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人的基因天赋:皇帝也是老农民

2023-12-2 09:25|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皇马团队|来自: 皇城胡同马拉松

摘要: 俗话说的“一亩三分地”,原来跟农事息息相关。雍正帝先农坛亲耕图 局部,法国吉美博物馆藏。每年春天,皇帝都要来到他的一亩三分地,率领百官完成一场种地的仪式,昭告天下春天来了,勉励农事。可以说,“一亩三分 ...
俗话说的“一亩三分地”,原来跟农事息息相关。

雍正帝先农坛亲耕图 局部,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每年春天,皇帝都要来到他的一亩三分地,率领百官完成一场种地的仪式,昭告天下春天来了,勉励农事。可以说,“一亩三分地”象征性地支撑了社会的稳定。而这块地就坐落于北京的九坛八庙之一:先农坛。

先农坛位于南中轴线西侧,与天坛东西对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农的重要场所。

在我国古代建筑,尤其是皇家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布局就是对称,它除了象征稳定、和谐,更是一种通过空间秩序传达等级差异的象征,强调了封建时代皇权至上的思想。比如故宫中的主要宫殿均位于中轴线上,御道贯穿其中;即使是最普通的四合院,也是主人上房在面南的中轴上,东西两侧作为厢房。

反观先农坛,作为古代皇家祭祀先农的最高典范,坛内现存的五组独立的古建筑群错落排列,既不相互对称,也不在一条轴线上,并没有按照中国传统建筑中轴对称的特点来规划。这是为什么?

这就体现了中国建筑背后独特的政治寓意。在古代,祭祀天地是皇帝“代天理物治世”的权力象征,而皇家祭祀典礼的举行,是强化君权神授的重要手段。先农坛的建筑格局正是随着祭礼的发展而完善的。

 在明朝开国之初,以“天地合祀”为定制,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将先农、山川、太岁等自然界神灵共同组成一处坛庙建筑群。永乐初年,成祖朱棣颁诏迁都北京,北京先农坛按南京旧都山川坛规制而建。

这一格局一直延续到明嘉靖年间。以藩王入统的明世宗朱厚熜,以“郊礼改制”来达到重塑帝系、追求皇位合法性的政治强化目的。改制以“大礼议”为始,前后20余年,确立了“天地分祀”的制度。

这就造成了先农坛格局的重大改变:为了配合郊礼改制的颁布,把原来在正殿中与太岁神合祀的风云雷雨、岳镇海渎诸神迁出内坛单独祭祀,太岁和先农各有专祀场所,从此奠定了北京先农坛的建筑格局。此后除在清乾隆年间有部分修缮,直至清末,先农坛的格局始终未变。

从整体上看,先农坛内外两层坛墙的南北中轴线并不是重合的,先农神坛也不在外坛墙中轴线上,而是位于外坛墙内偏西。这是为了使皇帝祭祀时,能获得一种视觉和感官上的深远、宏伟感。

试想皇帝从外坛东门进入先农坛,沿着御路向北,再一直向西走很长的一段才能到达先农神坛,这样用心的设计会使人增加坛庙的进深感、肃穆感,体现了帝王的威严和对先农之神的崇敬,从而达到祭祀礼制上所要达到的尊崇目的,以及形成建筑层面上深远广大的层次感。

 
具体到每一处坛内建筑,它们的规划和营建均是根据当年皇帝各项祭祀活动实施的,布局灵活而不失秩序,根据祭祀活动的不同要求,形成了若干建筑组群,其间设有院墙,把每组组群的功能逐一划分清晰,各个功能互不妨碍又都有相对密闭的空间,保证了祭祀仪式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内坛观耕台前的一亩三分地,就是皇帝亲耕的场所。我国从周时已开始祭祀先农的耕礼,明清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祭农活动发展的顶峰时期,清康熙皇帝把亲耕作为法律固定下来,于每年春季都举行亲耕之礼,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和诸大臣扶犁耕地。耤田结束后去庆成官行庆贺礼,所收获的粮食均放置在神仓院落保存,用于各大祭祀活动。

在清代灭亡前,无论是处于何种政治环境中,先农坛的祭祀功能始终得以延续,从未中断。在近六百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营建、改制、扩建、修缮,先农坛的变迁体现了中国古代祭祀礼制发展完备的过程,是中国封建社会典章制度的实物见证,更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彰显着我们自古以来以农耕文化作为传承之根的民族信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30 07:59 , Processed in 1.09256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