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清代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造园文化及其艺术的集大成者。乾隆皇帝对圆明园的评价极高:“(圆明园)规模之弘敞,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可惜圆明园历经劫难而不存。20 世纪以来,几代学者围绕圆明园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分析,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圆明园的辉煌面貌和营造智慧虽已逐渐被挖掘出来,但仍旧需要持续不断地研究和传承,使得今人从“知其然”进而“知其所以然”,更好地促进圆明园的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 圆明园是超大型、集锦式的人工山水园。园中水网遍布,水系几乎可以达到全园每个角落,既是园中重要的交通路径,同时也是分隔、组织景区的重要手段。水体形态大概可分为线状的溪流与河道,以及面状的池、湖和海两类。不同水体组合变化,形成极其丰富的水景空间。水景离不开桥的组织,圆明园水上之桥达到 200 余座之多(图 1)。作为集锦式的园林群,圆明园各个小园子之间基本上皆被水系所分隔,然后再由桥梁连通。因此,有一类桥跨在园与园之间的水面上,连接不同的小园子,数量占比较大,比如圆明园慈云普护景与上下天光景之间的木板高桥、坦坦荡荡景与杏花村馆景之间的碧澜桥等。还有一类桥位于园中园内部,比如圆明园曲院风荷景内的金鳌玉蝀桥、圆明园三潭印月景内的涌金桥、长春园狮子林景内的虹桥等。而按照桥所在位置环境,大概可划分为 3 大类:第一类为两水相交处的桥,包括线状水与面状水相交处的桥、面状水与面状水相交处的桥,以及线状水与线状水相交处的桥;第二类为面状水上的桥,包括横跨面状水(中小尺度)上的桥、面状水(较大尺度)通向岛屿的桥、面状水(较大尺度)连接水堤的桥;第三大类为线状水上的桥,包括自然形态线状水上的桥、规则线状水上的桥等。若按照桥的形式来划分,大概可以划分为木板桥、石拱桥、折桥、亭桥、廊桥等,其中木板桥是数量最多的,也是在《圆明园图咏》中最常见看到的桥,有“略彴”之意。 图1 乾隆时期圆明三园的桥 无论是园与园之间的桥还是园内的桥,皆是重要的造景要素:既是园林景致的组成部分,也是逗留观景的重要位置,还是组织不同景致空间的关键枢纽,并且常常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含义,蕴含着古人重要的营造智慧,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本文将选择九洲清晏的棕亭桥来分析其桥景,棕亭桥是“面状水与线状水相交处的桥”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且采用圆明园内少见的的亭桥形式,桥景既有代表性,也有独特性。本文将对其历史进行梳理考证,分析桥景的基本内容,总结其桥景模式,以期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挖掘古人在皇家园林营造中的重要经验和智慧。 棕亭桥概况 棕亭桥位于圆明园后湖与及其西南角河道的相交之处(图 2),桥西连茹古涵今景,东接九洲清晏景,北望后湖,南览河道,是园中交通和景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2 乾隆年间棕亭桥及周围环境平面示意图 棕亭桥约始建于乾隆初期。在作于乾隆九年(1744)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 九州清晏》(图 3a)中,此位置并无棕亭桥,而是一座木板高桥;在稍晚面世的木刻版《圆明园图咏 · 九州清晏》(图 3b)中出现了棕亭桥。清内务府档案中有棕亭桥的相关记载,乾隆四十五年(1780)十二月初二日内务府奏销档《英廉等奏销韶景轩等处工程银两折(附清单)》载:“九州清晏西北角三孔棕亭桥一座……”由此可确定,乾隆初期的三孔木板高桥,后来改为一座三孔亭桥。