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易字本源为水分蒸发干湿转换说

2023-11-19 12:12|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王锐英|来自: 北京桥梁

摘要: 摘要:文章对汉语中的“易”字及其相关文字“难字”、“乾”字和木骨泥墙的起源进行了考证,说明“易”字源于钻木取火和木柴生火,本义为通过水分蒸发获得干柴,字义起源非常久远,应该远在石器时代,而且很早就在干 ...
摘要:文章对汉语中的“易”字及其相关文字“难字”、“乾”字和木骨泥墙的起源进行了考证,说明“易”字源于钻木取火和木柴生火,本义为通过水分蒸发获得干柴,字义起源非常久远,应该远在石器时代,而且很早就在干湿转换的实践经验中形成难易、阴阳概念关系的辩证认知,蕴意了丰富的科学思想和哲理内涵。

关键词:甲骨文;易字;难字;乾字;木骨泥墙;文字本源

1、易字起源,其说不一。


关于汉字“易”字的本相,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大致归纳有:蜥蜴说(多变为易)、日月交替说(移易)、日月合璧说(象阴阳互易)、倾注水说(置换交易、容易)、祈求恩赐说(锡与赐)、云气聚散说(变易)、飞鸟张翼说(形态变易)、倾倒金属液体说(注液变易)、鸟类解羽说(换毛变易)、晴雨说(晴昜阴易)、猪鸟合体说等等,不一而足,各有千秋,难以为是。

2、难易相成,木骨泥墙。

本人研究中国建筑古文字起源,发现“难”字代表了木骨泥墙的建造和原始陶器的制作,具体说是向纵横交织的木骨、或荆条编筐上糊泥,使之成为墙壁或陶器。还有与“难”字相关的“傩戏”“傩面具”“汉”等均为同源,并成为中国最古老的民俗文化和民族称谓。这大致是在一万多年前,人们进入农耕时代而逐渐定居后发明房屋和陶器的“高技术”工作。当然“难”字成为文字的历史要晚得多,甲骨文可能在三、四千年前才出现,但从形成概念到形成文字的过程看,无论木骨泥墙的建造或陶器制作与“难”字的关系持续了数千年,其技术愈益成熟,但根本方法没有改变。说这些,是因为从“难”字自然想到了“易”字,难易为一对儿,它们之间有否根本的关系呢?

根据本人研究,前述各种关于“易”字的推测其实都多多少少有些道理,但都有些蒙昧和模糊,需要一朵火苗将它们照亮。在此先开门见山点明我的观点。

3、易字本源为水分的蒸发、为干燥、为干柴。

“干”字既是形容词,也是动词,表明木柴也就是树枝处于从湿到干、逐渐挥发水分,最终成为干柴的过程,这种干湿变化的思想与易经之“易”字所代表的阴阳转换的含义完全相同。

翻开“易”字的甲骨文,其初始字体基本上有四种形态。

一是,用一只水杯向另外一只水杯注水倒酒、水:

图一 “易”字最初的甲骨文含义为挹取酒水、倒出去

由此可发现,易字本字可以一体二分:一为向内倾倒溢出,一为向外倾倒净尽,是为损、益二义合为一体。其后以溢为益、为赐,以易为损、为蒸发,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相互结合,终于成为变易含义。同理,月有阴晴圆缺,即为损益之天象,也即为易。满月倾覆变成弦月、月牙,初月逐渐溢满为满月,这足以引发古人之想象和生活经验的比拟,值得重视。又中国传统观念中太阳为火、为阳,月亮为水、为阴,月亮之圆缺,象征着太阳之火把月亮之水烤干了,从日月运动关系和位置看,亦符合古人的观察力和理解力。但日月阴阳的概念还应以易字为本源,易字本质上其实不是真倒水倒酒,也不是“挹彼注茲”(《诗经·大雅·泂酌》),而是一个比喻,用倒水来比喻水被倒出来了,水被倒干净了,水被蒸发了,水没有了。水是从一个杯子所代表的物体里面出来了,这个物体本来是有容纳能力的,本身能够容纳水。注意容纳特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还有“容易”一词。至于倒水的动作是否值得造出一个很复杂的文字符号来表示,值得怀疑。

