘耤田’,最初含义是氏族首领带着氏族成员进行耕种的‘公田’,后来演变成天子耕种的专用田地。根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周天子每年春天都会带领臣子们在专用田地里举行亲耕田的仪式,以此为天下百姓做表率,鼓励百姓进行农业生产,并企盼全国的农业丰收。由此,天子扶犁亲耕的礼仪作为国家的一项典章制度即被确定下来,其后随朝代更迭,历千年而绵延,及至明清时期而至臻完善。天子扶犁亲耕的田地称为‘耤田’,在耤田中举行的以天子亲耕为核心内容的仪式典礼称为‘耤田礼’。”

通常“耤田礼”于立春前第九天开始,太史将观察到的土地、天时和天象的变化告诉主管农业的稷官,稷官再将及时耕作的信息转奏给周天子。周天子派司空在耤田上设坛,令农大夫准备好农具。立春前第五天,待报告有和风来到,周天子及百官分别进行斋戒。立春前三天,周天子沐浴饮甜酒。分五个阶段进行耤田礼,耤田礼当日,周天子灌香酒、饮甜酒,百官、庶人跟随其后,一并前往耤田。耕种结束后,周天子巡视农耕,并发布戒令,告诫百姓要协力耕种,如不能按时全部耕完,则会严加判罚。耤田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典礼结束后,举行“劳酒”宴饮活动。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全部参加陪侍。宴饮结束后,耤田礼成。

回望这块皇帝的“一亩三分地”,历尽600年沧桑的历史遗存,浓缩了华夏民族重农固本的历史文化内涵,不禁令人感叹,有多少皇帝驻足于此,有多少故事发生在此。“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亲耕次数为历代皇帝之最,他在位60年中,有28次亲耕。《清史稿》中还记载了一段“嘉庆与犟牛”的故事,有一次,嘉庆皇帝亲耕时选用了一头黄色耕牛,结果在亲耕典礼现场这头牛非常倔强,嘉庆皇帝连抽几鞭子都纹丝不动,现场非常尴尬。后来几个待卫跑上去连拉带拽,才让牛缓慢挪动几步。等大臣们耕地时,一些耕牛又变得十分活跃,到处冲撞,于是各种喊叫声此起彼伏,现场乱成了一锅粥。最后亲耕典礼只好草草收场,负责的大臣都挨了板子。

众人转过身来,眼前出现了一座精美的观耕台,“这是皇帝亲耕完毕后观看王公大臣耕作之处。我们现在看到的观耕台三面各有汉白玉台阶9级,侧面雕有莲花图案,台上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板以及云龙纹的望柱,最漂亮的是它的须弥座,黄绿琉璃砖贴面,琉璃砖上雕刻花草图案,特别精美,在整个北京都非常少见。”

“明代官式建筑化石”

宰牲亭保留了明初坛庙建造的理念

沿着具服殿向西而行,一座座雕刻精美的石龛石座立在草地之间,格外古朴。石龛中是各路山川河海的牌位,之前供奉在天神坛、地祇坛上,后来两坛拆除后便移到了此处。

穿过神厨神库大院,进入最里面的一座小门,一座孤零零的建筑映入眼帘,“这是宰牲亭,大家注意看它的屋顶,是‘重檐悬山顶’,这在整个北京是独一份,另外这座建筑的内檐、外檐都绘有旋子彩画,尤其是内檐部分彩画无地仗,是直接绘于大木之上的,保留了明代早期建筑的特色……”介绍声中,大家对这个朴素且实用,被古建专家称为“明代官式建筑化石”的宰牲亭建筑,赞叹不已。

“咱们看了半天,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地方没去。”从宰牲亭出来夏凡说道。大家闻听此言,不由加快了脚步。很快,一座正方形砖石结构的坛台出现在眼前。“这其实才是今天的主角——皇帝祭祀先农的神坛,”说话间夏凡展开一张图,“这是清代的《雍正祭先农坛图》,里面描绘了当时祭祀先农的场景,可以看到神坛上有一座黄色的帐篷,里面放置了先农的牌位,前面还有一个拜位帐篷,皇帝会在里面跪拜。在神坛北侧有一条帐篷搭建一个封闭的通道,直接通向神厨,用来运送猪牛羊三牲祭品,名为“走牲棚”。此外画中还描绘了大量参加祭祀的人员,包括雍正皇帝、文武百官、侍卫兵卒以及祭祀仪式必不可少的中和韶乐文武舞生等等。

三小时的探访活动倏忽间就结束了,正午明媚的阳光照耀在先农坛精美的建筑上、绿油油的草坪上,会员们纷纷感叹,在最好的景色里,收获到了满满新知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30 03:06 , Processed in 1.11516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