此亭桥形式较为新颖,以棕片代替瓦,覆盖屋顶,故名棕亭桥。嘉庆元年(1796)二月二十三日内务府奏案《和珅等奏销算西峰秀色等处园工银两折(附清单)》载:“九洲清晏西北角棕亭桥一座,拆做头停,挑换大木、椽望、换苫棕片。”由此可知,嘉庆初期,棕亭桥依然存在,且有清晰的修缮记录。 图3 3a. 乾隆九年《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 九州清晏》西北角木板桥;3b. 木刻版《圆明园图咏 · 九州清晏》西北角棕亭桥 棕亭桥在道光年间的样式雷图档中又被更改为木板桥。根据道光年间(1821-1850)的样式雷图档《九州清晏原旧式样》(编号:国 024-0008)和道光十六年(1836)十一月样式雷排架《原先九州清晏现辨准旧样》(编号:国 010-0002),原棕亭桥可能已经拆改为普通的木板桥,因图中仅有桥而无亭。比较明确的是清道光十七年(1837)七月样式雷图档《九州清晏总样准底》(编号:国 010-0003,图 4a),图中棕亭桥位置是一座木板桥,桥上贴有名签“板桥”(“木”字疑似脱落);此后咸丰五年(1855)样式雷图档《九州清晏全样 》(编号:国 011-0003, 图 4b)、 同治十三年(1874)样式雷图档《圆明园中路天地一家春等处地盘画样》(编号:故1299,图 4c)二图中,原棕亭桥位置也都标明木板桥,图中有明确的“木板桥”贴签。由此可知,至少在道光十七年(1837 年)之后,棕亭桥被改成了木板桥。 图4 4a. 道光十七年(1837)样式雷图档《九洲清晏总样准底》局部;4b. 咸丰五年(1855)样式雷图档《九洲清晏全样》局部 关于棕亭桥所在位置周围景致格局情况,从乾隆时期开始样式雷图档中有连贯的记载。根据始于乾隆时期的圆明园总图(图 5a)、嘉庆期间圆明园河道泊岸的总平面图(图 5b)、道光年间的样式雷所绘圆明园河道泊岸的总平面图(图 6a),以及咸丰年间样式雷所绘圆明园全图(图 6b)等,可知棕亭桥的位置及周围环境布局在乾隆时期一直到 1860 年圆明园遭劫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基本保持不变。 图5 5a. 乾隆年间样式雷棕亭桥区域地盘画样;5b. 嘉庆年间棕亭桥区域地盘画样 图6 6a. 道光年间样式雷棕亭桥区域地盘画样;6b. 咸丰年间棕亭桥区域地盘画样 1860 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掠夺焚毁,其遗存在此后的近百年间遭受多次劫难而消失殆尽,九洲清晏景及其西北角的木板桥也早已无存。2006 年开始,清华大学郭黛姮团队数年间主持了九洲岛区域的棕亭桥、碧澜桥和如意桥等桥梁的复原研究。目前棕亭桥已按木刻版《圆明园图咏 · 九州清晏》中的形式在原址复原重建,屋面实际覆盖灰瓦,但在灰瓦之上又覆盖了一层装饰性的棕草片(图 7)。 图7 棕亭桥位置现状图 综上可知,连接棕亭桥位置的桥至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一是乾隆初年的木板桥,见于乾隆九年彩图版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存在时间较短;其二是在乾隆朝中后期一直存在的棕亭桥,至少延续到嘉庆朝初期;其三是道光之后,棕亭桥又改为木板桥,一直延续到清末。 观桥成景 棕亭桥,屋顶铺苫棕片,形式奇特,是后湖西南角景致的重要点缀。结合木刻版《圆明园图咏 · 九州清晏》图中棕亭桥信息和内务府档案资料,基本可确定棕亭桥的大概形式:桥基部分为木板桥身,桥下两组柱子和两侧坡道构成等腰梯形的三间桥身,桥上架起一座小亭,面阔三间,卷棚歇山顶,有宝顶,屋顶铺棕草片。亭的具体样式可大概参考圆明园曲院风荷景处的另一座棕亭,在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 曲院风荷》图中可观其屋顶之貌。棕亭桥的具体材料和构造,在内务府档案的相关记载里有所反映,根据乾隆四十五年(1780)十二月初二日内务府奏销档《英廉等奏销韶景轩等处工程银两折(附清单)》可知棕亭桥有栢木椿柱,桥面铺木板,有挂檐板,且桥身高起,木踏跺,屋顶为歇山顶,有博脊、角脊、安有宝顶,这些记载与木刻版《圆明园图咏 ·九州清晏》图中棕亭桥形式能相互印证。 