二是,后来简化成为一只水杯就更加形象了:


图二 “易”字最初的甲骨文、金文含义为水跑了、消失了

该字本义也不是表面的倒水,而是以三个水滴向上、向外飞出水杯,同样表示水分蒸发,水杯里的水逐渐挥发净尽了,水都跑了。以前有人看出“易”是“益”字的简化,可惜仅看到了“充溢”充满,离“溢出”逸之义相差一步,南辕北辙。

显然,对于水分蒸发,人类应该很早就发现了这种自然现象,并且与身体、衣物、木柴的晾干和干燥联系起来,尤其在取火、用火中对于干湿现象早就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但是正如“上善若水”“滋养万物”的观念建立在水的向下渗透和流失的概念基础上,这是从自然界能够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可以想象在一块大石头上存在着一片积水,除了大部分流走之外,随着阳光的照射和温度的提高,余下的水渍不会流动但也逐渐消失了,基于原始人的经验,可以推测水是渗入到石头里面去了或说被石头吸收了。由此种经验转换到水被蒸发则是一个重大发现和重要概念的形成。当然,自人类用火之后,特别是使用陶器烧火做饭之中,通过烧开的水蒸气促进了“蒸发”概念的形成,时间当在陶器制作之后。

需要探讨“易”是不是指制作陶器时烧烤使其脱水呢?有这种可能性,但考虑到烧造陶器的变易离不开“火”,而如此关键的环节又是在大火中难以观察到成为经验的,最终也没有体现在“易”字中。再有陶器的发明比人类用火、取火的历史要晚得多。所以,本文认为“易”字概念的形成要比陶器得出现早得多,树枝、木柴、木棍、木骨泥墙的性质和特点与“易”字含义更加贴近、更加易于观察到。再者,从“煬、炀”字亦可看出,正是“易”中本来无火,当“易”用于或关联于“昜”,才增加了“火”字符以示区别,这是后话。

三是,一根湿漉漉的树枝变成干柴:


图三 “易”字最初的甲骨文、金文含义为水被甩干了

用一条竖向略弯的树枝,一侧用半圆形笔画表示凝结在表面的水滴,或可理解为包含在树枝里,类似“卯”字半边(见后释义);亦可以看作水杯的最简化,仅存把手而已,但不如变成干树枝的意象深刻。另外相对的一侧,以向下的三画或三点水表示树枝中的水被甩掉了、流走了、飞走了,即通过甩动、晾晒、日照、烘烤等方法,如有个易字旁边加日为晒干,使包含在树枝里的水去掉。当然,就像我们平时洗干净容器后频频甩动,促进干燥一样。易字的形与义是将左右的物质状态相互转换,表现从湿到干的过程,反过来就是从干到湿的逆过程。

涉及到“卯”字,“卯”为“柳”的本字,对称的两个字符甲文,金文,表现为柳树枝上冒出来的芽苞,卯为冒也,同时有流而不去的意思,表示固着在物体表面、类似露珠凝结的现象,由此带卯字族的字,如留、溜、瘤、铆、峁等均有圆顶、冒头、固着、滑溜的含义。而“易”字就是“卯”字的一半,表面凝结水珠或内里蕴含水分,显然易为树枝比抽象的半边杯子更有合理性。

四是,鸟在整理湿漉漉的羽毛:


图四 “易”字最初的甲骨文、金文本义为羽毛上的水被甩掉了

推测其本源,一为树枝的变体和装饰,其二为鸟在整理鸟羽,以甩掉羽毛上的水,均为去湿求干。看来易字本源可能有三个形象表现,水杯、木柴和鸟羽,外在的象征以水杯和鸟羽最为真切,但需要转义;意义的表达则以木柴最为直达其意、揭露本旨。