棕亭桥位于后湖西南角的湖口之处,即南侧河道与后湖相交之处,位置特殊,桥两侧皆是水景,两端皆是陆景。以棕亭桥为中心景物,从周围各处观桥,皆有各自的景致(图 8)。 图8 “观桥成景”示意图(8a. 自南往北观桥;8b. 自北往南观桥;8c. 自东往西观桥) 从桥北侧的后湖水面观桥,桥是隔水相望的陆景的中心,湖岸周围环境是陪衬的背景,近景皆为水面,棕亭桥的长向立面完整展现。因白天逆光,桥身散射光较强,桥身后方是其后的河谷,较幽暗,整体犹如一幅“湖岸亭桥”图。 从桥南侧的河谷水面观桥,桥是河谷景致的尽端,桥的中心感更强,河谷周围环境是陪衬的背景,近景为河谷水面,棕亭桥的长向立面完整展现,桥身框的景是其后的湖面,较明亮,整体犹如一幅“河谷亭桥”图。白天日照良好时,除了水上之桥,还有水下之桥,呈现上下双桥之景。 从东西两头观桥,亭桥连接此岸和彼岸,而桥身较高,且形式特殊,短立面的亭桥桥身是景致中心,彼岸的山林建筑皆是背景,桥下水体甚至容易被忽略,只见亭,不见桥。能看到亭桥的内侧踏跺和桥内空间,有引人入亭的空间暗示性,整体犹如一幅“山林小亭”图。 若站在周围较高位置上俯瞰桥,内外两水在棕亭桥位置处交汇,犹如“湖口亭桥”图,桥锁水口,极大地丰富了水面和陆地景致。 立桥观景 棕亭桥是重要的观景之所,站在桥上观景,周围方向景致皆可框入亭中,亭桥高于地面大概 3 m,视野相对开阔,朝北看犹如一幅“开阔湖景”图,近有后湖开阔水景,隔湖水岸又有建筑景致,如上下天光景伸入水中的“一阁两桥”、慈云普护景的自鸣钟楼及天然图画景的高楼重榭;朝南看犹如一幅“幽致河谷”图,河谷山林掩映,曲折幽致;朝东看犹如一幅“水岸建筑院落”图,九洲清晏景的院墙屋顶,鳞次栉比;往西看犹如一幅“水岸山林”图,山林茂盛,茹古涵今的建筑景致藏在山林之后,并不可见(图 9)。 图9 四个角度“立桥观景” 棕亭桥四个方向的景致各不相同,北侧开阔、南侧幽深,东侧人工、西侧天然,在桥左右前后,形成强烈对比。除此之外,桥在水中,可俯观水中倒影和鱼乐(图 10)。 图10 “立桥观景”示意图 过桥换景 棕亭桥作为组织景致空间的枢纽,过桥可换景,包含水上路径和陆上路径。 水上路径 棕亭桥串联了三处景致,自南往北游览,依次为南侧的河谷空间、居中的桥洞空间、北侧的后湖空间。若自北向南游览,景致则反向出现(图 11)。 图11 水上路径“过桥换景”示意图 乘船自南往北,先从桥南的河谷空间开始,河道北至棕亭桥,到南端河道拐弯处,总长约20m,河道平均宽度约8m ,加上河道两侧道路,此空间平均宽度约为12m ;两侧土山高3~6m,两山相夹,高约10m 的树木进一步围合,形成一个长约120m,宽约8m,高约10m 的河谷空间,河道两端景致引人入胜。河谷空间狭长,大概呈线状,两岸山林相夹,单向围合,形成内向性。 从河道进入棕亭桥下的孔洞时,空间顿时变暗,变小,产生围合感。桥洞处前后皆可框景,朝北可框入后湖景致,朝南可框入河谷景致。 出桥洞豁然明亮,进入桥北的后湖空间。后湖是开阔而美的水景,湖面大致呈正方形状,东西长约210m,南北长约195m,面积约 40 000㎡,是圆明园内除福海之外最大的水面。乾隆皇帝提到九洲清晏“前临巨湖,渟泓演漾”“周围支汊纵横,旁达诸胜,彷佛浔阳九派,驺衍谓禆海周环为九州岛岛者,九大瀛海环其外,兹境信若造物施设耶”,正是对后湖景致的描述。他认为后湖象征着禆海的中央,周围河道众多交错,广泛通达各处胜景,仿佛九江派生九条水脉,这就是邹衍所说的小海,小海绕岛形成九洲岛群岛。后湖空间呈面状,明亮而开阔,是辐射周围诸胜的中心,开放而外向,可远观周围沿岸景致。 综上,棕亭桥的桥洞空间,连接其两端的水景空间,组织形成丰富的景致空间游赏体验。三处景致游赏从线状空间到点状空间,再到面状空间转换;从幽致狭窄河谷景致到桥洞景致,再到明亮开阔湖景三者转换;从单向围合空间到笼罩围合空间,再到开放空间三者转换。三处景致在空间形态、空间内容、以及空间开蔽上皆形成差异化,共同形成棕亭桥所在环境中水上路径变化丰富的景致体验。 陆上路径 棕亭桥串联了三处景致,自西往东游览,依次为西侧的茹古涵今空间、居中的桥所在的湖口空间、东侧的九洲清晏空间。若自东向西游览,景致则反向出现(图 12)。 