4、易之本象,干柴生火。

上述“易”字有两个来源都是表象,以“易”所求本象是为了获取干柴,目的是便于生火,这种思想和行为应该发生的相当早。人类用火已经有几十万年到上百万年的历史,学会保留火种的时间可能有十几到几十万年,此时人类褪去毛发与长期用火有关。人类学会人工取火如钻木取火的历史大约几万年到十万年,中国就有燧人氏的传说。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人类已然认识到树枝的干燥与生火的关系,并且掌握了如何使潮湿的树枝实现干燥的原理。

5、易为转换,干燥为乾。

顺便说一下“乾”字。乾为干、为天、为阳、为刚健。“乾”字本义应该是从“易”来,因“易”的转换而达至最干燥的状态,即为乾。许多文献对“乾”为干燥,甚至为水汽蒸发,释解很是精到。早有学者指出乾之“乞”为“气”,表示向上蒸发的气(汽)息。如《说文》:“乾,上出也。”段注:“健之义生于上出,上出为乾,下注则为湿,故乾与湿相对,俗别其音,古无是也。”

推及“锡”字,并不全是熔化金属注入模具,而是特别着重于锡的特点,因其熔点低,容易熔化,古人以为含“水”多,故能够流动即呈现液体状态,当“水”被蒸发了就固结成为固体。古人没有认识到金属的可溶性与水无关,但比类分析还是有助于对物理现象的理解。所以,据此还可看到中国文化中关于“金水”概念的形成与此有关,金属液体就是一种“水”,以至于形成铁水、铜水、钢水等概念。金属液体有光泽,以银为最,故比喻天上的银河,银河亦为金水之源。

“锡”之“赐”义,或“赐”字本义,均应为“易”义的延伸。若倒酒为赐,所以易为“挹彼注茲”,且赐为赠,本义为给,相互给予即为交易。再附加价值“贝”之交易则为“赐”,故赐之本字为易。这样的解释是有道理的,但本文认为不能将赐作为易之最初意义。因为赐字的主体意义和内容已远离液体之酒、水,并偏重于易手之拥有权的变化。而无论从双杯或单杯倒水字体看,或从简化的字看,一以贯之的是以倾倒净尽、甩掉水分譬喻干燥的意思,干燥应是易字的核心概念,不是相互授受的表达。锡、赐之通,全在珍贵上,所以由交易结合“贝”币衍变而来,也由金属锡的发现和铸造成为贵重礼器、礼品而来。

与“昜、晹、痬、掦、楊、塲”相类的字,其形音义均有干燥、烘烤、曝晒、蒸发、向上、昂扬含义,如广场之塲,应是干燥平整坚硬的一片土地,与“易”之蒸发、干燥意义同源、同性。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特别强调指出因阳而易,阴易而阳,乾出于易,至乾为阳,不仅是一种抽象的思辨,而是具有实在背景的劳作体验和科学认知。易为物理过程,阴阳变化就是干湿转换,乾为最终的状态。所以“易”字代表了人类关于干湿转换的科学思想,这是古人进行长期科学观察的经验总结,并予以形象的文字表达,非常了不得。

6、“易”与“难”相辅相成了一万年

通过晾晒、烘烤,木骨泥墙里的水分蒸发了,变得干燥和坚硬,成为能够抵抗风吹雨打的防护。甚至在远古建筑的考古遗迹中,人们发现了被烘烤的墙壁,连中间的木骨(木柱)都烤到碳化的现象,不仅墙壁,连地面也是烘烤的。分析其目的,一是为了促进水分蒸发,祛湿干燥,增强墙壁的硬度,也延长了使用寿命;二是把泥土中的草籽烤熟,避免其发芽破坏墙壁;三是为了驱虫和消杀病菌和虫卵,可谓一举多得的伟大创造。从考古发现看,似乎陶器要早于烧烤墙壁,而且房屋遗迹并没有普遍的烧烤痕迹,但应该说不仅有而且必然有显著的晾晒干燥的过程。