图12 陆上路径“过桥换景”示意图 路径从西侧的茹古涵今空间开始。茹古涵今占地面积约 9 000㎡,建筑面积约为 3 300㎡,整体空间呈面状。乾隆皇帝描写此处景致:“嘉树丛卉,生香蓊葧,缭以曲垣,缀以周廊,邃馆明窗,牙籖万轴……”茹古涵今的主要功能为藏书读书之所,其建筑院落丰富,“邃馆明窗”,有“广厦”——韶景轩,建筑密度较高;院落重重,建筑严整,秩序井然,以建筑景致与书香之气为胜;同时茹古涵今位于后湖西南角,偏居一隅,其东侧、南侧和西侧由土山向内围合,三面环山,环境较为封闭,景致偏内向性。 从茹古涵今空间出来,登上棕亭桥,进入亭桥内空间,空间由大尺度面状建筑院落景致变为小尺度的点状亭内景,亭小有顶,有明显的围合感和领域感;站在桥中间,朝南北看,则强烈感受到进入了面状水与线状水相交形成的湖口空间,北侧湖面开阔清澈,南面河道蜿蜒悠长,视野开阔,整体围合感较弱,空间开放外向。 下桥到达九洲清晏空间。九洲清晏象征紫微垣,是清帝在圆明园的寝宫。场地东西长约 220 m,南北宽约 120 m,总占地面积约为 25 000㎡,建筑面积约 8 600㎡,整体空间呈面状,场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皆约三倍于茹古涵今。九洲清晏是后湖沿岸之景中建筑密度最高者,据同治年间样式雷图档 004-0001《圆明园中路地盘尺寸画样》图注,九洲清晏房间多达 656 间。乾隆皇帝诗中描述此处景致为“棼橑纷接,鳞瓦参差”,体现其建筑庭院数量众多、层次丰富、且精美的特点;同时有巨大的外部水景,“前临巨湖,渟泓演漾”。清代官员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在九洲清晏后面用小字注有“前后皆临水,支汊旁达,不止八九”字样,体现九洲清晏的前后皆具有大而美的水景,也反映其景观的外向性。 综上,棕亭桥和湖口所形成的水景空间,两者串联组织其两端的茹古涵今和九洲清晏两个景区的景致空间。三处景致游赏体验从面状空间到点状小空间(同时感受到面线相交空间),再到面状空间转换;从疏朗的建筑院落景致到亭内景致(同时可观看与之对比强烈的湖口景致),再到繁密的建筑院落景致三者转换;从室外围合内向空间到室内空间(感受开放外向空间),再到室外围合内向空间三者转换;从读书之所到观景之所,再到寝宫之所三者转换。三处景致在空间形态、空间内容、空间开蔽以及空间功能上皆形成差异化,共同形成棕亭桥所在环境中陆上路径变化丰富的景致体验。 小结 综合水上路径和陆上路径的景致空间格局,棕亭桥位于两条路径的交汇点处,桥是其周围景致空间的连接枢纽,是两组水陆景致空间的组织中心,过桥而换景,以点而带面。 棕亭之意 棕亭桥作为一种特殊的亭桥,屋顶铺盖棕草片,形式独特,圆明园中出现两次,其一是九洲清晏景西北角棕亭桥,其二是曲院风荷景的棕亭桥。在圆明园采用质朴的“草亭”——棕亭桥,有何寓意?目前并没有找到清帝诗文和清宫档案中针对这两处棕亭桥的明确解释,但在其它皇家园林中,有一些关于棕亭的旁证,不妨做一些探析。 清西苑有一座棕亭。《日下旧闻考》载:“植秀轩折而西为石池,度池穿石洞出为虚白室,又南有亭,曰竹汀,亭南为爱翠楼……由竹汀折而西,为棕亭,又由楼南下有佛宇。”文中提到西苑竹汀亭南边有爱翠楼,西边有棕亭。乾隆皇帝《爱翠楼》诗中就提到这座棕亭:“由来非覆瓦,亦可听鸣琴;世虑无能遣,民艰每廑心。”从诗中可知,乾隆皇帝把起风时棕亭屋顶上的棕片发出的响声比作琴声,甚为美妙;而且还把俭朴的棕草发出的声音,作为鞭策,提示君主谨记老百姓的艰难。 另外,紫泉行宫也有一处棕亭,是“紫泉行宫十景”之一。乾隆皇帝《紫泉行宫杂咏 · 棕亭》云:“一笠栖㠎嶫,望之疑阆风;来往是何侣,琴髙及韩终。”在这里,他把棕亭比喻为一顶斗笠,栖于嵯峨山峰之中,此景看上去就如昆仑山上神仙所居住的世界,这里来往之人既有乘鲤鱼成仙的高人琴高,也有为秦始皇求仙药的方士韩终。而另一首诗《紫泉行宫十咏 · 棕亭》云:“四柱孤亭临石坡,棕毛密葺㲞婆娑;虽然从俭还新样,比似茅茨只觉过。”“棕毛密葺㲞婆娑”一句表明起风时,屋顶上的棕毛舞动,有动态之美。虽不铺瓦,由棕片铺顶,但棕亭还是很美,所以乾隆皇帝觉得还不够俭朴,有点惭愧之意。由此可见棕亭桥的视觉之景,不仅是静态的,也兼有动态成份,同时还有听觉之景;此外其还富有提倡节约、铭记百姓艰难、鞭策君王不忘本等象征意义。 