难字,由堇草、堇泥和隹字符构成,隹以鸟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之意义构成,其本源应为建造木骨泥墙,即将搅拌的泥土挤入荆条、竹木编织的骨架之中。相应的难字族如傩为制作面具,方法与木骨泥墙相同;瘫字为类似泥土之软糯,意为瘫软等等。陶器、傩面具都有烤干、晒干过程,但从考古发现观察,房屋墙壁烘烤不是很普遍。本文推测烘烤房屋的初始目的,不是为了住,而是为了存放粮食。随着经济条件的进步才发展成为重要建筑和少数上层人物的房屋。

干燥的房屋还有一个“焕然一新”的感觉,这是人类定居后对建筑的重要需求、对建筑文化的第一“理想”要素,本文命名为“去腌臜”。获得洁净的、舒适的生活环境与条件,具有重大的建筑文明史和建筑伦理学里程碑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人之成为人、人类文明最初形成的重要标志——注意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很重要:人类开始了农耕文明、定居生活,随后产生了文字、城市。

所以“易”字从水分蒸发和获取干柴,发展为得到干燥的木骨泥墙,其概念虽然要早于“难”墙的糊泥,但文字的发明倒可能是在同一个时期。泥墙的修建原理是“难”,干燥的原理是“易”,概念的形成不会晚于一万年,文字的发明当在三、四千年之前甚至更早。这样从形成的意义上说,“易”与“难”相辅相成了至少一万年。

7、简栅干墙,乾坤一体。

木骨泥墙之湿泥干燥变硬为易,这是变化,是“变易”。与易相关的还有“简易”。“简”字并不是源于书本的简册,而是源于栅栏和木骨泥墙的“简栅”。“简”字本字为间,“间”字为门户之门,门扇为编木而成的栅栏。就是如此简单,单一的荆条、树枝、木条、草棍等,相互穿插编织为围栏的栅栏、墙壁的木骨、门户的门扇,后来发展为屋顶的檩椽网架,凝聚为“简”“册”“匾”等文字。所以易之变化配合“简栅”而成为“简易”。《周易·系辞上》说:“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系辞下》说:“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颓然示人简矣。”其乾以易知,就是以涂泥于木骨干燥为墙;坤以简能,则是植木栅于地立而成墙。成就乾坤一体的不是立柱,更不是陶器,而是体现变易和简易的木骨泥墙。

再有,易学还有不易含义。不易的着眼点,在起源上是指木柴树枝的形状在干燥过程中维持不变,木骨泥墙也一样,外在的高矮、长短、厚薄形状均不变,颜色也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真实土性也没有变化,这就是“不易”,“难”中的真不易。可是它又确实改变了,从瘫软流动的泥水变成坚硬密实的“铠甲”,易与不易,思接千载,而且比之周文王演周易要早得多,易字早于易经。

8、“易”字各种传统释义可为佐证

《説文解字》说:“易,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易通蜴。蜥蜴种类多样,有壁虎,俗称蝎了虎子,还有变色龙、石龙子、四脚蛇等称呼。本文推测,蜴之以易为本,首先在于其类同干树枝;其次能飞檐走壁、附着停留在垂直的墙壁之上,颜色多为土色,甚至类似于涂刷墙壁时往下流驻的一条条泥浆;三则为变色,如变色龙。本来变色不足为易字之本,否则易字中当有颜色之变,但变化为干树枝模样最为恰切,与易字最合。蜥蜴在树枝上、在木骨泥墙土色背景下,对其要析分、辨析,故谓之蜥蜴。与“易”字字形无关。

对于日月交替说、日月合璧说、云气聚散说、晴雨说等等,均因“易”为干湿转换意思而来,其初义是错误的,推演意义则多少有些准确,有的也很有道理,但几乎均足以成为本文关于易为蒸发、干燥之多侧面的证明。甲骨文中,如“易日、不易日”之卜辞,就应该如有些学者理解的“易日”为晴天、好天,“不易日”为阴天、坏天。卜辞中“易日”很常见,诸古文字大家竟为此争执不下,究为未能追寻清楚“易”字本源为干燥。

至于勿使勿用说、飞鸟张翼说、鸟类解羽说、猪鸟合体说等等,均无达意。飞鸟张翼尚勉为其难,张翼飞翔与扑棱翅膀甩水形同意不同。

9、“易”字族通释

湯汤、烫、饧、炀等字,均源自液体蒸发、热气蒸腾、云气飞扬,人们热饭做汤,因热而生烫,均与“易”之蒸发到极致同源,易、昜之发音亦为一源。傷伤、殤殇之害来自因剔、因烫所受伤害。

殇之所以为儿童之害的专门名称,亦因古代孩童普遍容易夭折,也容易受到热锅、热水的伤害,自古有之,于今亦然。

觴觞字,“觞者,饷也,觥者罚爵,非所以饷,不得名觞。凡礼经曰实者(满杯)皆得曰觞。”觞为饷,即尚敬之,历来为敬酒、布酒的酒器,本义为满杯,特别对于神灵祖先,敬酒必须洒奠于地,是为倒出、洒出、洒净为敬,与易字挥发净尽同理。滥觞则是洒的太随意、太多了;至今的干杯、先干为敬是为传统。

膓肠字,古人能够观察到的肠子均为条状,干燥后如同木柴。

剔字,本义之一为剔骨、剔肉,之二为剔除树皮、树叶,制作木柴。裼字同剔,指褪去衣服,裸露身体,晾干出汗的皮肤。緆,同裼,又指麻布,透气性高。

惕字,惖字同,《易经·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有人译文:有才德的君子每天都应勤勉努力,连晚上都要提防危险,但最终不会有灾难。若按本文理解,惕字初义为提醒人们烧火要用干柴,不要用湿柴,否则只会冒烟。作为君子的“乾乾”使命是:始终保持住火种不要熄灭,尤其夜晚须特别警醒,不可松懈。火种一旦熄灭,对于家人和族群来说就是灾难。“惕”字的本来面目就是注意及时添加柴火,大约发生在钻木取火之前。

其它,如舓,舔舐,以舌舔干食物,嘬取液体,使食物失去水分。逷,同剔、同逖,远离。鬄,同剔,剔除头发。鯣,一种鱼类,又指干制乌贼。踢,后起字,同剔,剔除、踢除。

10、结语:易为中国人远古时期的科学认知与哲学思想的萌芽

显然,易与阴阳有关,阴为湿、湿木、湿墙,阳为干、干木、干墙,这是众所周知的。干即乾,“乾”字之“乞”为呼吸,木骨泥墙亦呼吸,在日照下通过水蒸汽蒸发,泥软之墙干燥变硬即为乾、为刚、为强。干燥之“干”,最准确最形象的文字还是“乾”字,应该写为乾燥。所谓自强不息,是否可以直白的解释为“自墙不息”呢?墙音强,自有道理。强是从弱逐渐变强的,尤其木骨泥墙具有鲜明的软硬、强弱变化特征,而且泥墙仅仅通过晾晒就可实现自然烘干、自然变强,更反映其具有内在的增强变强、自强不息的品性。

这种认知可以说就是古人关于事物变化的一种科学认知,他们已然认识到泥土、树木中的含水量与潮湿、干燥之间的物理关系,而且干湿还可以相互转化,本质上是对物质相变的认知,对于固态、液态、气态转化的控制。由此形成阴阳转换的哲学思想,成为中国起于“易”、关于“易”、围绕“易”所形成的易学思想体系,身边的木骨泥墙就是重要的起源之一。

中国思想、中国哲学,无论难易,均与水分蒸发、干湿转换、木骨泥墙有关,与建筑有关。

参考文献:
1、甲金篆隶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1年。
2、许慎《说文解字》,清陈昌治刻本,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网络版。
3、康殷《古文字形发微》,北京出版社,1990年3月。
4、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5、许威汉《训诂学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9 06:57 , Processed in 1.09198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