此外,济宁行宫也有一座棕亭,列为“济宁行馆八景”之一。乾隆皇帝写过两组《济宁行宫八咏》,均有《棕亭》。其一云:“棕亭应是学茅茨,小坐亭中转复疑;花木试看纷绕砌,土阶时世岂如斯。”其二云:“谁将一具棕笠子,置在乔柯怪石间;恰似应真渡杯后,七征征罢八还还。”在前一首诗中,乾隆皇帝认为棕亭是在学习上古时期的茅茨土阶,他强调古帝王尧舜禹居住俭朴,是学习的榜样。而后一首诗也以斗笠比喻棕亭,其大意为:谁将一顶棕片制作的斗笠,放置在茂盛的树木怪石之间?看起来像是得道高僧乘杯渡河后,七处征心,八相还其因由处,达到最高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皇帝八十大寿庆典,全国各省各部官员在西华门至圆明园的沿途大街上列队献礼贺寿,各种贺礼争芳夺艳,竟然还包括一座棕亭。《八旬万寿盛典》载:“……西为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省官员庆祝处,棕亭一座,旁临小池,渔舟三两,演漾其中,牵罾扳网,绝似渔乐图中景物……”估计是因为乾隆皇帝喜欢棕亭,某省大臣煞费苦心,除了搭建一座棕亭,还营造了棕亭周围的景物,包括小池、渔舟、渔网等,俨然实景再现《渔乐图》中的景物。 棕亭除了出现在皇家园林中,还出现在清代宫廷画家的作品中,如乾隆时期宫廷画家陈枚的《山水楼阁图册》中出现了多座棕亭(图 13),乾隆皇帝在图册中盖上了多方印玺,证明他都看过。这些棕亭皆处于画面中心位置,形式与圆明园的棕亭类似,平面方形,有单檐攒尖顶和重檐攒尖顶两种。故宫博物院认为《山水楼阁图册》描绘的是圆明园的景致,至于这些棕亭位于圆明园的何处,无法考证。棕亭既是园林中的景物,也是画中的景物,还是乾隆皇帝诗文中的景物。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皇家园林与诗画的相互作用与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将棕亭与桥相结合形成棕亭桥则是皇家园林里的特殊做法,桥位置关键,棕亭形式特殊,两者相结合,则能产生更加丰富的含义,深得乾隆皇帝喜爱。 图13 陈枚《山水楼阁图册》中的棕亭 九洲清晏的棕亭桥是圆明园诸多精彩桥景中的代表,桥的位置环境、形式特征、景致模式等具有重要特点。棕亭桥位于后湖西南角的水口之处,桥东西两端皆是面状陆景,桥南侧是线状水景,桥北侧是面状水景,整体形成线状水和面状水相交的“湖口 + 棕亭桥”的组合模式(图 14)。棕亭桥是歇山卷棚顶的棕亭与木板桥的结合体,屋顶以棕草片替代瓦,形式独特。棕亭桥的桥景具有多重景致属性,观桥可成景、立桥可观景、过桥可换景。如果᠀展开来讲,在乾隆皇帝的御苑行宫中,棕亭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桥的位置、景致和意义在营造上构成一个整体,而位置经营往往居于第一位,其对桥的景致和桥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棕亭桥在圆明园九洲岛区域景致范围中微小如一“点”,但这小小的“点”却关联着庞大的九洲清晏景和茹古涵今景,也关锁着广阔的后湖和悠长的河道。棕亭桥是水陆景致空间的组织枢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深刻体现着古人营造的整体观。探析圆明园所承载的营造智慧,进一步揭示其景致内涵,对于圆明园文化遗产保护和当代中国建筑文化自信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价值。 图14 棕亭桥桥景模式示意图 作者简介: 严雨,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讲师 本文完整阅读见《建筑遗产》2023年第2期(总第30期),微信版略去文中摘要、图片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2 17:48 , Processed in 1.13089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